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谁能力强?

澜清LIU


晚清,国之将覆,内忧外患,接踵而至。于是朝中涌现出了很多救国之士,其中最著名的,就要当属晚清四大中兴之臣了。他们四位全都是洋务运动杰出代表人物。如要论谁的能力最强,个人认为非曾国蕃莫属了。毕竟曾被很多人誉为中国第一完人。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曾国藩创立的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的起义,使得清廷得以延续。并且曾国藩在朝期间对清廷的政治、文化、军事、经济等都有重要影响。并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左宗棠,“无左公则无新疆”

李鸿章,“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张之洞,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

可以说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对于清朝的延续,都是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并且四人参与的洋务运动对之后世,也有很大的贡献。例如邮政系统、电信系统、铁路系统、招商局、江南造船厂、交通银行等皆由晚清延续至今。


心寻自在


晚晴时期,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被誉为中兴四大名臣,那么他们谁的能力更强呢?其实,就个人能力而言,四人各有千秋。但是在能力相较不下的情况,性格就成为能力展现的决定因素。

四者之中,左宗棠性子最烈,也更加嫉恶如仇。这就使得其最终所取得功绩最大。

和其余三人相比,左宗棠出身出身最差。后人对此的记载是:田无半亩,家徒四壁。由此可见,左宗棠家境贫寒到何种地步。

不过家境虽然有限,但是左宗棠的才华却得到了众人的认可,特别是一代明臣——林则徐对他的赏识,让其虽然屡试不中,但依旧在人群之中脱颖而出。

机会总是青睐又准备的人,多年卧薪尝胆的左宗棠终于迎来了他人生的转折点。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他被湖南总督聘为督军,临危受命的左宗棠审时度势,很快分析出战争形势的利弊,采用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让在其他省份如入无人之境的太平军,在湖南练练受挫。最终不得已而放弃对夺取湖南的企图。

一战成名,让左宗棠步入了朝廷的法眼。不过,待左宗棠初露锋芒的时候,已经年过不惑,也算是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的左宗棠很快被委以重任。高官厚禄之下,左宗棠却并没有就此产生功成名就的思想。

1875年,此时的左宗棠已经63岁高龄。同年,光绪继位,认为时机已到的他顺势提出收复新疆的意图。

没想到,他甫一提出这个建议,就遭到了以李鸿章为首的文武百官的反对。其中李鸿章以大清外敌以日本为甚作理由,反对收复新疆从而导致幕后支持者沙俄产生对大清的敌对之心。

左宗棠厉声斥责文武百官的绥靖行为,言辞恳切请求朝廷能任命他收复新疆。最终他获得了慈禧的支持。

为了表示收复新疆的决心和鼓舞士气,他将一口棺材放在了军队的最前面。就这样,经过苦战,左宗棠终于拿下了新疆,中国六分之一的国土重新回到了怀抱。

左宗棠虽然性格火爆,但是其头脑相较于李鸿章,却更胜一筹。在他眼中,路防海防同等重要,不能厚此薄彼。而李鸿章在甲午海战中的表现,几乎成了他一生最大的污点。这个极力主张收复新疆,并最终功成名就的左宗棠而言,相差了不少。

而张之洞最大的功劳乃是兴建实业和教育。他的实业遍布湖北,教育同样搞得如火如荼。但是,左宗棠也做了不少实业。两者并没有质上的区别。

对于曾国藩,民间对他的评价则是毁誉参半。曾国藩的思想相较于其他三人,略显陈旧,虽然同为洋务运动的名臣,但是名气最大的曾国藩还是来源于平定太平天国的反叛和克己修身的思想。

所以,综上而言,左宗棠是中兴四大名臣居功至伟第一人。


Crazy历史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军事上:创立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追剿捻军。对其军事才能的评价我觉得石达开的较为中肯:虽不以善战名,而能识拔贤将,规划精严,无间可寻,大帅如此,实起事以来所未见也。虽不善战,却善治军,军事思想和治军方略却影响深远。

主洋务。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政治上:“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己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

经济上: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踏实地,洁己奉公,“渐求整顿,不在于求取速效”。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他要求“今日之州县,以重农为第一要务”。

文化上:曾国藩一生奉行程朱理学,但对于程朱之学并未盲目崇拜,曾国藩继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风格,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乃湖湘文化的重要代表。

李鸿章,晚清名臣。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军事上,创建淮军,辅助曾国潘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带领淮军平定捻军,镇压苗民起义。建设了近代化海军“北洋水师”成为当时最强大的亚洲海军。

主洋务:扩建为江南制造局。与此同时,苏州机器局亦随李鸿章迁往南京,扩建为金陵机器局。同治九年,调任直隶总督,接管原由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局,并扩大生产规模。于是,中国近代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中,李鸿章一人就创办了三个。

经济上:创立中国第一家民营轮船企业“轮船招商局”在整个七八十年代,李鸿章先后创办了河北磁州煤铁矿、江西兴国煤矿、湖北广济煤矿、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山东峄县煤矿、天津电报总局、唐胥铁路、上海电报总局、津沽铁路、漠河金矿、热河四道沟铜矿及三山铅银矿、上海华盛纺织总厂等一系列民用企业,涉及矿业、铁路、纺织、电信等各行各业。在经营方针上,也逐渐由官督商办转向官商合办,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外交强人:在列强环伺的晚清时代中,李鸿章游刃于各国中,当然了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签订不平等条约最多的代表人。

张之洞,晚清名臣,洋务派代表。

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

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主洋务: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湖北织布局等。

军事上:抗击法军,镇南关大捷。镇压义和团。

左宗棠,中国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

军事上:推动湘军建立,整饬军风,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围剿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置省。学者孙占元评价说:左宗棠的用兵,的确达到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境地。足见其军事才能出众,善带兵打仗。

政治上:1874年(同治十三年),左宗棠推动甘肃省与陕西省分闱乡试、分设学政,以免甘肃考生赴陕乡试之苦;他还推动西北茶政改革,镇压闵殿臣之叛。

主洋务:左宗棠的洋务活动主要是兴办福州船政局,这对建立中国近代造船工业、近代学堂以及近代海军起到开创与奠基作用。在西北任上,左宗棠仍致力于军事工业的兴办。他先设置西安机器局,后改兰州机器局。开中国西北近代工业之先河

经济上:兴办的兰州织呢局,是近代中国第一家毛纺织工厂,其产品既供军用,也投向市场。在西北,兴修水利,平息水患。

曾国藩: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

故,我认为带兵打仗,当数左宗棠第一;外交能力和远见,当数李鸿章第一;对中国教育事业的推动当数张之洞第一;而曾国藩则是综合能力第一,首创湘军,亲授李鸿章,主洋务,平暴乱,建学堂,推仁政,提倡程朱理学,同时又乐于西方文化。相比其他三位,他虽不是某个领域的绝对强者,却是在各个领域均有高山般的建树者。他也是开拓者。

所以我认为晚清四大名臣中,曾国藩的能力最强。






哈哈论语


题主好。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都是清朝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的代表,这些人都对清朝有极大的贡献,虽然都有历史污点,但说不上谁更厉害,不相伯仲吧。

下面我从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教育等方面阐述我的观点。

曾国藩: 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始人和统帅。

李鸿章: 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

左宗棠: 晚清军事家,政治家,湘军名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收复新疆。

张之洞: 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创办了自强学堂,创办汉阳铁厂。

从军事上讲,虽然曾国藩建立了湘军,李鸿章创立了淮军,但就我认为,李鸿章的军事指挥能力较高。太平天国起义时,清军节节败退,曾国藩多次被败,最后还是李鸿章,张之洞镇压了起义军。在捻军起义时,也是李鸿章剿灭了起义军。李鸿章一生参与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

从政治上讲,曾国藩是先驱者,在政治领导和审时度势上,曾国藩更是登峰造极。毛泽东曾这样评价曾国藩“对于近人名人,唯独服气曾文正”,正是由于曾国藩所倡导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才有了近代工业的开端。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他修身自律,以德求官,礼治为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从文化教育上讲,张之洞创办了自强学堂,湖北农务学堂,广雅书院等。曾国藩倡议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留美学生。

从外交上讲,李鸿章代表了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他更是被日本首相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虽然这些远远不能概论这四个人的事迹,但综上所述,大致可以看出,这四个人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四人支撑了晚清从鸦片战争开始至辛亥革命这几十年的格局,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这四人无所谓谁更厉害,他们都有自己的特点专长,都为清廷的历史乃至世界的历史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江湖奈我何


这四人各有所长,其中曾国藩的名声是最大的,他的很多做人做事的方法,还有他的家书,如今十分盛行,确实有很多能教育大家的地方,他是清朝的中兴第一名臣。

而建功立业对国家对千秋万代影响最大的是左宗棠,他平定了新疆,并且力主在新疆建省设置巡抚及一应官吏,稳固了新疆的局势,可谓造福子孙万世。

李鸿章的办实务的能力是很强的,属于能屈能伸的人,而且甘愿背负骂名去签这个世上最难签的条约。

至于张之洞,这个一个极为务实的督抚大员,他创办了很多新型工厂,新式学堂,可以说培养了很多人才,甚至后来的汉阳造都用了很久。

这四个人,都是有才能有见识的高人,如果说谁的能力强,我认为左宗棠的能力更强一点。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左宗棠分析问题看问题的能力很强,通过他独立平定陕甘回乱,再到平定新疆叛乱这一点上,当初李鸿章是反对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李竟然认为新疆是不毛之地,李的看法是公开的而且还写了奏章给慈禧要放弃新疆不要出兵。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李鸿章的见识是不如左宗棠,再有就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后来败于日军,北洋水师的训练还有炮弹战船的维护等日常工作,李都有些粗心,这并不能全怪罪到慈禧的头上,当初左宗棠打新疆,还是胡雪岩借的外国人的钱,李的北洋水师家底并不弱,何止于此?相比之下,同样没有钱,左宗棠用赫赫战功逼退了俄国人,而李的北洋水师却是在占优势的情况下败给了日军,用人不当和军队管理出了问题也反映了李的能力不如左宗棠。

至于曾国藩,曾国藩见识也是很强的,但是曾国藩不是全才,而左宗棠却是全能大才,曾国藩平生还是畏惧左宗棠的,如果不是因为有左宗棠,曾国藩当初也真有可能会在南京称帝,因为他知道左宗棠第一个就会反对他,而李鸿章未必会反对,另外曾国藩也没有信心能打败左宗棠。

左宗棠曾经给曾国藩出过几个计谋,曾没有采纳,后来曾国藩为此吃过几次亏,可见左宗棠的见识能力是很强的。

至于张之洞的实业,左宗棠也办了不少,从新疆的各方面治理上来说,左公如今虽已故去,但政绩尚存,如今新疆的稳定,左公居功至伟。


指挥使吴铁锤


晚清四大名臣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

先来说说曾国藩,谥曰文正。28岁考中进士,先后任翰林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及暑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军事上创立了威名赫赫的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文学上有《治学论道之经》《持家教子之术》《冰鉴》《曾国藩家书》,是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政治上倡导并发起了洋务运动。

再看看左宗棠,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是曾国藩的徒弟,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置省。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主要攻击就是收复新疆,建设并开发了新疆。另外有一说法说曾国藩之所以不敢黄袍加身,是因为左宗棠。

李鸿章,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操练淮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参与洋务运动 积极倡建近代海军、建立北洋水师,外交上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也是被人骂作卖国贼的主要原因。

还有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

个人认为,曾国藩能力最强,它不仅文武双全,对后世影响极深,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李鸿章次之,但是国际上对李鸿章评价极高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接下来是左宗棠,要不是他,新疆可能失去控制,最后是张之洞。



卜纪元BJY


四大名臣,各有千秋,各有所长。

曾国藩可谓当代大家,其文学功底,人文修养,谋略造诣少有人与之可比。死后溢文正,就是对其较为客观的评价。一本《曾国藩家书》许多成功者的必读经典。曾国藩不仅在文学,政治,军事,外交上卓有成就,而且有敏锐的,长远的眼光,教育从娃娃抓起,选拨优秀儿童出国留洋,深度向西方学习第一人,引进制器之器,自造枪炮上,首创中国近代军工,有开创性,奠基性创举。

李鸿章,师承于曾国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政治,军事,外交,皆有成就,他是洋务运动的中流砥柱,对于中国海关,邮政,电报电话,铁路,海防,海军,海运等许多方面的建立,中国军队冷兵器向热兵器的转变,外交人才,军事人才的培养等诸多首创第一,他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首屈一指,优其在《马关条约》忍辱负重一个人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失败背负了骂名,《辛丑条约》再次忍辱负重,沤心沥血,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这个多灾多难而又愚味腐朽的国家最终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中国近代化的巨人。

左宗常在政治,军事上成绩斐然。在平定太平天国,捻军起义,回民起义中都卓有成绩,特别在收复新疆,巩固西北国防,戍边军垦,发展西北经济上功不可没,在处理民族问题和边疆建设上有独到之处。

张之洞在地方建设上,特别是湖北,武汉的地方建设上体现出作为封疆大吏超出常人的壮举,善于接受新事物,倡导洋务,是洋务运动的骨干之一,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一系列近代化工厂的建立,为中国的钢铁,铁路,兵器做出巨大贡献,湖北之所以成为辛亥革命的燎原之地,武汉新军成为革命的主力,同张之洞的开明,进步,不无关系。-


龙保民


这四大名臣都是晚清洋务运动的推动者,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中国近代化工业的基础,总的来说都是很有能力的,如果一定要分出个高下,我个人觉得左宗棠贡献最大,他的功绩在于维护了国家领土的完整,如果没有左老,可能我们今天去新疆都得用护照了。



用户5518185732


个人觉得李鸿章的能力更出众一些,特别体现在外交能力上。可谓当代苏秦、张仪。

历史学家唐德刚曾将李鸿章与周恩来相提并论,认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唯有李鸿章与周恩来可并列为中国最优秀的外交家。

李鸿章在历史上名声一直不佳,特别在中国大陆是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一提到这位老先生,很少有人不把他与“卖国贼”三个字联系在一起的。然而事实上是,他有汉奸之名,却无汉奸之实,相反作为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批有志之士,对国家的领土完整,道路的探索有着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的作用。错只错在李合肥生错了时代,“与妇人孺子共事”,受制太多,终以悲剧收场。

虽然甲午海战惜败于日本,但李鸿章是“以一人而战一国(梁启超语)”,可是朝廷腐败,慈禧误国,小皇帝愚昧,李鸿章又能怎么样?李合肥说打不得,小皇帝便骂他是胆小鬼,打输了,从上到下都痛骂他卖国贼,真是几头不讨好,所有的罪责都让李鸿章担了。要多憋屈有多憋屈!

当时的世界列强都讨厌李鸿章,因为老李擅长以夷制夷,专会“挑拨离间”,各列强对他又恨又怕。请看法国殖民部长对李鸿章的描述:“李鸿章之分化联盟政策已著成效。对俄秘密交涉;对英法请求调解;对德国道歉;对日本动以种族情感相召;对英以长江商业利益之保护为词……,把列强挑拨得七零八落。”因此,列强互相制衡,形成一种均势,使中国数次免遭分割的命运。“老合肥倚老卖老,阴阳怪气,也从不讳言。各色洋人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哭笑不得(唐德刚)。”

李鸿章始终以一己之力在挽救着垂死的清王朝,可谓忠心耿耿。最显著的例子就是1900年的拳匪之乱。本来这场完全可以避免的灾难因李鸿章被荣禄谗言排挤到广州而不幸爆发。慈禧老寡妇误认为列强要她还政于皇帝,顿时乱了方寸,失去了正常的思维,像个泼妇似的大哭大闹,脑子一热竟同时向十一国列强宣战,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个外国人摩尔斯说,“太后一向做事都是留有退路的,只有这次她这个政治家只剩个女人家了。”

以卵击石,结果可想而知。好在荣禄等大清官员没有向东交民巷外国人的大使馆下死手,总是朝天开枪开炮,才没有把事情做绝闹大。

中国既已战败,被瓜分的命运看来不可避免。慈禧无奈之下重新启用李鸿章,李鸿章再次运用高超的外交手腕,挽狂澜于即倒。他运用国际公法把中国由交战国变成受害国,说拳匪是叛逆,两宫被劫持,慈禧的宣战诏书是“矫诏”,八国联军是来帮助朝廷剿灭拳匪的。也就是说,突然之间洋人竟成了清廷的友军了。一番花言巧语竟让列强默认了,于是将割地改成赔款了事。李鸿章施巧计,让列强为自身利益打得头破血流,狗咬狗一嘴毛。缝隙之下,大清帝国得以继续苟延残喘!

虽然避免了被瓜分的命运,然而李鸿章毕竟是向列强投降了,还签字赔了四万万五千两白银,每个中国公民向列强赔款七毛四美元。虽是不幸中之大幸,然而汉奸卖国贼的骂名却如影随形伴着他。

1901年11月7 日,李鸿章死前数小时,俄国使节仍在逼迫李鸿章签字画押,李鸿章拒绝了。向其子交代后事,痛骂毓贤(义和团之乱的祸首)误国而卒!


柳柳先生


我觉得这四人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李鸿章,因为他不止在洋务运动期间,为中国的近代工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更是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周旋。虽然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以及一些失误的决策使他成了最有争议的人,但是当时的清政府,也只有他在最关键的时刻能站出来代表中国与列强一争长短。左宗棠不止对清朝有功,更是对整个中华民族有功,没有他今天的中国版图会少了一大块。在建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上,或许只有张之洞才能与李鸿章的贡献划等号。曾国藩作为洋务运动的先驱,开创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河。然而,洋务运动兴起没有多少年就于1872年去世了,所以在洋务运动期间的成就上就要与李鸿章和张之洞稍稍逊色一些了,他对于清朝的最大的功绩就是为这个腐朽的王朝续了半个世纪的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