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歷史!美股一週熔斷2次,五家科技巨頭蒸發超4千億美元

本週,是註定會被寫進金融史的慘劇!北京時間3月12日晚21:35分,標普500指數日內跌7%,觸發第一層熔斷機制,這是本週美股第二次熔斷,史上第三次熔斷,首次熔斷髮生在1997年10月27日,上一次熔斷在3月9日。難怪有業者評價:“本以為是黑色星期一,沒想到是黑色一星期”……

见证历史!美股一周熔断2次,五家科技巨头蒸发超4千亿美元

一週兩次熔斷,誤傷了誰?

3月9日(週一),受新冠疫情以及中東“黑天鵝”影響,在美油刷新史上最大跌幅、美債期貨“漲停”,標普500期貨“熔斷”後,美股開盤暴跌,標普500指數跌超7%,觸發一級熔斷機制,暫停交易15分鐘。熔斷時道指跌1884.88點,盤中最大跌幅一度超過2000點,刷新2019年1月以來新低,納指跌6.86%,創2019年10月以來新低,其中科技、石油等板塊大幅走低。

按照上個交易日美股總市值44萬億美元、整體跌幅7%計算,美股開盤市值就蒸發了3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萬億元。

受傷最重的當屬油氣板塊。開盤後,雪佛龍、埃克森美孚跌超13%,斯倫貝謝跌近30%。阿帕奇石油、Diamond back能源的跌幅更是超過40%!有網友戲稱:原油要比農夫山泉便宜了。

见证历史!美股一周熔断2次,五家科技巨头蒸发超4千亿美元

與此同時,美股芯片股同樣受挫,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139.15點,跌幅8.19%,報1560.74點。Marvell跌超10%,超威半導體(AMD)跌超9%,美光科技跌超9%,臺積電跌超6%,英特爾跌近7%。

见证历史!美股一周熔断2次,五家科技巨头蒸发超4千亿美元

然而,在週一熔斷後,美股3月12日(週四)再次熔斷,真正地進入了“黑色一星期”。在簽署針對中國企業新禁止法案後,美國股市再次經歷熔斷,這也是美股歷史上的第三次熔斷。

據財經媒體報道,美國三大股指數12日開盤就遭遇暴跌。開盤不久後,三大指數繼續下跌,道指(道瓊斯工業指數)大跌近10%,費城半導體指數大跌11%。標普500指數跌幅進一步擴大,觸發第一層熔斷機制,暫停交易15分鐘。

见证历史!美股一周熔断2次,五家科技巨头蒸发超4千亿美元

費城半導體指數英文全稱為PHLX Semiconductor Sector,簡稱SOX,由費城交易所創立於1993年,為全球半導體業景氣主要指標之一。費城半導體指數在1993年12月1日開始計算,初始值為200。

該指數納入的企業包括英特爾、恩智浦、高通、博通、英偉達、應用材料、西部數據、AMD等等。

见证历史!美股一周熔断2次,五家科技巨头蒸发超4千亿美元

費城半導體指數表現

而美股暴跌也直接影響了美國五大科技公司,合計“蒸發”市值超4100億美元。

其中,蘋果股價暴跌9.88%,市值蒸發達1196億美元;微軟跌9.48%,市值蒸發1110億美元;亞馬遜跌7.98%,市值蒸發719億美元;Alphabet跌8.2%,市值蒸發691億美元;Facebook跌9.30%,市值蒸發約450億美元,單日市值合計蒸發超週一,創下五家公司單日合計市值蒸發最高紀錄。

至收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2352.60點,報21200.62點,跌幅為9.99%,創史上最大單日點數跌幅;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272點,報2469.38點,跌幅為9.92%;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742.47點,報7263.65點,跌幅為9.27%。

特朗普慌了,“求救”科技企業

說到底,美股一週兩次的熔斷,與海外新冠病毒蔓延密切相關。

在當地時間的週三,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也宣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已經成為全球大流行疾病,全球範圍內感染人數已經超過121000人。同一天路透社的報道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暫停除了英國外,與歐洲的往來航班30天,華盛頓也宣佈正式進入緊急狀態和公共衛生緊急狀態。此舉是美國政府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做出的應對措施。然而,這一限制舉動因為被認為是重創全球股市的因素之一。

歐洲主要股市週四都達兩位數百分比跌幅,創史上最大單日跌幅,意大利股市.FTMIB狂瀉17%領跌。然而,出具刺激計劃的歐洲央行仍未能安撫投資者的緊張情緒。

還是當地時間的週三,美國白宮召集Google、蘋果、微軟、亞馬遜、Facebook、Twitter、IBM 等科技公司進行了一次電話會議,要求他們協調合作,儘可能清除平臺上的一些“不好”的信息,其中包括誤導信息以及可能造成恐慌的內容。

同時,白宮計劃發佈一個與冠狀病毒有關的研究數據庫,並要求相關科技公司幫助醫學研究人員使用人工智能對其進行分析,以獲取相應認知。作為協調合作的一部分,這些公司被要求向政府提供任何可以幫助政府跟蹤和管理病毒傳播情況的數據。

此次電話會議還包括來自衛生與公共服務部,國立衛生研究院,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中心以及其他五個聯邦機構的官員。

隨著疫情發展態勢越來越嚴峻,3月11日晚,特朗普面向全國發表電視講話,宣佈針對歐洲推出為期30天的旅行禁令,並表示美國對抗擊疫情有信心,試圖給美國民眾“打鎮定劑”並建議各自居家隔離。

见证历史!美股一周熔断2次,五家科技巨头蒸发超4千亿美元

不過,特朗普的此次的電視講話並未能安撫到金融市場對經濟放緩的擔憂,熔斷再次無情上演。

面對疫情,美國科技企業做了什麼?

美國終於開始重視疫情,現在防控還不算太晚。美國國家過敏及傳染病研究所(NIAID)主任弗奇(Anthony Fauc)認為,新冠肺炎的致死率僅為1%。他指出,如果不盡快採取一些能有效控制疫情措施,在未來一段時間,美國感染疫情的人數可能會超過數百萬人。

“我敢說,我們將會有更多的確診病例,情況會比現在還糟”,弗奇透露,美國的新冠肺炎疫情才開始數週而已,目前會讓情況變遭的關鍵有2大因素,分別是控制來自其他國家的感染患者入境、控制國內的地方疫情,一旦發生社區傳播事件,或衛生部門找不到各地疫情爆發的源頭,政府將無法有效控制疫情。

如今,美國各地政府現已祭出許多因應措施,包括關閉學校、取消遊行、禁止大型集會活動等。弗契認為,未來一段時間,美國境內感染人數的規模主要取決於政府的應對疫情的態度,他直言:“在我們把如何因應的因素考慮進來之前,我無法給出一個確切且現實的數字,如果我們太過自滿,不採取真正積極的遏制緩解(疫情)的措施,這個數字可能會上升,可能涉及數百萬人。”

在美國政府做出反應之前, 美國科技公司早有動作。

據《每日郵報》此前的報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蘋果、谷歌、臉書、微軟、亞馬遜等全球科技公司已經紛紛要求員工儘量在家辦公和避免國際旅行,此外,多家科技公司已經宣佈取消今年的大型重要年度會議。

在上週五,蘋果公司向位於聖克拉拉縣(Santa Clara County)蘋果總部的1.2萬員工發送了一份備忘錄,稱雖然總部的辦公室仍將開放,要求SCV Office(硅谷辦公室)的團隊成員儘可能地在家工作以“預防”新冠病毒。另外,蘋果公司還已要求西雅圖地區的員工在家遠程辦公。

而微軟在近日表示,有兩名員工被確診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同時微軟要求在新冠病毒疫情爆發期間,華盛頓州西雅圖基地和舊金山地區的員工們在3月底之前在家辦公,並承諾就算員工只能在家裡上班,也會按小時發放工資。微軟還承諾會繼續給那些沒有簽訂合同、需要在現場完成工作的工人,例如清潔工、廚房工作人員等,提供穩定的收入。僅在西雅圖總部,微軟就僱有4500名時薪工人,華盛頓州雷德蒙德園區的總體員工數高達有54000名,佔全球員工總數的三分之一。微軟還要求員工取消前往冠狀病毒活躍病例地區的出差,包括歐洲,亞洲和美洲的大部分地區,“除非是對微軟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的出差)”。

3月4日,由於Facebook西雅圖辦公室的一名承包商被發現感染新冠肺炎,該公司因此當晚便關閉了位於該市的辦公室。隔天,Facebook通知在舊金山灣區大約1.4萬名員工在家辦公,取消出差,公司在這一地區的所有活動也一併被取消。但Facebook表示,有關於招聘的工作仍將進行,不過會改為線上面試。

2月29日,谷歌位於瑞士蘇黎世的一間辦公室中一名員工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出於安全因素考慮,谷歌已經開始限制員工出行。

此外,在西雅圖地區僱用5萬多名員工的亞馬遜公司,在一名員工確診後,總部50000多名員工被要求在家遠程工作;

推特公司也敦促其全球大約5000名員工在家辦公,以減少傳播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

……

2020是“危”“機”並存的一年

知名科技風投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上週發表“2020的黑天鵝”中指出,新冠肺炎是2020年的黑天鵝,對全球產業鏈的影響已經凸顯。全球產業鏈相互依存,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紅杉資本呼籲大科技公司CEO應該在商業運作的所有領域做好應對準備,這些領域包括現金流、員工數量、銷售預期和未來投資資金規模等。

“疫情的控制可能要經歷多個季度,而全球經濟的復甦可能要花上更長的時間。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期間,一些公司已經出現增長率大幅度下降的情況。隨著病毒擴散的影響增加,一些原本處於正軌的公司現在可能面臨無法完成其2020年第一季目標的風險。”紅杉資本的警告稱,新冠疫情將導致硅谷經濟放緩、公司銷售收入下降、財政困難以及投資資金減少,因此現在是科技公司提高生產力和做好調整應對準備的時候,包括要做好裁員的準備。

根據他們的觀察,雖然美聯儲和其他央行可以降息,但對於緩解全球健康危機帶來的經濟影響,貨幣政策可能被證明是一件並不鋒利的工具。目前新冠疫情已經引起了部分領域的供應鏈中斷,這使得不少硬件公司、To C公司和零售業公司需要去尋找替代供應商。純軟件公司受供應鏈中斷的影響較小,但由於連鎖經濟效應,它們也處於風險之中。

同時,紅杉資本也指出,很多如今的標誌性公司都是在全球經濟困難時誕生,例如,Google和PayPal是在挺過了互聯網泡沫破裂後成長起來。Airbnb、Square和Stripe都是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成立的。

最後,紅杉資本引用了達爾文進化論的“適者生存”理論指出,“商業和生物一樣,生存下來的不一定是那些最強的和最聰明的,而是最能使用改變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