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外星人》:用守舊解構新秩序,本土文化糅合科幻的喜劇

這個春節檔,被頭條、西瓜視頻承包了,西瓜視頻上有很多免費的經典電影,通過手機投屏連接電視,還可以用大屏幕觀看,對視覺是一種愜意的享受。

重溫了2019年的春節檔電影《瘋狂的外星人》,影片持續了導演甯浩以往的黑色幽默風格,以小人物為主角,以陰差陽錯的衝突為結構,小人物陰差陽錯地陷入各種陰謀或計劃之中,然後產生一系列嘀笑皆非、荒誕戲謔的故事。

《瘋狂的外星人》:用守舊解構新秩序,本土文化糅合科幻的喜劇

電影改編自劉慈欣的《鄉村教師》,但電影對原著改編甚大,基本上看不到《鄉村教師》的一絲影子,但甯浩想要表達的荒誕感、空間感,和反諷意味,和劉慈欣的風格有異曲同工之妙。

相比瘋狂三部曲的前兩部——《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而言,影片仍是鮮明的寧式解構風格,底層的解構精英階層的,弱小的解構強大的,愚笨的解構聰明的,區別是《瘋狂的外星人》場景更宏大,本土、外國、地球、外星人、宇宙,有著更宏大的敘事觀。各種勢力的交織,人性的展現,以及本土文化自信在國際上的集中體現。

《瘋狂的外星人》講述的是最強大的C國要代表地球和外星人建交,在交換基因球的過程中出現誤會,外星人被撞擊進入地球,落進了耍猴人耿浩(黃渤飾)所在的世界公園,耿浩誤把外星人當成南美洲猴子,對它進行瘋狂的訓練。當外星人拿回超能力頭箍時,身份互換,開始報復,耿浩和好友大飛(沈騰飾)慘被當成玩物。當C國特工滿世界尋找外星人時,衝突加劇,這兩個中國的小人物竟然掌握了全人類乃至整個地球的命運。

這是一部真正的喜劇電影,中國傳統文化和科幻相糅合,而笑點正是由國與國、地球與外星人文化差異產生的,兩位實力派喜劇咖黃渤和沈騰把小人物的認知侷限性,無奈與見風使舵刻畫的淋漓盡致,是本片的兩大亮點。我們從兩方面進行分析:

《瘋狂的外星人》:用守舊解構新秩序,本土文化糅合科幻的喜劇

一、以守舊解構新秩序,對傲慢無知的反諷

甯浩的電影都有一個主題:一個沒有錯的人改變了這個世界,而他想要的就是尊重。

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C國(英文翻譯為美國),瞧不起其他國家的文明,用本國所謂的高智商精英基因和外星人建交,卻慘遭外星人嘲笑低級物種。

耿浩,中國某世界公園遊樂場裡一個耍猴的賣藝人,這是一個沒落的行業,也是一個被人們所嘲笑的職業:“你不就是個耍猴的嗎?”他天天把猴戲國粹、人人平等掛在嘴邊,但當他掙得錢還沒有許願池掙得多時,他所在的遊樂場還是面臨被改建成火鍋城的命運。

當外星人意外進入他的生活,被他認成是聰明的南美洲猴子,命名為“剛果騷騷猴”,他迫切希望抓住這個機遇,訓練外星人走正步、踩高蹺、鐵槍鎖喉、俯臥撐等技能,好讓家傳手藝傳承下去,被摘掉超能力頭箍的外星人只好被迫聽他的指揮,稍不滿意還會挨鞭子。

《瘋狂的外星人》:用守舊解構新秩序,本土文化糅合科幻的喜劇

這就形成一個很有趣的鄙視鏈:外星人瞧不起美國及地球人,美國人瞧不起中國人,中國人瞧不起耍猴的賣藝人,而耍猴的又瞧不起外星人,還把外星人當猴耍了。

《瘋狂的外星人》相對於劉慈欣的硬科幻來說,屬於軟科幻,更多的注重現實的荒誕感,是科幻和喜劇的結合。

電影沒有國界,電影也可以表現國際政治形態,美國實行霸權主義,可以任意侵犯別國主權和領土,這從電影中美國特工駕駛專機往返世界各大旅遊景點,肆意進入其他國家領域挑起爭端可以體現出來,美國特工的狂妄自大及愚蠢無知展露無疑。

一個守舊的底層賣藝人挑戰凌駕於地球文明之上的外星人,更是讓美國特工口含他排洩出的基因球,而基因球上本來是美國選派的最優秀人的基因,最後竟然成了美國特工、猴子和耿浩的基因,充滿了嘲弄的味道。

美國人因不知道中國傳統耍猴人都是用敲鑼、嗩吶訓猴的,又以為外星人就是猴子,竟然派特工帶著敲鑼作為武器去剛果尋找猴子決戰,這一點睛之筆讓人啼笑皆非,故事也終於有了更荒誕的結局。

《瘋狂的外星人》:用守舊解構新秩序,本土文化糅合科幻的喜劇

耿浩作為一個耍猴人,雖然處在社會邊緣,卻利用自己耍猴的技巧馴化了外星人,還和外星人做起了生意,最終讓人類免於滅絕,地球免於毀滅。

甯浩說:狂妄是最終害死人類的品質階級,不該成為劃分人高低貴賤的標尺。耿浩這個人,他是一個落伍的人,可以說是社會底層,但是他堅持人人平等,並且用自己看似陳舊,落伍的方式,把很多跨階級的問題給解決了。

而外星人也在其中代表了高傲的形象,無視地球文明,卻被耿浩和大飛虐的很慘。

影片用守舊重新解構了新秩序,底層的普通人也可以在某個時刻改變世界,而所謂的優越感、鄙視鏈,不過是某些國家某些人的無知與狂妄,中國有句古話:“天欲其亡 必令其狂。”意為上天想讓誰滅亡,先讓其驕傲自大,只有保持謙虛和人人平等的心態才會學到更多,得到更多。

二、本土文化和科幻相結合,文化差異造成偏見和笑點

最近幾年,我國電影對輸出本土文化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和嘗試,如《戰狼》、《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而人民大眾也有了更加堅定的文化自信,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被糅合進了文藝作品之中。

《瘋狂的外星人》裡,中國本土文化與科幻相結合,如猴戲、酒文化(泡酒、勸酒)、中國功夫。文化與文化的差異,本土與外國的文化差異,一直是產生笑點的集結地。如語言的拗口發音,風俗習慣的差異,對某一行為的錯誤認知。

《瘋狂的外星人》:用守舊解構新秩序,本土文化糅合科幻的喜劇

比如,圓滑世故的沈騰飛向美國特工遞煙,叫哥,拉近乎,被美國人無視。將外星人泡酒,展示出中國的泡酒文化——將人參、藥材、蛇等動物泡酒以達到養生的效果。

後來,在飯桌上敬外星人喝酒,一句“都在酒裡了”讓人忍俊不禁。在飯桌上談事,談生意,談合作是中國人的習慣,因為心情愉悅會讓談判成功的概率增大很多。沈騰飛甚至還用人民幣賄賂外星人,以達到求和的目的,笑點頻出。

科幻是外殼,本土文化才是內核,用中國的文化講述自己的故事和價值觀,讓中國科幻電影走向世界,展露風采。我國比較擅長的神話、玄幻題材相當多,腦洞大,但科學性相對不足,而隨著劉慈欣《三體》、《流浪地球》等頂級的科幻作品風靡世界,相信我國在科幻方面還會有更大的突破和發展,進而衝破美國好萊塢式科幻電影的標準和模式。

《瘋狂的外星人》:用守舊解構新秩序,本土文化糅合科幻的喜劇

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喜劇電影總是想表達一個現實的悲劇,科幻喜劇電影也不例外,《瘋狂的外星人》做了一次成功的嘗試,底層人的艱辛,以及理想主義價值觀,在現實面前,總是不堪一擊,但小人物也有自己的理想,和實現人生躍遷的機會。

中國科幻電影任重而道遠,我輩仍需努力,要對科幻作品本土化進行全方位的探索,用更多角度去解構科幻、人文及心理,讓中國科幻電影在世界上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將我國的文化、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思考傳向世界。


——END——

參考影片:《瘋狂的外星人》 主演 黃渤 沈騰

麻辣兔頭,一個有趣的影視書評號,愛讀書,愛寫字,愛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