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生的工作總結寫在基層——追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因公殉職幹部雷木成(下)

把一生的工作總結寫在基層——追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因公殉職幹部雷木成(下)

初春時節

站在福安市溪尾鎮溪邳村

鮮豔沃碼頭遠眺

連片的新型養殖塑膠浮球

在潔淨的海面上隨波起伏

一幅漁村新景映入眼簾

眼前的這片海

岸邊的那些人

都是溪尾鎮副鎮長

雷木成生前的牽掛

紮根溪尾24年,雷木成履職盡責、默默奉獻、苦幹實幹、勇當先鋒,用腳步丈量每一寸土地。憑著這股永不過時的“老黃牛”精神,他那忙碌的身影頻頻出現在疫情防控、海上養殖綜合整治、防汛抗旱、脫貧攻堅一線,用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品格踐行初心使命。

為了夢圓安居

“木成走得太突然了。”“老雷是個好乾部。”這幾天,溪邳村的漁民們提起年僅46歲的雷木成在疫情防控一線因公殉職的消息,言語中充滿惋惜與不捨。

溪邳,這個沿海邊陲漁村,有過一段連家船民上岸定居的艱辛史,雷木成作為當時的包村幹部,見證了溪邳從“窮漁村”到“明星村”的蛻變。

把一生的工作总结写在基层——追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因公殉职干部雷木成(下)

溪邳村 鄭廷裕 攝

1999年,溪邳村開始實施連家船民上岸定居工程,全村上下眾志成城,填灘造地、建設新村。在這股建設熱潮中,雷木成也在積極獻策獻力。

“搬上岸是村裡的頭等大事,雷木成多次與村幹部走訪自然村,召集群眾開會,共同商討新村建設規劃。”溪邳村黨總支書記江寬全說,走村入戶,雷木成耳聞目睹連家船民在海上漂泊的不易,更加堅定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的決心。

隨著新村建設進入關鍵階段,雷木成四處奔走爭取資金,推進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至2013年底,溪邳村632戶2698人連家船民全部上岸定居,共圓安居夢。

住下來,還要富起來。長久以來,溪邳漁民以討小海為生,儘管多數漁民之後轉向水產養殖,但由於技術落後,收益不高。為此,身為農技幹部的雷木成積極聯繫福安市漁業專家送技術培訓下鄉,提高漁民的養殖技術,讓他們更有信心發展漁業。

颱風是海洋漁業的“天敵”,不僅威脅群眾的生命安全,也會讓漁民的辛苦付之東流。江寬全還記得,2013年“潭美”颱風登陸,連續降雨導致村裡發生嚴重內澇,雷木成與村幹部挨家挨戶動員轉移受災群眾,直至深夜。不僅如此,雷木成還促成鮮豔沃漁港建設工程項目順利開工,進一步提高溪邳村的防颱避風能力,促進水產品流通。

從“海上漂”到“上岸富”,如今的溪邳村不僅徹底摘下“貧帽”,還成為人均純收入超2萬元、村財收入超100萬元的強村,走出一條具有連家船民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江寬全不無感慨地說:“這裡有雷木成的一份功勞。”

多年的包村工作

雷木成與溪邳村結下不解之緣

也為日後做好

黨的群眾工作奠定基礎

為了海清水淨

2016年12月,雷木成進入溪尾鎮黨政領導班子,擔任副鎮長一職,分管生態環保、水利、海洋漁業、村賬鎮代理、統計以及包片等工作。

鄉鎮工作繁重瑣細,雷木成從不拈輕怕重、推諉扯皮。“我是農民家庭出身,手腳閒不下來,反正力氣留著也是留著,多幹點活不會吃虧。”他的樸實話語透著真誠。

溪尾鎮海洋漁業資源豐富,但原有的海上養殖佈局不規範,漁民環保意識淡薄,長期無序養殖不僅制約漁業健康發展,也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為了落實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任務,雷木成主動承擔全鎮海上養殖綜合整治重任。

去年七八月間,雷木成冒著烈日到海上漁排宣傳動員卻屢碰釘子,原來是養殖戶對養殖區改造提升要增加成本存在強烈牴觸情緒。

眼見群眾急了,雷木成卻不急,堅持對養殖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詳細說明利好政策,算清收益賬。漸漸地,養殖戶們觀望、牴觸的情緒逐漸消散,紛紛配合改造升級養殖設施。

新溪居委會主任劉孟卿親歷海上養殖綜合整治工作,他用“極為認真、極為負責”來形容雷木成的工作作風。“那段時間,他幾乎是把漁排當作‘辦公室’,忙得不可開交,連午飯都就地解決,這些場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劉孟卿說。

把一生的工作总结写在基层——追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因公殉职干部雷木成(下)

雷木成生前分管溪尾鎮海上養殖整治工作,有力推進養殖設施升級改造,如今這片海全面應用新型塑膠漁排,不見海漂垃圾。

截至去年11月,溪尾鎮完成漁排升級改造6888口、藻類升級改造4600畝,在福安市率先實現“五個100%”目標。雷木成因此獲評“福安市2019 年度重點項目(工作)優秀個人”稱號。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溪尾鎮無法召集工人清理海漂垃圾,為鞏固海上養殖綜合整治成效,雷木成牽頭組建溪尾鎮護海志願服務隊衝鋒在前,開展海上巡查執法3次20多人次,清理海上廢舊漁排500多口、海漂垃圾6.5噸。

在緊抓疫情防控的同時,雷木成還積極向群眾宣傳安全生產要點,做好對接服務,聯繫養殖設施生產企業,邀請技術員現場指導養殖戶。

溪尾鎮黨委書記林成增說:“哪裡有難題,哪裡就有雷木成同志的身影,特別是在推進海上養殖綜合整治方面,他用艱苦努力換來了‘海清水淨’。”

為了幸福生活

林洋村是雷木成分管片區的一個畲漢聚居村,自開展包片工作以來,他的足跡遍及全村13個自然村,時刻把群眾冷暖放在心上。

今年春節前,雷木成在林洋村調研時,看到部分自然村的飲水工程十分老舊,就和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湯昌榮商量對飲水設施進行改造。

經估算,整個項目預計要投入20多萬元,由於鎮、村財政較為緊張,雷木成便和湯昌榮說等疫情好轉再一起到市裡爭取補助資金。未曾想,雷木成卻在抗疫一線倒下了。

“抓緊落實自來水改造項目是木成生前的心願,也是林洋村群眾的期待,我們一定要把這件事辦好!”湯昌榮說,村兩委正積極爭取項目補助資金。

湯昌榮與雷木成相識超過20年,對於這位工作中的老朋友再熟悉不過。他說:“做好農村工作很不容易,木成從來都是站在群眾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去年,溪尾鎮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雷木成在林洋村排查生豬養殖情況時,瞭解到貧困戶湯洪民建設的豬圈對周邊環境造成汙染,便耐心細緻地做他的思想工作。

考慮到湯洪民既是殘疾戶,又是貧困戶,生活十分困難,雷木成便組織人員幫助他們拆除豬圈並申請補助。在雷木成和村幹部的牽線搭橋下,夫妻倆轉向養鴨,還在村裡開了一家小賣部,生活改善了不少。

疫情發生以來,雷木成在做實做細包片防疫工作之餘,下鄉沿途還到湯洪民等貧困戶家中走訪,宣傳防控知識,梳理困難問題,兜牢“兩不愁三保障”底子。

把一生的工作总结写在基层——追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因公殉职干部雷木成(下)

疫情防控期間,雷木成(右一)前往賽岐入戶摸排溪尾籍人員。(溪尾鎮政府供圖)

林洋村基礎薄弱,鄉村振興工作並非朝夕之功。作為包片幹部,雷木成深知所扛的不僅是林洋村的發展重任,更是一名黨員幹部的責任擔當。

“著力打造山地農業開發基地,發展壯大優質水果、名優茶葉、鄉村觀光旅遊三大特色產業……”雷木成生前參與制定的《林洋村產業振興實施方案》已近成熟,斯人已逝,但他的先進事蹟與崇高精神,必將激勵後來者接力向前。

把一生的工作总结写在基层——追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因公殉职干部雷木成(下)

猜你關注

  • 最新疫情報告!福建無新增確診、疑似病例,無住院病例!

  • 中共寧德市委組織部 關於江明融等7位同志任前公示的公告

  • 寧德5所市直中小學公開招聘31名教師(內有計劃表)

  • 福建,清零!

  • 寧德,清零!

把一生的工作总结写在基层——追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因公殉职干部雷木成(下)

廣 而 告 之

把一生的工作总结写在基层——追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因公殉职干部雷木成(下)
把一生的工作总结写在基层——追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因公殉职干部雷木成(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