知名博主虐待6歲女兒惹眾怒:別再用恐懼教育傷害你的孩子

知名博主虐待6歲女兒惹眾怒:別再用恐懼教育傷害你的孩子

前些日子,一位育兒大V上了熱搜。

原因是她發了一條長微博,說6歲的老二沒有完成學習任務,所以把她一個人鎖在臥室裡。

即使孩子苦苦哀求,她也沒有心軟。

後來鄰居和鐘點阿姨很擔心老二,詢問是否需要幫忙,她也謝絕了。

最後甚至提出:你必須完成雙倍的學習任務,才可以出來。

這個媽媽的“狠”法引起了眾多網友的反對。有人說這是“精神暴力”、“PUA式育兒”,也有人指責說這是違法行為。

知名博主虐待6歲女兒惹眾怒:別再用恐懼教育傷害你的孩子

小扣覺得,沒完成作業就得讓一個尚不具備自理能力的6歲的小女孩獨自過夜,承受巨大的恐懼和孤獨?

這不就是恐懼教育麼?

為了能讓孩子乖乖聽話,有的父母會用嚴厲的懲罰激發孩子內心的恐懼感。而為了擺脫恐懼,孩子只好乖乖完成父母定的任務,“教育”的目的也因此達成。


這種教育方式並不少見:

“你不完成作業,就別想吃飯。”

“這次考試再不考好,就別回來見我。”

“再犯錯誤,就睡大街去。”

這些話,是不是很熟悉呢?




恐懼教育正在損害孩子的內驅力

教育心理學把激勵孩子的動機分為“內驅力”和“外推力”。

“內驅力”來自於孩子的內心,它推動孩子努力追求目標。因為自己喜歡,所以在參與過程中,不需要誘惑、哄騙或者懲罰。

相反,“外推力”來源於外在因素,通常是為了得到獎勵,或者避免懲罰,而獲得的推動力。

過度的外推力尤其是懲罰,會一點點消磨孩子的的“內驅力”。


親子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6》改名成《一起出發吧》,在海外視頻網站播出。

在以《歡樂頌》“小包總”爆火的演員楊爍的教育方式迅速登上熱搜。

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楊爍,對兒子楊雨辰可以說是相當嚴厲。在視頻的開頭。楊爍就開啟了他引以為豪的“楊家軍管理方式”。

知名博主虐待6歲女兒惹眾怒:別再用恐懼教育傷害你的孩子


知名博主虐待6歲女兒惹眾怒:別再用恐懼教育傷害你的孩子

知名博主虐待6歲女兒惹眾怒:別再用恐懼教育傷害你的孩子

知名博主虐待6歲女兒惹眾怒:別再用恐懼教育傷害你的孩子

不僅僅是網友,連上一屆的“最兇爸爸”陳小春甘拜下風,讓出“桂冠”。

第一期節目中,剛下車時,楊爍兒子楊雨辰走了相反的方向,楊爍大吼一聲,“我往哪邊走的?再走一遍!”

知名博主虐待6歲女兒惹眾怒:別再用恐懼教育傷害你的孩子

接著兒子重走了一遍,他還是不歡喜;楊雨辰外套不合身,動作不夠利索,楊爍很兇地喊,“所有人都等你呢,快點!”

知名博主虐待6歲女兒惹眾怒:別再用恐懼教育傷害你的孩子

楊雨辰不知是雨鞋不適應,還是習慣問題,走路有點內八,楊爍一直大吼,會不會走路,腳尖衝前!楊雨辰本就緊張,被嚇的更加慌亂,連路都不會走了。

知名博主虐待6歲女兒惹眾怒:別再用恐懼教育傷害你的孩子

吼叫還只是嚴苛的初級表現,楊爍對兒子的冷漠和嘲諷也一併共存。挑選房子時,楊雨辰堅持選了幸運號5號,可5號房子卻距離最遠。

知名博主虐待6歲女兒惹眾怒:別再用恐懼教育傷害你的孩子

導演看孩子氣喘吁吁,建議他可以適當抱一下孩子,可楊爍卻表示,自己選的,自己承擔。

爬坡時,也是用威脅的口吻,嚇的楊雨辰咬牙往前跑,一點不敢放鬆。

知名博主虐待6歲女兒惹眾怒:別再用恐懼教育傷害你的孩子

對於楊雨辰的選擇,他嘲諷地說,這是你的幸運數字,真棒。可當楊雨辰哭著說,下次選1時,他又故意說下次1最遠。

沒有強大內驅力的孩子,就像是沒有發動機和方向盤的船,雖然可以暫時被風吹著走,但終究沒有自己的方向和力量。

這些做法正是用恐怖教育損害孩子的驅動力。

不管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應該讓孩子成為“內驅力”強大的人。




如何培養孩子的內驅力

以上所說,並非完全否定“恐懼教育”的意義。 對於不聽話的孩子,適度地小懲罰還是有用的。

但我們始終要明白,要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最關鍵在於喚醒他的內驅力。


那如何培養孩子的內驅力呢?

“給孩子更多的自主選擇權”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

父母要給孩子自由的感覺和自主做事情的機會。當他願意為自己的事情

負責的時候,他就會有激情,有熱情,並且感受到自己小宇宙的能量。


就拿文章開頭提到的大V博主的案例來說吧,如果孩子不積極完成作業,你可以這給孩子一個自主選擇的機會:

“你是想先玩一會再寫作業,還是寫完作業再玩?”

如果孩子說寫作業,那大家估計都沒有問題了。

知名博主虐待6歲女兒惹眾怒:別再用恐懼教育傷害你的孩子

如果孩子說想先玩一會,可以接著商量:“那你想玩多久?你想想看,你晚上要做的事都有什麼,安排一下。”

一定有媽媽會問:時間到了孩子沒有主動去寫作業怎麼辦?

首先我們相信孩子會遵守她的約定,信任的力量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知名博主虐待6歲女兒惹眾怒:別再用恐懼教育傷害你的孩子

如果孩子遵守約定,一句鼓勵性致謝:“謝謝你遵守和媽媽的約定。”孩子接下來的寫作業效率都會提高很多。

如果孩子沒有遵守約定,你可能會說:時間到了,趕緊去寫作業。

但效果未必好。

你可以啟發式提問孩子:“媽媽注意到我們約定的時間到了,你現在需要去做什麼?”

通常情況下,孩子都很順利就去寫作業了。

那一直都這麼好商量嗎?當然不是,偶爾她也會不情願。

你可以繼續問問她需要做什麼能讓自己感覺好一點?其實這也是一個引導孩子表達情緒培養情商的機會。

有的家長會繼續問了:那孩子下一次會不會變得不遵守約定,總是多要10分鐘。怎麼辦?


希望大家知道,育兒是一個宏觀的長期的跟孩子生活和互動的過程,孩子不會因為你的一次理解,就變成了蠻不講理的霸道孩子。

相反,孩子會在一步步掌控自我的過程中,變得更加具有自主性和內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