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说她:“纤笔一支谁与似?

-----记毛泽东表彰的原中国作协主席丁玲

毛主席说她:“纤笔一支谁与似?


丁玲(1904--1986年)原名蒋冰文,湖南临澧人,1922年起先后进入上海平民女校和上海大学学习。1927年发表《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等作品,表达了五四运动后觉醒的知识青年的追求,曾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1930年参加左联,左联的全称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团体。1930年3月在上海成立,共有五十余名中青年作家参与,左联的领导成员先后有鲁迅、夏衍、冯雪峰、冯乃超、丁玲、周扬等。1931年丁玲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主编,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左联党团书记,也是这一年,她结识了青年作家、中共党员、左联执行委员胡也频。并很快成为丁玲的第一任丈夫。胡也频1903年生于福州,海军学校学生,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1928年,在上海从事编辑和出版工作,同时利用文学搞革命宣传,著有《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们面前》等,第二,春,国民党当局以“炫动卖国罪”逮捕胡也频为首的五名青年作家,不久在上海龙华遭杀害,。历史上称“左联五烈士”。

丁琳在遭此打击后,化悲痛为力量。后几年创作了《水》、《母亲》等重要作品,1936年在陕北延安先后任中国文艺协会副主任、中央警卫团政治部副主任、西北战地服务团团长、解放日报文艺副主编等职。

根据《国家人文历史》提供,在延安马列学院学习期间,年已34岁的丁玲看中了仅21岁的英俊青年陈明。

陈明,1918年生,鄱阳县小华镇人,1937年5月,不满20岁的他受进步思想影响只身奔赴延安,成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十三队学员,这所大学简称“抗大”,是中国共产党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学校。毛泽东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亲自为抗大规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学员以从部队中抽调的干部为主,并招收从全国各地到陕北的知识青年。学习内容有马列主义基础知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民运工作、游击战,中国历史等。特别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联系实际,边学习、边战斗、边生产,抗战八年期间培养了二十余万革命干部。

当年,陈明被分配去西北战地服务,所谓战地服务是抗日初期中共中央的抗日后勤服务。主要负责组织各阶层抗日救亡团体,实行减租、减息、废除农村的苛捐杂税、宣传优待抗日军人家属政策、协助抗日部队筹措给养和补充兵源等,陈明因在服务团表现比较突出,1938年7月被调回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在此与同来马列学院的丁玲相识。

《中国近代历史词典》有记载说丁玲在1936年中央警卫团政治部副主任后不久,中央根据需要调她去西北战地服务团任团长,这与陈明去服务团实习的时间基本吻合,但没有具体时间,也没有两人接触的记载。

当时丁玲的职位比较高,国内声誉也比较高。《国家人文历史》说毛泽东主席为表彰丁玲在文艺宣传方面的贡献,还专为她填了一首《临江仙》:“纤笔一支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陈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当时的精丁玲可见一斑。

在马列学院由于丁玲主动接近陈明,举止不同寻常。所以学院的学生们对丁玲和陈明的传言很多:“老大姐带了个小弟弟”、“大作家要取一个小丈夫”、“丁玲倒追陈明”等,在这些传言的压力下,两个人当时表现什么态度呢?陈明的回忆录《我与丁玲五十年》这样说“......说丁玲爱上了一个小丈夫等等。丁玲不在乎,她鼓励我,随他们说去吧,让他们说上几年,还能说几十年?我也表示为什么男人年纪大女人年纪小就行,反过来就不行,我们就是要反这个封建,我在心里把她当做姐姐一样,对于成为事实上的恋爱关系,我还没有心理准备”。1939年,陈明调去烽火剧社,这是一个文艺宣传演出团体,团里有位叫席平的年轻女演员一个劲追他,到1940年陈明和席平登记结婚,但这段婚姻没有维持多久,两人很难合到一起,一年后离婚,1942年,丁玲和陈敏在蓝家坪的文艺抗日宣传队登记结婚,有情人终成眷属。

此后的岁月,夫妻二人都深入前线用文艺形式反映八路军和全线人民群众的斗争生活。创作了《在医院里》、《我在霞村的时候》等作品,1946年两人同时到晋察冀参加土改运动,1948年创作了描写中国农村土地改革运动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

新中国成立后,丁玲先后担任《文艺报》主编、中央文学研究所所长、宣传部文艺处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人民文学》主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等。

1957年,丁玲和冯雪峰被无端打成“右派反党集团”,陈明也被戴上右派帽子,1958年,夫妻俩被下放到北大荒汤原农场劳动,在王震旅长的过问和安排下,基本安好家,安下心。

文革期间的丁玲和陈明被关进监狱,陈明于1975年被释放回京,而丁玲却被安排到山西长治农村劳动,陈明没有回京,而是去长治与丁玲重逢并定居在一起。夫妻决定扎根长治嶂头村。并开始着手撰写长篇小说《在严寒的日子》。

1978年7月中组部给丁玲平反昭雪,复出的丁玲又被任命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重新活跃在文坛。英因文化艺术作多年荒废,很多堆积的工作要赶上,丁玲几乎日夜加班,累病住院,于1986年3月4日在北京病逝。

现鄱阳人遗憾的是当了50年鄱阳媳妇的文坛巨,居然没有回过一次婆家,丁玲临终前就轻轻地说了一句含糊不清的上述意思的话,示意对不起陈明,对不起婆家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