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是“色即是空”


到底什麼是“色即是空”

從小我們都聽說過一句話“色即是空”,當然不少男同學估計是從韓國的某部同名電影聽來的(手動滑稽)。

其實,佛學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記得劉潤老師說過“佛學,就是關於宇宙人生的智慧。”學佛的目的不是為了求子,也不為求財,更不是求救贖、寬恕,學佛的目的是為了探究終極智慧,而終極智慧就是對宇宙人生的終極規律的理解。

佛學裡沒有神,所謂的佛,只是覺悟的人,所以人人皆可成佛。釋迦牟尼,就是傳說中世間的第一位覺悟者。


到底什麼是“色即是空”

關於色即是空,是佛學裡面和“苦”一樣很重要的概念。要理解“色即是空”,我們得先理解兩個概念:色和空。

何為色?

“色”,簡單說就是事物讓我們產生的感情,是我們賦予事物的內涵。

這是我們人類進化後的結果,從原始人開始,我們就會對身邊的事物進行描述,比如顏色、高矮胖瘦、軟的硬的……甚至我們還會編一些故事,來加深這種描述,比如世界各地流行的神話傳說、愛情故事。並且,這些描述、故事、觀點還因人而異,因為我們人類都是主觀的,大部分時候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東西,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到底什麼是“色即是空”

也就是說,我們都是戴著有色眼鏡觀察和感受世界的,甚至是雙標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閨蜜出軌了,我們會覺得她是因為生活不幸福,得不到自由,這屬於“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追求愛情沒錯;可如果是死對頭出軌,我們就會說這個“綠茶婊”“渣女”,反正怎麼都是對方的錯。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我們就會有不同的態度;同樣的道理,對那些音響發燒友來說,玻璃碎裂、東西掉地下、爆炸等聲音宛如天籟,可對一般人來說那純粹就是噪音;有的人覺得榴蓮是世間美味,有的人卻覺得對方好像在吃shi……總之,所有的這些對事物的描述、態度,都是我們賦予事物的內涵,這個內涵,就是所謂的色。而色本身就是充滿主觀和矛盾的,色會影響我們對真實世界的體驗和認知。

何為空?

“空”並不是沒有,也不是時間萬物並不存在,所謂“空”,指的是我們賦予事物的這些內涵,這些“色”,是空的。出軌還是那個出軌、音響的聲音還是來源於電流波動引起的振動、榴蓮還是那種掛在樹上的果實……用唯物主義的觀點就是,事物的發展並不會隨著我們的主觀意識而改變和發展。無色,就是我們擺脫這些內涵,站在世界的角度看待事物。


到底什麼是“色即是空”

體察到“空”,就是獲得了某種洞察,洞察自身與世界如何相處的方法論,當認識到空和無色的時候,再去看世界萬物,你看到的事物就會比以前更真實;能夠發現以的前先入為主純粹屬於偏見,是不真實的,是“空”的。這就是“色即是空”。

對事物賦予內涵——色,可以說是自然選擇給我們的限定,《人類簡史》裡告訴我們,正是這些“色”,讓我們智人打敗了其它人種,甚至其他物種,爬到了食物鏈頂端,甚至讓很多動物基因裡烙印下了對人類的懼怕。

不過,凡事皆有兩面性,在這個物質高度發達的社會,“色”本身很多時候都會讓我們陷入某種侷限,限制了我們的眼光和高度,不能夠真實的看待世界,更談不上有所洞察。

明白色即是空的意義,就是把我們從自然選擇給的侷限視角中解放出來,從一個更高的水平觀察和體驗這個世界,探索終極的宇宙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