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面對”文言文?學習和分析等?

亓槭


作為一個語言專業的人,對這個問題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

首先從字面意思來理解,什麼是“文言文”,顧名思義就是文章中還在說文章,文言文這個說法是後人加給古人的,隨著語言的演變發展,古文形式已經不適合發展了,但是古人的思想是值得學習的。

因此從本質上看,文言文就是古人的語言。所以一開始學習文言文的時候,應該把它當作一門獨立的語言,不要和現代漢語做任何強行的解釋,就像英文翻譯不到位中文一樣,中文也不能說盡文言文的意思。

比如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如果用漢語翻譯就是:我舉起酒杯邀請明月來喝酒,我,明月,還有影子,我們三個人。所有的意境都沒了,乏味無趣,文中意只可意會不能言傳。

最好的學習方法,是把現代漢語忘了,就像學英語時,一定要把漢語忘了。從最簡單的文言文開始,瞭解每個詞的意義,多讀多分析瞭解文言文的語法結構,這個過程只能靠積累和苦讀。


菩提小奴


怎樣更好的面對文言文?

一、加強背誦。入選中學課本的文言文都是精品,每篇都會背誦,可以學到文言文的一些實詞虛詞的用法,可以學到一些句式,還能鑑賞文章的藝術手法等等。這些基礎知識爛熟於心後自已就能對很多文章閱讀瀏覽了。

二、多讀文言文和譯文都有的故事書,比如《史記》等,一開始可以放慢速度讀文言文原文,不理解的再對照譯文閱讀,也可以先讀譯文,明白了故事內容再讀文言文原文,這樣有助於理解文言文。

三、貴在堅持。俗話說書讀百遍其意自見。讀好書也會上癮,文言文原著研究性的讀多了,你慢慢的就會成為這方面的專家。

四、任何事情都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累積發展的。讀書也不可能一口吃成個胖子,需要我們讀一讀,消化一下,再讀再消化,逐步建立起知識體系。





馬火蟻


您好,我是【溫馴野喵】,一名語文教師。在從事語文教師多年後,深知孩子們學習語文的痛點。有句俗話叫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樹人。其實文言文學習沒有那麼恐怖😱,我們文言文學習有了規律,掌握了方法,學起來就容易很多,作為一名致力於學法研究的語文教師,下面結合我的教學經驗談一談。

1、積累文言實詞,掌握在不同語境下的不同意思。

高考大綱規定的文言文實詞有120個,這是最根本的,也是出題的開源。大部分的實詞都具有多義性,在不同的語境中有不同的意思,這就給我們的學習增加了難度。因此我們要在平時做好積累,掌握經常用的表達。

2、分請虛詞,掌握他們在句中的詞性和作用。

常考的虛詞有18個,主要考查虛詞在文段中的意思,以及句中的詞性和作用。

比如只“之”這個虛詞:①取消句子獨立性,主謂之間不翻譯。②結構助詞“的”。③代詞,這就要聯繫上下文看看代指的是物還是人了。④賓語前置的標誌。⑤定語後置的標誌。

常用的虛詞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於、與、則、者、之等。

有些虛詞是實詞轉化來的,所以要經常練習,多讀多背,掌握語感。

3、瞭解古代漢語的語法知識,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英語中有語法,語文中也有語法。語法是學習文言文的關鍵,主要包括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

因此,要想學好文言文,重在平時積累,多讀多記。這樣自然而然就產生語感。看到一句話,就會脫口而出這句話的意思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你只要好好研究,也會發現語文學習是非常有意思的。

我是【溫馴野喵】,希望我的觀點可以幫助到您,歡迎評論、交流、關注,碼字不易,由衷感謝每一個點贊👍

溫馴野喵


文言文學習,我們目前所謂的文言文是上古漢語,也就是先秦漢語。而文言文也是漢語與其他需要最鮮明的區別,學習文言文重在積累應用。

第一,讀經典文章。如《史記》,《戰國策》《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等等。培養文言素養和語感。

第二,重積累。積累文言實詞和重要的文言虛詞,尤其是常用的18個文言虛詞,如而,乎等。積累古代文化常識,常識是瞭解古代文化的基礎,也是更好地“面對”文言文的重要途徑。

第三,朗讀。文言文的學習需要朗讀經典文章,培養語感,對於文言句讀理解大有裨益。

第四,剖析文言結構。從詞類,句式(尤其特殊句式),常識,斷句和翻譯角度入手。

最後,實踐。當有了基本的文言積累之後,是騾子是馬就要拉出來遛一遛,找一些經典的文章自己分析,翻譯,閱讀,檢測學習效果。

推薦書目:

《古代漢語》四冊 王力 中華書局出版社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華書局出版社

《古代漢語詞語詞典》中華書局出版社







饅頭一哥


謝謝,你所說的問題應該是如何去看懂,學習,研究古籍,亦或近代以前的文字記錄。

1,的確,從新文化運動以後,由於白話文的發展,現在的人們已經看不到古籍,這就造成了繼承與發揚的持續性問題,五四運動的革命性有目共睹,而對舊的所有東西一定程度的否定,利弊也有目共睹。因此,造成了一道人為的鴻溝。

2,那麼,我們怎麼去解決這些問題,雖然從小學開始,課本上也有一些古文詩詞,文章的學習,但是,一是數量少,二是我們日常接觸的語境完全是兩條路,因此除一部分對古文感興趣的學生有點收穫,其餘的意義不大。

3,這裡當然只討論對古文有興趣者,要想更好的面對,我也說了,興趣第一。你有了興趣,有了探究的準備,你才能耐得住枯燥去研究,所以興趣第一。

4,有了興趣,接著要由簡入繁,先從明清作品開始逐步向宋,唐,漢,秦。這個步驟學習,因為古漢語的發展是按這個趨勢接近近代文體的。

5,最後建議,可以閱讀一些耳熟能詳的名著,比如四大名著等,當然是文言體了。這樣繁簡相互印證,更有利於學習。


雨落一方


你好,我來回答你的這個問題。

文言文對於學習者來說,有時候不是很好理解,但是能夠使我們學到不少有用並且富有意義的歷史人文方面的知識。

所以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我們還是需要一些技巧的。

首先,我們要先培養自己對文言文的興趣。從一開始,我們可以閱讀一些比較生動有趣的故事、傳說、歷史事蹟來激發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和熱情。

其次,我們要了解文言文詞語。文言詞語與現代漢語相比有較大的差異,其中的字詞意義演變也一定經歷了較長的時期。因此,我們在學習的時候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文言詞語,如實詞和虛詞。如“彩”這個字最早出現於魏晉以後,本義與彩色的意思不一樣。

第三,我們要了解古代文化的基本常識。因為不少文言文都會涉及到一些古代文化的常識,所以我們需要平時多少有些瞭解和認識。不少文章和詩歌或多或少會涉及到一些古代文化的內容,如稱謂、季節、時代、年號、地名等等。

最後,試著閱讀原文。我們現代人要想正確的理解文言文的每一句話的意思,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方法。我們可以試著去閱讀和理解文字比較淺顯的文章和詩歌,在閱讀完以後,你可以自己去理解和分析作者的主題思想和主旨大意。這樣的好處在於可以鍛鍊學習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即使自己理解的不是那樣準確。

我想按照以上的方法閱讀分析文言文會簡單有效一些的,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航拍臨沂


“面對”表述的似乎別有用意。如何面對,似乎是不想面對。從新文化運動開始,提倡白話文,文言文成為了口誅筆伐的對象;新中國成立後,文言文一度被當成封建思想受到打壓。學習文言文成為很多學生家長的痛苦。

從面對的角度講:

首先,態度應該是積極的。無論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魯迅先生,還是新中國成立後的文學大家,無不有著深厚、紮實的古文功底。文言文是中國文化、中華民族的精神之源,是我們的根。

其次,方式應該是簡單的。那就是多讀。文言文節奏感強,讀起來朗朗上口,其感覺像現在的rap。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有了正確的認識,有了面對的勇氣,便有了一個好的開頭。

對於文言文的學習則要堅持幾個原則:

一是循序漸進。主要是指從蒙學作品開始讀,而後詩經、論語、楚辭,唐詩宋詞,由難而易。就像我們現在學習,有學前、小學、中學、大學之分。古人學習文言文亦是如此。開始可以讀千字文、聲律啟蒙、三字經等等,然後可以讀論語,逐步涉獵唐詩、宋詞。有一定基礎後,也可以集中精力看《古文觀止》。

二是全面。全面也是說既讀儒家經典,也讀諸子百家;既讀詩詞歌賦,也讀處世之道。只有全面,才會知道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分析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通過一篇文章看到的各有側重。但要學習文言文,首先要把文章放到當時的歷史環境中。文言文是個相對概念。在當時的時代,文言文就是白話文。論語就是孔子弟子記錄孔子言行的書。也就是說孔子平時就那麼說話,那他的弟子們也是那麼說話,只是孔子思考的多,說的話有道理,所以就流傳下來了。當時的人看論語其實就是白話文,只是孔子的思想是需要體悟的。

所以要分析一篇文言文,需要了解產生這篇文章的時代背景,還要學點歷史,瞭解那個時代的特點,風土人情和重大事件等。才能更好的去分析一篇文章。

如果單純從應試教育的角度講,其實也不難。文言文就是一門語言,就如同學英語,記住單詞和單詞的意思,每個字認識了,再就是重點學語法。應付考試問題不大。


隨便聊聊


學會閱讀是掌握文言文的不二法門。

準備好字典。

第一:通讀,就是先從頭到尾讀一遍,不理解不要緊,邊查字典邊閱讀,保證先認識一遍。

第二:熟讀,通讀一遍以後開始閱讀第二遍,第三遍直到基本沒有不認識的字能讀通順算是成功,然後再多讀幾遍。要知道熟能生巧,熟能同心,熟路才能輕車。熟讀也是培養閱讀文言文領悟能力的最簡單有效的手段。

第三:深讀,再對文言文讀的很熟練的基礎上開始深度閱讀理解,對文言文的固有名詞和語句能夠了然於胸,對文言文的一些特殊用詞和語境用詞做到領悟理解對深度閱讀有語法天成的功效。

第四:解讀,在以上步驟熟練無比以後,閱讀文言文幾乎與吃飯喝水一樣自然,並能自然而然的理解文言文的內容含義,且能自我發揮,學習和分析就水到渠成。

最後對文言文的閱讀,學習和分析就能和白話文毫無二致,並且文言文理解能力越深,對中國文化的領悟越透徹,大成境界就是能夠熟練的運用文言文進行創作和表達。

文言文因為其高度的精煉性和濃縮性,使得其單體知識含量遠大於白話文,對人的思維和表達能力的提升有無與倫比的優勢,學習和分析更是有獨到之處。


波瀾碎風寒


你要把古漢語的入門基礎打好,就是積累最基本的文言文常識,比如瞭解古漢語的常見【虛詞】(比如‘而’字的意義、‘之’的用法等)和【實詞】,瞭解古漢語的【常見句式】,知道什麼叫做【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

非常重要的你手邊必須有一本《古漢語常用字典》,沒事多翻看,多積累。

如果你是中學生,建議你把教材涉及的所有古文都熟讀分析透徹,分析其中的虛實詞、句式以及動詞形容詞的活用情況。多餘的就不建議你再為自己增加負擔了。如果能弄懂這麼多課文,高考古文閱讀你就是滿點的成績了。

如果你是大學生或者愛好者,建議你先從唐宋的文章開始讀起,比如《資治通鑑》和這個朝代的小說,因為那時的文言文的難度較低。等你的水平達到中上等了,你就可以挑戰秦漢時期乃至春秋戰國的古文(比如《戰國策》、《史記》)了。

要學好文言文,就要多做這方面的題目或者多看一些文言文方面的書,多翻譯一些文言篇目和故事,從而提高文言水平。文言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文言文試題是高考的重頭戲,有的同學經常會問,平時如何學好文言文才不至於在高考中失分呢?我認為能注意以下幾點,學好文言文、提升高考的命中率就沒什麼問題了。

要有相關的歷史知識。常言說,文史不分家。每個人都是生活在一個時代裡的,這個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必定會對他產生影響。所以,我們只有瞭解了這個人所處的時代,才能瞭解他的作品的內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國強大,但楚王“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先疏遠屈原,後把他流放汨羅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實現,投江而死。瞭解了這段歷史,我們在理解《離騷》時就容易的多了。

具備相關的文化常識。中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並且有許多內容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地演變。如姓名和稱謂,官職和科舉,地理常識,宗法禮俗,服飾和器物,曆法和刑法,古籍註釋體例等八個方面所涉及的內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別。這些內容雖然不需要學生全部掌握,但平時學習中遇到的也應積累下來作為自己的知識儲備,以便在文言文學習和考試中隨時調用。

學會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我們生活在當今社會,面對災難,會團結一心,眾志成城;面對醜惡,會抨擊、鞭撻;我們會同心抵禦外辱。其實這種思想感情是一脈相承的。面對外辱,文天祥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對百姓的困苦,杜甫寫下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所以我們在學習古文時,應善於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一起對比聯想,從而揣摩古人的思想,準確的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實質。

把握課本,紮實文言文基礎。平時的文言文學習,一定要熟練掌握課本中所出現的知識點:①字音,包括多音字和異讀字。②詞義,包括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③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複句。

在學習一篇文言文中應做到如下幾點:首先,整體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其次,在整體把握課文上落實對段的理解;再次,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聯繫上下文進一步理解詞句;最後,在前三個條件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總之,平時的學習能做到以上幾點就會為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精衛填


如果僅僅學點詩詞歌賦提高一下個人修養,那麼讀讀《唐詩三百首》、《赤壁賦》、〈醉翁亭記〉等等高中教材的文章就已經可以了。若是要從事傳統文化,比如易經、儒釋道、漢賦等,靠這個職業賺錢,長期發展。那麼,文言文是必過的坎。尤其涉及到專業領域,如道家經文,最高深、最艱澀的莫過於道家典籍。學道家需要一些易學基礎和一些簡單的中醫知識。可是當我研究了易經很多年後來讀道家典籍,仍然如雲如霧。後來我就背了很多道家典籍,喜馬拉雅有我錄的一些音頻,每一篇都讀了聽了無數遍。時間一長,道家文化基本都懂了。所以要真從事傳統文化行業,不下苦功夫,真不行。

我還經常抄寫,附上我抄的兩篇經文,與各位朋友共勉。

庚子年二月二十

易道堂主謝正蒙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