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捡漏捡到国宝,10万入手却拍出了8800万的天价

说到“捡漏”,就让人有点心跳加速的感觉,毕竟捡漏代表着以小价钱买到了值“大价钱”的东西。

一般实际价值至少是入手价的几倍,才称得上是“捡漏”,而在现实中,这个倍数有时是几十、几百,甚至成千上万倍。

特别是在几十年前,大多数人们还不懂古董的价值时,往往是几十块甚至是几块钱就能买一件不错的藏品。

比方说几年前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件事,富豪收藏家刘益谦,2.8亿拍下的成化斗彩鸡缸杯,最开始的主人也只是花了1000块钱买来的,这之间的价格差,简直不敢算。

而马未都先生讲到的另外一次捡漏,也非常的有意思,虽说拍卖价和入手价差别没那么大,但是却是一件国宝,雍正皇帝的玉玺。

这个漏从入手价格来说,不是每个人都能捡的,当时入手也是花了10万块,所以说除非是看的准,无论如何要买下来,或者就是特别有钱,10万块买“打眼”了也无所谓,平常人下不了这个决心。

10万块入手,最后拍出去的价格却是8800万,绝对算是一个“大漏”了!

而据资料查证,这块玉玺,还是雍正亲笔题写模板、大太监苏培盛监制的,用的是“九螭白玉”,而且保存的很好,装玉玺的盒子也很讲究,上面的牌子还是象牙的,绝对称得上是一件“国宝”。

而关于收藏,马未都有句话叫“识古不穷”,说的是一个人如果了解古董,那他肯定不会穷。

就是因为肯定有不少古董的价值,估值是偏低的,而如果你能了解到它的真正价值,把它买回来倒个手,钱也就到手了。

不过马先生还有另外一句“迷古必穷”,毕竟“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就不会“打眼”,如果对“古董”太过痴迷,难免就会真有犯迷糊的时候。

因此还是要把收藏,当成一个修身养性的爱好,而不要一门心思想着靠它怎么挣钱。毕竟挣不挣钱要经过时间的沉淀,艺术品是以时间来换升值空间的,是只输时间不输钱的,时间越久价值越大,每一款艺术品,都有其题材、大师、工艺、文化、历史、艺术以及未来的商业价值,随着时间的沉淀整体呈上涨趋势,但是具体的涨幅需要根据市场表现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