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氣聰明湯,補益脾胃升清陽,聰耳明目是妙方

人體之中除了五臟六腑之外,還有周流於其間的氣血。氣行與經脈之外,促進人體的生長髮育,保護人體不受外界風寒暑溼邪氣的侵襲,是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氣的運行路線不外有升降浮沉四種,任何一種運動方式出現問題,都會導致人體疾病的發生。

益氣聰明湯,補益脾胃升清陽,聰耳明目是妙方

五臟之中脾臟的氣主生清,胃氣主降,脾胃位於中州,是人體氣機升降的樞紐。如果脾氣不足,升舉的力量就會減少,導致上部缺少清氣,中醫稱之為“清氣不升”。《黃帝內經·靈樞·口問》中記載:“故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先賢詳細論述了請氣不升導致的多種問題,為後世用藥提供了依據。

金元時期有四大學派,其中有一位李東垣先生,因為擅長治療脾胃系統的疾病,後世稱之為“補土派”祖師。李東垣創制了許多治療脾胃疾病的方劑,因為行之有效,現在臨床仍在廣泛使用,補中益氣湯、普濟消毒飲、昇陽益胃湯等都將流傳千古。李東垣針對脾胃清氣不升導致而頭暈、目眩,耳聾等症狀,另立一方——益氣聰明湯。

益氣聰明湯,補益脾胃升清陽,聰耳明目是妙方

益氣聰明湯中聰明二字,不是現在用來形容頭腦靈光的意思,而是耳聰目明的簡寫。“聰”本為聽力敏銳之意,“明”就是眼睛明亮。這個方名點出了兩點內容,一是方劑的功效:益氣,二是方劑的作用:治療耳不聰,目不明。

李東垣在自己的書中介紹益氣聰明湯:“治飲食不節,勞役形體,脾胃不足,得內障耳鳴,或多年目昏暗,視物不能,此藥能令目廣大,久服無內外障、耳鳴耳聾之患,又令精神過倍,元氣自益,身輕體健,耳目聰明。”正是此方的精到之處。

黃芪健脾益氣力量很強,既可以補氣,又可以提升清氣,將氣向頭部輸送。人參大補元氣,補氣生津,回津液與元氣於頃刻,常用來救急。甘草甘以入脾,健脾益氣。人參、甘草都是填補脾氣的空虛,是靜止的氣,不是運動的氣,是不能升至頭部的。

益氣聰明湯,補益脾胃升清陽,聰耳明目是妙方

這就像乾涸的水池,要想形成噴泉,第一需要水,第二需要有動力。人參、甘草就是傾入水池的水,他們自己不會升上去,需要葛根、升麻,它們就是將水輸送上去的動力,蔓荊子就是輸送管道,引導著清氣向頭目運行。而黃芪就像自帶動力的水,自己可以向上運動,不需要藉助升麻、葛根這些藥物提供向上的動力,自己就可以上行。

補氣要一般都是溫性的,人體氣機提升,往往會引動人體的火動,引起人的一些“上火”現象,許多人認為自己是“虛不受補”,其實是引起人的陽氣妄動,因此以黃柏清妄動的相火,防止補氣藥物的溫燥。芍藥起到滋潤乾燥的作用,都是防止補氣藥物引起人體動火。

在《湯頭歌訣》中記載益氣聰明湯“耳聾目障服之清”,點出了本方的主要作用,但是一定是清陽不升引起的耳聾、眼花等症狀,如果是肝火旺盛引起的耳不聰、目不明,再用益氣聰明湯,一定會加重症狀,因此辨證選用才是中醫的精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