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看病难?英国人哭笑不得:那是你没体验过英国NHS

英国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 缩写),NHS是丘吉尔时期推出的一个保障,全民医疗系统,被公认为家庭医生制度的典范英国NHS系统和美国的医疗系统有较明显的一个区别。整个欧洲呢,基本上都是参考沿用英国的这套系统。美国比较商业化,市场化,基本上靠私人的商业保险。

中国看病难?英国人哭笑不得:那是你没体验过英国NHS

英国GP全科医生

英国家庭医生制度,被公认为家庭医生制度的典范。

在英国看病和中国不太一样,得了病之后不是直接去医院,而是去找GP(General Practitioner),就是全科医师,有点像我们中国的社区医生,或者叫家庭医生。你别看她是社区医生,水平一点不比三甲医院的医生差。大部分的小毛小病他都能看。中国人得了病,喜欢直接去三甲医院排大队。英国可不行。而且就算是去看GP,也要提前预约。而且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万一你的疾病比较严重,他能够作出判断,到底应该送到哪里去?所以英国的社区医生不简单。

中国看病难?英国人哭笑不得:那是你没体验过英国NHS

进入医院以后呢,会有一个医生,来根据严重情况,判断等待时间的长短,如果说没有危及到生命危险,通常等两三个小时。

另外的话,全科医生只会给你开处方,买不到药,你要到药店自己去买药。现在中国也开始搞这一套了,因为我们发现了很多医药以药养医的弊端,中国的医生收入低,上常常给你多开药,在药里面赚钱。现在不允许了。医院里面基本不卖卖药了。

在英国的hospital和GP那边看病都不用花钱,当然处方药要自己买。

英国是以社区为基础的医疗系统,所有居民都需要到住所附近的GP诊所注册一下。就跟去健身房健身一样,你要办个会员卡。

家庭医生是整个的医疗体系最关键、最核心的这么一个基础。大概每个家庭医生会管2000人。这是平均数。告诉大家一个诀窍,在选择家庭医生的时候,最好看一看家庭医生登记人数,登记人数越多这个医生就越忙,换句话说看病的时候排队就越长。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富人区,越贵的地方,家庭医生就越多。

中国看病难?英国人哭笑不得:那是你没体验过英国NHS

那如果急诊怎么办?急诊就可以去英国NHS的其他紧急门诊中心。比如说车祸或者紧急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呢,进到医院的紧急治疗部门是完全免费的,排队时间少一点。

只救人,不治病

如果去GP看病,他发现疾病比较严重。他看不了了,就要往上级医院送。这个时候呢,就需要排队了,这也是被投诉的最多的一个地方。网上有说一个心脏搭桥的病人,等了8个月,结果没有等到搭桥已经挂了。

英国的医疗系统号称全球第一,但是他也有他的毛病。有人抱怨说这套系统“只救人,不治病"。这个医疗系统非常缓慢,效率非常低。比如看个小感冒,预约等上几天是最起码的,等你约上感冒也就好了。

我有个朋友的孩子在英国念书,跟我们讲,他的手被扎了刺,去医院看病,医生告诉他,你被安排到了两周之后和医生面诊。

中国看病难?英国人哭笑不得:那是你没体验过英国NHS

2004年,英国出了一项规定,叫“急诊4小时等候时间”什么意思呢?你要看急诊,他保证你到院后,4小时之内得到诊断。你看个急诊也要等4小时!更加狗血的是,没过多久,这个规定又被取消了。英国的医院认为,4小时之内得到诊断他们做不到。

英国肯特郡已经和法国签了一个条款,鼓励老百姓跑去法国看病,省得没完没了的等Wating List。


巨额补贴填不满坑

由于经费不足,英国社区医生报怨工资低加班多,闹到要罢工。


中国看病难?英国人哭笑不得:那是你没体验过英国NHS


英国对于医疗体系的投资是非常巨大的,一年呢,大概是1000亿英镑,占了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大概8%左右,(美国的医疗投资占GDP17.5%)保障英国的医疗体系运营。

2015~2016年,NHS的财政预算,是1164亿的英镑,而2009年丘吉尔刚开始搞NHS,政府拨款是90亿英镑,60年拨款多了10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