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进攻苏联后,斯大林为何消失了整整两周?在这段时间里,他做了什么?

战情解码


斯大林消失了整整两周?这其实是以赫鲁晓夫为首的部分反对斯大林的人提出来的。斯大林在战争初期确实有愤怒、不相信、悔恨,但也不可能消失两周之多,此乃无稽之谈。

人之所以懊悔,是因为做错了事,斯大林为什么会悔恨呢?因为斯大林完全不相信希特勒会进攻苏联。

一、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苏联领导人对于希特勒的《我的奋斗》都不陌生,因为里面充斥着反共产主义思想。希特勒一直想要在东边扩展德国人的生存空间,最好的方式就是占领苏联。苏联领导层内部也一致认为,苏德之间必有一战。布哈林甚至认为

“希特勒这样一个敌人,将会是我们历史上最为凶残的敌人。”

所以,在战争爆发前,苏联一直在寻求与英法结盟,希望能共同对付德国。不过,苏联人的热脸贴上了英法的冷屁股。英法对于与苏联结盟完全没兴趣,英法一直希望“祸水东引”,让希特勒的法西斯主义和斯大林的布尔什维克主义,斗个你死我活,西方国家坐收渔翁之利。

英法屡次对德国的侵略行径进行妥协,彻底激怒了苏联。尤其是1938年慕尼黑会议上,英法与德国共同肢解了苏联的盟友捷克斯洛伐克,让苏联认清了一个道理:苏联不可能从西方国家得到任何的帮助。

为了防止英法与德国结盟,然后一起进攻苏联。1939年8月,苏联与德国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签署和议的当天晚上,斯大林兴高采烈,说:

“这当然是个游戏,就看谁能骗得过谁。我能看穿希特勒在玩什么把戏,他以为他能骗得过我。实际上是我耍了他,因为这个条约,战争会晚一些降临到我们头上,我们可以保持中立,保存实力。”

斯大林认为自己耍了希特勒,他高兴的是自己为苏联赢得了时间,他也认定了战争一定会爆发,但是聪明的他耍了希特勒。到1942年底,苏联红军就能够与希特勒一战,这个条约在斯大林心中,就能够将和平保持到1942年,他不相信战争会在1941年夏天到来。

二、德国大量的资源都是从苏联借口的

德国大量的战争资源都是从苏联进口的,因此,斯大林不相信希特勒会进攻,因为这一定会损失苏联的资源。从两国缔结条约到战争爆发之时,苏联向德国提供了:

150万吨谷物;10万吨棉花;200万吨石油产品;150万吨木材;14万吨锰;

如此紧密的经济联系,让斯大林相信,德国在完成西线作战前,不可能进攻苏联。


三、西线战事还未结束

斯大林不相信希特勒敢发动两线作战。

斯大林曾对部下说:“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不会愚蠢到同时在两线作战,这种做法已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让他们惨败过一次了。”他认为希特勒绝对不会冒两线作战的风险。

1939年9月开始,希特勒的闪电战,在西欧找不到对手,强大的法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战败,宣布投降。那一天,斯大林气愤至极,还展示了俄罗斯的国骂。英国退缩本岛只能作防御战,希特勒派德国空军对英国本土进行了狂轰滥炸,却迟迟没有渡海作战。

从1940年7月开始,就传出希特勒将在1941年春对苏联发动战争,但斯大林一直不相信。他宣称:“我肯定希特勒不敢进攻苏联,而在两条战线上作战。希特勒不是这样一个傻瓜,他应该清楚苏联不是波兰,不是法国,甚至不是英国。”

西线的战事还没有结束,也让斯大林认定德国不会向苏联开战。

四、斯大林的猜忌

1941年开始,针对德国即将发动对苏战争的消息流传于间谍圈。在战争中,间谍所获取的情报一般都是高级机密。在1941年春,英国间谍屡次传出德国将攻击苏联的消息,都被斯大林看作是假情报,认为这些情报都是英美编造的,目的就是让苏德关系恶化。

正因为斯大林不相信情报的准确性,所以很多苏联情报主管甚至都被撤销了官职。在斯大林看来,所以说德国将要进攻苏联的情报都是假的。

1941年6月21日晚(也就是战争打响的前几个小时),一名前德国共产党员士兵从德军阵前叛逃,到达苏军在乌克兰边境的哨所,告知明天早上,德军就会向苏联进攻。斯大林接到情报后,震惊万分。随后,他同意了朱可夫将军下达的戒备命令。

6月22日凌晨,德国大军进攻,战争全面打响。

德国真的发动了进攻,也就是说斯大林之前的判断全都是错误的,那么他该为战争负责任。在震惊之余,更多的是懊悔。

五、战争开始后的斯大林

战争开始后的斯大林表现如何呢?

战争开始后不到三个星期,苏联的伤亡人数就达到75万人,而且还损失了1万辆坦克和4000架飞机。

斯大林简直不敢相信,希特勒怎么会在此时此刻进攻苏联。据后来的多位苏联领导人的回忆录讲:斯大林当时是焦虑的,甚至害怕,因此躲了起来。

但是真实的斯大林是怎样的呢?

  1. 1941年6月23日(战争爆发后一天),斯大林成立总司令部大本营;

  2. 6月24日,他决定成立疏散委员会,组织人员和重要物资撤离交战区域;
  3. 6月29日,斯大林给前线部队下达作战指令,命令军队保卫苏联的每一寸土地;
这只是战争开始时的一周,他早已经从愤怒、惊慌中回过神人;向他这样久经沙场的伟人,怎么可能如同赫鲁晓夫说的,躲在自己的别墅里,还怕属下来带军队来抓他?不可能。

憨逗与僵尸


在苏德战争爆发的前两周里斯大林确实没有公开露面,也没有发表过任何讲话。当时进行全国范围广播,宣布德国入侵并呼吁人民奋起反击的是莫洛托夫,并不是斯大林。不止如此,6月27日,为苏联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的英国军事代表团到达莫斯科,斯大林也没有出面迎接。



关于斯大林将精力都放在了苏军的作战指挥上的说法也难以成立,因为当时即将担任西方面军司令员的叶廖缅科从远东赶到莫斯科的国防人民委员部时,接见他的只有铁木辛哥,斯大林并不在场。当时苏联已经判断出德军的最终战略目标将是莫斯科,所以负责莫斯科方向作战的西方面军显然将得到最大的重视,将这一重任交给叶廖缅科,如果斯大林真的把心思放在军事上,他不可能不出席如此重要的军事会议,毕竟叶廖缅科担负的是拯救莫斯科的重任。


斯大林在战争初期消失在了公众的视野中,不得不引起人们无限的猜测,也许斯大林已经被推倒了?也许斯大林已经逃离了莫斯科,甚至逃离了苏联了吗?

最终的事实我们无从得知,不过从苏联克格勃的领导人贝利亚的口中得到了相关的情况。在战争爆发的那一天,斯大林目光呆滞,显然他完全没有做好战争爆发的心里准备,他向政治委员们讲了话,决心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辞去领导的职务。随后斯大林乘车前往了郊外的别墅,政治委员们去别墅找他将他劝回了克里姆林宫,继续领导苏联。不过斯大林那段时间的情绪仍旧十分的低落,他表示自己没有勇气向全国人民宣布战争的爆发,最终委托了他的副手,国防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莫洛托夫向全国人民发表讲话,向德国宣战!


战略论


这个故事有两个版本,最早的是赫鲁晓夫1956年在苏共20大上提出“斯大林实际上有很长时间没指挥军事行动,而且什么事也不做。只是在一些政治局委员去看他,并告诉他说必须采取某些措施来改善前方局势时,他才重新开始工作。”另一个是斯大林时期的贸易部长阿纳斯塔斯·米高扬在其回忆录中写到政治局委员跑到斯大林的乡间别墅,要求斯大林领导他们已决定成立的国防委员会。

赫鲁晓夫听贝利亚言说,后者被毙,无任何关于此事言语留下。米高扬指贝利亚和莫洛托夫带头所为,莫洛托夫在其回忆录和访谈中都认为斯大林仅有短暂的情绪低落,但坚持工作。


实际上斯大林在战争爆发的当日,发布了20条不同的政令和军令,尤其是造成苏联红军不切实际的反攻而惨败的“第三号令”。23日他成立总司令部大本营,负责战争的战略指导。24日成立战时疏散委员会,组织人员物资撤离交战区,同时成立苏联情报局,协调指导战争中的宣传工作。29日斯大林两次到国防人民委员会,表达他对西部战场形势的担忧。30日,斯大林成立自己任主席的国防委员会。

7月3日斯大林发表公开广播讲话,强调这是场不仅是保卫苏维埃体制的战争,也是场保卫所有苏联人民的卫国战争,更是场与英、美联合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0日总司令部大本营改为统帅部大本营,斯大林任主席,并改组前线的五个方面军为三大战略区。

少听传言多看历史,方知真相。


历史扒粪机


1941年6月22日,德国集结了550万大军,4300多辆坦克,5000多架飞机对苏联开始了“巴巴罗萨”计划,短时间内突入苏联境内数百公里,集结在边境的百万苏联大军灰飞烟灭,斯大林面对突如其来的战争,感到无比震惊,也无比惊恐和愤怒,在沉默了两周后终于出现在了世人面前,领导苏联的对德战争。

▲德国“巴巴罗萨”计划

此前,斯大林根本没有想到德国会在这个时候大规模进攻苏联,因为战前斯大林坚信德国是不会在这个时候进攻苏联的,至少要等到解决英国之后。因此当时尽管有很多情报送到斯大林面前告诉他德国人会对苏联发动大规模袭击,斯大林都置若罔闻,认为是谣言,子虚乌有,为的就是破坏苏德之间的关系,让苏联先挑起战争。甚至斯大林一度认为,是希特勒耍了诡计,要他出兵进攻德国,然后德国就有理由向苏联开战了。所以战前当很多迹象表明德国很可能对苏联发动进攻的消息传到斯大林耳朵的时候,斯大林都认为那些是阴谋诡计。

斯大林为何坚信德国不会在1941年进攻苏联

斯大林为何坚信德国不会在1941年进攻苏联呢?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斯大林认为德国在解决英国问题之前是不可能进攻苏联的,斯大林一直认为德国的主力还在东线,而且根据他掌握的情报,东线的主力部队还没有来到西线,他还在西线边境上布置了190多万军队,有了这么多的军队驻扎在哪里,根本就不用担心德国人的进攻。

同时他还在战前与希特勒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德国一起瓜分了波兰,在1939年的时候他和德国还是亲密的盟友,也不可能这么快就翻脸吧。

但是这些我认为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苏联当时执行的“大雷雨计划”。按照“大雷雨计划”,苏联先和德国一起打败波兰并瓜分波兰,然后德国会和英法开战并大打出手,他的计划是在德国和英法打的精疲力尽的时候再对德国动手,从西线攻入德国,如果运气好的话,英法因为和德国死磕,估计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可以连着英法一起拿下,从而使苏联称霸整个欧洲。

▲战争第一年,就要300多万苏军被俘

只不过这个计划在实行的时候出了些意外,那就是在拿下波兰后,德国进攻英法,没想到与一战完全不同,法国在6个星期内就被德国给打败了。要知道在一战中,法国对战德国是从头抗到了尾,不过这也没有对斯大林实施“大雷雨计划”造成本质性的影响。后来德国没有拿下英国,对英国实施了“海狮计划”,试图利用空军的轰炸迫使英国投降,英国则顽强地抗住了德国人的空袭。

对于斯大林来说,他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他希望德国和英国一直死磕下去,死磕到德国精疲力尽,他就好坐收渔翁之利。

所以在斯大林看来,在“时机成熟”之前,不能去惹德国,而是要装着对德国很友好,“迷惑”德国,在德国打的没有力气的时候突然给德国一下,把德国打趴。

说白了,其实斯大林想吃掉德国,所以他就要“忍耐”。

德国进攻苏联后,斯大林太没面子了

斯大林对苏联的统治是建立在个人威望和崇拜之上的,如他这一般被崇拜的人是不可能“出错”的。但现实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德国人的进攻彻底打脸。

问题是,在战前很多苏联高级将领也认为德国有可能会率先进攻苏联,但斯大林并没有接受这些意见,取而代之的是对苏军进行了“大清洗”,130多万人遭到判刑,68万人被枪杀,整个苏军有80%的将领被清洗,包括了苏军中最杰出的统帅图哈切夫斯基,使得苏军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被誉为“红色拿破仑”的图哈切夫斯基被斯大林“清洗”掉了

如果斯大林在苏德战争中失败,无疑失败的最为主要的责任是在他身上的,毕竟在他手上苏军因为他发动的“大清洗”,战斗力急剧下降,是战争初期苏军遭遇重大损失的主要原因,战前接到了很多关于德军进攻的信息还置若罔闻。

而在战前,斯大林被捧上了神坛,被誉为“父亲”之类的称号,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有面子呢?

斯大林对德国的闪电战没有准备

实际上,在苏德战争刚开始的时候,苏联军队指挥层的战术思想哈停留在一战期间,他们对闪电战这种新式战法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以至于在刚开战不久就被德国人打的晕头转向。尤其是巴甫洛夫,指挥当时苏联最为强大的西方方面军,44个师一个星期就玩完了,这对于斯大林来说冲击太大了。

那么在当时的斯大林看来,德国有多强大!要怎样能打败德国?斯大林毫无头绪。好在苏联有众多的人口和广袤的国土,有着足够的战略纵深和动员能力,如果换了是普通国家的话,在德国这样的打击下早就亡国了。

其实斯大林在他沉默的2个星期里,也一直在思考和反思,同时也在根据战场的情况来思考应对德国闪电战的办法,尽管那个时候苏联已经损失惨重。

▲战争初期,苏联对德国人的闪电战毫无头绪

当然,德国对苏联的进攻也是斯大林自己召来的。如果斯大林没有对苏军进行“大清洗”,那么苏军在战争初期的战斗力不至于那么差。如果苏联不进攻芬兰,德国也很难判断出苏军的实际战斗力。而在苏芬战争中,百万苏军对战小国芬兰,在对方军队人数仅为20万人的情况下付出了35万的人员伤亡,而芬兰仅仅伤亡25000多人,如果苏联不是大国,有着强大的动员能力,在失去了百万军队后还能再动员百万军队参战,苏联恐怕也是无法战胜芬兰的。这一战也暴露了苏军战斗效能低的问题,这一点希特勒看到了,德军高层也看到了,因此德军认为苏军在德国的进攻下将不堪一击,甚至希特勒曾说,“苏联就是一栋快倒塌的房子,只要我踹上一脚就会塌”,结果斯大林就挨了希特勒一脚。

▲效果寡民的芬兰打的苏军晕头转向

所以综合以上来说,只能说明开战初期一是德国进攻太突然,斯大林没有做好准备;二是斯大林认为德国不可能在那个时候进攻苏联,斯大林被彻底打脸,面子上太过不去;三是对于闪电战没有准备。

可以想象在开战初期斯大林是有多么地无奈,但德国还是要面对的,即便斯大林不想去面对他,希特勒还是会找上门,只能硬着头破去和希特勒死磕了。于是在沉默了两周后,斯大林再次出现在了苏联公众面前,领导了苏德战争。


老威观史


和美国的珍珠港被日军偷袭后,罗斯福总统立即在国会发表演讲不同,苏联在被德国闪电突袭的两周内,苏联的领袖斯大林却突然“失声”了。


这个本该由领袖发表鼓舞人心的抗战宣言,却意外的被国防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莫洛托夫代言了。

众所周知,斯大林是非常注意在群众中树立威信的,而此时,他选择回避,是在秘密的策划反击,还是背后有着更大的惊人秘密?

都不是!首先,斯大林在这段时间里没有策划指挥反击,因为当时即将担任西方面军司令员的叶廖缅科从远东感到莫斯科的国防人民委员会时,接见他的只有最高人民委员会的委员铁木辛哥,斯大林并不在场。


西方面军是正面抗击来犯德军最重要的力量,如果斯大林有意与德国决战,那么事先的战役布置,他绝对不会不在场!

那么到底他去了哪里?是在逃避战争吗?

以斯大林的坚强意志和铁腕手段,他是绝对不会退缩的!那么他究竟在干什么!

近些年随着前苏联档案的解密,我们从前苏联克格勃领导人比利亚的口述中看到了一个开战后显得有些失魂落魄的斯大林。


战争爆发的第一天,斯大林显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他根本没想到,就在前几年签的《苏德友好条约》会那么的不顶用!

他根本没料到此时的希特勒敢这么疯狂,居然真的敢两线作战,而且突入苏联的方式那么迅即。

显然这位苏联领袖没有在波兰亲身经历过纳粹德国的战争速度。当然,根本原因是,斯大林太过高估了法国的实力。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一战期间,法国战场上,法德之间连续打出了索姆河、马恩河和凡尔登战役这样惨烈至极的“绞肉机”级别的战役。苏联的领导人认为,二战,在西线战场上,英法会再次延续之前的战法,为了保卫国家,不惜战斗到最后的一兵一卒。

然而一战,当时的沙俄是退出了,而新成立的苏联事实上是没有参加过一战的,所以苏联的高层对后来的情况是认识不足的,真是由于太过惨烈,法国在二战中并不想重演这一幕。

为了保全法国人民,贝当政府直接下令了投降,法国的投降还是比较有效的,对于英法,虽然是敌对国家,不过毕竟还是日耳曼人,同根同源。然而对于苏联,斯拉夫人,除了是敌对国家,还是种族灭绝的对象。


加上回师进攻苏联,对于德国的坦克而言,并不需要花费太久,于是这场突然的进攻算是彻底地打蒙了斯大林,彻底地摧毁了他作为一个领袖的自信。

对于斯大林而言,他为战前的准备最多的就是“肃反”和“大清洗”,而结果又造成了战争初期苏联西方面军的全线溃败,44个师一个礼拜全部报销。

于是,不信,被迫接受结果,沮丧,一系列的因素交织在一起,让斯大林对着作战地图有些目光呆滞,他不知道该怎么和会议室里的中央高层交待!不知道该怎么和全国民众交待!关键也许在那时,他对自己发动的“大清洗”运动的正确性都感到质疑。


在这种自我质疑的情况下,你还能指望这位领袖发表什么演讲!根据贝利亚的会议,最终,斯大林对政治局委员表示,决心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同时向中央提请辞去领导职务,之后乘车去了郊外的别墅。

所以,对条约的过分依赖;过分相信英法的实力;对自己之前的“大清洗“运动感到不安。这三点促使了斯大林在开战前选择”暂时的消失“,这位苏联的领袖需要思考的时间。

不过德国是要面对的,所以还是让莫洛托夫发表了宣战书。


策神历史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斯大林在战争爆发后显得惊慌失措源出于赫鲁晓夫的回忆录,不过这并非事实。

1939年10月的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的回忆录是这样描写的“贝利亚讲了以下的情况。当战争爆发后,政治局委员们来到斯大林那里。斯大林当时情绪低落,他大致做了如下表示:‘战争爆发了,战争的进展情况是灾难性的。列宁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无产阶级苏维埃国家,而我们却让它受到欺侮。’用贝利亚的话来说,他就是这么说的。他说,‘我不再领导’,说完就走了,坐上汽车驶往近郊的别墅。”

之后,赫鲁晓夫还援引贝利亚的话,“在斯大林做出这种举动过去了好几天。我们决定去见斯大林,劝他恢复工作,以便用他的名义和能力来组织国家的防御工作。我们抵达之后,我从斯大林的表情看出他很害怕。他也许认为我们来是要逮捕他,理由是他拒绝发挥自己的作用,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组织反击德国的侵略。

我们开始劝服他。说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我们还有可能组织起来,动员工业和人。总之,可以尽一切努力来动员和发动人民反对希特勒,直到这时斯大林似乎才回过神来”。

然而,赫鲁晓夫此时并不在克里姆林宫,他所引用的贝利亚的话也是错误百出。让我们来看看6月21日-6月28日斯大林接待来访者的记录吧,看看斯大林在这段时间是不是情绪低落、不理国事。

6月21日

最初的来访者是莫洛托夫,18点27分来到,之后陆续有伏罗希洛夫、贝利亚、沃兹涅先斯基、马林科夫、库兹涅佐夫、铁木辛哥、萨夫诺夫、朱可夫、布琼尼、赫梅利斯等人,最晚的22点40分来到,最后离开的人是在23点。

6月22日

最初来访的是莫洛托夫,5点45分来到,12点05分离去;以后陆续来访的有贝利亚、铁木辛哥、赫梅利斯、朱可夫、马林科夫、米高扬、卡冈诺维奇、伏罗希洛夫、维辛斯基、库兹涅佐夫、季米特洛夫、曼努伊尔斯基、沙波什尼科夫、瓦图京和库里克,最晚的人16点25分来到,16点45分离去。

1945年8月13日米高扬、赫鲁晓夫、斯大林、马林科夫、贝利亚和莫洛托夫前往红场


6月23日

莫洛托夫最早来到,为凌晨3点20分,之后有伏罗希洛夫、贝利亚、铁木辛哥、瓦图京、库兹涅佐夫、卡冈诺维奇和日加列夫,最晚的6点10分离去。

下午18点45分开始,又有人陆续来访。先后有莫洛托夫、日加列夫、铁木辛哥、梅尔库罗夫、伏罗希洛夫、沃兹涅先斯基、赫梅利斯、卡冈诺维奇、瓦图京、库兹涅佐夫、贝利亚和弗拉西科。最晚的人6月24日凌晨0点50分来到,凌晨1点25分离开。

6月24日

最初来访的是马雷舍夫,下午16点20分,之后陆续有沃兹涅先斯基、库兹涅佐夫、吉扎科夫、扎尔兹曼、波波夫、贝利亚、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铁木辛哥、瓦图京、沙胡林、彼得罗夫、日加列夫、戈列科夫、谢尔巴科夫、卡冈诺维奇、苏普伦和日丹诺夫。最晚的人21点05分来到,最晚21点30分离开。

6月25日

最初来到的是莫洛托夫,1点来到,之后为谢尔巴科夫、佩列瑟普京、卡冈诺维奇、贝利亚、梅尔库罗夫、铁木辛哥、库兹涅佐夫、瓦图京、米高扬和赫梅利斯。最晚的凌晨2点10分来到,5点50分离开。

此后晚上19点40分开始,陆续来到的有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马雷舍夫、贝利亚、索科洛夫、铁木辛哥、瓦图京、沃兹涅先斯基、库兹涅佐夫、费多连科、卡冈诺维奇、谢尔巴科夫、赫梅利斯、贝利亚和维辛斯基。最晚的凌晨0点35分来到,凌晨1点离开。

6月26日

最初来到的是卡冈诺维奇,12点10分来到,之后陆续有马林科夫、布琼尼、日加列夫、伏罗希洛夫、莫洛托夫、瓦图京、彼得罗夫、科瓦廖夫、费多连科、库兹涅佐夫、朱可夫、贝利亚、雅科夫列夫、铁木辛哥、米高扬、维辛斯基和谢尔巴科夫。最晚的人22点来到,23点离开。

1940年的卡冈诺维奇


6月27日

最初来访的沃兹涅先斯基下午16点30分到达,之后陆续有莫洛托夫、米高扬、贝利亚、马林科夫、铁木辛哥、朱可夫、瓦图京、库兹涅佐夫、日加列夫、彼得罗夫、尼基金、季托夫、沙胡林、杰缅季耶夫、谢尔巴科夫、梅尔库罗夫、卡冈诺维奇、戈利科夫。最晚的人6月28日凌晨1点30分来到,凌晨2点35分离开

6月28日

最初来访的是莫洛托夫,19点35分来到,之后有马林科夫、布琼尼、梅尔克罗夫、布尔加宁、日加列夫、彼得罗夫、铁木辛哥、朱可夫、戈利科夫、库兹涅佐夫、卡巴诺夫、斯特凡诺夫斯基、苏普伦、贝利亚、乌斯季诺夫、雅科夫列夫、谢尔巴科夫和米高扬。最晚的24点来到,6月29日凌晨0点50分离开。


我想,看了上述的来访记录大家应该很清楚斯大林在干什么,对于这类谎言我们应该嗤之以鼻。


荣华之武器堂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启动巴巴罗萨计划对苏联苏维埃发动闪击战,震惊了全世界,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莫斯科。

可是令人不解的是,在德国纳粹打响第一枪后,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元帅却突然消失在公众视线,行踪成谜,时间长达整整两周。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里面又有什么玄机呢?

首先,在二战特殊时期,在苏联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对斯大林来说,怎样应对德国发动的突然袭击,怎样采取措施建立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才是斯大林面临的紧要问题。

鼓舞士气固然重要,但应对突变更为重要。所以,斯大林没有出现在新闻里面,也很正常。我们不能拿和平时期的领导人出镜频率去判断战争时期的领导人行程报道。

斯大林消失的主要原因,是对自己严重的战略误判进行反思

都说斯大林对于德国纳粹的称霸战略没有清醒的认识,对德国进攻苏联没有足够的警惕,没有进行有效的防御部署,这都是事实。 许多史学家的专家和历史爱好者都觉得德国的突然袭击给苏联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这也是事实。

可是以当时的情况,斯大林就是预测到了希特勒的战略,掌握了德军的东西,主动进行防御,也改变不了战场局势。

进攻苏联给苏联造成极大损失,这里面斯大林个人失误是有的。 但后世有个奇怪的观点,似乎只要斯大林不放松警惕,就不会吃那么大亏似的,那么法国人日日夜夜在修马奇诺防线,防备完善吧?结果又怎么样?还不是被希特勒打得一败涂地?


德军突袭之后,斯大林在消失的那段时间里对希特勒恨之入骨,就像盟友背叛了自己那样感到震怒和屈辱。 斯大林在消失的那段时间会痛定思痛,反思自己的外交政策,为自己和德国人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而懊悔,觉得自己被希特勒这个大骗子给耍了。

德军进攻苏联的时候,斯大林成了全世界的笑柄。那么“牢不可破”的盟友竟然向苏联举起屠刀。 斯大林在消失的那段时间,肯定会后悔没有看透希特勒的真实面目,如果一切重来,斯大林绝对不会再和豺狼结盟,去与虎谋皮。

其实,促进德国进攻苏联的,正是斯大林自己

某种意义上来说,促使德国人向苏联开战的不是别人,正是苏联人自己。



1937至1938年被称为苏联"大恐怖"时期,在此期间,130万人被判刑,其中68万人遭枪杀。苏军将领有80%在恐怖时期被清洗。其中包括苏联的战神,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

图哈切夫斯基是个军事天才,苏联红军第一集团军的创始人。在26岁时就担任第五集团军司令,27岁时担任高加索战线司令,成功指挥了叶戈尔雷克战役和北高加索战役,一举歼灭了苏联境内的白匪主力。

图哈切夫斯基不仅是个战功卓著的将军,也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军事理论家,为苏联培育了一大批高级指挥官。 图哈切夫斯基战功卓著,威震欧洲,被称为苏联的红色拿破仑。


图哈切夫斯基曾经在德国工作过一段时间,希特勒也拜访过他,听他经过现代战争中的大纵深战役理论,对这个红色拿破仑既敬佩又恐惧。 但1937年,这个让德国人恐惧的战神却突然死了,死在了自己人手里,先后被处决的还有七名苏联将军和五名元帅。

苏联的大清洗,让经历大清洗不久的苏军在入侵芬兰的在苏芬战争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苏军对付芬兰这样的小国,出动了比对方多十倍的兵力,付出了百万士兵的代价才勉强胜利。

一名芬兰老兵回忆说:“一个芬兰士兵,要换取10名苏联士兵的生命。”战争结束后,一位苏联红军高级将领悲愤地说:"在这场战争中,苏联得到了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也只够埋葬我们牺牲的战友。 时任苏联红军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的华西列夫斯基将军也坦白地说:"芬兰战争是我们的一大耻辱。”


苏联军队在入侵芬兰战争中的糟糕表现大大出乎德国预料,让德国人从骨子里瞧不起苏联军人,觉得苏军不堪一击。这也为希特勒提前进攻苏联下定了决心。

时间到了1941,希特勒进攻苏联的决心已下,箭在弦上。 可斯大林非常自信,认为德国在没有摆平英国之前,不会进攻苏联。尽管他收到不少来自美英方面关于德国即将进攻苏联的情报,但斯大林依旧无动于衷。反而觉得那是美英的反间计。

所以,当前方传来德军入侵的消息时,斯大林被希特勒的失信而击倒。同时,斯大林还担心自己因这一战略失误会受到党内外的指责而失去领导地位。


但短暂的冷静之后,斯大林在德军向苏联发动进攻第二天就开始工作,马上担负起领导苏联的重任,接见军队将领朱可夫、铁木辛哥,召集召集的助手莫洛托夫、日加列夫。

6月24日晚上,斯大林和自己智囊制定了坚壁清野,焦土政策等应对德国入侵的战略方针。确定了和美英结盟,争取援助的外交政策。

两周后。斯大林元帅又出现在公众视线,他号召苏联人民拿起武器保家卫国,宣布成立了红军最高统帅部,斯大林自己担任总司令,苏联卫国战争正式打响。

所以说,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处于紧急关头,斯大林在制定作战方针,积极应对德国入侵。在非常时期,苏联高层有意对外封锁消息,斯大林的工作日程没有对外报道,以便一切工作在机密的情况下进行。


小约翰


斯大林太相信希特勒了,没法想象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的德国,敢于公然入侵苏联。从1940年下半年开始,他不断收到来自苏联、英国、美国情报机构的警示,德军在东线的兵力部署有异动,德国入侵迫在眉睫,但斯大林对这些报告呲之以鼻。

二战初期,斯大林不但隔岸观火,还暗中窃喜。虽然德国在法国的快速胜利,令他有几分吃惊。因为有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一瓜分欧洲的密谋,斯大林认为,德国把法国和英国打败后,未来将由苏联和德国称霸欧洲。

所以,斯大林的一切努力,都是不激怒德国人,只求和德国同时扩张自己的领土范围。两国军事占领一些国家如波兰后,常常交换土地和城市。1939年9月28日,斯大林还出席了《两国边境协议》签署仪式。

1940年10月,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签署了《三国同盟条约》后,斯大林曾经考虑加入轴心国阵营。为了向德国示好,1941年4月,苏联和日本签署了《中立国协议》。在此之前和此时,苏联的战略重点,一直是对付试图北上的日本。

当德军入侵的消息传来时,斯大林被希特勒的背叛击倒,几乎精神崩溃。同时,斯大林又担心自己因这一战略错误受到谴责甚至被赶下台。所以在战争打响之后两周里,他不但从公众面前消失了,连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上,也见不到他的踪影。

没有人知道这段时间里,他究竟做了什么。有历史学家认为,他躲起来,一是因为愤怒、深感丢人,二是为了不被政治对手驱逐。但他很快发现,没有人能够挑战他的权威,于是他又走到了台前面,重新履行国家领导人的职责。

在此之前,苏军在东线的兵力,是西线的两倍还多。由于事发突然,苏军毫无准备,斯大林又撒手不管,所以战争开始阶段,前线的苏联士兵接不到任何关于战争的指令。德军庞大的装甲部队以及空军的闪电战,以每天50公里的速度,开进苏联腹地。

苏军部署在西线的空军,两天之内被摧毁殆尽。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国,迅速被德军占领。圣彼得堡被德军包围,莫斯科的大门几乎被德军攻下。虽然斯大林坚持呆在莫斯科,但苏联的政府机关,不得不撤往古比雪夫。

两周后走出孤立的斯大林,成立了国防委员会和红军最高统帅部,自己任总司令,提升朱可夫及一大批有能力的将军,重组了苏联红军并重新制订战略重设防线。政治上,他迅速与英美结盟,获得了大量资金及战略物资的援助。

同时,他下达了实施焦土政策的命令,在德军抵达之前摧毁一切基础设施、粮食、武器、燃料和补给品,破坏德军的补给线。这有效地阻止了德军的进攻,最后成功地打了几场保卫战。





世界真的很大


二战时期,德国为避免两线作战,与苏联私下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作为回报,德国将把占领国中的部分土地分给苏联,其中包括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的部分地区,在德国闪击波兰等国家时,苏联按照约定,没有做出任何政治和军事干涉。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英国大空战还没有结束时,动员550万军队,从北、中、南三个方向,以德军特有的闪电战术对苏联发动突然进攻。

面对德国的突然袭击,毫无防守的苏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军用机场遭到了猛烈的轰炸,第一天就损失战机1200多架,其中近900架还未起飞就被摧毁。奇怪的是,直到7月3日,斯大林才正式发表战前讲话,之前的两周他就像消失了一样,他究竟在忙些什么呢?

斯大林的对情报的不信任导致苏联在德国进攻前期损失惨重

实际上,虽然希特勒的“巴巴罗萨计划”十分隐蔽,但是当时英美及苏联自己的情报组织,都先后获得了德国进攻苏联的计划。当时潜伏在德国的苏军间谍曾向斯大林报告过德国人进攻的计划和时间,苏联鼎鼎大名的王牌间谍佐尔格也向苏共提醒过,甚至连英国首相丘吉尔都亲自提醒过斯大林,德军很快会进攻苏联,只是斯大林根本不相信,他认为担心两线作战的希特勒不会违反协议。

首先,斯大林认为丘吉尔正苦于德国的轰炸,想把苏联拉入战争,以减轻英国抵抗德国的压力,而且英国佬连自己被攻击的时间都不知道,怎么可能管苏联呢。

另外,佐尔格虽然是苏联王牌特工,但他的家人全被斯大林政治迫害过。他的苏联妻子还死在了集中营里。这样一个对苏联有着仇恨的人说的话,斯大林不愿采信。

过度自信的斯大林低估了希特勒的狂妄和野心

固执的斯大林坚持自己的判断,他认为,德国的经济实力不足以多线作战,那样只会更快的拖垮德国,更有利于苏联针对德国大雷雨计划的实施;1941年5月,德国还在巴尔干半岛和英国缠斗,6月就攻击苏联怎么可能呢,夏季都没有进攻,天气转冷就只有等到来年了。

同时,喜爱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来分析问题的斯大林认为,如果德国进攻苏联,就要做好冬季防寒战备,必须赶制军用羊皮大衣,这样一来,欧洲市场的羊皮的价格就会上涨,而羊肉的价格则会快速下跌。在情报不断汇报到斯大林耳边时,羊肉市场一直平稳,斯大林更加坚信了自己的判断。

可是,他想不到的是,狂妄的希特勒根本没有把苏联放在眼里,他要在进入冬天以前就结束战争让苏联臣服。

震惊的斯大林投入紧张的战略部署无暇抛头露面

二战初期,斯大林袖手旁观,面对德国的胜利还心中窃喜。他还幻想着凭借《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一割据欧洲的密谋,等德国把英法占领后,兵不血刃的苏联和德国共同统治欧洲。

当德军进攻苏联的消息传到莫斯科,斯大林惊呆了,他担心自己会因固执已见的战略错误受到谴责下台,甚至可能因此下狱。在当时,他推行的集体农庄使苏联经济陷入困境,他对党政军进行的大清洗运动,又使大批优秀苏联精英遭到政治迫害。苏维埃政权的民望和威信降到了冰点。

在战斗打响之后的两周里,他没有在公众媒体前露面。按照赫鲁晓夫回忆录的说法,斯大林把自己孤立了两周后,迅速成立了国防委员会和最高指挥部,亲任总司令,提拔了包括朱可夫在内的一批优秀将军,重新部署针对德国进攻的战略防线,下达了焦土政策命令,不给德军留一粒粮食一滴燃料。与英美国家结盟寻求支援,获得了战略物资及军事方面的援助。

不过这并不是事实,根据苏联方面的工作记录显示,德军进攻苏联后的第二天,即6月22日,斯大林先后接见了莫洛托夫、铁木辛哥、朱可夫、马林科夫、等十余名将军商讨防务措施。

6月23日,伏罗希洛夫、贝利亚瓦图京、库兹涅佐夫、卡冈诺维奇和日加列夫受到斯大利的召见,一直讨论到凌晨。

其后几天,斯大林每天都在全身心的工作,根本没有闲心在媒体中露面,直到两周后整体的战略防御方案制订完成后,斯大林才发表了动员讲话。

从当时苏联的政治环境上讲,德国的进攻,其实帮助斯大林找回了政治生命。从那时起,他的威望开始恢复上升,在外敌入侵的国家利益面前,全体苏联人民又和他站在了一起。连以往的政治死敌,都全力配合他的指挥;被他迫害流亡国外的沙皇成员,对他表示最大的支持。


青史流名


希特勒进攻苏联时,真让斯大林感到意外,忽然,愤怒,害怕。他怎么也不会相信希特勒忽然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一意孤行地拼尽全力来尽攻苏联。由于斯大林自己太不相信自己的和英美的很有价值的精准情报。以致于苏联没积极备战,在战时消极抵抗,节节败退。指挥糸统瘫痪,溃不成军。德军闪电战,凭借德军强大炮火,以摧枯拉朽之势,以秋风扫落叶一般,打了苏军一个措手不及,苏军来不及反应,抵抗,多数被俀,少数成了刀下鬼。苏联将军元帅们,费了很大的劲,才找到斯大林,让斯大林勇挑重担,承担起反击希特勒入侵的神圣使命和艰巨任务。这个万分危险又十分紧急时刻,不是追究斯大林过失和错误的时候,而是要斯大林化悲痛为力量,知耻而后勇,将功补过,重树信心,勇挫强敌,争取战役伟大胜利。在希特勒进功苏联时,苏联人民离不开斯大林来亲自指挥战斗。只有斯大林才能战胜希特勒,只有斯大林才能领导苏联人民,去反击德国法西斯的入侵,并取得反击德国法西斯的伟大胜利。总之,战前,由于斯大林对希特勒存有侥幸心理,幻想,对战役错误判断而打败仗。战争中,由于斯大林的聪明,智慧,有能力,指挥得当,有勇有谋,英勇善战,成功挽救了苏联,并打了一个个大胜仗,还彻彻底底地打败了德国法西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