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前幾天,孫楊“拒檢案”結果已出,孫楊因為“妨礙阻攔興奮劑檢查”被禁賽8年。

這個結果迅速在網上引發了軒然大波,但隨著聽證會視頻等更多資料的放出,網友們的輿論也幾經反轉。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一直以來,使用興奮劑都是競技體育中的重大問題,重視興奮劑檢查也無可厚非。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的一部紀錄片,講的正是一樁關於“舉國使用興奮劑”的驚天醜聞——《伊卡洛斯》。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不同於此類紀錄片一貫的局外人視角,本片以導演布萊恩·佛格爾的第一視角展開,通過他的故事,帶領觀眾進入到事件之中。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這是因為,除了導演的身份之外,布萊恩還是一名業餘的美國單車運動員。


他從小就熱愛自行車比賽,把曾戰勝癌症、連獲7個環法自行車賽冠軍的阿姆斯特朗視為自己的偶像。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實際上,他自身的成績也不錯,2014年第一次參加環法自行車賽,他就獲得了第14名,戰勝了400多人。

但他對此並不滿意,進入前十、甚至成為冠軍才是他的夢想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可沒想到,後來阿姆斯特朗服用禁藥的醜聞被曝光,原來他一直都是通過技術手段,讓藥檢結果顯示為陰性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這件事給了布萊恩很大的震撼。

他也受到偶像的“啟發”,決定找人給自己制定個用藥計劃,進而騙過藥檢,在比賽中提高名次。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隨後,經過旁人介紹,布萊恩找到了一個肯為他制定用藥計劃的人——莫斯科反禁藥實驗室的主任,格里戈裡。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在格里戈裡的幫助下,經過連續多月的注射、服藥和訓練,布萊恩的力量比之前增強了兩成,尿液樣本也達到了順利通過檢測的狀態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但悲劇的是,新一次的比賽結果並沒有如他所願

他的自行車在中途電池沒了電,變速器也壞了,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下,他的成績只有27名,遠不如第一次。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儘管比賽結果不盡人意,但布萊恩與格里戈裡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期間格里戈裡還向他透露,自己正在接受世界反禁藥組織調查的事。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原來,在2014年,德國電視臺曝光了俄羅斯運動員使用禁藥的醜聞,世界反禁藥組織因此成立了獨立調查委員會,格里戈裡被列為重點調查對象。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到了2015年9月,世界反禁藥組織宣佈停止俄羅斯的反禁藥實驗室,格里戈裡也因而引咎辭職,成為了整個事件的背鍋俠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從這裡開始,整部影片的重點,從布萊恩轉移到了格里戈裡身上。

因為知道太多機密,格里戈裡被俄羅斯政府和反禁藥組織共同鎖定,當局將他囚禁家中,稍有不慎,他就可能面臨生命危險。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沒過多久,他在一次視頻聊天中,向布萊恩表達了自己想要逃離俄羅斯、奔赴美國的想法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2015年11月,經由布萊恩的協助,格里戈裡終於成功抵達美國,並向他講述了自己這些年的經歷和所知道的一切。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原來,在2008年,俄羅斯國家隊沒有了購買類固醇的渠道,而格里戈裡剛好知道一個來源,於是便成為了整個類固醇計劃的聯絡人。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這讓俄羅斯國家隊類固醇教練波杜加羅夫與他結下了樑子,找來緝毒警察要將他逮捕。

格里戈裡精神沮喪,一度想要自殺,隨後便被關進了精神病院。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然而2012年,格里戈裡收到了奧委會的邀請,要他去參與奧運會的工作

經過考慮,俄羅斯當局同意了這件事,普京還親自撤銷了格里戈裡的案子。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為了“將功贖罪”,格里戈裡只能繼續為俄羅斯國家隊服務。

他利用自己的職權,通過掉包運動員的尿檢樣本,成功使得俄羅斯在2014年的索契冬奧會上“大獲全勝”。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簡單來說,運動員的尿液在採集之後作為藥檢樣本,會被分為A、B兩份,分別裝在貝林格瓶中,A瓶用於分析,B瓶會被冷凍保存。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而格里戈裡則會利用監控盲點,配合相關人員,將預先準備好的乾淨尿液與服藥尿液樣本調換。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儘管整個操作聽上去很難,但格里戈裡他們配合得天衣無縫。

這起政府參與的禁藥醜聞,最終為俄羅斯在冬奧會上贏下了33枚獎牌,13枚金牌,創造了一個歷史性記錄。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顯然,事情發展到這地步,格里戈裡也明白自己已經沒有回頭路了。

來到美國後,他就將相關資料交給了《紐約時報》,當新聞發佈後,全世界都為之譁然。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儘管俄羅斯對此予以否認,但世界反禁藥組織通過深入調查,擁有了百分之一百的證據,並對外宣佈了俄羅斯的集體作弊行為。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因為這個醜聞的曝光,俄羅斯在國際體育賽事上被接連禁賽。

很多俄羅斯運動員的熱情、期待和所有努力,就這樣被付之一炬。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在影片的最後,經過一段時間,俄羅斯逐漸恢復了各種比賽參賽資格,而格里戈裡則需要接受美國的保護性拘留以確保安全。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普京把格里戈裡稱之為“叛逃者”,當局沒收了他的私人財產,他的妻子、兒女、妹妹被逐一審問,並收走了護照。從此,這一家人再也無法碰面。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不可否認,影片對俄羅斯的批判是顯而易見、毫不遮掩的。

從格里戈裡及家人的一系列遭遇,到令舉國蒙羞的禁藥醜聞,再到腐敗官僚的行事作風,甚至就連俄羅斯與烏克蘭開戰的事,都被影片提及進來,不免顯得有些刻意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在將敘事重點轉向格里戈裡揭露禁藥醜聞後,影片更是多次引用喬治·奧威爾的反烏托邦小說《一九八四》進行謀篇佈局和歸納總結,其中的寓意不言自明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不過平心而論,整部電影令人感觸最深的,並不是這些政治性的指涉,而是布萊恩與格里戈裡身上的共同點,或者說是他們身上的矛盾性。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就布萊恩而言,他是一個醉心於自行車運動的運動員,有著成為冠軍的理想。

可是,當他意識到包括偶像在內的很多人都使用禁藥時,自己便也想通過這種違背體育精神的方式來實現目的。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而對格里戈裡來說,他的情況更為複雜。

他嚮往自由,最喜歡的書就是《一九八四》,在他看來,這本書就像人生地圖一樣,給了他意義和方向,指導了他的生活。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然而,回看他這些年的所作所為,卻與《一九八四》所傳遞的警示背道而馳。

他對自己不認同的事,非但沒有反抗,還成為了為之添磚加瓦的幫兇。

明明是反禁藥實驗室的主任,結果卻助力運動員使用禁藥、躲過藥檢。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這兩人的選擇,本質上來說,都像《一九八四》中所言,對錯誤規則進行了學習、瞭解和接受,與他們原本的信念是一種矛盾的存在。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不過有趣的是,這樣的兩個人遇上之後,竟然徹底改變了彼此的人生——

一個拍出了一部非比尋常的紀錄片,一個從禁藥推手變成了“吹哨子的人”。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仔細想來,片名中的“伊卡洛斯”,所指的正是人的某種矛盾性所在。

“伊卡洛斯”是一個希臘神話中的人物,他用蠟和羽毛造了一雙羽翼,飛得很高,但也正因為不斷接近太陽而使蠟被融化,最終跌落喪生。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迴歸現實來看,最令人痛心疾首的問題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政治和體育總是被捆綁在了一起,甚至呈現出不可調和的矛盾。

服用禁藥,只是運動員的個人行為嗎?

像片中一樣,為了政治目的而犧牲體育精神的事情,我們已經看過太多。

但回想一下《奧林匹克憲章》中對“奧林匹克精神”的詮釋——體育競技的初衷,是相互理解,是友誼長久,是團結一致和公平競爭。

違背了這些,也就遠離了競技的本意,這對於所有熱愛體育的人來說,都是一場羞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