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六萬子弟返崗務工下江南

形式多樣促輸送 措施得力平安行淅川縣有組織勞務輸出如火如荼

淅川六萬子弟返崗務工下江南

淅川縣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促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按照省市“三有一可”工作機制總要求,緊密結合實際,從廣大外出務工人員需求出發,採取多種輸送方式,有序組織勞務輸出工作平穩有序開展。

淅川六萬子弟返崗務工下江南

一是包車直達。針對務工地人員集中的如上海、浙江、廣州等城市,採取“一對一”“一對多”等包車直達的方式,將務工人員送至一個城市的一個企業或多個企業,實現“出家門上車門,下車門進廠門”。

二是轉接送達。主要是針對從南陽乘火車(高鐵)、飛機的務工人員,由人社局向交通運輸局協調車輛,鄉鎮、街道統一組織送到火車站(高鐵站)、飛機場。三是接力送達。主要是針對省際之間的務工輸出,該縣採取包車形式將務工人員送至高速收費口,再由接收地政府或企業直接接回。

四是自駕到達。主要是利用務工人員有私家車的優勢,採取自駕方式出行。同時對外出務工目的地一致、出行時間一致的,通過私家車拼車(結伴)的方式出行。

五是包車廂送達。針對浙江省企業多、務工人員集中等特點,由縣人社部門直接與企業所在地政府聯繫協商,採取包(火車專列)火車廂的方式,將務工人員集中送達南陽火車站後統一乘火車到達企業所在地。3月10日下午1點,淅川縣58名外出務工人員在縣體育場集體乘車前往南陽火車站乘坐K4108次專列返浙復工。這是該縣首次以包專列形式組織農民工赴務工地務工。 務工人員登車去南陽前,人社局工作人員現場核查信息。由於企業復工工期緊,班車路途遠、時間長,縣人社局在瞭解企業訴求,徵求農民工意願後,積極與市人社局聯繫、對接、多方協調,最終採取了高效便捷的包專列的方式,保證了農民工快速平安出行。

為確保外出務工人員出發有組織、健康有監測、運輸有保障、運達有交接、全程可追溯,該縣出臺了《關於落實“三有一可”工作機制促進有組織勞務輸出的若干措施》(淅疫防指〔2020〕46號),從輸出條件、輸出方式、政策激勵、輸出扶持等方面對有組織勞務輸出工作做了詳細說明,其中縣財政專門列支 200 萬元專項資金,用於獎勵和扶持相關單位和個人,為有組織勞務輸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截止3月10日,該縣已返崗外出務工人員59251人,其中通過統一組織集中輸送783車次53730人。

淅川六萬子弟返崗務工下江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