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遭欺負?是家長的“善良教育”有問題,教孩子善良也要有度

如果不是老師讓孩子叫家長到學校,我甚至都不知道我的孩子在學校受到了什麼樣的對待……"

小美8歲了,正在上小學。小美在大人的眼光看來,是一個非常乖巧可愛的小姑娘,每次見到小美她都會甜甜地叫上一聲"阿姨",她還是一個樂於助人的小姑娘,上次我看到她在過馬路時候充當了一個老奶奶的"小小守護者",一邊扶奶奶過馬路的同時,一邊招手示意過往的車輛讓行一些。

小美是真的身體力行地貫徹了"善良"的信條。如果非要挑刺說小美有什麼不足之處的話,我想,大概是小姑娘性子太軟了,一點兒不硬氣,總是遷就別人。都說"柿子要挑軟的捏",我們這些做叔叔阿姨的總是擔心小美會被人欺負,同時又無比希望我們的擔心是多餘的。可是,前些日子去小美家裡的時候,我發現小美變得沉默了許多,整個人狀態都有一些消極。和小美媽媽聊了天才知道,原來小美在學校被人欺負了。

孩子總遭欺負?是家長的“善良教育”有問題,教孩子善良也要有度

"小美實在是太軟了,別人說什麼她都不會反抗,如果不是老師找家長,我都不知道小美在學校一直被人使喚欺負。她也是真的太好欺負了,同學讓她打掃衛生她就打掃,一開始大家還說她好,後面其他同學就把這個事情當成理所當然的了,衛生都讓小美做,還有一些同學要小美幫忙寫作業,不做就罵她還孤立她……唉,我家小美之前情緒就不太好,我問她她又不說,我還以為她是不習慣,誰想到會是這樣呀……"

小美完全跟她爸爸媽媽一個性子,都很老實,沒什麼脾氣,說什麼話都很好商量的樣子,平時有時候也看到她爸媽對她的教導,主要也是強調"做人一定要善良"。加上父母做榜樣,小美是這樣的性格也就不難理解,只不過,小美的遭遇還是讓人警醒,尤其是家長們一定要重視起來——對孩子的"善良教育"如果過了頭,孩子很有可能會被他人的欺負。

沒有底線的善良,成全了他人傷害了自己

1.過分善良傷害自己

凡事有度,善良亦然。很多的家長在教育孩子要善良的時候總是強調幫助他人,似乎只有讓他人滿意,才是真的做到了"善良"。但事實並非如此,過分善良,只對他人善良,會讓"善良"的發出者,也就是自己,受到傷害。沒有底線的"善良"讓孩子沒有防備之心,舉個簡單的例子,近些年時常出現在社會新聞版面上的"小學女孩被人猥褻",要說嫌犯的作案手段,其實大多都很簡單,一句"可以幫一幫叔叔嗎?"往往就能讓善良的孩子上鉤了。善良應有底線,千萬別讓孩子"善良反被善良誤"。

孩子總遭欺負?是家長的“善良教育”有問題,教孩子善良也要有度

2.過分善良失去自我

不少家長對孩子的"善良教育"裡包括了"奉獻自我",甚至是"犧牲自我"。孩子受這種思維影響,會把"善良"的中心放在滿足他人的需求上,長此以往,會產生這樣的後果——孩子在投入滿足他人需求的時候忘記了自己,失去了自我。過分善良的孩子凡事把他人放在自己的前面,他們不曾問過自己的想法,對自己苛刻,對他人過分寬容。

3.過分善良埋下人生隱患

過分善良是非常不可取的,它會給孩子未來的人生埋下隱患。每個人的思考方式都是時間經歷累計的呈現,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習慣了縱容他人,並把這種行為定義為"善良",那孩子長大後,這樣的思維定式深入骨髓,他們會習慣性為他人付出,這樣的行為甚至有可能會被人所利用,最終的後果就是孩子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好欺負的"軟柿子"——相信這是所有的家長都不願看到的情況。

孩子總遭欺負?是家長的“善良教育”有問題,教孩子善良也要有度

善良應有邊界,有問題的"善良教育"讓孩子變成任人把捏的"軟柿子"

1.父母片面的"善良教育"給孩子灌輸了錯誤的思維定式

要說在父母對孩子的"善良教育"中,家長最大的問題就是家長本身全面地對"善良"下了定義,給孩子灌輸了錯誤的"善良"原則。善良應該是有邊界的,有底線的,不應該是一昧地為他人付出自己的時間精力;不應該一昧地滿足他人,而不考慮自己的感受過者自己自以為的"善良"行為對受者而言是否真的有意義……

2.孩子不懂得自我保護

再說家長對孩子的"善良教育",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家長在教導孩子要"善良"的同時,沒有告訴孩子要以"自我保護"為前提。孩子如果不在"自我保護"的前提下善良,很容易逐漸淡化自身的需求,或者是忽略自己的感受。這會導致,在某些時候,孩子會壓抑自己不難的情緒,強迫自己給他人"善良"。如果說"善良"有前提,那這個前提一定是"對自己善良"。

孩子總遭欺負?是家長的“善良教育”有問題,教孩子善良也要有度

3.父母自身的行為模式是孩子模仿的榜樣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家長自身的行為模式。父母的一舉一動都被孩子看在眼裡,孩子總會不自覺地模仿家長的行動模式,對孩子最深刻的教育就是家長自身。家長們在教育孩子之前不妨先自省一下,尤其是那些"過分善良"的家長,作為孩子的榜樣,為了孩子,你們也需要變得硬氣一些,做到有底線地善良。

善良應有度,"善良教育"要注意這兩個底線

1.善良是雙向的,不能被"善良"束縛讓別人傷害自己

家長在對孩子進行"善良教育"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對孩子強調"善良"要有底線。善良應當是一個雙向的行為,如果對方以自己的"善良"為軟肋,對自己不善良,這種時候,要保持理智,停止發散"善良",以保護自我優先。

舉個簡單的例子,同一個教室裡,同學之間難免磕磕碰碰有一些小摩擦,今天可能是撞到了你的胳膊,明天可能就是你不小心打到了我的手,這些情況都很正常。但是,有一些人總是打著"不小心""無意的""沒注意"的口號,行故意之舉,這種時候,孩子需要做的是嚴厲地拒絕這些人的行為,奮起反抗並做到自我保護。

孩子總遭欺負?是家長的“善良教育”有問題,教孩子善良也要有度

2.行善之前問問自己:我是否真的願意?

"善良"不是無底線地奉獻他人。有的家長總是要求孩子要懂事,要"善良",要滿足他人,孩子很喜歡的玩具,結果因為鄰居家的小孩說了一句喜歡,就要求孩子拱手讓人——這不是真正的"善良",是打著"善良"旗號的強迫,是"偽善"。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不妨告訴孩子有時候"善良"之前先問問自己的想法,如果某個"善良的心動"必需以自己的某種犧牲才能達成,那麼,孩子在行動之前,非常有必要鄭重地詢問自己的內心:"我真的願意嗎?"

善良應有度,不要讓孩子變成任人擺佈的"軟柿子"。

孩子總遭欺負?是家長的“善良教育”有問題,教孩子善良也要有度

我是小B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