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吴门画派创始人,书画风格独特,后人评价“明朝第一”

欢迎关注我们,每天更新各种书画资讯!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

他是吴门画派创始人,书画风格独特,后人评价“明朝第一”

在绘画方法上,沈周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后来博取众长,出入于宋元各家,主要继承董源、巨然以及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吴镇的水墨浅绛体系。又参以南宋李、刘、马、夏劲健的笔墨,融会贯通,刚柔并用,形成粗笔水墨的新风格,自成一家。

他是吴门画派创始人,书画风格独特,后人评价“明朝第一”

沈周早年多作小幅,40岁以后始拓大幅,中年画法严谨细秀,用笔沉着劲练,以骨力胜,晚岁笔墨粗简豪放,气势雄强。

他是吴门画派创始人,书画风格独特,后人评价“明朝第一”

沈周的绘画,技艺全面,功力浑朴,在师法宋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发展了文人水墨写意山水、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成为吴门画派的领袖。所作山水画,有的是描写高山大川,表现传统山水画的三远之景。而大多数作品则是描写南方山水及园林景物,表现了当时文人生活的幽闲意趣。

他是吴门画派创始人,书画风格独特,后人评价“明朝第一”

沈周的绘画为传统山水画作出了两大贡献:其一,融南入北,弘扬了文人画的传统。如沈周的粗笔山水,用笔融进了浙派的力感和硬度,丘壑增添了守人之骨和势,将南宋的苍茫浑厚与北宗之壮丽清润融为一体,其抒发的情感也由清寂冷逸而变为宏阔平和。其二,将诗书画进一步结合起来。

他是吴门画派创始人,书画风格独特,后人评价“明朝第一”

沈周的书法学黄庭坚,书风"遒劲奇崛",与他的山水画苍劲浑厚十分相似、协调。他又将书法的运腕、运笔之法运用于绘画之中。沈周同时还是一个诗人,至老年"踔厉頓挫,浓郁苍老"。他把这种诗风与画格相结合,使所作之画,更具有诗情画意。

他是吴门画派创始人,书画风格独特,后人评价“明朝第一”

沈周的绘画在明清时影响很大,创绘画中的吴门派,并被后世列为明四家之一。有《庐山高图》、《仿董巨山水》、《东庄图》册、《沧洲趣图》等传世。

他是吴门画派创始人,书画风格独特,后人评价“明朝第一”

作品多画江南山水,注重师法造化。其花鸟,形象写实,笔墨简括厚润,画风质朴。

沈周的画,远追董源、巨然,近师王蒙、吴镇,后又杂学黄公望。他学黄公望,不像其他人亦步亦趋,而是有见解,有取舍。《图绘宝鉴》说他"画学黄大痴,法其善处,略其不善处"。他四十岁以前只做盈尺小景,后始作大幅。他的画风格多样,明王稚登《丹青志》说:"先生绘事为当代第一,山水、人物、花竹、禽鱼悉入神品。其画自唐、宋名流及胜国诸贤,上下千载,纵横百辈,先生兼总条贯,莫不揽其精微。"

他是吴门画派创始人,书画风格独特,后人评价“明朝第一”

中国画史上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画家被称为"明四家"。在许多人眼中" 明四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寅(伯虎)。

他是吴门画派创始人,书画风格独特,后人评价“明朝第一”

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历来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传奇美谈,后来被周星驰改编成一部"无厘头"的电影,更让这个爱情故事充满了浪漫主义喜剧色彩。但是,"明四家"中我还是喜欢沈周。

他是吴门画派创始人,书画风格独特,后人评价“明朝第一”

沈周先生风趣幽默,宅心仁厚,淡泊名利,敦厚贤良,不慕权贵,隐逸山林、怡然自乐。史载沈周先生:"所居有水竹亭馆之胜,图书鼎彝充牣错列,四方名士过从无虚日,风流文彩照映一时"。、"尤工于画,评者谓为明世第一"。

他是吴门画派创始人,书画风格独特,后人评价“明朝第一”

作为"吴门画派"的奠基人和领袖人物,沈周先生被人为是中国山水画的创造者和复兴者,是文人画家的代表,绘画以山水为主,兼及花鸟。

沈周先生师法王蒙、黄公望、吴镇、倪瓒等前辈,山水主要描绘江南风光和田园景色,或者笔法苍劲沉稳,墨法浓重敦厚,构图稳健大气,呈雄健雅逸的风韵。

他是吴门画派创始人,书画风格独特,后人评价“明朝第一”

或者笔法率简拙朴,墨法雅致淡逸,构图严谨飘逸,呈逸眩雅健之神韵。花鸟画则一改前朝空泛的画风,变精工为雅逸,可谓写意花鸟的开山之祖。他所绘的蔬果翎毛,笔力沉着稳健,气韵深厚浑朴,富有文人情趣。

可以说,沈周的花鸟画艺术,无论在取材、取意及表现技法诸方面,均对而后的花鸟画坛影响极大,特别是水墨写意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西泠印社副社长、著名书法家陈振濂曾说过:我非常喜欢沈周,并且我认为"明四家"里面最好的就是沈周。

陈振濂认为: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到了明代,文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做一些"笔墨游戏",大家都画简、画淡、画优雅,画那种士大夫的洒脱,很少有人再从绘画本身出发去画画、谈画。而这个时候,沈周出现了,他的《东庄图册》和一些小幅绘画,完全是文人的情怀和笔墨,但他的厉害之处在于,在文人意趣之外,他还拥有专业,他的绘画技法上--比如山水画中的丘壑、云雾……他都能像工匠一般体现出写实性。

他是吴门画派创始人,书画风格独特,后人评价“明朝第一”

纵观沈周之绘画,技法全面,功力浑厚,在师宋元之法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进一步发展了文人水墨山水、花鸟画的表现技法,被誉为吴门画派之领袖,实属当之无愧。

沈周出生于诗书之家,自幼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多年来他一直秉承的是"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也正是这个原因让他虽然身在江南,而且家境殷实,但辞亲远游的机会并不多,即使出门,最远也不过苏州以北的虞山一带。

他是吴门画派创始人,书画风格独特,后人评价“明朝第一”

有一年的沈周,为什么突然萌生了杭州之游的念想呢——穿越历史的重重迷雾,至少可以替他找到以下可圈可点的缘由:一,杭嘉湖平原一带的苏州与杭州,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美誉,苏杭之美比肩而论,那么,对于一个出生、成长于苏州的人,至少应该到杭州走一走,才不负一个真正的江南人;二,数年前与杭州诗人刘邦彦有诗信往还,"每羡好诗如好画,不须相见即相知"的句子就是沈周写给刘邦彦的倾慕之词,当然,沈周亦因刘邦彦的和诗对杭州的湖光山色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三,沈周自幼就跟随父亲常常出游于苏州一带的寺庙,与僧侣打交道甚多,杭州是南方的佛教圣地,寺院众多,中年的沈周自然也心向往之。

这些经历,给他的绘画带来的灵感。

他是吴门画派创始人,书画风格独特,后人评价“明朝第一”

沈周的书画流传很广,真伪混杂,较难分辨。文征明因此称他为飘然世外的神仙中人。

撑起明代中晚期绘画半边天的正是苏州的"吴门画派",始于沈周,成于文征明。沈周是书香门第养出的风雅丹青名士;文征明是官宦世家走出的诗文书画全才。二位大家虽风格不同,各有师承,但笔触中都传递着一种温暖的正能量和怡然的大情怀。

他是吴门画派创始人,书画风格独特,后人评价“明朝第一”

中国绘画史上最值得提出的画派即是吴门画派,因其人数之多,影响之大是任何一个画派所不能比拟的,其画风基本构成了明清三百年来绘画发展的主旋律,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沈周即是吴门画派的开创者。

在明初文人画几乎陷于停滞的背景下,一生不进仕途的他重振了此脉传统。他的画作充满着幽闲意趣,与元末的隐逸山水所传导的枯疏空寂的意境相异。这份入世的温情,体现了明中期在野文人对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

他是吴门画派创始人,书画风格独特,后人评价“明朝第一”

他终日潜心作画,沈周在不惑之年后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概括来说,尺幅由小变大,景致由繁复转简疏,笔墨由早期较谨细柔婉转向粗重劲健,同时他将临摹古人与自然写生融为一体,构景多曲折萦回,并点缀行人、舟楫、草亭、茅屋等景物,注入人世的生活气息,呈现出苍郁浑厚之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