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雍正王朝》裡雍正為何喜歡狗兒李衛?

天之行



因為李衛忠心啊,自從胤禛在江南收留了李衛,後來李衛也來到了胤禛府裡面,這個李衛就處處替胤禛著想辦事,去當鋪當胤禛的東西給當鋪掌櫃的下套,或者演戲跟著年羹堯一起走監視年羹堯,李衛做的既好也忠心,來信的內容雖然逗趣但是字裡行間全是忠於胤禛的話,這樣一個機靈忠心的奴才胤禛能不喜歡嗎?


後來雍正繼位登基,讓李衛做了大官,李衛不僅感恩還堅定的執行雍正的新政,無論多難都頂著風上,還把雍正的新政變成快板讓叫花子沿街賣唱,如此通俗易懂百姓也容易接受,李衛的想法異於常人,總是有些好點子出來,雍正微服私訪看見了如何不感動啊?李衛生了個孩子叫做李忠四爺,就連雍正的看不下去改為李忠,可見李衛的忠心。


科舉舞弊案一發生,李衛就敢帶兵搜考場,完全不顧後果,只要是為雍正辦事就一樣,不怕事大忠心就好,除了李衛誰有這樣的魄力與膽量,李衛與媳婦進京就不做轎子,說到了主子的地盤坐轎子這是對主子的不恭敬,後來李衛進宮看見雍正的飯量那麼少哭的稀里嘩啦,雍正心裡能不暖和嗎?曾靜罵雍正滿朝文武看熱鬧,唯有李衛脫了官服暴打曾靜,這不就是替雍正出氣嗎?李衛為雍正辦事嘔心瀝血也日漸消瘦雍正能不心疼嗎?


都說雍正疼李衛,李衛也是真忠心真辦事啊,這樣一個伶俐忠心會辦事的奴才叫雍正如何不喜歡不重用呢?


婉兮歷史


電視劇《雍正王朝》裡雍正為何喜歡狗兒李衛?

《雍正王朝》裡,雍正皇帝不但喜歡狗兒李衛,還信任和重用李衛。這主要是李衛跟著雍正多年,又忠心耿耿,辦事能力強!特別是雍正的新政,都是先交給李衛試行,這種信任有加非一般臣子能擁有的!



一,特殊的經歷,感恩雍正的收留。

李衛,原本叫狗兒,是一個要飯的!

那一年黃河漲洪水,很多地方水淹。狗兒就跟著逃難到了河南!同行的有個叫翠兒的小姑娘,後來嫁給了李衛。還有個叫坎兒的,後來做了雍正的管家叫高福兒,由於為了八千兩銀子和一個女人出賣了主子。最後丟在雪堆裡活活凍死!

當時三個人都因飢餓暈倒在路上!雍正那時是四貝勒恰巧辦事路過,就好心救了仨人,見他們無家可歸就帶回了京城!

狗兒李衛人聰明又靈活,就當雍正的跟班!翠兒就給雍正福晉當侍女!

後來慢慢長大了,狗兒不知道怎麼把翠兒肚子搞大了,當時雍正處他們死罪,是謀士鄔思道進言救下了!所以,李衛夫妻倆一直對鄔思道感恩!

當然對雍正也是忠心耿耿!



二,出外做官,政績斐然!

李衛後來出了京城,到地方做官!也是政績斐然!

出任浙江巡撫,重視農業,重視黃河缺堤,重視百姓疾苦,受到老百姓愛戴!

出任江南巡撫,率先推行雍正皇帝的新政——官紳一體納糧,政績斐然!

把蘇北常年斷堤的黃河道,成功合攏,開出荒田達七十萬頃!這就給剛剛登基的雍正呈上的都是政務上的“大禮”!

李衛在處理整頓鹽務,也是成績令人矚目!

這樣一來,李衛不論是做地方官,還是後來回到京城做京官,都是恪盡職守!對雍正皇帝忠心耿耿!



由此可見:特殊的人生經歷,讓李衛有幸跟著雍正幹!加上自己的能力強和對雍正皇帝的忠心,李衛得到雍正的重用和信任喜歡很正常!

【古今多少事,都在歷史中!歡迎關注!我是媚之夭夭!】


媚之夭夭


對比六位雍正的功臣你就知道了。

第一、年羹堯大家都知道,協助雍正順利繼位,平定青海之亂,官至撫遠大將軍、一等公,權傾一時,後來因為功高蓋主,得罪了朝野上下的清流言官,捲入權力鬥爭,做什麼都不對,最後被雍正帝賜死,享年才47歲。

第二、隆科多,康熙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之弟,佟國維之子,佟國綱之侄。因為雍正由孝懿仁皇后撫養了十幾年,視其為養母,所以稱隆科多為舅舅。

康熙末年,隆科多官至理藩院尚書,兼步軍統領、九門提督,康熙去世前,秉遺命,擁雍正登基。受賜襲一等公、吏部尚書、加太保。但還是晚節不保,因為地位太高權力太大,以及和八爺黨不清不楚的關係,被定下50款大罪,妻子入辛者庫,財產充公,軟禁至死。

第三、張廷玉和鄂爾泰是雍正的股肱之臣,一個是皇帝的貼身秘書,一個是封疆大吏,軍事奇才,雍正在世時最欣賞和寵愛的就是李衛、鄂爾泰、田文鏡,準張廷玉配享太廟,準鄂爾泰入賢良祠。但是這兩個人晚年和死後還是遭遇了一些波瀾,那不是因為雍正,而是因為他們活得太長,到了乾隆朝,驕傲而自信的皇二代乾隆又要用這兩個顧命老臣,又忌憚他們,還動不動要挾,壓榨他們,張廷玉幾次想退休退不了,只有和皇帝就工資問題討價還價以求自保,不料乾隆一定要通過打壓他們來為自己樹立權威。所以兩位老臣為清王朝鞠躬盡瘁了一輩子,最後沒能頤養天年,死後子女還難免捲入是非。

第四、田文鏡是貫徹雍正政策最為堅決徹底的酷吏,之所以說他是酷吏,是因為他執行政策不怎麼動腦經,不如李衛靈活,不過因為忠直,深得雍正信任和喜愛。田文鏡死在了雍正朝,這是他的幸運,雍正帝賜葬泰陵附近,諡號端肅,還命河南為其設立專祠。其實田文鏡的執政能力是值得商榷的,特別是他晚年古板嚴苛,頑固不化,匿災不報,在地方上引起的民怨很大,丟給了乾隆一個爛攤子,因此,到了乾隆朝,很多榮譽被拿掉,最陰差陽錯的是,田文鏡墓因佔用乾隆帝西陵掃墓御路三尺,被乾隆帝夷為平地。佔地只是一種說法,真要是喜歡,可以配享太廟,要是不喜歡,找個藉口將你剷平,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乾隆對他的反感。

第四、十三爺允祥,其能力,功勞,貢獻,都是沒有人可以否認,抹黑的。只是因為他身體不好又積勞成疾,英年早逝。

第五、最後就只剩下了李衛。如果仔細觀察前面不得善終的大臣,其中大多數都是在權力核心走來走去,所謂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就容易被端掉。李衛有個很大的優勢,他基本上是在做地方官,而且專業技術很強,最開始是管理鹽政,後來修海塘,管刑獄,河道等,他做的都是對國家的經濟,稅收,財政,治安有大利的具體的事情,做得好,大家都看得到。而相對來說,參與權力鬥爭的機會較少。而為官一方他又比較注意體察民情,靈活變通,口碑也比較好。遇到這樣有能力的大臣,無論是哪一朝的皇帝,都是捨不得浪費的。李衛有以下幾個優勢。

一、雍正帝對張廷玉除了信任以外,還有一層就是“尊重”。對待李衛則不同了;他們君臣二人的情感比父子還要近,這在雍正皇帝的性格上有些不符,雍正皇帝是一位不容易接近的人,更是一位耍習慣了的帝王心術的皇帝。

李衛能得到了雍正皇帝的如此厚愛完全是李衛的智慧。都說伴君如伴虎,可李衛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沒感覺到很累,相反;他們君臣的談話非常輕鬆。

二、李衛的突出表現就是一個字“忠”,沒有忽悠的成分。李衛明白,在如此狡詐的雍正皇帝面前忽悠是行不通的。比如“年羹堯”,在江夏鎮差事辦的挺利落,雍正皇帝對於年羹堯的狠毒也給他擔當了,可是年羹堯為了江夏鎮的銀子竟然對雍正皇帝隻字不露,想瞞天過海,這讓雍正未來對年羹堯放心不下埋下了伏筆。

三、李衛在雍正面前說實話。張廷玉與李衛最大的不同是:前者張廷玉是統領百官的中樞宰輔,想的是天下大事,皇帝的左膀右臂。李衛則不同;李衛是管理一方的封疆大吏,治理一方百姓平安,是雍正皇帝的一面標杆。

李衛是從一名乞丐,活生生的讓雍正皇帝調教出來的得力干將,如同兒子一般親近。張廷玉則不同的是前朝康熙皇帝使用過,並經過千錘百煉且信得過的人。




漁人影視


雍正的心腹就那麼幾個人,年羹堯、張廷玉、田文鏡和李衛。李衛的忠誠度比他們都要高,對雍正更有歸屬感,雍正自然對李衛高看一眼。

李衛和年羹堯比,同是潛邸奴才,年羹堯經常左搖右擺,一會兒去討好八阿哥,一會去抱大將軍王胤禵的大腿。雍正這個正經主子,對年羹堯一直是防備有加,而把李衛派去年羹堯那裡,就是監視年羹堯的。

李衛是小叫花子出身,本來飯都吃不上,雍正救了他,他才有立足之地。雖然他不認識幾個字,但是人機靈,雍正也開始刻意培養他。有一次李衛從外地回北京,見到了高福破敗的房間,不禁觸景生情,懷念起這個被雍正處死的兄弟。一旁的鄔思道勸他:

“人已經死了,你就不要再想了。”

李衛說,自己原來是一個小乞丐,四爺給了他飯吃,現在還做了官,但是自己這個官不管做到多大,也不能忘了四爺的恩情。因為自己就像樹葉,枝繁再茂密也要記得自己的根,而這個根就是四爺,自己什麼時候忘了四爺這個根,自己這片樹葉也要枯死了。鄔思道很高興,連連說狗兒(李衛的小名)孺子可教也!鄔思道那麼聰明的謀士都知道李衛大有長進,已經不是那個渾渾噩噩的小叫花子了。

如此聰明的李衛,加上對雍正的忠心,讓雍正完全放心。一些體己話,雍正也和李衛說,後來弘時暗殺弘曆,雍正詢問李衛的看法,這就把李衛當成自己人了。而李衛四兩撥千斤的回答真是有心機,他說這是皇帝的家事,自己不好插嘴,但是覺得現在雍正太難了,要不是先帝康熙當初那麼寬容八阿哥,現在八阿哥也不會在朝堂上逼宮,搞得雍正險象環生。

李衛即表達了自己不會介入皇子之間的鬥爭,把自己摘乾淨,又把八阿哥痛斥了一番,感嘆康熙沒有解決掉心術不正的八阿哥,這才造成了雍正的危機。雍正聯想到自己被八阿哥逼到差一點被架空,就想為弘曆解決未來的隱患,決定處死弘時,給弘曆創造有利的局面。

李衛的話直接促成了弘時的死亡,而又不被雍正懷疑干涉立儲,確實非常高明。


華聲1818


《雍正王朝》中的李衛有很多優點,忠心耿耿、安守本分、能力超群、授人以柄(讓雍正拿著自己的短處),所以成為雍正最信任、最喜歡的奴才。

下面我們結合電視劇的劇情(非歷史真實)來逐一分析:

一、忠心耿耿

二、安守本分,知道自己是奴才,事事安守奴才本分

三、能力超群,經常做成別人做不成的事情

四、主動讓主子(雍正)拿著自己的短處把柄


一、忠心耿耿

李衛是雍正奴才中最為忠心的,他和坎兒(高福)、小翠三個人從小一塊要飯,機緣巧合,被當時的四阿哥胤禛收留,從此忠心耿耿,替四阿哥辦差。

他的忠誠度比坎兒(高福)高多了,高福由於小翠跟了李衛就喝悶酒,被八爺府管家以美色誘惑,抓住把柄,逼著高福給他們當臥底。

但是李衛從始至終,對雍正忠心耿耿,雍正最喜歡這樣的奴才。


李衛不僅忠心,還善於表達自己的忠心,他和小翠夫妻兩人都精明過人,但是很會討巧,給兒子取名李忠四爺,引得四阿哥胤禛開懷大笑,當場賜名李賢。

李衛雖然文化很低,但是哪有這種四個字的名字,所以人家李衛是假痴不癲,裝傻竟然瞞過了精明無比的四阿哥。

二、安守本分,知道自己是奴才,事事安守奴才本分

李衛知道自己是四爺的奴才,所以在四阿哥和福晉面前,處處以奴才自居,哪怕做了封疆大吏,也是如此。

電視劇中,李衛和小翠奉命回四阿哥府邸(雍親王府),離雍親王府還有很遠,夫妻就下了馬車,步行到雍親王府叩見四阿哥。

四阿哥眼線極多,見了李衛,馬上說,你提前下車,步行過來,很好。

當時的李衛已經是知府,坐個馬車沒問題,但是李衛要的就是要守這個奴才的本分。


在雍正眼裡,年羹堯也是個奴才,但是一個不安分,好擺譜的奴才。

兩相對比,李衛是模範奴才,年羹堯是混賬奴才。


三、能力超群,經常做成別人做不成的事情

電視劇中,李衛多次完成很多棘手的任務。

比如,去八爺門人開的當鋪當東西那一集,裝作是山西來的賣祖產的大少爺,就成功的騙過了見多識廣,狡猾多智的當鋪掌櫃。

又比如,在江南比較早的推行攤丁入畝,幫雍正摸索經驗好推廣到全國。但是在推廣的過程中,遇到了極大的阻力,按察使黃倫帶頭反對,使得新政無法推行。李衛藉著劉王氏的案子,一舉扳倒黃倫,搬走了這塊絆腳石。

手段之高,用心之深,效果之好,令人叫絕。

四、主動讓主子(雍正)拿著自己的短處把柄

這一招是李衛最最最厲害的一招。

一般人,都希望上級領導知道自己人品好,能力強。

唯有這個李衛,故意的再一些事情上把短處把柄送到雍正手裡,讓領導拿著自己的小辮子,反而對自己放了心。


具體講,李衛有兩個缺點,

1.沒文化,寫個奏摺都是狗屁不通,但是雍正笑罵之餘,十分放心

他這一點和韋小寶有異曲同工之妙,大家都看過《鹿鼎記》,知道韋小寶機靈過人,記性極佳,雖然不喜歡學習,但是 堯舜禹湯 四個字,他偏偏無數次的說出 鳥生魚湯,這不是韋小寶蠢,記不準這四個字,這是讓康熙皇帝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大草包、大飯桶,好控制,無危害,讓皇帝放心。

李衛也是如此。

2.好色

李衛好色不假,但是能裝作特別好色,還主動送把柄給雍正。

A 和小翠吃禁果,未婚先孕。

四阿哥府的規矩極大,極嚴厲,四阿哥胤禛可以用家規燒死二人。但是劇中鄔先生勸了幾句,胤禛發作了一下,然後就把李衛小翠驅逐出府,到年羹堯處當差去了,看起來是懲罰。

但是後來胤禛繼位,凡是留在府裡做秘密差事的人,包括高福,都悄無聲息的消失了,被雍正處理掉了。

而李衛已經從知縣步步高昇,看起來他是因禍得福,因為被驅逐反而逃了命,但是未必不是李衛故意犯錯,以達到被驅逐的目的。

細思極恐,智謀如此之深。


B 位列封疆,出入青樓,誥命夫人,上前撕打

李衛明明知道雍正皇帝來到江蘇,在公務之後,卻跑去找小媚仙去了,讓雍正在門房等了一個時辰,回來後,一句請罪的話也沒有,反而要求皇帝替他保密,做出一個不怕皇上,怕老婆的可憐樣子來。

雍正還沒來得及教訓他。

巡撫夫人小翠就闖了進來,照著李衛又打又罵。雍正皇帝明明坐在那裡,這麼大個活人,小翠就裝看不見,只和李衛撕打。

李衛那麼精明的一個人,卻不肯說一聲,你看主子在這裡!

這句話就是不說,只是和小翠糾纏。

雍正冷冷的坐在那裡看戲。

這兩口子真是戲精。李衛的精明就不必說了,有意讓皇帝相信自己還是好色,比以前更好色了,連青樓都常去。

小翠那是從小做丫鬟的人,在四爺府裡伺候福晉,眼神極佳,掃視一眼,什麼都能看到眼裡,卻裝作沒看見,裝作氣昏了頭,要和李衛拼命的架勢。


夫妻演雙簧,看起來還真是騙過了猜疑心重、無比精明的雍正,讓雍正覺得這個小子有小辮子在自己手裡。反而對他很放心。


大家對比一下清流黨的領袖李紱,結局如何。

帝王心術,不能用常理忖度,如果本事大、人品極好,好到找不到毛病,那麼皇帝或者上司反而是不放心的。

大家想想歷史上的劉邦和蕭何的故事吧,當蕭何強佔老百姓土地的時候,劉邦反而放了心。


李衛忠心耿耿、安守本分、能力超群、授人以柄(讓雍正拿著自己的短處),不愧是雍正最信任、最喜歡的奴才。

歷史上的李衛和電視劇中的有很大不同,以上悟空問答是根據電視劇寫的。


這是我悟空問答的第142篇,如果您喜歡,歡迎查閱前面的141篇。


陳健4396


在雍正王朝中,李衛可以說說是李衛的半個兒子。至於雍正為啥喜歡李衛,在劇中已經詳細的告訴我們。鄔思道跟李衛有一段對話是這樣說的,鄔思道:“多少人讀書十年寒窗求之不得這官帽,狗兒,你要好自為之。”李衛:““鄔先生,您說的意思我明白!做人跟做官一個理兒,就是不能忘本!”

李衛的為官不忘本在劇中有一體現:李衛做糧道後回京述職,雍正問他做糧道了連一頂轎子錢都不捨的花。李衛實話實說的告訴雍正,自己是坐轎子來的,只不過靠近雍王府的時候下轎步行來見主子。在雍正面前放低姿態,且把自己的成功歸功於雍正的培養。最最能體現李衛的忠心感恩的片段是李衛給自己兒子起名為李忠四爺,要世世代代,祖祖輩輩的記住雍正皇帝對自己的恩情。



愛吃的小豬熊


周星馳的電影《九品芝麻官之白麵包青天》中包龍星(周星馳飾)的父親臨死前告訴他“想要制住貪官,你就要比他們更貪”。這句話可以發散思維一下,好人做事總是用光明正大的方法,而壞人做事除了光明正大的方法之外也用一些陰險的手段,這樣,壞人就比好人多了一種“手段”,所以,好人想“以少勝多”很困難,所以好人做起事來總是因為一些常理或傳統而處處掣肘。

李衛沒有上過學,不會受到書本內容的約束,而且他頭腦聰明,又出身市井,從社會上摸爬滾打出來的經驗正是那些貪官汙吏的對手,四爺(雍正)的對手們常常被李衛的不按常理出牌打的措手不及。

最後,再說一個李衛受四爺喜歡的原因,李衛不像年羹堯功高蓋主就飄飄然,也不像坎兒因為一己私利容易受人擺佈,更不像鄔先生把四爺看的透透的。李衛除了辦事能力剩下的就只有絕對的忠心,四爺更喜歡這樣的人。




陳翔久點半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雍正手裡可用的人主要有鄔思道、年羹堯、田文鏡、張廷玉、李衛、十三爺胤祥等。要說雍正為何喜歡李衛,還得這幾個人對比一下才能知道。

1、十三爺胤祥和雍正私下交好,在雍正登基過程中手握重兵,鎮住各方勢力,為雍正的順利繼位保駕護航立了頭功。關於他的去處,雍正是有擔憂的,殺又殺不得,不殺萬一被八爺黨或者他人所用,或者分不出大小王也就是不明君臣之禮、君臣之道,就會後患無窮甚至前功盡棄動搖帝位。好在鄔思道點化胤祥:“你只要收斂鋒芒,皇上是不會拿你怎麼樣的”。那麼在雍正和十三爺胤祥相見之時,胤祥跪拜雍正說到“大位已定,朝拜新君”,順利化解了雍正的擔憂。雍正一看老十三認可君臣的事實,也就放下了包袱和胤祥攀談起來。雍正和胤祥的關係是手足加君臣加兄弟的關係。

2、鄔思道是曾經四爺的幕僚、高參,做過大牢身體殘疾之人。懂帝王之術、權謀之術,善用陰謀詭計,揣測讀人,心思縝密。雍正即位後連夜回到王府就是要殺掉鄔思道,因為他知道的太多了,而且是一些陰暗的、放不到檯面的爛事,只有鄔思道消失雍正才能心安。鄔思道知道自己的結局是什麼,但他不想死,只能逶迤口舌告訴雍正:“所有的事情我都會爛在肚子裡,而且提出了半隱的請求。就是說我還可以為你做點事,我在你的可視範偉之內,如果我動了別的心思,你殺掉我是分分鐘的事,我就是想活命,讓雍正放心。雍正看到鄔思道的表白,想到還能為我所用,放下了殺心,防他之心永遠存在。

3、年羹堯能做事、敢做事、有勇有謀、膽大妄為、居功自傲、功高蓋主。年羹堯是不可多得的全才、將才,是雍正的左膀右臂,為雍正平叛、穩定根基貢獻很大。雍正為了自己的帝業,為了自己的大清王朝,一忍再忍,可他得寸進尺、自視清高、無視廟堂、不作不死。雍正雖然惋惜,但不得不殺,以絕後患。

4、田文鏡能做事,敢做事,不會做事,剛性太強、柔性全無。是雍正新政的堅決執行者,辦事認真、一絲不苟、不徇私情,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他的任期內,在他所管轄的山東、河南等地,懲治貪腐、修理河道、籌糧賑災,安撫百姓等都是親歷親為,深得雍正的信任和愛惜。由於採用鐵腕手段、不徇私情,被指為酷吏,得罪了好多官紳,官場上受到了刁難和掣肘,讓人心疼。雍正對於田文鏡是信任、支持、愛惜,談不上喜歡。

5、張廷玉兩朝重臣,胸懷大局、統籌朝政、做事認真、細緻、周到、老練,堪當大用。是雍正王朝運營中心的操盤手,是雍正新政的參與者和維護者,勵精圖治、居功至為,是雍正所倚重之人。

6、李衛只要是皇上(雍正)的事,就是他的事,定位準確,就是雍正的一個奴才。雖然大字不識一個,不代表心裡沒數,缺心眼,實際上李衛最懂雍正想什麼,要什麼,幹什麼,這就是李衛的智慧。細數李衛所做過的事,把新政編成歌兒讓叫花子沿街傳唱,由於曾靜對雍正的不恭脫下官服暴打曾靜,帶兵進考場查處科考舞弊案,監視年羹堯的一舉一動等,這些事都做到了雍正的心裡,雍正自然心裡舒服。

李衛不僅把兒子的名字起名叫李忠四爺,還時常的對雍正噓寒問暖,關心雍正的起居日常,關心雍正的身體,看到雍正日漸消瘦,偷偷的抹淚,這一切雍正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李衛聰明伶俐,加之被鄔思道輔助和點化過,成長和成熟的很快,能做事,敢做事,會做事,而且做的都是令雍正舒服、沒有想到、刮目相看的事,心裡自然是喜歡了。


總之,電視劇《雍正王朝》就是一個故事,不能當正史來對待,嚴謹的人可以考證一些細節。雍正喜歡李衛是有原因的,所以拿出他身邊的幾個人來做一些對比和鋪墊更合適一些,歡迎下面留言討論。


我是壹拾壹說,給你提供一些有趣的、有用的文字,喜歡就轉發、收藏、評論、點贊,謝謝!


壹拾壹說


劇中的李衛是一個小叫花子出身,大字不識幾個,由於偶然的機會被當時在外辦差的四阿哥胤禛看中,帶回北京,一開始只是雍王府的一個小奴才,但越來越被四阿哥喜歡,先是當了縣令,在四阿哥登基後,先後當了江蘇巡撫、兩江總督,成了一名至關重要的封疆大吏。除了幾場大戲展示出李衛的機智和能力外,還有幾場戲展示了他懂事、乖巧、忠心的特點,一是帶老婆孩子回京看望主子,很遠就下車步行,還給兒子起名叫“李忠四爺”,聽著很搞笑,但是和年羹堯回京“百官跪迎”,見皇上還高坐於馬上,手下將領“只知軍令不知皇上”形成鮮明對比,暗示了二人截然相反的結局。二是和翠兒偷情、在雍王府回憶往事、刺死年羹堯、處置曾靜的幾段,李衛都是動了真情,展示了真性情和耿耿忠心。






已負今生


談起李衛,就要把真實的李衛與《雍正王朝》的狗兒李衛區分開來。

與歷史上李衛老朽不同的,二月河和導演把李衛的出身整成個混混,而年齡也縮小了,原因應該是為了作品連貫性、連續性和欣賞性。那麼就按影視劇的路子走下去。

但是,雍正從貝勒到王爺,最後登基就位,除了短暫的江南之行外,身為皇子,外放做官根本沒有這種可能,這就把雍正憂國憂民想了解民生疾苦施展抱負的想法和行動的道路完全堵死。

江南之行雍正最大的收穫,是得到了狗兒李衛(鄔先生不算,是雍正讓年羹堯早就物色好的)。

雍正在潛邸時期,一直親自或假手在調教狗兒和坎兒,這倆貨在雍親王府也算是王爺的貼身奴才,坎兒結局不好,狗兒出息了,先外放從基層做起,幾年時間就像雍正說的"開衙設府,當上封疆大吏"了。

李衛成功的背後有著雍正強大的助推,從影視劇中看到,雍正和李衛年齡相差較大,而不是真實李衛年齡大了雍正不少。雍正與李衛的關係不是其他幾位得力大臣和外官能相比較的,李衛與雍正雖說是主僕,雍正把李衛當成自家人也不為過,但應該看到,雍正是把李衛當成自己化身的一面,就像似雍正本人在外為官,不打折扣地堅決推行新政,實施皇上(朝廷)政令。

把李衛作為自己在民間,日常生活和外放官員看待的。朝堂之上的天天能看到,這裡的爾虞我詐不需要李衛,雍正時刻關注朝堂之外的各地,這就是李衛自始至終總是在京城之外不斷變換職務快速晉升,而不在朝堂之上任職的原因。這也是雍正最需要知道和了解的各地情況,只有忠誠的李衛才能真實告訴他,李衛是雍正唯一信任的人,沒有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