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老百姓这么幸福,为什么有些人还不知足?

6711095903096


你这个问题设计的特别特别的好。如果我是教育部长,你一定一定要把你这个问题,当做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大学毕业生的毕业论文题,让学生们写一篇两篇三篇作文儿。详细周全的阐释你这个问题。以我的标准来看,你首先是一个优秀的中国人,其次,你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中华优秀儿女。不把问题扯的太远了。 现在再回到你提问的问题上,

至于为什么有些人还不知足,你简简单单的回答,他们每天都梦想天上掉馅饼的人,让他们过什么样的幸福生活,他们都会感到不知足,这很正常,这很正常。如果你有点儿奇怪,那说明你精神不正常。我的回答不知你满意不?请多批评指正。


思维方法探索者


现在和过去比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很多,记得小时候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怕起大风,下大雨,风起大了怕屋上的稻草被风刮走(那时农村都是稻草房),雨下大了,怕家里漏雨没法住人,这还不是最担心的,父母亲真正最担心的是工分超支,也就是说一年农田干活的工分不够数计,从自己的生产队就支不到多少粮食,一家人一年的口粮就不够吃。

现在和过去比确实幸福多了,最起码衣食无忧,只要劳动家里人就有饭吃,过去你就是努力干活,家里人不一定能吃饱,随看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幸福的要求更高了,不再觉得吃饱穿暖,有个不漏雨的房子就是幸福,而是不断加大的房子平方,车子等级,孩子教育上的种种开销压得人几乎透不过气,感到的不是幸福,只是累,还有一些农民,六七十岁还在田里或者工地上劳动,无论酷暑严寒,不是他们不会享福,而是他们没有退休金。

所谓知足,就是一种思想境界,幸不幸福每个人心中都有数。


豆腐阿姨3


每个人的幸福标准是不一样的,对幸福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可以制定一个自己的幸福目标,70年代末,我的三个目标是第一老伴的癌症会好的,她不会死,第二,他的工作会从边远山区调回来的,第三,他还会给我生一个儿子,到上世纪末,三个愿望都实现了,我们又制定了三个奋斗目标,我们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我们要有50万的存款,儿子能够考上大学,十多年以后,这个愿望又实现了,现在我又制定了三个目标,能活到80岁,儿子能够安家抱孙子,还有就是把中国没有走完的地方,有空去有一看。我的底线是生活比60年好就不怕,工作比当知青的时候好就不怕,身体能动健康就不怕。


布依愤老


也许你幸福了,有豪车豪宅,巨量存款。清问老百姓都幸福了吗?都有豪车豪宅巨量存款了吗?很多人无房无车无存款,为子女上学拼命工作,儿子娶不起媳妇愁眉苦脸。为了谋生背井离乡去城市搬砖,抛下妻儿老小,他们幸福吗?也许你并不富裕,也没有豪车豪宅和存款,你只是人家呼,你也呼,人家骑马你拍屁股而已。


无涯行客


工薪阶层得用三代人的血汗才买得起一般城市的房子。如果不找儿媳妇自已住什么房子都行,可是人家女孩不干啊,现在就这么个社会风气。还有育儿,医疗,养老等等都得大把用钞票,这些钞票都是身上少穿,嘴里吃馍省出来的。何来幸福可言?


小草静待春暖花开


社会进步的表现不是让富人更富,而是让穷人摆脱贫困。有钱有权的人当然幸福,工薪阶层有什么幸福感?天天疲于奔命,不敢生病,物价飞涨,所有的东西都在涨价,就工资不涨。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了。一周没吃猪肉了,唉,想想猪肉都觉得幸福。。。


大连行军蚁


本来我不想说的,但看到你问这样的问题,不管你是有心还是无意,我都想狠狠地骂你一通,不过我还是忍住了。

不知道你是什么阶层,但不管你是什么阶层,麻烦你好好地到处走走,看看中国农村有多少穷人,又有多少在城市人看来是应该退休享福的老人人,在拼命干活养家,只为自己和后代能过的好一点


农家大叔叔


有多少人为了家庭,为了生活,远离家乡,离开亲人,独自一人出外打工,打工者背后的孤独,泪水,无助,痛苦,挣扎,这些辛酸,又有几人能懂,他们之所以仍然选择坚持,是因为他们坚信,风雨过后就是彩虹。城市建设需要打工者,离不开打工者,他们是每个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请善待打工者,不要动不动就说老百姓幸福,幸福到整年甚至几年连妻儿父母都见不到吗?


未断气的尸体


我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幸福。我买不起房,买不起车,看不起病,孩子上学。说白了一点儿没有幸福感,活的很煎熬。


海诗漫


小时候,我们老师也是这样对我们说的:你们这一代身在福中不知福!但她并不知道我们还在用盐下饭,连菜都没有。有些人就这样,官僚主义思想浓重,以为他周边好就等于大家都好,没穷人了,看不到社会阴暗面,想法跟不吃五谷杂粮长大一样,脱离实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