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道理是你当了老师后才知道的?

1梧桐壁纸集


教师这个职业真的是一座围墙,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1、当学生真的比老师容易

学生时代,我们总是在抱怨读书苦,读书累,当了老师以后,发现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才是真的累。

2、人际关系也不是那么单纯

一直以为教师都是在一座围城里边,没有外边社会的各有诱惑,只要教育好学生,管好学生,就好,进了围城以后,突然发现,教师也有圈子,也有各种利益的诱惑。

3、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家长

以前认为网上的一些家长的做法,那些都是个例,不具有代表性,可是当了老师以后,尤其是当了班主任以后,你会发现,现在好多家长比网上爆出来的家长,有过之而无不及。

诚然教师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情况,但是,只要热爱,终能成功,静待桃李满天下。


屈大强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我以自己10几年的从教经验现身说法,我是师范毕业后直接进入教育领域的,毕业时有考虑过考公务员、到公司上班等等。好在顺利通过招教考试,就到现在所在的职业学校工作已有10几年,当然中间也有过迷茫、有过抱怨,做班主任、外出带队等等,面对不好管教的学生,也有过无助!当了教师才知道一个小小的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的复杂多变,老师也是个普通人也会因为晋升职称而互不相让,学生以后的发展前程不在学习的好坏而在于德行和做人!

经历了这么多,自己没有迷失自己,而是坚定信念,做好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历练自己,从教生涯中,做过三届班主任,九年行政工作,通过自己经验的积累,工作越来越顺,相信属于自己的时代已经来临!加油,和我一样的教师群体们,我们同样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一样的价值!

谢谢!


育见乘风


做了老师以后发现在学生时代即便是个好学生,也不能完全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当了老师以后,自己苦口婆心地对学生规劝后,效果不明显,就想起来当年对自己严格要求的老师。说白了,那时候非常负责的老师,无疑对自己的影响是很大的,即使她当时打了我,现在我都觉得打得对,打得好!但是在学生时代也是对老师埋怨过,甚至讨厌。后来工作以后,看看那些当年不爱学习的,老师又管不住的孩子,最后一个个的举步维艰!终于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当然现在对着学生,我也依然重复着我的老师给我讲过的道理,对一部分学生还是有用的,然而学生时代终究不能完全理解老师,因为孩子的天性毕竟和教师的工作性质是矛盾的,所以既互相温暖有互相排斥。尤其是从事这个职业后,后悔没有听老师的话,以至于走了那么多弯路,而现在的学生比我们那个年代的学生见多识广,伶牙俐齿,我既能理解又得尽老师的义务,有时候也知道他们不理解我,但是也不能不闻不问,还是让他们尽量早点明白人生的一些真谛!


游弋水中


很多道理的获得,不是一做老师就能全部知道的,我做了十几年老师,也许再过若干年,还会有许多感触,希望到时能补充。

一、学习这件事,小学靠家长,初中靠老师,高中靠自己

学习习惯的养成,很重要,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人老师,真的很重要,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古人诚不欺我也。初中越多家长已经不能指导孩子了,老师的引导就很重要,特别这段还有叛逆期,孩子人格追求独立,家长说什么,孩子都反着来,老师可能成为孩子成长的守护者。而高中不论知识广度和深度,都比原来增加几倍不止,光靠老师课上一点已经不够了,自主学习,总结,形成知识体系,这些都得课后自己去做,三年课程两年要完成,复习一年,这是所有高中差不多的模式,你还等老师帮你,没时间!

学生之间有差距,但考二本,认真就行,真不要智商

你可能学习很认真,知识获取慢,所以时常怀疑自己智商有问题,考个985,211可能有点难,但是考个二本,长期认真就行,因为大部分人都是跟你一样的平凡之人,就算很多智商高的,也有许多没常性,所以你的对手最后大概率败在耐力不如你,因此长期认真就行

教学如恋爱,师生是互相欣赏互相成就的

别以挑剔的眼光对老师吹毛求疵,你在挑剔老师时,其实就意味着你这门课差不多毁了,师生是互相成全的,你求知若渴的眼神,让老师想偷闲都会良心痛,你对老师的不尊,会让老师偷懒(人性共有的弱点)偷得理所当然!所以家校合作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

校园越来越行政化,遇到一个敢说真话的老师是一个学校的幸运

这点就不多说了,老师们也是裹挟其中,身不由己。学校有什么不对的,年老的快退休,懒得说。年轻的人微言轻,说了没人理。中年的有职称、晋级刚需,出头意味着自找麻烦。所以如果有一个好讲真话的,那是知识分子最后的脊梁,大家保护好,被打断!

渐渐沦为服务行业,轻视学校教育是这个社会的不幸

知识的获取已经不只有老师和学校这一唯一途径了,互联网的发展让知识获得太过容易,反而不易沉淀。但一个你WiFi、一个搜索引擎却让学生家长误认为学校教育可有可无,老师不过是大家花钱集体雇来的服务者。这次新冠肺炎“停课不停学”给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大家如果会思考学校教育和在家自己学习有什么不同,也算是这次疫情不幸中的一件幸事。


方山老师


从事小升初教育咨询师简单谈心得!

接触教育行业之前,不了解什么是K12教育,也没有了解小升初具体需要做好哪些准备!下面根据自己目前了解到的,简单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我们主要从事的工作是对市重点、去重点中学招生推优的!(比如七龙珠)

学生到我们这里来检测考试,根据学生检测出来的结果,反馈出来一些问题。

  • 学生在校考试或者校外培训考试时,考试成绩还是不错的,但参加升学考试时,成绩与平时成绩相差很大。
  • 部分学生小学6年没有在外面机构学习过奥数,想考名校时比较难。虽然没有硬性要求,但是学了肯定是有帮助的。
  • 家长对孩子不负责任。

其实造成上面几个方面问题的,根据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那下面简单说一下!

  • 家长有教育意识,会安排孩子上补习班,但是,有的家长把孩子交给教育机构后就撒手不管了,也不管孩子怎么学,到底学得怎么样?
  • 家长确实很上心。可以孩子平时练习的题,很多难度不够,深度跟不上,去考学校就很难。这方面很多家长没意识到!
  • 家长没有教育意识,不关心孩子成绩如何,学校教的怎么样就怎么样!

通过对这些家长的接触,自己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至少说明了一点,优秀的学生,家庭教育肯定不会差!


80后课代表


成为教师,体会到的东西很多。

老师这个称呼具有约束性。这是走上三尺讲台后的第一感受。别人很容易把老师误解为文化人,岂不知老师是分专业的,数学老师、体育老师都是老师,但没学多少唐诗宋词,出口不能成章。

但是,约束会有。你一旦和别人一样吵架了,别人就会说,还是老师呢,就这素质。

当老师后,烟忌了,酒少喝了,夜店不去了,衣着整齐了。老师确实与众不同,但是老师确实是普通老百姓。

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成为长大后的谋生手段。

二十年前,有一名学生,很内向,学习一般,身体较弱,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孩子。他就一个爱好,写书法。那个时候,没有国学热,没有书法热,不像现在,书法进课堂。别的男生都跑跑跳跳,踢球打闹,他安静的写毛笔字。现在是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了,据说办了书法班,收入不错。

还有一名学生,小学开始喜欢吹唢呐,一直吹到被解放军艺术学院录取,现在是青年唢呐演奏员。去年教师节回母校举行谢师表演,成了励志典范。

所以,老师千万不要小瞧了学生的某些兴趣爱好,即使不能作为职业,也能丰富他们未来的生活。老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多给他们创造学习或展示的机会。

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可能就是某一句话。

一次师生聚会,师生交流中,一名学生说,老师当年说了一句话,让她一直铭记在心,我问哪句话,她说,老师说:我就觉得你行。她说,那以后,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都能想起老师的这句话。马上信心就来了。

其实,当时是一次摸底考试,这个同学发挥不太好,情绪受点影响,老师就说一句很平常的鼓励的话,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激励作用。

所以,老师说话需要谨慎。

最懂感恩的学生,可能是差生。

有的学习不好的学生,在学生中间可能是威信最高的。他的人际关系好,会关心他人,慷慨大方。他们长大后,会成为最懂感恩的人。而有的学习好的学生,毕业后不久,就和老师失去了联系。

学生间的差异比想像的大很多。

学生之间的差异很明显,有的学生乐感强,有的学生作文好,有的学生踢球游泳滑冰样样好。有的学生自学能力超强,有的学生就是不入门。

差异也是一种丰富多彩。离开学校的学生,走上社会以后,都有各自的幸福。

所以,老师不要过于看着分数,要更多关注学生的态度与习惯。努力的学生就是好学生,未必第一名才是好学生。

做一名教师,能体会很多东西,体会最多的是为人师表的责任。


管窥苍穹


九八年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了宋祖英唱的一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不禁被这首歌曲的旋律所吸引,更被歌曲的内容所深深感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每一句歌词都让人着迷,每一行旋律都让人沉思。受这首歌的影响,高考填报志愿时,我义无反顾的报了师范类院校。毕业后我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进入了教育这个行当,才深切体会到了教师的幸福与心酸。正所谓:一入“豪门”深似海,各中滋味我自知。

感受一:教师真的是一个平凡的人。古往今来,对教师的赞美都不乏其辞。有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有说老师是燃烧的蜡烛,有说老师是不辍的春蚕。但我更想说,教师就是一个职业,老师更是一个平凡的人。老师也需要养家糊口,老师也渴望幸福的生活。甘于清贫并不是老师的真正追求。老师也会为五斗米折腰,老师也会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如果能够有机会,老师何尝不想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充满诗情画意,处处受人尊敬?所以,请不要把老师想象得不食人间烟火,更不要想成高高在上的存在。

感受二:老师的工作真的不仅是教书育人。韩愈曾经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真的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那老师们也会感到格外地轻松幸福。但现实的情况是,作为一名基层学校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仅仅是其工作量的十分之一而已,更多的时间,都被无谓的非教学工作任务消耗掉,职称评审、继续教育、上级检查、计划总结、档案规划、数据统计、临时活动、课题论文等,就像一座座大山,压的教师喘不过来气。但是你却不得不面对,不得不去做。拖了学校和上级部门的后腿,你就会成为千古罪人。身处教学一线的老师,经常被这些无聊的非教育教学任务折腾的精疲力尽,奄奄一息。所以,请不要埋怨老师不够尽心尽力,更不要羡慕教师的寒暑假待遇。

感受三:教师真的可以做到没有私心。一个班级,少的四五十人,多的百十号人。但无论班级人数是多是少,作为老师都不会对学生有失偏颇,内存私心。他们谁不希望自己教的学生能够健康成长?谁不希望自己教的学生能够更加优秀?我从来没有遇见或者听说过故意让某一个孩子停止不前甚至故意让他倒退的老师。有时候,我们埋怨老师对我们的孩子过于苛刻,却不知那是老师想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更加优秀。当我们的老师不停的在找某一个孩子的毛病时,我们应该感到庆幸,那是老师没有放弃他,那是老师付出了巨大的耐心想要改变他。为了班级几十个孩子的前途和幸福,有多少老师放弃了对自己孩子的培养和教育?这难道还不够伟大吗?所以,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把心放在肚子里,相信自己孩子的老师,不要有所怀疑,更不要为难孩子的老师。

感受四:老师,真的能够感到很幸福。大部分老师的教学轨迹,都可以概括为三年一轮回。说成轮回,其实不为过。三年的时间,从学生角度来说,并不算长,因为他们有更多的三年可以挥霍。而老师从她(他)进入教师角色的那一天,算一算能够有几个三年的轮回呢?我想十个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每年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来看望自己的老师。每年的教师节,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祝福送到讲桌上手机上。当我们嗓子哑的时候,总是会有懂事的孩子,递上一杯温开水,送上一捧野菊花。节日里的学生聚会,更是少不了各地的学生把老师奉为座上宾。每每这个时候,作为老师,谁的内心不是被幸福所包围?谁的内心不是被感动所填充?所以,我们不会抱怨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繁琐,因为,我们一直在享受幸福。


振东老师


謝謝你的邀请!真心的。我干过好多行业,因为大学上师范,为了心事,才申请教书。入了行,才知教育也深处江湖。现在的教育,本末倒置。如今的学生,智力很好,一部分就是不学习。因为学校没有解决为什么而学的问题,包括家长在内,目的不清,目标不高,致使学生对学习茫然不知,思想上得不到重视。如果思想上通了,其实学习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大部分学校是喊在嘴上,没有落实在行动上。我一贯主张以体育的形式培养人,因为体育可以培养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屈不挠等意志品质,这些意志品质培养成以后,用在文化课学习上效果一定理想。而大部分的学校根本不重视体育课,运动会走形式,体育活动怕这怕那,培养出的学生走不远。教师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工作辛苦,爱学生不能严管,收入又低。国家GDP收入的4%用于教育,一个方面就是解决教师待遇,但投入的经费大部分用在基建,硬件投入方面。教师在学校没有话语权,遇事逆来顺受,是最能忍的一群人。大的探讨这些,不妥请见谅。





张少山Q


我是一名老师,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和想法:

1.老师不轻松

学生时代觉得老师很轻松,除了给我们上上课改改作业就没啥事了,当了老师才知道所谓的“上上课”那是外人不能想象的付出,提前备课是必须的,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备学生,同样的一节课面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群体教学方法呈现内容等都不一样,而所谓的“改改作业”那绝对是情绪的最佳体验,你会喜怒哀乐悲同时上演,有时候真怕会气到吐血

2.老师诱人的寒暑假

也许最令人羡慕的就是老师的寒暑假,以前的我也这样认为的,而事实上暑假的我们有暑期大家访,顶着炎热外出家访,寒暑假还有这种学习,虽说在家其实换一个地方工作

3.老师专门盯你犯错误,一心与学生作对

学生时代的我一犯错误就被老师抓着批评,其他同学也是,当时的我认为老师老师是讨厌我们的,故意看着我们,等待我们犯错,好批评我们,真正成了老师以后才发现并不是,那是老师出自本能的反应,实则是爱我们关心我们的表现,其实很怕学生犯错误,总是想着怎么样才能让他们做到更好,怎样才能引导他们走向更好的一面,即使有时候被气的无话可说还是不想放弃那些可以被拯救的学生



老丸子数学


从教15年,从刚刚出大学校门的毛头小子,成长为了一名高中教师,走过的15年时间里,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说到的,做到的,太多太多了!其中一些道理也慢慢有了自己的看法和思考,或许这就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吧!

学生时期的懵懵懂懂,一些道理,一些事情,一些人,时间飞逝今天又是另外一番韵味,说明我们成长了吧!

责任,这个时常挂在嘴边的词语,已经做了父亲的我,才真正体会到这个词语的分量,上有老下有小,生活本来就是责任。尤其是作为班主任,班上的每个孩子都是我们的责任,安全,学习,教育这些时时刻刻都在我的脑海。尤其在今年新冠状病毒肆虐的时候,全国人民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不出门就是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如此大爱的责任心,只有我们中国人才有。

情商,这个是我们如何在社会立足之根本,现在才明白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的道理。智商能让我们做对一道题,但是高的情商能让我们更好的与人相处,社会是什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一道道数学题,智商当然重要,但是情商更重要,只有处理好身边的人与事情,才能更好的生活,社会才能进步。

功夫不到家,以前老师常说,下的功夫不够,但是作为学生的我,总是不以为然,完成是粗心大意吧!什么功夫不到家,没有的事儿。现在才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哲学里说过,只有经过无数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即为量变到质变,现在我的学生很多都是这样的情况,花的时间少,所以知识点掌握的不到位,所以考试考不到高分,这些都是功夫不到家的表现,坚决不能以为是粗心大意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