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外星人》:用守旧解构新秩序,本土文化糅合科幻的喜剧

这个春节档,被头条、西瓜视频承包了,西瓜视频上有很多免费的经典电影,通过手机投屏连接电视,还可以用大屏幕观看,对视觉是一种惬意的享受。

重温了2019年的春节档电影《疯狂的外星人》,影片持续了导演宁浩以往的黑色幽默风格,以小人物为主角,以阴差阳错的冲突为结构,小人物阴差阳错地陷入各种阴谋或计划之中,然后产生一系列嘀笑皆非、荒诞戏谑的故事。

《疯狂的外星人》:用守旧解构新秩序,本土文化糅合科幻的喜剧

电影改编自刘慈欣的《乡村教师》,但电影对原著改编甚大,基本上看不到《乡村教师》的一丝影子,但宁浩想要表达的荒诞感、空间感,和反讽意味,和刘慈欣的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比疯狂三部曲的前两部——《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而言,影片仍是鲜明的宁式解构风格,底层的解构精英阶层的,弱小的解构强大的,愚笨的解构聪明的,区别是《疯狂的外星人》场景更宏大,本土、外国、地球、外星人、宇宙,有着更宏大的叙事观。各种势力的交织,人性的展现,以及本土文化自信在国际上的集中体现。

《疯狂的外星人》讲述的是最强大的C国要代表地球和外星人建交,在交换基因球的过程中出现误会,外星人被撞击进入地球,落进了耍猴人耿浩(黄渤饰)所在的世界公园,耿浩误把外星人当成南美洲猴子,对它进行疯狂的训练。当外星人拿回超能力头箍时,身份互换,开始报复,耿浩和好友大飞(沈腾饰)惨被当成玩物。当C国特工满世界寻找外星人时,冲突加剧,这两个中国的小人物竟然掌握了全人类乃至整个地球的命运。

这是一部真正的喜剧电影,中国传统文化和科幻相糅合,而笑点正是由国与国、地球与外星人文化差异产生的,两位实力派喜剧咖黄渤和沈腾把小人物的认知局限性,无奈与见风使舵刻画的淋漓尽致,是本片的两大亮点。我们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疯狂的外星人》:用守旧解构新秩序,本土文化糅合科幻的喜剧

一、以守旧解构新秩序,对傲慢无知的反讽

宁浩的电影都有一个主题:一个没有错的人改变了这个世界,而他想要的就是尊重。

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C国(英文翻译为美国),瞧不起其他国家的文明,用本国所谓的高智商精英基因和外星人建交,却惨遭外星人嘲笑低级物种。

耿浩,中国某世界公园游乐场里一个耍猴的卖艺人,这是一个没落的行业,也是一个被人们所嘲笑的职业:“你不就是个耍猴的吗?”他天天把猴戏国粹、人人平等挂在嘴边,但当他挣得钱还没有许愿池挣得多时,他所在的游乐场还是面临被改建成火锅城的命运。

当外星人意外进入他的生活,被他认成是聪明的南美洲猴子,命名为“刚果骚骚猴”,他迫切希望抓住这个机遇,训练外星人走正步、踩高跷、铁枪锁喉、俯卧撑等技能,好让家传手艺传承下去,被摘掉超能力头箍的外星人只好被迫听他的指挥,稍不满意还会挨鞭子。

《疯狂的外星人》:用守旧解构新秩序,本土文化糅合科幻的喜剧

这就形成一个很有趣的鄙视链:外星人瞧不起美国及地球人,美国人瞧不起中国人,中国人瞧不起耍猴的卖艺人,而耍猴的又瞧不起外星人,还把外星人当猴耍了。

《疯狂的外星人》相对于刘慈欣的硬科幻来说,属于软科幻,更多的注重现实的荒诞感,是科幻和喜剧的结合。

电影没有国界,电影也可以表现国际政治形态,美国实行霸权主义,可以任意侵犯别国主权和领土,这从电影中美国特工驾驶专机往返世界各大旅游景点,肆意进入其他国家领域挑起争端可以体现出来,美国特工的狂妄自大及愚蠢无知展露无疑。

一个守旧的底层卖艺人挑战凌驾于地球文明之上的外星人,更是让美国特工口含他排泄出的基因球,而基因球上本来是美国选派的最优秀人的基因,最后竟然成了美国特工、猴子和耿浩的基因,充满了嘲弄的味道。

美国人因不知道中国传统耍猴人都是用敲锣、唢呐训猴的,又以为外星人就是猴子,竟然派特工带着敲锣作为武器去刚果寻找猴子决战,这一点睛之笔让人啼笑皆非,故事也终于有了更荒诞的结局。

《疯狂的外星人》:用守旧解构新秩序,本土文化糅合科幻的喜剧

耿浩作为一个耍猴人,虽然处在社会边缘,却利用自己耍猴的技巧驯化了外星人,还和外星人做起了生意,最终让人类免于灭绝,地球免于毁灭。

宁浩说:狂妄是最终害死人类的品质阶级,不该成为划分人高低贵贱的标尺。耿浩这个人,他是一个落伍的人,可以说是社会底层,但是他坚持人人平等,并且用自己看似陈旧,落伍的方式,把很多跨阶级的问题给解决了。

而外星人也在其中代表了高傲的形象,无视地球文明,却被耿浩和大飞虐的很惨。

影片用守旧重新解构了新秩序,底层的普通人也可以在某个时刻改变世界,而所谓的优越感、鄙视链,不过是某些国家某些人的无知与狂妄,中国有句古话:“天欲其亡 必令其狂。”意为上天想让谁灭亡,先让其骄傲自大,只有保持谦虚和人人平等的心态才会学到更多,得到更多。

二、本土文化和科幻相结合,文化差异造成偏见和笑点

最近几年,我国电影对输出本土文化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和尝试,如《战狼》、《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而人民大众也有了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被糅合进了文艺作品之中。

《疯狂的外星人》里,中国本土文化与科幻相结合,如猴戏、酒文化(泡酒、劝酒)、中国功夫。文化与文化的差异,本土与外国的文化差异,一直是产生笑点的集结地。如语言的拗口发音,风俗习惯的差异,对某一行为的错误认知。

《疯狂的外星人》:用守旧解构新秩序,本土文化糅合科幻的喜剧

比如,圆滑世故的沈腾飞向美国特工递烟,叫哥,拉近乎,被美国人无视。将外星人泡酒,展示出中国的泡酒文化——将人参、药材、蛇等动物泡酒以达到养生的效果。

后来,在饭桌上敬外星人喝酒,一句“都在酒里了”让人忍俊不禁。在饭桌上谈事,谈生意,谈合作是中国人的习惯,因为心情愉悦会让谈判成功的概率增大很多。沈腾飞甚至还用人民币贿赂外星人,以达到求和的目的,笑点频出。

科幻是外壳,本土文化才是内核,用中国的文化讲述自己的故事和价值观,让中国科幻电影走向世界,展露风采。我国比较擅长的神话、玄幻题材相当多,脑洞大,但科学性相对不足,而随着刘慈欣《三体》、《流浪地球》等顶级的科幻作品风靡世界,相信我国在科幻方面还会有更大的突破和发展,进而冲破美国好莱坞式科幻电影的标准和模式。

《疯狂的外星人》:用守旧解构新秩序,本土文化糅合科幻的喜剧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喜剧电影总是想表达一个现实的悲剧,科幻喜剧电影也不例外,《疯狂的外星人》做了一次成功的尝试,底层人的艰辛,以及理想主义价值观,在现实面前,总是不堪一击,但小人物也有自己的理想,和实现人生跃迁的机会。

中国科幻电影任重而道远,我辈仍需努力,要对科幻作品本土化进行全方位的探索,用更多角度去解构科幻、人文及心理,让中国科幻电影在世界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将我国的文化、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思考传向世界。


——END——

参考影片:《疯狂的外星人》 主演 黄渤 沈腾

麻辣兔头,一个有趣的影视书评号,爱读书,爱写字,爱你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