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个养路工人意外发现,一处清朝制造的铁轨,全长仅25米

2012年,一个养路工人意外发现,一处清朝制造的铁轨,全长仅25米

如今的中国铁路系统四通八达,尤其是中国飞速发展的高铁行业,它惊人的运行速度是很多发达国家都望尘莫及的,中国的铁路事业已经在世界范围内遥遥领先。但是在一百多年前的晚清时期,修建铁路却是困难重重,由于受到外国技术的封锁和内部统治者的打压,中国的铁路发展史可谓是一波三折。

但是中国人始终没有放弃对于铁路的开发,他们不断更新着铁路用料的坚固程度,希望能够让中国的铁路质量超过任何一个国家,在二零一二年四川地区发现的清朝钢轨,其上乘的质量见证了无数铁路人的共同努力。

意外发现的铁轨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一个名叫渠敬雷的养路工人在排查铁路路线时发现了一处清朝制造的铁轨,为晚清的汉阳铁厂制造。人们对于发现的铁轨进行了全面的检查:铁轨全长二十五米,根据铁路走向推断这是一处从市内向外部运输货物的货运专线,这些铁轨作为护轨使用,是用来保证火车平稳运行、帮助火车车轮避免脱轨的专用工具。

2012年,一个养路工人意外发现,一处清朝制造的铁轨,全长仅25米

这条铁轨所在的货运专线叫做万白货运线,位于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地区,此处真正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典型地貌,沿途尽是崇山峻岭和悬崖峭壁,修建难度非常高。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地势险峻的地方,清代铁路工作者居然成功在这里铺设了铁轨,对此专家表示,这一根根铁轨的成功铺设,背后是无数鲜血淋漓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让企图封锁我们的外国列强哑口无言,所以我国专家说:这条铁路,每一根都无价,每一根铁轨都是历史的见证,它们是无价之宝。

这些铁轨由晚清时期大名鼎鼎的汉阳铁厂制造,除了汉阳铁厂以外,汉阳兵工厂、汉阳火药厂、汉阳官砖厂都是当时著名的民族实业,对中国的现代产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铁路发展史与汉阳铁厂

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主要分为晚清、民国、新中国三部分发展历程,虽然新中国自建立以来铁路事业在一波三折之中突飞猛进,但是铁路真正诞生和发展的时期还是在晚清时期,尽管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经济水平都比较落后,还是有许多不甘受辱的中国人发誓要修建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铁路,这其中的曲折是现在的人们难以想象的。

2012年,一个养路工人意外发现,一处清朝制造的铁轨,全长仅25米

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成功推行,使人们看到了以蒸汽为动力的铁路运输的前景,于是大量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修建铁路,英国首当其冲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公用铁路。

清朝末年政治腐败、经济萎缩、工业落后,加上清朝统治者思想的专制和统治的腐败,以祖宗之法为尊,拒绝接受先进思想,所以中国的铁路发展从未起步。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在个人编写的《四洲志》中叙述了外国修建铁路的情况和铁路的发展,同时提出中国必然落后于世界的担忧。

2012年,一个养路工人意外发现,一处清朝制造的铁轨,全长仅25米

太平天国最具有资本主义思想的干王洪仁玕曾经在香港居住多年,对于西方的先进科技一目了然,在《资政新篇》中讲述"外邦火轮车",

并且提议中国也要有自己的铁路,联通中国各省,使交通方式不再原始落后。

满清统治者视西方先进的科技为"奇技淫巧",固执的认为修建铁路会毁伤田亩、破坏风水,是"祖宗神明不佑"的缺德之事。虽然中国封建统治者反对修建铁路,但是外国列强却在中国看到了修铁路的好处,他们认为中国地大物博,一旦成功修建铁路,必然会更加方便自己,所以在清政府失败之后,列强们就一直在研究中国铁路的修建。

2012年,一个养路工人意外发现,一处清朝制造的铁轨,全长仅25米

一八七六年在上海修建了中国第一条象征性的铁路——淞沪铁路。之后清政府居然支付了二十八万两白银让淞沪铁路停车,而且还拆除了这条铁路,其思想之落后令人惊叹。

清政府虽然既腐败又落后,但是一些学成归来的有识之士和朝中主张学习西方技术的大臣却没有放弃铁路的修建:一八八七年李鸿章修建了唐胥铁路,使清政府开始改变对于铁路的态度,于是唐胥铁路又得以向前扩张。屡次战争的失败和外国列强对中国铁路的阴谋,让统治者意识到了铁路对国家主权的重要性,在清政府的支持下,负责生产铁路材料的汉阳铁厂诞生,由晚清著名的洋务大臣张之洞创办,是中国钢铁工业的起步工厂,也是中国人真正觉醒的体现。

汉阳铁厂于一八九八年开设于江西萍乡,主要负责制造钢轨,后来又用大冶矿山做抵押,向日本贷款来维持铁轨生产,每年生产钢铁约为十二万吨,生产钢轨两万多吨。

2012年,一个养路工人意外发现,一处清朝制造的铁轨,全长仅25米

至于生产出来的钢轨究竟质量如何,史书上并未有明确的记载,但是从四川境内发现的这些铁轨来看,已经过了一百一十多年,汉阳铁厂制造的钢轨仍然没有生锈而且保持着初始的硬度,说明当时汉阳铁厂锻造钢轨的质量也是非常高的。汉阳铁厂在建厂时有很多外国专家在这里工作,他们的加入带来了锻造钢轨的新技术,是汉阳铁厂制造质量上乘钢轨的重要原因之一。

建国后的汉阳铁厂

汉阳铁厂一直存在了四十多年,后来为了保存力量把汉阳铁厂的一部分搬到了重庆大渡口,对于那些实在无法搬走的重型机器,国民政府干脆直接把工厂炸掉,以免让RB人占了便宜。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政府在武汉原来火药厂的基址上重新修建了汉阳钢厂,此时的汉阳铁厂早已脱胎换骨,从前建厂时的影子已经荡然无存,厂房和工具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晚清的钢铁历史在这里销声匿迹。

2012年,一个养路工人意外发现,一处清朝制造的铁轨,全长仅25米

这段一百一十多年前的铁轨是中国铁路史上的无价之宝,它见证了那个时代的人们为了捍卫国家尊严而做出的努力,正是因为有无数铁路人打破技术封锁和内部压力来发展中国铁路,为后来的铁路发展奠定了基础,才会有今天这样代表"中国速度"的火车和高铁,铁路发展史上的每一块铁轨,都是中国铁路事业进步的体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