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通山:宝石,28年前的模样

宝石,28年前的模样

宝石(现九宫山下的闯王镇),网红打卡地。拍宝石古村的人很多,为什么要发这组照片,因为它有年头了,拍摄于1991年12月3日,距今整整28年。

28年,说长不长,相比村中建于明、清,距今数百年的古民居,显得太短;说短也不短,当年抱在手中的婴儿,如今已近而立,想必已经娶妻生子,成家立业。

图说通山:宝石,28年前的模样

“家迎百福”承载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图说通山:宝石,28年前的模样

精美的柱础石还在,门旁挂着的“宝石乡宝石村民委员会”牌如今不再,让人感到时光的变迁。

图说通山:宝石,28年前的模样

“宝石会场”,村民议事和举行重大庆典的地方。

图说通山:宝石,28年前的模样

石柱依然高耸,背后的老房子现已倒塌。

图说通山:宝石,28年前的模样

宝石村主办的“社教专刊”,辟有“小问答”“科技与生活”等专栏,“四增四减是什么?”

图说通山:宝石,28年前的模样

刻有“道光癸未年春”字样的柱础石,不知是否还在?

图说通山:宝石,28年前的模样

大红“喜”字高高挂,两旁对联给老宅增添了几分书卷气与喜庆气氛。

图说通山:宝石,28年前的模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宝石人温和恭谦,始终保持平顺的心气,少有城里人的火爆和烦躁。

图说通山:宝石,28年前的模样

图说通山:宝石,28年前的模样

图说通山:宝石,28年前的模样

图说通山:宝石,28年前的模样

图说通山:宝石,28年前的模样

我钟情宝石的古民居,更欣羡居住其间的村人。他们安之若素的恬淡和超然,决非硬撑的自尊,而是深沉文化濡染的结果,只有这样的生存环境,才能造就如此群落。

图说通山:宝石,28年前的模样

图说通山:宝石,28年前的模样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唐·高适诗)。作为摄影人,我唯有用一张张照片留住心中的乡愁。亲爱的读者,你们感受到照片背后的乡愁了吗?

夏 勋 南1967年开始从事摄影,先后任职于县委宣传部、文化体育局、新闻出版局,曾担任《深圳摄影报》、《中国摄影报》记者、编辑,华光学院摄影系主任、影视传媒学院副院长。

图说通山:宝石,28年前的模样

图 文丨夏勋南

特约主编丨家雪

编 辑丨徐 微

编 审丨阮 翀

监 制丨邓文义

总监制丨阮班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