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城市地理:明中都“鳳陽城”的興衰

《大明風華》裡,朱棣終於實現了遷都夢,將首都從南京遷至北京,由此開啟了長達二百餘年的

“兩京制”。事實上,除南北兩京外,明朝還在兩者之間的鳳陽設立了“中都”。

歷史城市地理:明中都“鳳陽城”的興衰

明代三都位置圖

明中都的營建

中國人自古便有著濃厚的鄉土情懷,若非萬般無奈,絕不會“背井離鄉”。而一旦在外闖出名堂,首先想到的便是“衣錦還鄉”。即便是位極人臣的宰相,耄耋之年也要求個恩准,“告老還鄉”。其實,不僅是黎民百姓,便是一統天下的帝王也時時想著迴歸故鄉,恨不得把國都也搬到那裡去!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疆域十分遼闊,“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並據陰山至遼東。”(《史記》)但他仍然將國都定在咸陽。項羽據有天下後,執意定都家鄉彭城。劉邦稱帝后回到故鄉,哭著對父老鄉親說:“遊子悲故鄉,吾雖都關中,萬歲後,吾魂魄猶樂思沛。”(《史記》)意思是:在外的遊子都十分思念故鄉,我雖然定都關中,但死後,魂魄終究會回到家鄉沛縣來!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也曾因開封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想要遷都故鄉洛陽。但對定都家鄉執念最深的則是明太祖朱元璋。

歷史城市地理:明中都“鳳陽城”的興衰

朱元璋墓——明孝陵

洪武元年(163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大明王朝。雖然稱帝於南京,但他卻一心想定都家鄉——鳳陽。第二年初年,朱元璋正式下令,在鳳陽營建國都,“始命有司建置城池、宮闕,如京師之制。”(《明太祖實錄》)規劃中的這座都城有內中外三重城牆,最內為宮城,周長6裡,中間為皇城,周長9裡,最外為外城,周長53裡。其規模超過後來的北京城,北京紫禁城周長僅6.8裡,而明中期加築外城前城牆周長僅48裡。

歷史城市地理:明中都“鳳陽城”的興衰

明中都平面圖

都城的修建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洪武八年(1375年),經過六年的建設,宮城和皇城已經建設完畢,外城夯土也已完成,只差進行包磚了。但這一年春天,朱元璋卻突然下令停止修建。自此後,鳳陽城便被稱作“中都”,再未有遷都於此的議論。

明中都停建的原因

朱元璋罷建中都,必然有深刻的原因,綜合考慮不外乎以下幾點:

一是營建中都勞民傷財。朱元璋出身草莽,少年時便飽受人間疾苦。他登基後十分注重百姓呼聲,常常告誡官員愛惜民力。洪武十八年(1385年),江蘇常熟百姓陳壽六頭頂《大誥》(為明代律令)來到京城告御狀,稱當地官員顧英欺壓魚肉百姓,經核查屬實。朱元璋嚴懲顧英,並獎賞陳壽六錢財,免三年賦稅。另一方面,朱元璋本人十分節儉,官員等進獻陳友諒的鏤金床和元朝皇宮內的水晶刻漏,均被朱元璋下令搗毀,以示簡樸之心。因此,當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到中都巡視,親眼目睹百姓因大興土木而怨聲載道、疲憊不堪時,心中頓時產生了動搖。

歷史城市地理:明中都“鳳陽城”的興衰

明中都衛星圖

二是打壓權臣勢力。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下令在鳳陽建造“六公二十七侯”的府宅,這些人戰功赫赫,是大明王朝的奠基者和一等功臣,其中不少又是朱元璋的老鄉。隨著戰事的平息,他們習慣了養尊處優,居功自傲,一旦定都鳳陽,便意味著這批功臣衣錦還鄉,功成名就。其後果,小則容易滋長驕奢淫逸之風,大則危及皇權,破壞政權穩定。

三是劉伯溫的忠告。劉伯溫博通經史,尤經象緯之學,是朱元璋的重要謀事。當時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劉伯溫對朱元璋定都鳳翔一事耿耿於懷。洪武八年(1375年),病重的劉伯溫請求返歸故里,臨幸之際他對朱元璋說:“鳳陽雖帝鄉,然非天子所都之地。”(《明太祖實錄》)回鄉不久後,劉伯溫便去世了,因此這句話竟成了對朱元璋的臨終之言。洪武八年(1375年)四月,朱元璋由鳳陽返回南京,次日劉伯溫逝世的訃聞傳至宮中,當天朱元璋便下令“罷中都役”,宣佈停止對中都的營建,打消了定都鳳陽的念頭,決定定都南京。

歷史城市地理:明中都“鳳陽城”的興衰

明代修建的南京城牆

明中都的衰落

明中都停止營建後,這裡逐漸成為關押皇室犯罪人員的重要場所。洪武二十年(1387年),分封雲南的靖江王朱守謙,因在藩地嬌縱淫逸、濫殺無辜,被囚禁於鳳陽。靖難之役後,朱棣又將建文帝諸子幽禁於鳳陽。此後,囚禁於此的皇室成員越來越多,朝廷先後在鳳陽城中營建五座“高牆”供其居住。“鳳陽五處高牆,崇垣深渠,門樓敵臺,不減郡縣成郭。”(《鳳陽新書》)後來稱帝的隆武帝朱聿鍵,便曾被幽禁於“高牆”之內。

歷史城市地理:明中都“鳳陽城”的興衰

鳳陽城內的“高牆”位置示意圖

中都停建後,原本已修建完畢的宮殿建築成了擺設,失去了實際功用。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下令在鳳陽城內修建皇家寺院——龍興寺,為獲取木材而此拆去宮城內不少宮殿。天順三年(1459年)重建龍興寺時又拆除皇城內中書省等建築500餘間。剩餘的建築由於年久失修,又飽受風雨摧殘而坍塌殆盡。因此,至明末皇城和宮城內的建築已是所存無幾,一派殘破景象。

歷史城市地理:明中都“鳳陽城”的興衰

重建後的龍興寺

宮城和皇城作為皇家建築,普通百姓是禁止入內的。鳳陽的百姓只能居住於外城之中,但外城牆僅是土築,並未包磚。隨著長年的風雨侵蝕,到70年後的景泰年間,城牆變得十分殘破,“城垣低矮,城池曠野,恐有盜賊生髮,事出不測,卒難防禦。”(姚夔《姚文敏公遺稿》)盜賊可以輕易越過城牆,根本無法起到防守的作用。

歷史城市地理:明中都“鳳陽城”的興衰

鳳陽明中都宮城遺址衛星圖

至明中後期的嘉靖年間(1522-1566年),明中都的城牆已殘破不堪,受風雨侵蝕倒塌殆盡,遠遠看去跟平地沒什麼差別,完全失去了城牆的作用。儘管鳳陽的地方官屢屢奏請修繕城牆,但朝廷總能以各種藉口敷衍拖延,不予批准。

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明朝皇帝,除朱元璋外,並未在鳳陽生活過。他們錦衣玉食,生長於深宮之中,對鳳陽城和鳳陽的百姓並無感情可言;二是明中都規模龐大,修繕城牆需耗費大量錢財,朝廷不願出資。

歷史城市地理:明中都“鳳陽城”的興衰

明中都午門遺址(攝於1889年)

如正德三年(1508年),擔任巡按御史的趙中時奏請修繕中都城牆。於是朝廷便派南京欽天監主事徐天澤前往勘察。一番考察後,他居然上奏朝廷說,四年之內不宜動土,否則有違天時。等到四年後地方官員再次奏請修繕城牆時,朝廷竟然置之不理!

又如嘉靖十一年(1532年),鳳陽巡撫劉節奏請修繕城牆。朝廷派南京禮部右侍郎黃綰和欽天監官員許濟前往勘察,一番考察後,他們得出這樣的結論,“自建皇陵到今,土脈靈氣秘結年久, 誠恐建築城垣不免開壕動土,關係匪輕”,“今欲築鑿城池,大興工役,有傷皇陵風氣,決當審避”。(夏言《夏桂洲文集》)認為修建城池有礙於皇陵風水(這裡的皇陵指位於鳳陽的朱元璋父母之陵),最終又不了了之。

歷史城市地理:明中都“鳳陽城”的興衰

今天的明中都午門遺址

崇禎八年(1635年),張獻忠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來到鳳陽。由於沒有城牆可守,守城士兵一戰即敗。起義軍衝入城中,將知府顏容暄等眾多官員一併殺害,並放火焚燒官府、皇陵等處建築。“毀公私廬舍,光燭百里,殺知府顏容暄、推官範文英等六人,武官四十 一人,橫屍塞道,焚皇陵樓殿燔松三十萬株,殺司香太監六十餘人。”(《崇禎長編》)

歷史城市地理:明中都“鳳陽城”的興衰

鳳陽明皇陵

此次事件震驚朝野,不久明朝軍隊收復鳳陽。朝廷下令開放宮城,任由百姓遷入居住。自此宮城牆成為鳳陽縣的城牆,直至清末。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朝廷下令拆除皇城及外城牆,用這些城磚重新修建鳳陽府城。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軍佔領鳳陽,燒燬龍興寺。建國以後,1954年鳳陽府城牆被拆毀,宮城也被拆去大半,僅餘西牆和南牆西段。

1982年,明中都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隨著考古發掘的進行,這座湮沒數百年的古都,漸漸以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

歷史城市地理:明中都“鳳陽城”的興衰

明中都皇城遺址航拍圖



鄭寧:《圮而不修:明代中都修城與地方政治》,《城市史研究》2018年第1期;

劉思祥、王幼生:《明中都罷建原因初探》,《安徽史學》1986年第4期;

王劍英:《明中都研究》,北京:青年出版社,2005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