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五代柴窑瓷器你见过吗?它有什么特点?

泰山极顶


柴窑,是古代文献上记载的、以五代时后周皇帝周世宗柴荣之姓命名的窑口。但至今没有发现实物和窑址,因而它是"历史文献记载的御窑"。

关于柴窑的特征,有文献记载说周世宗柴荣曾御批按"雨过云破天青处、这般颜色作将来"烧造瓷器。明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记载:“柴窑最贵,世不一见,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明朝《宣德鼎彝谱》中记载:“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清兰浦、郑廷桂在《景德镇陶录》说柴窑瓷:“滋润细媚,有细纹,制精色异,为诸窑之冠”等等。

关于柴窑的产地,因为至今都没有发现实物和窑址,因而古陶瓷学界为此产生了很大纷争。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观点;

一是越窑说,即秘色瓷就是柴窑瓷。认为,据五代文献记载,皇与王拜秘色瓷,尊秘色瓷为神,贡70余次;宋皇诏书,明越器,名立榜首;宋至清十本古书,明确记载秘色瓷器就是柴窑。从实物上讲,在中国陶瓷史上,公认秘色瓷是唐五代质量最好的青瓷器,是最主要的供御瓷器,并且从唐到宋,重色是主要的艺术追求,柴窑所谓的“色鲜碧、质形薄”特征,就是秘色瓷的特征,因而秘色瓷就是柴窑瓷,越窑即是柴窑。

二是郑州说。认为,郑州是中国陶瓷的起源和发展地,在中国陶器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唐五代又有巩窑、临汝等窑烧造高质量的青瓷;尤其是史料上有明确记载一一明代永乐年间官至刑部主事的王佐,在其修订的《新增格古要论中明确提出"柴窑出北地河南郑州"。

三是景德镇说,民国以后出现此说。

四是耀州说。认为古代文献曾指出柴窑"出北地",而耀州窑所在地曾有"北地郡"之称,尤其是五代耀州窑烧造类似柴窑瓷器特征的、高质量的青瓷器,因而耀州窑就是柴窑。

上述四种观点中,景德镇与郑州说均得不到窑址材料的支持。而越窑说与耀州窑说是四说中具有高质量青瓷器作支持,但也均缺少令人信服的支撑柴窑说的完整材料。如"耀州说"所持文献"北地郡"之依据也有漏洞:北址郡辖耀州的时间在三国北魏(公元220-265年),“北地郡”的称谓仅用了45年。其余一千多年都不属北地郡管辖,史料记载北地郡废于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该地名的更变时间于明代《格古要论》成书时间相隔近800年,曹昭不可能引用已废止的称谓。所以北地和北地郡是文字上有雷同部分,而意义上毫无关联。且在五代晚期,耀州窑地区属于与中原王朝敌对的北汉王朝,也不大可能在那里设置一个官方的窑场。因而此说似亦有张冠李戴之嫌。

"四说“相比,越窑及其秘色瓷的产地、工艺特征等基本问题已比较清晰,而且是唐五代时期最高质量的青瓷器,具备柴窑的基本特征。因此,越窑及秘色瓷就是柴窑之说,是目前柴窑产地诸说中最具学术价值的一说。

附:慈溪窑上林湖司岙窑址出土的秘色瓷器(与扶风法门寺地宫藏秘色瓷完全一致)。




磁州大可


看件后周孔雀蓝釉镂柴窑瓷瓶



老玩家55


五代宫廷(柴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用户5509595736


五代越窑净瓶




鉴古藏珍


五代柴窑出现于宋代之前,也可以说深深影响了五大名窑,尤其是汝窑瓷器。原来柴窑排在首位,后因珍惜难得,不见踪迹,才用或哥或定或钧替代补充,对于她的特征基本上就是那十二名字概括。起码清代和民国时期整器难寻,瓷片也珍贵,不好意思说的是老一辈子专家也不如现在的收藏家幸运,不仅知道什么是柴窑瓷器,而且有幸中的大幸能拥有几件来。





慎德堂主


一看到这个问答题感觉到是第五代柴窑瓷器,好象在我国的五代时期就有高科技一样,烧窑也有升级!问答题的题目应该是:我国五代时期真正的柴窑瓷器。下面这个不知是第几代柴窑瓷器?如果是一年一代,那么五代显德二年内府敬造的应该是二代疑似柴窑瓷器!显德二年是五代时期柴世宗柴荣的年号。柴窑瓷器特点是孔雀蓝釉,开片是蝇翅纹。


一介须翁


柴窑

柴窑是五代后周皇帝柴荣自创的陶瓷窑。因对矿物内部组织相互依存关系的深刻认识,制作出集千般风情于一身的千古绝品。它集陶瓷古老工艺之大成,用金属银和土混合作胎,胎内布满精巧的进排气系统,而釉层像件衣服套在胎体外,中间是空的留有间隙。由里而外的使陶瓷与自然融为一体。柴窑器,集千峰翠色于一身,达到了古代青釉发色的最高境界。柴窑釉色历经千载仍能历久弥新的如此美丽,是因为矿物金属与宝石的微粒始终保持着天然的活性。看上去,就如我们看天,看水,看树木,时时新鲜地亲切自然。柴窑的烧制成功,是陶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整个陶瓷丛林中的一颗参天大树。

历代宫廷帝王烧造的瓷器与当时社会烧造瓷器的主流风格有着很大的不同 ,它们走的是不同路线。虽然在当时社会的大环境下相互影响,但不同理念和不同的条件,其内在质量和外部造型都显示出不一样的审美观。一般来说, 宫廷瓷器的质量和工艺技术都远超社会瓷器,并逐渐影响到社会上来。大凡人类历史上的顶级艺术品,大都表象平平,而其内涵深奥无穷。柴窑是在自然环境中陶瓷存在的理想状态。它不仅具有古陶瓷的透气性,吸水性和坚质耐用性,同时具有透明性,发光性和变色性,以及它的光膜现象,吐银现象和流光现象等等。它内部的吸气,增压和调节功能,实际上本身就是一台古老的机器。是人工技术与自然相互结合的完美典范。对柴窑的研究无尽而深远。人类历史上陶和釉几乎同时产生,中国第一只釉陶产生于石器时代的磁山文化。到了商代又解决了陶器胎质不坚硬和渗漏问题,从此,陶瓷内在的工艺技术一直在不断的探索与改进。因为硬度并不是材质的单纯与密度的增加,而是对材质本身的认识程度。如何才能做出合乎自然有超越自然的陶瓷艺术精品,几千年来古陶瓷艺术家付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辛努力,在这漫长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当时世界史上最为先进科学技术的证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知蕴藏着多少价值连城的重大信息。所谓“汝瓷”在北宋是根本不存在的,北宋宫廷仿柴窑一直秘密不断,但一直不懂柴窑胎质内部要领,虽然光照角度不同也能变色,但其色变呆滞不鲜活。其胎釉厚度和造型与各大博物馆所藏的汝瓷完全不同。汝瓷是在南宋后期至元代,特别是在元代所仿的(有的带酱口)薄胎薄釉做的较好。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藏的一只大盘疑是北宋仿柴窑瓷盘。

柴窑

柴窑瓷器,中国古代瓷窑“柴窑”所烧制的瓷器。柴窑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初年(954年)河南郑州(一说 开封),为周世宗柴荣的御窑。柴窑至今未发现实物及窑址。周世宗曾御定御窑瓷,“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据此推断,柴窑瓷应为天青釉瓷。

柴窑瓷器今日绝不易得,此器四大优点:

1.青如天:釉质翠青如天空之色,但亦有他色,如虾青,豆青,豆绿等色。

2.薄如纸:指的是瓷釉,釉质甚薄,而非胎底

3.声如磬:指轻敲,其声浑厚,如击磬石

4.明如镜:胎质细腻如镜面一般

古人不仅尚青,还尚重,《肆考》云:“故有古取沉重之说”。所以,柴窑不可能是薄瓷。

柴窑瓷器特点

1、稀缺性:柴窑瓷烧制成本高、成品率低、现代所存在的柴窑数量少,因而具有稀缺性。一是政府明令禁烧柴窑,没有松柴供应,如果没有专门的资金保证和目的,谁也不敢轻易动火柴窑烧制风险大成本高;二是一窑下来,烧掉近2000斤松柴,成本相当高;三是烧一次窑要有一整套经验丰富班子集体协作,柴窑的火候与温度完全依赖人工来控制,特别是把桩师傅,没几十年成功经验是不行的,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塌窑”意外,经济损失动辄以数10万元计算;四是窑炉内前端的温度偏高,后端偏低中间温度最为适中,因此同一炉烧出来的瓷器质量有很大差异,成品率低。

2、润泽度:.柴窑烧窑使用松木燃料对陶瓷有滋润作用 ,窑体烧炉过程中形成的窑内气体氛围非常适合瓷胎原料,能烧制出白里微泛青的瓷胎效果,使陶瓷具有白如玉的独特风格。柴窑烧瓷传统上一直采用松木,松木富含松脂,在燃烧过程中挥发出来的松脂对陶瓷有滋润作用,其烧制原理是通过不断添加柴火让温度慢慢上升,使窑中的器皿慢慢受热,加上炉内的水汽与瓷器釉料的有机结合,使烧出来的瓷器釉面含蓄、滋润。

柴窑瓷烧制过程:整理窑弄一一传坯满余塘一一搭挂窑一一窖兜脚一一传坯满窑一一扎匣屑一一架表一一铺炉底一一砌门(下桩一一上桩)一一点火(打冷火)一一烧窑(上半夜,下半夜、日窑)一一清火一一歇火一一清理现场(扒乌煤,拆炉门)一一冷却一一拆炉栅一一开窑。

柴窑瓷器是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柴窑瓷器和柴烧瓷器不同。柴窑是五代后周时期周世宗柴荣所创的窑。列为诸窑之冠。柴窑诸多传说和记载都离不开


攀阅


本人多年前在一位老者那里见过跟此类一模一样的同时代(五代)宝贝。当年几位藏家就惊叹的不得了。看来此类宝贝千年后有可能重聚一对。👍赞赞!


用户5394295865581


这个现在应该没有人会说他见到过,不过从有关柴世宗“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的说法来看,其色当以天青色为主,而又当有很多好瓷器“薄如纸,声如磬”的特点。


无心随墨


宋越窑秘色瓷就是传说中的柴窑,。所有标称柴世宗款瓷器都是现代臆造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