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柳的诗句很多,你最喜欢哪一句?

柳暗花明美文苑


泱泱中华文库,描写柳的诗句太多了,我唯独钟情贺知章的《咏柳》。尤其那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一首比喻贴切、构思精巧的咏物诗,以咏柳歌唱春风的伟大力量,体现造化之功。在古诗的意象中,柳与离别总是关联在一起。古曲《折杨柳》大都为伤别之辞,如李白的《忆秦娥》也有“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句子。而贺氏这首诗与之相反,生趣盎然,格调清新,读之使人心情感奋,活泼舒畅。

冬春之交,总是乍暖还寒,寒气笼罩之下,春色萧萧。只有到了阳春二月,杨柳吐叶挂丝,大地才换上新装,充满着生机。于是诗人敏感的心灵融入到这明媚的春色里,情不自禁地通过咏柳具体形象地讴歌春风,讴歌大自然。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柳树比喻成碧玉一般,道出了柳的嫩绿轻盈,这样嫩绿轻盈的柳不是死气沉沉的,它在春风中婆娑起舞。诗人简直把柳树的形、色、神韵都写活了,这就是一幅美妙的春色图呀!小时候学习这首诗,特喜欢贺知章这种清新脱俗的格调,但有好几次在背诵古诗的时候,总把“绦”的读音念成了“tiao”,没少挨老师批评。那时候我还没见过柳树,后来在偶然的一次春游中,有同学告诉我,那就是柳树,真的觉得如诗人所写,第一次体会了“万条垂下绿丝绦”的那种美。《咏柳》之所以被传诵千古,肯定有它独到之处。




早安乐读


描写柳树的诗句有很多,下面是我记得的诗句。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4.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5.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6.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7.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8.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9.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10.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

杨柳在古诗中多以描写春天,那种柔,那种美,那滋润万物使万物复苏的情景。描写柳树的古诗很多,我最喜欢的是“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当年不肯在春天开放,如今却在无端地在秋风中受尽凄凉,是多么让人感伤啊!


情授


【雷新宏聊文化之十一】

重温经典——永远喜欢的《咏柳》

我和中国的大多数孩子一样,从小就能将贺知章的《咏柳》倒背如流,而且每一幅场景记忆犹新,如在眼前,而且一定会一生陪伴。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尤其是最后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一问一答,妙趣横生。

  仔细看看唐诗中,贺知章之前,没有谁可以把春风想像成剪刀?

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这无疑使《咏柳》成为唐诗咏物诗的经典诗句。

  作者借柳树和春风,把春风比作一把剪刀,,赞美春风裁出了春天的美景。整篇诗中洋溢着作者的人逢早春的喜悦。

一句经典,让人们无法割舍。永远喜爱的贺知章,永远喜欢的《咏柳》✌✌





雷新宏369


写柳的诗,我最喜欢唐代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这是首送别诗,是诗人在扬州(即题中“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作。两人就此别过,都要各奔前程。

一、二句写景,扬子江畔,杨柳依依,牵着彼此依依惜别的深情,杨花漫天飞舞,愁杀即将渡江的两位友人。这两句即景抒情,景中寓情,一以青青柳色,抒发依依不舍之情,“柳”谐音“留”,二以“愁杀”一词点出全诗的情感:离别的忧愁。一种天涯羁旅的漂泊之感洋溢在字里行间……

三、四两句,从江头景色转到离亭别宴。驿亭宴别,借酒浇愁,席间吹奏起了凄清怨慕的笛曲,天色仿佛不知不觉地暗了,分别的时刻到了。两位朋友在傍晚暮色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君向潇湘我向秦”,你就要南下潇湘我却奔向西秦。

前两句以杨花柳丝、江头春色的乐景,反衬离别的哀情,愈见其哀。后两句以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的哀景,正衬离愁别绪。这样使挥手告别的黯然神伤,各奔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尽寂寞得到充分地表达。

古人由于交通不便,通讯不便,是相见时难别亦难,因为朋友这一别,一生可能再也见不到面,所以才叫生离死别,所以才会那么难舍难分……


融融118


说实话描写柳的诗句有很多,这里就不作介绍,但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如下三句:

(一)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长恨歌》白居易

(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二首》王之涣

(三)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村居》高鼎



森林之王no1


腊梅吐芳迎红日,绿柳展枝舞春风。_柳拨烟霞山色翠,…梅含胭脂秋意浓。……梅柳三春飞雏燕,…炎黄一脉是神龙。…(竹枝饲):…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这诗意是;…江岸杨柳青青,一位少女听到江上传来了小伙子的歌声,…歌声饱含着情意,好比东边出了太阳,西边却在下着雨☔️,说具无睛:(情)却有睛(情)…吧。…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莺啼山客犹眠。…画意,是…桃花的花辩上还含着昨夜的雨滴,…青青的杨柳笼罩在清晨的烟雾中。∵风雨☔️吹落满地的花瓣,象童还没来得及打扫。…黄莺娇啼,扰不乱主人的清梦。



芝麻161696524


描写柳的诗句很多,柳多描写春天的柔美、依依惜别的情景。

我印象深刻的是唐朝杜甫写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两只黄鹂站在翠绿的柳枝之间鸣唱,

一行白鹭飞向青天。

从窗口看到岷山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前停泊着来自东吴的船。

全诗四句写了四景,有动有静,远近结合。首句写近景,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次句写远景,一行白鹭飞上青天。这幅画面中,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色彩丰富。整个画面有声有色,完全是一种生机勃勃的明丽景象。后两句写的是静景。第三句写透过窗户看到西岭积雪,是远景。"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近景,门前停泊着从万里之外驶来的东吴船只。

这首诗对仗工整,节奏明快,色彩绚丽,语调清新,与诗人欢快的心情十分一致,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黄慧艺术签名


(一)陆游《游山西村》,富有哲理。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二)王维《渭城曲》,朋友之间的送别,满含依依惜别之情。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三)毛主席《蝶恋花·答李淑一》,借物咏怀,抒发思念故人之情。

我失娇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四)欧阳修(一说是朱淑真)《生查子·元夜》。表达了恋人之间依恋之情。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五)苏轼《浣溪沙》,农家淳朴的风情溢于言表。

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就困路长唯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骑蜗牛走高速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不是专为写柳,却是让我最有画面感,最引起无限情思的一句诗。

“杨柳色”,三个字,从小时候见到这句就各种向往,也是因为此诗喜欢上的王昌龄,甚至后来一度不相信“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竟然也是他写的😂。

再加上“陌头”,地点一出,画面感顿时而生,柳的美好,和折柳送别的意境,以及如今斯人不在,独自相思的背影,一读就是一幅画。



亭林文学


墙外积雪早已融,百花迷恋柳更衣。说到柳树,自古就是春色中浓重的一笔,古往今来被多少文人雅士所吟诵。人们以柳入诗,写下了不知多少美妙动人的诗篇。要说关于个人喜欢描述柳树的诗句,其实有一两首非常入眼。

其中有一位很著名的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读后令我难以释怀:

碧玉装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栽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用碧玉的丝条装饰,比喻细细的柳条,诗人借助了丰富的想象。在春风吹拂之下,那柳树抽芽长叶,正是这细如剪刀的春风,“裁”出那万条碧绿的柳条,装扮出满园春色。

还有一首当属唐代诗人吴融的一首《杨花》,这首诗则又有另一番滋味,因为他对杨花的独爱令人感到羡慕:

不斗浓华不占红,

自飞晴野雪朦朦。

百花长恨风吹落,

唯有杨花独爱风。

杨花虽然没有百花齐放的姿态,但却有着百花所没有的个性。它不惧怕风吹雨打,反而凭借风力,在空中像雪花似的自由自在飞舞,读来别具一格的体会,深深感染了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