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年均造林面積不低於70萬畝推進國土綠化

長城網保定訊(記者劉鑫鵬)近年來,保定市將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作為推進國土增綠和人民增福的重要抓手,作為提高城市生態環境承載力、打贏藍天保衛戰、助力脫貧攻堅的有效途徑,以年均造林面積不低於70萬畝、森林覆蓋率不低於1.5個百分點的速度持續推進國土綠化。多年努力,終結碩果。2019年11月,保定市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2020年,該市將突出“一核”(保定市中心城區)“三帶”(太行山生態涵養帶、京保生態過渡帶、雄保生態銜接帶)總體佈局,不斷完善保定森林生態建設體系。

城市森林網絡日趨完善

保定西部太行山區面積佔全市國土面積的62%,區域內林地面積700萬畝、森林覆蓋率38.1%。近三年,保定市依託國家三北防護林和太行山綠化工程項目,大規模營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養林和扶貧產業林,累計完成工程造林140萬畝。

同時,保定市堅持抓規劃、建骨架、配網絡、調結構,按照“田、水、林、路、渠統一規劃,網、帶、片合理配置”的原則,推進平原林業建設。

該市重點實施平原農田林網、鄉村主幹道和溝渠河道兩側林帶、速生豐產林、京保過渡區和雄保銜接區大規模生態景觀片林建設。截至目前,保定市鄉村公路、主幹道路與溝渠綠化率達85%以上。

以途經境內的高速公路和京石高鐵兩側綠化為重點,保定市按照“寬厚度、多樹種、大規格、高效益”的要求,兼顧“生態、經濟、景觀”效果,實施節點改造、補齊斷檔、優化樹種、整體提升,綠化里程816公里,造林面積13萬畝,廊道綠化率達到87.6%以上。

此外,保定市以境內五大水庫為重點,大規模營造水源涵養林和水土保持林,在庫區周邊兩公里範圍內累計完成造林10萬畝。該市以雄安新區白洋淀上游9條水系為重點,在兩側100至1000米區域內,大力營造淨水護堤林、水源涵養林、生態經濟型防護林,三年共實施水系林網建設8萬畝,水系綠化率達到85.6%。

提升城鄉綠化質量壯大林業經濟

近三年,保定市在主城區累計投入5億多元,重點推進“出門500米見綠、精品公共綠地、城市公園、郊野公園、環城綠帶”建設。截至目前,該市中心城區園林綠地面積9.35萬畝,園林綠化覆蓋面積9.96萬畝,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3.5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1.16平方米。

與此同時,保定市大力實施美麗鄉村和鄉村振興戰略,完成村莊綠化1600個。該市60%以上村莊建設了集休閒、娛樂、健身於一體的小型公園、遊園。許多民居建成了綠樹成蔭、花果飄香的生態庭院,實現了村在林中、居在綠中,人民群眾樂享生態福祉。

此外,保定市還積極發展壯大林業產業經濟。

據瞭解,保定擁有果樹面積96.9萬畝,果品產業總產值52億元,是山區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保定蘋果”被國家商標局註冊為區域公用品牌。

目前,保定全市苗木總面積28萬畝、花卉面積10萬畝,分別佔河北省總面積的1/4和1/6,形成以“保南觀賞綠化苗木、保北露地及溫室花卉、市郊溫室花卉及盆景”為主的產業格局。

保定全市林下經濟面積達到18萬畝,年產值突破1億元,森林生態旅遊年收入突破7.12億元,木材加工企業600多家,產值突破90億元,形成多態發展的產業格局。

搞活生態文化加強森林保護體系

如今,保定在市農業生態園、市植物園、易縣狼牙山、淶源白石山、淶水野三坡、阜平天生橋、唐縣大茂山等10家生態科普教育基地,建設了大型綜合性科普長廊。

在農業生態園,保定市建成1.3萬平方米的植物館和1萬多平方米的花卉博覽園;對全市12個古樹群和7.7萬株古樹進行檔案管理,設置永久標識標牌;編印《保定古樹名木錄》《保定溼地》《建設綠色保定打造生態之城》《走進森林保定》等各類書刊近3萬冊,讓生態和文化、生態與文明進行廣泛深度融合與交織。

同時,保定市加強森林保護預防體系和指揮體系建設,在9個山區縣設置防火指揮部,組建專業撲火隊伍;從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選聘3050名生態護林員,對240多萬畝生態公益林進行管護全覆蓋;嚴厲打擊非法侵佔林地、濫砍濫伐、亂捕亂獵等各種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行為,有效維護森林安全。

2020年,保定市林業生態建設將突出“一核”(保定市中心城區)“三帶”(太行山生態涵養帶、京保生態過渡帶、雄保生態銜接帶)總體佈局,集中力量建設白洋淀上游規模化林場、環雄安新區生態銜接森林、水系廊道林帶等一批重點工程,培育大斑塊森林,建設串珠狀河流溼地,不斷完善保定森林生態建設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