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朝代皇帝的壽命有多長?

在秦漢以來的封建社會中,“萬歲”是皇帝的專用祝詞,後來還成了皇帝的代稱。

中國各朝代皇帝的壽命有多長?


“萬歲”的平均壽命是39.2歲

在秦漢以來的封建社會中,“萬歲”是皇帝的專用祝詞,後來還成了皇帝的代稱。但實際上,多數皇帝卻是短命鬼。秦漢三國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遼金元明清各朝可以查出生卒年份的皇帝有二百零九個,其中活過八十歲的只有四人;七十歲至七十九歲也是四人;六十歲至六十九歲二十四人;五十至五十九歲三十五人;四十至四十九歲二十九人;三十至三十九歲四十八人;二十至二十九歲三十四人;不足二十歲三十一人。超過三分之二的皇帝壽命不過五十歲,七十歲以上的只有三國的吳大帝孫權(七十歲)、南朝的梁武帝蕭衍(八十五歲)、唐朝的武則天(八十一歲)、唐玄宗李隆基(七十七歲)、宋高宗趙構(八十歲)、元世祖忽必烈(七十九歲)、明太祖朱元璋(七十歲)、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即乾隆皇帝,八十八歲)。二百零九個皇帝的平均壽命是39.2歲。清朝皇帝的平均壽命在各朝代中是最長的,也只有52.4歲。而東漢、北魏、北齊、北周等朝的皇帝平均壽命還不到30歲。

古人的壽命要比今人短,所以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說法。不過六十歲也只算是“中壽”。自然飢寒交迫、缺醫少藥的勞動人民壽命是很短的,但在統治階級中,活到五六十歲的並不少。有人對唐代最著名的三十六位詩人的壽命作了分析,得出的平均數是58.8歲,而與他們同時代的唐朝二十一個皇帝,平均壽命才46.3歲,看來在統治階級中,皇帝是特別短命的一類。


三分之一的皇帝死於非命

造成皇帝短命的原因很多。首先,皇帝當中橫死的比例是很高的。新皇朝建立通常就把下臺的皇帝連同他的親屬斬盡殺絕,皇室內部父子兄弟為爭皇位而互相殘殺的事也是史不絕書。上述二百零九個皇帝中被殺和被迫自殺的就有六十五個。南北朝各朝四十八個皇帝中,被殺和被迫自殺的竟佔了二十八個。這個統計只是根據“正史”的記載作出的。傳說死於非命的皇帝並未算入。如宋太祖趙匡胤之死便有“燭影斧聲”的疑案,相傳是他弟弟趙光義(宋太宗)謀害的。在清代,也有康熙被雍正毒死、雍正死於刺客、慈禧太后臨死前毒死光緒皇帝的傳說。因此,我們可以說,有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皇帝是死於非命的。

被認為是“壽終正寢”的一百四十四個皇帝,平均壽命也不過43.6歲而已。其中一部分,按現代的醫學觀點仍屬非正常死亡。從秦朝到明朝,不少皇帝熱衷於煉製和服食“仙丹”,妄想成為名副其實的“萬歲”。煉丹的原料,多是含汞、鉛、砷的化合物,含有劇烈毒性。某些丹藥少量服用,會產生暫時興奮和強壯的功效,但長期和大量服用,就會中毒甚至死亡。僅僅在唐代就有六個皇帝的暴死與服食“仙藥”有關,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唐太宗,這些皇帝可以說是越想長壽越短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