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薩達將永不再陷落!”以色列的新兵入伍誓詞來自何處?

每一年,以色列國防軍的入伍新兵都會在位於猶地亞沙漠與死海谷底交界處的一座岩石山頂——馬薩達——向現代以色列國宣誓效忠。這一典禮包括莊嚴肅穆的誓詞——“馬薩達將永不再陷落!”。猶太人從馬薩達及其960名守衛者惆悵而英勇的歷史中汲取力量和勇氣,一千九百年來一直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返回他們的故土……

“仇恨羅馬,義無反顧”

公元前30年,羅馬統治者屋大維徹底打敗了競爭者安東尼和“埃及豔后”克利奧帕特拉。第二年,屋大維回到羅馬,在凱旋式上,屋大維下令關閉了羅馬廣場的亞努斯神廟。亞努斯是羅馬人信仰中的門神,它的神廟廟門在戰時打開,和平時關閉。由於羅馬共和國晚期內戰不斷,廟門已經有近兩百年時間不曾關閉。現在廟門終於可以關上了,這象徵著整個地中海世界渴望的和平來臨了——只不過在帝國統治下的“羅馬和平”。


“馬薩達將永不再陷落!”以色列的新兵入伍誓詞來自何處?

屋大維

然而,隨著“羅馬和平”的持續,當局對猶太人的統治變得愈來愈酷烈。猶太農民每年都要繳納收穫物的四分之一。帝國甚至褻瀆猶太人的宗教信仰,要求耶路撒冷掛起羅馬皇帝的畫像——這被猶太教徒視為深惡痛絕的“偶像崇拜”。到了公元66年,猶太行省的羅馬總督竟然派兵從耶路撒冷神聖的猶太教聖殿裡盜取了13塔蘭特(1塔蘭特=49公斤)的黃金!這徹底激怒了猶太人,震撼整個羅馬帝國的猶太民族大起義爆發了,起義者的口號是“仇恨羅馬,義無反顧”!


“馬薩達將永不再陷落!”以色列的新兵入伍誓詞來自何處?

猶太人的起義

消息傳到羅馬,帝國立刻調動了3個軍團(23個聯隊)約1.8萬步兵、5-6千騎兵,加上輔助部隊總共多達6萬人前往鎮壓。走在部隊最前方的是輔助部隊的分遣隊和弓箭手,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偵查和抵禦敵人的意外突然襲擊。其後是由步兵和騎兵組成的先鋒部隊,在這裡還包括有佈置野營的各軍團代表和修路的工兵。在先鋒部隊之後是運輸指揮官們的行李的輜重隊,由騎兵護衛。其後是主力部隊。精銳的騎兵和騎兵走在主力部隊的最前頭,其後是運輸攻城機械的騾子隊。在騾子隊後面是總督們和聯隊的首長們。跟在他們後面的是號兵。在號兵後面就是軍團。軍團的輜重隊緊隨其後。在行軍縱隊的後面有由重裝步兵和騎兵組成的後衛部隊,負責保護縱隊後方的安全。浩浩蕩蕩的羅馬軍隊行軍縱隊竟長達幾十公里。這是當時地中海世界最強大的戰爭機器。


“馬薩達將永不再陷落!”以色列的新兵入伍誓詞來自何處?

羅馬軍團

戰爭並未結束

面對組織嚴密、裝備精良的羅馬軍團,猶太起義者逐城逐地進行了殊死抵抗。直到公元70年8月30日,經過七個月的圍攻之後,羅馬軍隊終於攻克了猶太人起義的中心耶路撒冷,將其夷為平地。多達7萬猶太人淪為奴隸,死者更是不計其數。

征服耶路撒冷以後,羅馬軍隊返回羅馬城。征服者的行列中走著猶太人階下囚,出示著掠奪來的戰利品,其中有聖殿中的金燭臺、聖餐具、香爐、聖號以及猶太教聖卷。當羅馬軍團以戰勝者的姿態通過亞努斯神廟的拱門後,兩扇大門又緩緩關上了,羅馬人彷彿認為,持續4年3個月的“猶太戰爭”已經宣告結束。


“馬薩達將永不再陷落!”以色列的新兵入伍誓詞來自何處?

羅馬從耶路撒冷掠奪的文物


他們想錯了,不屈的猶太人仍在堅持反抗。耶路撒冷陷落之後,剩餘的抵抗者(不到一千人)退守最後一個據點——耶路撒冷以東100公里的馬薩拉城堡。“馬薩達”的希伯來語為metzada,是由metzuda(要塞)一詞演變而來,它位於死海西南部一座高達330英尺的花崗岩山上,周圍被很深的峽谷環繞,四面陡峭,頂部平坦,只有一條被“蛇路”通向山頂——因其蜿蜒曲折形狀像蛇而得名。在公元前40年代的猶太統治者希律王時期,馬薩達得到了大規模建設。整個山頭周長有四分之三英里,沿邊上是一座十八英尺高、十二英尺厚的石灰牆,並立起了三十座七十五英尺高的塔樓。馬薩達上還儲備有大量的武器,以真正體現它作為軍事堡壘的價值:藏在這裡的武器足夠一萬人使用,此外這裡還有許多未加工的鐵、銅和一定數量的鉛。當然,在猶地亞沙漠這樣年降雨量低於25mm的乾旱地區,水是在堡壘上生存的不可或缺的資源。為了保證要塞的水供應,馬薩達的建設者在北部斜坡上開鑿了12個蓄水池,總容量將近4萬立方米(1千萬加侖)。更為重要的是,希律還儲存了許多生活物資以供不時之需,而且在數量、種類、新鮮度都十分驚人:“大量的糧食吃上幾年都不成問題,,還有大量的酒、油和各種大豆以及成堆的棗”。因此,馬薩達成為一處關鍵軍事要塞。曾經加固馬薩達並將其作為自己的“沙漠之舟”避難所的希律王做夢也不會想到,100年後,這個要塞將成為猶太戰爭中羅馬人的最後一個目標。


“馬薩達將永不再陷落!”以色列的新兵入伍誓詞來自何處?

馬薩達


圍攻馬薩達

從公元72年冬天開始,羅馬的猶太行省總督弗拉維·席爾瓦領導了對馬薩達的圍攻。他在馬薩達山下設立了8個兵營——至今羅馬兵營的遺蹟猶存。隨後,席爾瓦指揮手下的羅馬第十軍團的六千人驅趕著近萬名猶太奴隸在馬薩達四周築起了三道防衛牆以防止任何守衛者逃脫。在完成對馬薩達的合圍後,席爾瓦開始全力以赴修建土築工事,工事高約300英尺,建在一塊從下面突起稱為“白色懸崖”的岩石上,位置正在擋住馬薩達西側通道哨塔背後。隨後,席爾瓦又在工事頂部用無數的石塊修建了一個七十五英尺寬、七十五英尺高的石墩,並將它建成了一個平臺。


“馬薩達將永不再陷落!”以色列的新兵入伍誓詞來自何處?

羅馬營地遺址

緊接著,一個高90英尺,通體包裹鐵板的塔樓建了起來,羅馬人的投石器從塔樓上向馬薩達的守衛者投擲石塊,迫使他們離開城垛,進入掩體。在投石器的火力掩護下,羅馬軍隊動用了當時非常先進的攻城機械——攻城槌。它由一根樹幹做成,懸吊在一個大型的支架上,使用時將攻城槌放在城牆邊,數百名羅馬軍人先將樹幹向後拉到一定距離,然後再一齊向前推進,這樣攻城槌裝有金屬頭的頂部就能產生巨大的衝擊力。堅固的馬薩達城牆在一刻不停地撞擊後裂開了口,一小部分坍塌了。


“馬薩達將永不再陷落!”以色列的新兵入伍誓詞來自何處?

復原的羅馬時代弩炮

馬薩達的守衛者並沒有坐以待斃,他們一刻不敢耽誤地在堡壘內用木頭和土修起了第二面城牆。這面牆構建獨特,有彈性,可以吸收各種撞擊的衝擊。橫向放置了很多巨大的物障,在尾部紮緊。他們排成平行的兩排,被牆體隔開,中間堆積泥土。為了防止高度上升,泥土垮掉,他們又沿著長物障放置橫木固定。對圍攻的羅馬人而言,城牆看起來很普通,但是攻城槌打在上面,泥土就吸收了衝擊力。這樣的撞擊帶來的猛烈搖動,反而使牆體更加堅固。因此強大的攻城槌反而沒有了用武之地。

於是,席爾瓦決定採用火攻,命令自己的士兵將燃燒的火把扔到牆上,很快木製圍牆起火燃燒。不久一股北風將火焰向羅馬士兵迎面吹來,羅馬人驚慌失措,害怕引火自焚,將自己的攻城槌燒燬。可是,命運之神最後還是垂青了羅馬人,突然之間,風向偏轉從南面猛烈吹來,將火焰吹向圍牆,並使圍牆從上到下起火燃燒。馬薩達的屏障即將不復存在!羅馬人歡呼著回到自己的營地,準備次日向敵人發起進攻。當天夜間,他們進行緊密監視,不讓任何被圍攻者逃走。

“不要讓羅馬人為他們的勝利而歡樂”

對於馬薩達的守衛者來說,抵抗已經走到了終點。在羅馬人即將攻入之際,英勇的起義者寧死也不願淪為奴隸,起義者的領袖以利亞撒·本—亞爾發表了震撼人心的演說:“讓我們死吧,決不受羅馬人的奴役,伴著妻子兒女自由地離開這個世界……不要讓羅馬人為他們的勝利而歡樂,我們要讓他們因我們的勇敢的死亡而震驚。”

隨後,馬薩達城堡內的猶太人選擇集體自殺,為這次大起義劃上了一個悲壯的句號。每家的男子先殺死了自己的妻兒,再通過抽籤的方式,選出十人來殺死其餘的人。他們躺倒在自己的妻兒身旁,用手抱住自己的妻兒,將自己的膀子露給那些殺死他們的人。隨後,最後十個人又抽籤選中一個人殺死另外九個人。最後,他縱火燒燬了城堡,然後自殺。總共有960名守衛者壯烈死去,只有兩位婦女和5個孩子躲在地下水道里得以倖存。這一天是公元73年4月15日,猶太教的逾越節的前一天。

次日,全副武裝的羅馬軍隊準備發起最後的總攻而衝入馬薩達城堡頂部時,遭遇的並非激烈的戰鬥,而是死一般的寂靜,他們發現遍地都是死者,在大聲喊叫中,倖存者從藏身的地下管道走出,並由一位婦女清楚講述了馬薩達事件的詳細經過。羅馬人並沒有為他們的勝利而歡呼。反而為守衛者的高貴決定肅然起敬。馬薩達要塞就這樣陷落了,這標誌著猶太人七年反抗的最後結束。

至於馬薩達城堡本身,在歷經猶太人大起義後它便淫沒在歷史塵埃中,直到1838年才在考古學家們的努力下重見天日。1956年9月14日,以色列國防軍舉行了首次馬薩達軍事儀式,從那時起,每一批新招募的士兵都要在馬薩達的頂部平臺舉行宣誓典禮,成為他們踏入軍營所接受的第一堂課,正如新兵援用的措辭所顯示的:“由於馬薩達戰士們的勇敢,我們今天得以在這裡站立”, “馬薩達將永不再陷落!”


“馬薩達將永不再陷落!”以色列的新兵入伍誓詞來自何處?

創立馬薩達宣誓儀式的以色列軍事強人摩西·達揚(1915-198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