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红军是如何攻占德国首都柏林的?

第一军情


1945年4月初,在进行了维斯瓦河一奥得河战役和东波美拉尼亚战役后,苏军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乌兰克第1方面军已占领了进攻柏林的有利阵地。在奥得河西岸,苏军夺取了6个登陆场,其中最大的屈斯特林登陆场正面达54千米,纵深达10千米。该登陆场距柏林不超过60千米。

苏军柏林战役的目的是彻底摧毁法西斯德国的武装力量,并占领柏林以结束苏德战争。苏军计划在广阔战线上实施数个突击,突破奥得河一尼斯河防区,然后合围整个德军柏林集团。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负责主攻柏林,其主力5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和2个坦克集团军从屈斯特林登陆场实施主要突击,在南北各以2个集团军实施一个辅助突击。乌克兰第1方面军右翼军队应粉碎科特布斯、柏林以南的德军,尔后向莱比锡方向进攻,以保证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左翼安全。但该方面军也有第二方案:即白俄罗斯第l方面军进展不顺利时,就转向柏林作战。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晚4天开始进攻,任务是消灭德军坦克第3集团军,使其不能威胁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右翼。

由于这次战役是东线战场最后的决战,苏军和德军都投入了极大的力量。德军全力加强奥得河防御地区。每个师的防御正面为11千米,如果加上预备队则只有7.5千米,在屈斯特林登陆场当面则只有4.2千米,并拥有60余门火炮和近17辆坦克、自行火炮的战役密度。奥得河防御地区分为三个防御地带,并且三个防御地带都有军队占领,这在以前的德军防御中是没有的。德军防御构成了坚固的大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体系,这比以往德军任何战役中的防御都要坚固。苏军此次战役的战役布势,因为德军大纵深的梯次防御而作了调整。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都成两个梯队,以增强突击力量。集团军为两个梯队或一个梯队,拥有快速集群或在自己地带内有坦克集团军进入战斗的均采用一个梯队。兵团和部队的战斗队形绝大多数为两个梯队甚至三个梯队。这样的队形,对于突破纵深梯防御是很有利的。

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


由于德军在屈斯特林登陆场当面的部队密度很高,苏军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未能在这里建立起足够高的兵力、兵器优势(笔者注:这也是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突破困难的原因之一)。该方面军突破地段上在人员、火炮方面占有3.2—3.4:1的优势,飞机只占1.9:1的优势。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人员、火炮、坦克和飞机上占有8.0:l、10.6:1、9.6:1和2:1的优势。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则占有4.6:1、5.2:1、7.1:1和2.5:1的优势。

这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情况,即助攻方向的两个方面军由于兵力优势较大,突破较主攻方向的方面军要顺利的多。集团军突破地段宽度大大缩短,在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只有2.5-7千米,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为3-4千米,乌克兰第1方面军为810千米。步兵师的突破地段宽度为1-1.5千米,第47集团军的步兵第143和第132师甚至只有0.5-0.7千米,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当然,这也与苏军师的大量缺员有关系,连续作战使得苏军师平均只有3600—6000人左右,步兵连只有编制人数的一半。

苏军为了这次最后的决战,也把看家的“家伙”抖落了出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一下子就拨了15个突破炮兵师给3个方面军,并要求每千米突破地段不得少于250门火炮迫击炮的密度。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主要突破地段上达到了350门以上,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也达到了248-359门的火炮密度。有了这样高的炮火密度,炮火准备就可以大大缩短时间,如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只计划了30分钟的炮火准备。乌克兰第1方面军因为要强渡尼斯河,所以炮火准备时间为145分钟。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则由各集团军自行制定炮火进攻计划。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炮火准备时对防御的压制纵深达到10—12千米,对步坦冲击的炮火支援则以探照灯照明在夜间实施,前两千米纵深采用双层徐进弹幕方法,后两千米采用单层徐进弹幕方法,对步坦纵深战斗的火力护送纵深为8一10千米,以逐次集中射击方式进行。苏军4个航空集团军共7496架飞机,以航空兵进攻样式保障3个方面军进攻。

苏军Б-4型203毫米榴弹炮


柏林战役苏军投入了所有6个坦克集团军中的4个,每2个分别作为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快速集群。为组建集团军快速集群,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给第61和第33集团军各配属了一个骑兵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给第52和波兰第2集团军各配属了1个坦克军。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也把近卫坦克第1、3、8军和机械化第8军用于发展集团军的胜利。各合成集团军指挥的坦克军和机械化军,主要是准备完成对敌主要防御地带的突破和从行进间突破第二防御地带。坦克集团军则计划在两种情况下投入战斗,即突破战术防御地幅之后或突破该地幅的过程中。这样看来,苏军对突破德军坚固阵地的困难性,还是有一定认识的。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共1929辆,全部以连为单位(有时以排为单位)分散配属给步兵营或步兵连。因为此时苏军基层指挥员已能够熟练使用这些坦克。在一些集团军内,对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还进行了梯次配置,使第二梯队在短时间内就能组织好协同动作进入战斗。

红军官兵在柏林庆祝胜利


链接-苏军柏林战役突击集团兵力兵器密度

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第65、70、49集团军,机械化第8军、近卫骑兵第1军(共17个步兵师、火炮3999门、坦克860辆),突破地段14千米,每千米1.25个步兵师,每千米火炮和迫击炮287门,每千米坦克和自行火炮50辆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第61、波兰第1集团军,近卫骑兵第7军(共10个步兵师、火炮1430门、坦克113辆),突破地段7.5千米,每千米1.33个步兵师,每千米火炮和迫击炮190门,每千米坦克和自行火炮14辆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第47、第3、近卫第8集团军,突击第3、5集团军,坦克第9、11军,近卫坦克第1、2集团军(共34个步兵师、火炮7912门、坦克2306辆),突破地段24.3千米,每千米1.25个步兵师,每千米火炮和迫击炮324门,每千米坦克和自行火炮96辆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第33、69集团军,近卫骑兵第2军(共15个步兵师、火炮3785门、坦克474辆),突破地段12.5千米,每千米1.1个步兵师,每千米火炮和迫击炮255门,每千米坦克和自行火炮32辆

乌克兰第1方面军:第13、28、31集团军,近卫第3、5集团军,近卫坦克第3、4集团军,近卫坦克第2、5、4军(共40个步兵师、火炮6976门、坦克1200辆),突破地段27千米,每千米1.4个步兵师,每千米火炮和迫击炮359门,每千米坦克和自行火炮40辆

乌克兰第1方面军:第52集团军,波兰第2集团军,近卫机械化第7军、坦克第1军(共16个步兵师、火炮2232门、坦克153辆),突破地段9千米,每千米0.67个步兵师,每千米火炮和迫击炮248门,每千米坦克和自行火炮15辆

柏林进攻战役


4月14日和15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均进行了战斗侦察。兵力为1个连至1个团。乌克兰第1方面军地段,·德军防御没有变化,遂决定按原计划进攻。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则利用战斗侦察推进了2—5千米。因此将炮火准备时间缩短为20—25分钟。

4月16日,在猛烈的炮火准备后(共发射50万发炮弹),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发起进攻。方面军顺利突破第一防御地带后,于午前抵达德军沿泽洛夫高地设置的第二防御地带后进攻受阻。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于当日下午16时30分下令,将用于发展胜利的近卫坦克第1、第2集团军投入战斗。4月17日7时-11时,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各部对德军第二防御地带开始冲击,在付出重大代价后直到4月19日才突破这一地带,向纵深突进了30千米。

红军攻克柏林


乌克兰第1方面军4月15日夜间通过战斗侦察后在16日6时15分开始炮火准备,部队在炮火准备过程中强渡尼斯河,于8时40分发起冲击。中午时分,由于德军调来2个坦克师兵力,在第一防御地带第三阵地上减缓了进攻速度。方面军司令员立即将近卫坦克第3、第4集团军投入战斗。到日终前,在29千米正面上推进了8—13千米,前出到了第二防御地带。4月17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突破了敌第二防御地带。4月18日-19日,苏军在斯普里河建立了一个很大的登陆场,从而可以使方面军继续向柏林和易北河进攻。

4月20日7时15分,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部队在炮火准备掩护下,开始强渡奥得河。日终前,第65、70集团军部队成功扩大了在什切青以南的登陆场,正面达到6千米、纵深1.5千米;而第49集团军则不太顺利,只有4个步兵营抵达登陆场。之后的三天内,第65和70集团军部队打退德军4个步兵师的多次反突击,并在23日日终前将登陆场扩大到了宽度30千米、纵深6千米,不过第49集团军仍保持原先的态势。4月24日-25日,方面军部队突破德军主要防御地带,并在推进15千米后在20千米宽地段前出到第二防御地带。

4月20-21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仍以每昼夜12千米速度向前推进,并在突破德军柏林外围两道防线之后于21日-22日在城郊与敌激战。4月23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将第二梯队一第3集团军连同近卫骑兵第2军投入战斗。当日日终前,即前进了20—25千米,切断了德军第9集团军和柏林的联系。而乌克兰第1方面军各坦克集团军在前出到战役纵深后,以每昼夜30-35千米速度展开进攻。4月22日日终前,突破了德军柏林外层防线,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前出到柏林南郊,而近卫坦克第4集团军前出到通往波兹坦的接近地。

4月24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与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柏林东南会师,合围了法兰克福一古本集团。同时,两个方面军的快速集群在柏林南北方向快速推进,4月25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近卫坦克第4集团军与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第47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在柏林西面会师,柏林集团被合围。合围的对外正面仍在向西挺进,直至前出到易北河与美英军队会师。纳粹的末日终于来到了!

1945年5月凯特尔签署德国无条件投降书


荣华之武器堂


苏联红军经过近四年的浴血牺牲、艰苦奋斗,终于攻入了法西斯德国的巢穴柏林。在攻打柏林时,苏军付出了惨烈代价,持续18天的战斗中苏军死伤30多万人,平均每8名苏军士>兵就有1人倒在攻克柏林的道路上。

大批苏联红军奔赴柏林前线准备投入攻克柏林的战斗。

1945年5月9日德军统帅部代表W.凯特尔元帅在柏林签署向苏军和盟国远征军无条件投降书。整个战役,苏军共歼灭德军48万人,缴获火炮6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400余辆、飞机500架。这次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德军最高统帅部在柏林附近大量消耗苏军有生力量将战争拖延下去的图谋,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和欧洲战事的结束。


扒皮观察室


图为苏联红军占领柏林

从1945年1月4日开始,苏联四个方面军开始沿着奥德河集结,在河对岸的60公里处,就是苏联士兵此行最后的目标-柏林。虽然在柏林战役开始前,苏联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是就当前形势而言,柏林仍然是一个非常难啃的硬骨头。首先,在柏林城内,德国集结了超过100万名士兵和9000余门火炮,这还没有加上临时动员起来的德国市民以及正在驰援柏林的德国军队。


图为柏林战役形势图


其次,盟军也传出利用空降作战更早一步占领柏林,一系列消息的传来让苏联更坚定不惜一切代价抢先占领柏林。所以,从1945年2月份开始,苏联军队就已经在东线发动了对德国柏林周边地区的清剿和包围行动。


2月13日,布达佩斯被苏联占领,南线的苏联军队抢先占据了攻占柏林的有利地形。2月24日,朱可夫率领的苏联军队也彻底占领奥得河东岸,并对柏林虎视眈眈。


图为在郊区防守的德国士兵


在对部队进行整顿并制定了夺取柏林的作战计划后,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开始从东面和北面对柏林发动了总攻。4月19日,朱可夫率领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击溃了德国外围的最后一道防线。


与此同时,罗科索夫斯基也在4月21日在北方收紧了包围圈,4月23日开始,苏联军队开始陆续进入柏林。4月30日早晨,柏林基本上已经被苏军全部占领,15个小时后,苏联红旗被插上国会大厦,至此,柏林之战结束,德国彻底战败,并在随后向两线盟军投降。


欢迎大家订阅关注本号,提供更多的军武知识科普。


区域拒止


1945年4月30日,在朱可夫同志指挥下苏联红军攻占了纳粹德国的最后堡垒---柏林,结束了欧洲战场上的最后一战。西方近代史上称之为“埋葬希特勒的最后一战”

为了获取更大利益,苏军提前发动攻打战役。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与雅尔塔举行会议,商议其攻陷柏林后的占领区域,攻克伯林是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标志。虽然三国有约在先,但每个人心中都打着自己的算盘,都想得到更多的利益。

喜欢出风头的蒙哥马利元帅指挥英军率先开始了进攻柏林的脚步。接着,跨过了莱茵河的美军也在向东急速挺进,其前锋已在易北河开辟了直指柏林的登陆场。而此时,苏联却迟了一步。在莫斯科密切关注着战场局势的斯大林得到报告:德军更倾向于向盟军投降,而不是苏联红军。

当时在德军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向东死死地顶住俄国人,直到西边来的英国人踢我们的屁股。”

就在斯大林感到自己的利益被英美抢占之时,盟军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却发来电报,阐明盟军的军事行动仅限于切断德军南北方面的联络。这相当于告诉莫斯科,同时也告诉了英国人,盟军并没有攻克柏林的打算。邱吉尔愤怒地指责艾森豪威尔根不懂得抓住机会。艾森豪威尔这份电报正是斯大林所期望的,于是苏军提前发起攻克柏林的战役。

1945年4月15日凌晨5时,苏军打响了攻克柏林的战役。

在上百盏大功率探照灯的照射下,上万门苏军火炮、迫击炮、以及各种野炮对德军方面展开猛烈的轰击,接着苏联飞行员架势轰炸机在德军阵地上倾泻下如暴雨一般的炸弹以及燃烧弹,惊天动地的爆炸仿佛要将大地撕裂,灼人的烈焰冲天而起。在苏军整整30分钟的炮火压制下,德军阵地未能发射一发炮弹。有幸存的德军士兵回忆道:“这太可怕了,他们疯了,炸弹震聋了我们的耳朵,而火焰却肆意吞噬着每个人……”

仅一个白天,苏军就发射了超过120多万发炮弹,势不可挡的炮火令德军防线几乎完全被摧毁了。紧接着,苏军集中强大的兵力攻克了被称为“柏林之锁”的泽洛高地。当苏联士兵呼喊着“乌拉”越过泽洛高地后,紧随他们身后的便是数不尽的坦克车。至4月18日,苏军全线突破了奥德河、尼斯河防线,并以4万多门各型火炮、6000多辆战车、7000多架飞机以及250万人的巨大兵力,对柏林形成了围攻之势。

苏联红军兵临城下,第三帝国土崩瓦解

1945年4月20日,这一天是希特勒56岁生日。在总理府的花园里,希特勒接见了少年冲锋队员,并给予他们鼓励。希特勒走出隐藏在总理府地下深处的暗堡,陪同他的是他的情人爱娃.布劳恩。此刻站在希特勒面前的是一群身着华丽军大衣的男孩,他们的年龄在10-15岁之间。苏军的炮声响起来了,在隆隆炮声中,这些男孩子虽然在元首面前挂着笑,但心底无疑是充满恐惧的。

隆隆的炮声打断了希特勒的接见,但临走之时,他仍微笑着说:“我们一定要保卫柏林,守住柏林。你们万岁!”

回到暗堡之后,希特勒被告知,苏军从东、南、北三面向柏林挺近,柏林顶不住了。希特勒紧攥双拳大声咆哮,他下令将所有按兵不动的指挥人员全部处决。但已没有人听他咆哮了,连他最亲信的空军司令戈林和党卫军头目希姆莱也离他而去,偷偷做着与盟军谈判投降的计划。

柏林城中,所有街巷都构筑起防御工事,街道上设置了防坦克障碍,所有房屋被加固为防守点,而每一扇窗户都变成了火力点。德军士兵躲藏在千百个阻击点内,等待每一个出现在街巷上的苏军士兵。在攻克柏林的战斗中,苏军与德军展开巷战,他们必须逐街逐屋地消灭每一个死守的德军。

4月26日,朱可夫命令苏军向柏林发起总攻。无数的苏制坦克冲入柏林城,碾过柏林的大街小巷,炮筒对准每一个窗口轰击。柏林城中约250万幢建筑受到严重损坏。4月30日,苏军攻入波茨坦广场,离希特勒藏身的总理府仅一街之隔。

死亡前的婚礼,希特勒与爱娃的死亡之约

当整个柏林城成为一片火海之时,希特勒选择在暗堡中与爱娃成婚。爱娃已经跟随了他12年,当她知道自己必须与希特勒一起死时,她惟一的要求是要有正式名分。

当秘书在爱娃的寝室里最后见到她时,她先笑而后露出伤心的表情,并将自己的一件灰色狐皮大衣送给了秘书。下午3点30分,希特勒与爱娃服氢化钾自杀。据被俘的侍卫叙述,希特勒在吞入第二粒毒丸后,用小手枪朝太阳穴开了一枪。10分钟后,侍卫们将希特勒和爱娃的尸体从暗堡中抬出,放入总理府花园一个被炸开的弹坑中,浇上汽油焚烧。

苏军以30万士兵战死的代价,换来了德国人的投降书

就在希特勒与爱娃结婚当天的黎明时分,苏军步兵七十九军的三个营攻占国会大厦。这座大厦里安置了重兵,这些年轻的德国人守卫在这座仍然矗立建筑之中。当苏军出现在大厦中后,双方展开了白刃战。

21时50分,苏军中士叶戈罗夫和下士坎塔里亚在柏林国会大厦的圆形拱顶上升起了苏联国旗。五天之后,德国正式向苏、美、英、法四国投降,苏军朱可夫元帅主持了德国投降仪式。

苏军在这场反法西斯的战争中从莫斯科一直打到柏林,数不清的士兵牺牲在这绵延上千公里的战场之上。每个苏军都意识到柏林战役将是欧洲战场的最后一战,他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在胜利即将来临的时候死亡,但命运却偏偏喜欢捉弄人,无数人没有看到这一天的到来。

在攻克柏林的战役中,250万苏军官兵舍生忘死,最终他们消灭了德军70个步兵师、23个装甲师和摩托化师,俘虏德军多达48万人之多,几乎每三个德军中就有一人被俘虏。战后,艾森豪威尔说:“他之所以将柏林让给苏军去攻打,是因为他早就意识柏林一役将使盟军付出10万士兵的生命。”

其实艾森豪威尔严重低估这死亡数字,事实上:从攻克柏林打响,到德国宣布投降,这场仅仅持续了18天的大战中,苏军死伤人数多达30多万,平均每8个苏联红军就有一个人倒在攻克柏林的道路上。这场战争无疑二战史上一次残酷的战役,但却换来了欧洲的暂时和平,这无疑是一次伟大的战役,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正义之战。


大狮


原订计划是以三个方面军于4月16日发起总攻,但其实罗科索夫斯基指挥的白俄罗第二方面军还没到位,正从易北河赶往这里,朱可夫本想推迟几天再发起总攻,但斯大林出于政治考虑,命令不管那个方面军到了没有,总攻时间一定在4月16日打响。

在火力准备的第一个波次,共发射炮弹123万多发、连同航空炸弹包括在内,几于等于9.8万吨钢铁落在德军头上。在半个小时之内德军被全面压制未打一炮!

但苏军还是在泽劳弗高地遇到了德军顽强的抵抗,经过几天的激战最终打开柏林的大门!

以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4月28日希特勒同情妇被迫自杀,指定海军元帅邓尼茨为接班人,5,月2日柏林城防司令魏德林率部投降,邓尼茨授权凯特尔元帅同盟写签署投降书,欧战结束。


东方评史


曾经骄狂不可一世、让这个世界为之颤抖的希特勒,终于在1945年4月16日迎来了一生中最黑暗的一天,苏军开始进攻德国首都柏林。虽然希特勒在柏林周围设置了很多防御设施,但由于其对欧洲各国带来的严重创伤,让盟军对攻占柏林充满了无比的期望,最终狠狠地消灭德国法西斯。

1945年4月16日,苏联方面在准备了250万的兵力和16000门各式火炮后,发起了对德国的最后一击。当时希特勒组织了大概100万的兵力来进行抵抗苏军进攻,由于德国的青壮年已在之前的战争中消耗殆尽,柏林只剩下了一些老弱病残。让这些人来抵抗苏军的进攻,简直就是拿鸡蛋碰石头。而且德国方面根本没有与苏军可以对抗的火力装备,甚至就连燃油都无法供给。

为了能尽快攻占柏林,斯大林授权朱可夫和科涅夫元帅去占领柏林,看谁最先成功。到了4月21日,朱可夫率领的第一白俄罗斯方面军率先抵达柏林城外,随后在25日,科涅夫元帅率领的第二白俄罗斯方面军也在易北河区域,完成了对柏林的包围。

从4月25日开始,苏军一路奋战,从一个街道打到另一个街道、从一栋房子打到另一栋房子,经过惨烈的巷战,终于在4月30日成功占领德国国会大厦,而这里离希特勒的司令部碉堡仅仅400米之遥。其实在苏军占领国会大厦的前一天,希特勒任命海军司令邓尼茨上将为其接班人,自己自杀身亡。苏军成功攻占了柏林,在几天后的1945年5月9日,德国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欢迎关注第一军情,若有其他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


第一军情


苏军攻克柏林是赢得对德作战的荣誉之战。


一、苏军战前的充足准备

1.苏联最高统帅部的全面筹划。由于纳粹德国入侵践踏带给苏联人民的耻辱和痛苦,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最高统帅部,面对法西斯德国的节节败退灭亡的不可避免明朗化,率先制定了攻克德国首都柏林雪耻的复仇计划,以千钧之力必欲攻克柏林而得之。


2.进攻柏林必胜的压倒性军事力量。苏军总共集中了白俄罗斯第一、二方面军、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等三个方面军270个师和骑兵师,20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14个空军集团军,共250万部队。另外配属2450架飞机、14200门火炮、1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相对于当面之敌仅有80万人疲弱不堪的德军 ,以及缺乏弹药燃料的军备支援,苏军可谓泰山压顶占据绝对优势。


3.高配置的指挥人员。苏联最高统帅部由斯大林亲自拟定了三大元帅参与作战,分别是陆军元帅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科涅夫三人,其中朱可夫功勋卓著,是名将中的名将。


二、苏军攻城的坚决突进

尽管德军已是疲弱之卒,但保卫首都的法西斯狂热信念却也给苏军造成了极大阻力。苏军攻城前进的每一步,都可以用血腥和绞肉战来形容。天上有航空兵狂轰滥炸,地上有重炮坦克反复轰击,进入街区后是逐巷逐屋的拉锯式争夺,直到苏军完全攻克柏林德军投降,共计付出了30万人伤亡的代价,可谓寸土必争,尸山血海。


三、苏军攻城的战术特点

1.炮兵和航空兵攻城作战运用。在整个柏林战役中,苏军各方面军的炮兵密度达到了战争年代最大数值,根据编制和战术特点建立各级炮兵群,即从团、师、军到集团军配置的原则得到了最充分、最坚决的体现。同时航空兵多梯次的连续出击,连同炮兵常常炸得德军体无完肤,确保了步兵作战的顺利推进。

2.苏军的进攻意识和作战意志发挥到了极限。在苏德攻守作战的紧要关头,常常是苏军悍不畏死的一波又一波集团式冲锋压垮了德军,让本已缺兵少将的德军只能眼睁睁看着苏军从自己的身上踏过去。

苏军最终赢得了攻克柏林战役的胜利,但随后长达数周的军纪败坏,导致了抢劫、强奸、杀人事件的层出不穷,也成为了后世最为争议的苏军攻克柏林最大败笔。


今古达观


苏军计划以三路进击柏林:以朱可夫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

第1方面军作为最强大的集团和攻击的先头部队突破奥德河东、西两岸防线和附近若干地段,从东面攻击。以科涅夫元帅指挥的乌克兰

第2方面军前出到尼斯河东岸的南部直到苏台德山麓,从南面攻击。以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

第3方面军前进到奥德河下游,从北面攻击。


再发点糖


对于苏军和盟军谁来进攻柏林,是有一番争斗的,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力主盟军加快推进步伐,争取在苏军之前拿下柏林,便于日后拿柏林来牵制苏联,但当时的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不愿意这么做,艾森豪威尔认为进攻柏林会让盟军增加伤亡,而盟军中有超过3/4都是美军,说到底是艾森豪威尔不愿意让美国士兵去送死,按理来讲,作为盟军总司令,级别可比英国首相低,应该服从丘吉尔。但美国总统杜鲁门同意艾森豪威尔的建议,最后丘吉尔也没办法,只好把柏林战役机会让给苏军,由此可见,此时的英国实力大损,美国人就不买你的账你也没办法。

再说苏联,斯大林认为苏联是遭受德国入侵损失最大的国家,所以攻占柏林的荣誉必须由苏军拥有,所以下令朱可夫必须限期拿下柏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