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老蔣為何失敗?多次臨陣變卦錯失戰機,另一細節決定必敗

毛主席的有關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是10月11日製定的。對於這一方針,我軍的兩大野戰軍一直在認真貫徹實施,同時,在統帥部和前線指揮員之間一直在實踐中對這一方針進行補充和修訂。

而國民黨方面,唯一拿出來的,即蔣介石授意制訂並批准的《徐蚌會戰計劃》卻成為一紙空文。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國民黨統帥部內部的各種分歧無法統一,也由於蔣介石本人優柔寡斷,不斷改變主意。

淮海戰役老蔣為何失敗?多次臨陣變卦錯失戰機,另一細節決定必敗

蔣介石的《徐蚌會戰計劃》是10月30日完成的,如果從軍事指揮的角度看,還是可以算得上一個在當時較為可行的計劃,可是他並未下命令執行。當他決定讓杜聿明來貫徹他的計劃時,卻又拖延了3天才在11月3日將計劃交給杜聿明徵求意見。

當杜聿明表示贊同之後,他又沒讓杜聿明立即到徐州執行,而杜聿明一直拖到11月11日,即大戰已經開打之後5天才到達徐州的指揮部。

淮海戰役老蔣為何失敗?多次臨陣變卦錯失戰機,另一細節決定必敗

更重要的是,當他向杜聿明徵求了意見,並在他們二人之間有了一致意見之時,他本人卻又改變了主意。他當時有一種不便對部下明言的心態,就是怕從徐州後撤會影響國民黨在全國人民面前的威信,會引起全國國民黨軍政人員的人心動搖。所以當他看到我華東野戰軍並未急速南下,看到我中原野戰軍並未急速東進時,僥倖心理又出來了。

之後,蔣介石突然又改變計劃,決定要堅守徐州,並決定在11月4日親自到徐州去做具體佈置。這一決定已經通知了徐州,劉峙已經準備好了閱兵式。

淮海戰役老蔣為何失敗?多次臨陣變卦錯失戰機,另一細節決定必敗

可是在臨行前,蔣介石又不去了。原因是他為了解決國民黨統治區內的經濟崩潰和金融危機而在8月19日開始實行《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在全國發行金圓券,收兌所有的黃金白銀和外幣,命令蔣經國到上海督陣。蔣介石不僅搞得天怒人怨,而且和自己的連襟孔祥熙發生了尖銳的衝突,孔祥熙之子宣稱要公佈蔣介石、宋美齡夫婦在美國的財產數字。

11月2日,上海全市出現搶購風潮。同一天,行政院長翁文灝公開承認政府的所有經濟政策全部失敗,翁文灝和財政部長王雲五都打算辭職。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實在無法抽身,只得讓參謀總長顧祝同和國防部第三廳廳長郭汝瑰代表他到徐州傳達他的最新命令,要劉峙堅守徐州。

淮海戰役老蔣為何失敗?多次臨陣變卦錯失戰機,另一細節決定必敗

據蔣介石派到徐州的戰地視察官李以劻說,蔣介石之所以改變計劃,延誤戰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認為解放軍的兩大野戰軍還未能迅速展開行動。

事後才得知,這個判斷是完全與真實情況不符的,這也是決定淮海戰役戰爭勝負的一個重要原因。出現這種誤判的原因是國民黨方面的情報失靈。當時主管軍事情報的國防部第二廳廳長侯騰說過,為了搞到當時解放區內的部隊調動情況,國民黨方面預備了104部電臺,派特務打進解放區。

可是由於解放區內部組織嚴密,群眾的警惕性很高,到處都有民兵和地方武裝,所以這些電臺到了解放區邊緣卻進不去,後來統計只有4部電臺在教會的掩護下進了山東解放區,還是從北邊進去的。

淮海戰役老蔣為何失敗?多次臨陣變卦錯失戰機,另一細節決定必敗

這樣,國民黨統帥部所依據的情報只能靠國民黨前線軍隊向上的報告,而這些報告的準確性不高。按國民黨國防部的參謀次長劉斐在國防部軍官訓練團作報告時的原話,是"我們前線指揮官虛報敵情,謊報戰果,對敵人行動毫無預見,造成上級綜合分析與判斷的困難,每每策定一個計劃,隨之落空。我方的調動比敵人遲兩天甚至一週,始終跟著敵人走"。劉斐這話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對於蔣介石這種臨戰的處置方式,杜聿明是這樣評價的:

這說明蔣介石集團對於徐蚌會戰(按:國民黨方面一直將淮海戰役稱為徐蚌會戰)計劃,並未作全盤考慮,對於軍之"生死之道、存亡之地"(古兵法語)亦未加慎重考慮,而只有在人事上疑神疑鬼,鉤心鬥角,怕劉汝明、馮治安等將領有異心、不穩妥,急電召劉、馮二人到南京加以籠絡,指使其發表反共擁蔣的通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