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做直销天天出去旅游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桑根达来海龙


这是应该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之前就不小心面试到了一家直销公司

进门就是只看到三间办公室,一间人事经理办公室,一间总经理办公室,一间会议室时,当时我就纳闷能力,心里想着你们公司做啥业务,都没员工办公!!!

直销的本质

所谓直销只不过是披着营业执照外衣的传销,同时他们利用宗教模式,给人洗脑,像病毒一样,快速传染给身边每一个人,很短的时间内就组织大量的人,每一个加入的人,都在不自觉中的摧毁自己,摧毁身边的家人,亲朋好友。


也正是直销助长不劳而获、急功近利、唯钱是图这种风气的蔓延。

为啥会有旅游?因为要赚加入人的钱

  1. 集中,封闭化洗脑还有销售产品
  2. 短时间内虚化和抬高你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品味

两种生活的巨大落差会使你否定以前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从而让你更快的加入他们,达到他们要想的状态,每天激励自己,充满激情澎湃。就是我们平时说看那种中传销毒那样。


直销天天旅游的最后都会变穷


  1. 你加入了他们直销团队后会有销售压力,会有人天天给你打鸡血。然而短期内你有没有发展到下线,这个时候你为了维护自己所在层级和地位,大脑就会给出一种你自以为是很聪明的办法,自己购买。殊不知,这一切早已在直销那些人的掌控中。到后面你就会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2. 旅游和各项开支足够让你钱袋子快速变空,而所谓的旅游会议,则是直销的人另外一个套路:他们会宣传做直销的人必须参加的这种旅游会议。两个目的,一是学习进步你肯定不能拒绝,二是带你下线参加给他洗脑。而你的下线肯定不会出钱,不然他就不来了,所以你会帮她出。本来这种会议的规格就比较高,通常是在邮轮,出去住也是主豪华大酒店,这还只是基本的费用。还有其他的购物,吃穿啊等,一次下来最少也得过万。一个月弄个好几天,你能坚持多久?。

有赚钱的吗?

有的,很少千分之一都不到。这种往往是顶层的直销人物,就是你向往的那种生活,然后你不断的掏钱给他,你还想赚钱?

直销底层的往往都很惨,妻离子散,亲朋反目一点都不为过。

所以,远离直销,远离传销,幸福安康。


在下惊鸿


我的姐姐做过安利。

当时大概是2000年前后,那时候直销企业还不像现在这样多,好像只有雅芳、安利几家。

姐姐曾经是个音乐老师,业务、形象、气质俱佳,唱李娜的《青藏高原》高音毫不费力,非常专业。

就是这样一个人,最终走上了直销之路。

那时候,她开口是翡翠,闭口是钻石(翡翠、钻石都是安利当时的业务等级),不是这个人去出国旅游了,就是那个人挣了多少多少钱。

谈及未来,总是双眼放光,对未来充满瑰丽的想象。

做直销的她,像加满油的马达一样充满激情,一次次在家里做产品试验,风雨无阻去参加小组家庭聚会,在家里一遍遍的练习分享感言,还专门买了昂贵的职业套装,不远千里、不辞劳苦坐飞机去厦门、济南听课。

有梦想的人,是值得尊重的。但是有着直销梦的人,家人朋友都是要遭殃的。

她的家里,到处都是安利的产品,瓶瓶罐罐、林林总总、琳琅满目。做直销是有业绩压力的,不囤货就完不成任务,就拿不到所谓的“提成”。

劝阻是没有用的,她会很坚定的说“你们根本不懂!”姐夫、公婆和她争吵不断,提起她总是摇头叹气。

亲戚、朋友碍于情面,或者多或者少都要买点牙膏、洗洁精,蛋白粉等等。

仅是如此也就罢了,最受不了的是她见人就说安利好,任何人有反对的观点,她都非常激动、非常严肃的辩驳。还不放弃任何机会,利用每一点可能发展下线,最后周围的人,人人避之唯恐不及。

最后坚持了2年多,一直赔钱,终于无奈而又失落的放弃了。

她不做直销后,因为囤货囤的太多了,我们兄弟姐妹每家都帮她吃了很久的安利蛋白粉,最后还是有一部分过期扔掉了。

做直销有没有人赚钱?有的,但是极少数。

直销好不好?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从商业模式上来讲,假设直销可以无限扩张,因为地球上的人是有限的,最后加入的那一批人注定是无下线可发展,是绝不可能赚钱的。

而且,直销产品普遍价格高昂,严重背离产品本身的价值。

对于多数普通人来说,做直销主要是靠人情,靠透支亲朋好友的感情额度起步。一但人情用尽,发财之梦也就到了醒来的时刻了。

直销的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开会?一方面开会都是收费的,组织者通过开会就能饱赚一笔;另一方面,直销公司要通过"分享",“催泪”,“自己公开承诺要卖多少多少货”的形式,不断给直销员灌输发财的美梦,不断“打鸡血”,让直销员尽可能地长时间保持激情和动力。

在信息封闭的年代,人们缺少对直销行业、直销产品的了解和横向比较,直销可以大行其道。而到了资讯传播快捷、高度透明的今天,靠拉人头模式赚钱的直销业,注定会走向没落。

但是直到现在,直销业还有很多变种,还有很多人趋之若鹜。

并不是这些人不懂得其中的弊端和问题,只是他们都对自己充满自信,都以为自己足够聪明,绝不会是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

对于直销从业者,我很欣赏她(他)们为了梦想而努力的奋斗精神,这是正能量。

但我另外一个感触是,在应该积累人脉的时候,你却用人脉来换钱,那么人脉丧失的同时,你失去的还有将来发展的机会。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奋斗的路径有很多,稳扎稳打,厚积薄发,挺好。



Ps:写了此文,收到不少点赞,但也有不少恶语。那些支持直销的朋友,我在悟空上还有一个回答——“加入直销公司几个月了,投入了好几万,感觉很难,退出却又不甘心,应该放弃还是坚持?”,在这个答案上,我讲的更多。如果没道理,欢迎理性讨论,但是杜绝侮辱谩骂。另外,奉劝一句:直销有毒,迷途知返!

雷人说


我前妻大概是2012年被她亲姐拉去做玫琳凯,当时我还年轻刚刚结婚没多久不知道这个是什么东东,原以为自己亲姐叫她去做事业,不会害她,我去过两次她们的活动,又是唱歌跳舞呀,你鼓励我,我鼓励你,亲你是最棒的,现在想起来都可笑,还到处旅游,国外国内,我幸苦几年的工资全部搞完,每次达不到人员就自己拿钱买货,结果屯了一屋子的货,一套下来3000左右,我二十万两年搞完,后来天天问我要钱,没钱天天抄架,说我不支持她的事业,我自差没去卖血了,最可气的是忍不了早上一大早画两三小时装,每天打扮的像个吉娃娃,画的像个日本歌妓一样,晚上十二点一点回,打她电话不是关机就是不接,最可气的是叫她别去做这个了,她说就宁愿选择玫琳凯也不选择两岁的儿子和我,最终打了一架,2014年以离婚收场,人生就这样浪费在她身上了


遗憾你哥


我有个朋友做无限极,把我和我老公也弄进去了一段时间,洗了脑,那段时间我们也很积极,后来因为店里忙抽不出时间搞,他两口子劝我们实体店不好做,不要花太多心思,专心做无限极更赚钱,我们还在一个无限极专卖店里投了钱,后来我们向身边的人推销无限极时实在是受不要别人怀疑和不屑的目光,觉得我们不适合做这个,还是干回实业,毕竟店里投资几十万,不可能说放弃就放弃。虽然刚开始的确亏几年,很辛苦,四年过去了,我们店里现在已经开始赚钱了,我那朋友老婆也跟人跑了,他现在还在无限极,三天两头找我老公借钱,刚开始说的一个月一万两万的工资呢?难道不够花吗?现在如果无限极真出了问题,他已经四十多岁了,离婚后人又整天没有斗志,我老公已经不想再借钱给他,借的也从来不还,本来很实诚的一个人,做为朋友真的很担心他


钜豪照明sujun


题主问的是“那些做直销天天出去旅游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假如是其他行业天天出去旅游,未必会引起关注,但加上“直销”两个字,意义明显不一样。

题主也许是出于考察的心理,咨询这个行业到底如何;也许是对这个行业有所偏见,进而对直销人员“天天旅行”很感兴趣。

从题主的提问中,可以得出两个关键词:直销、旅游。现分析如下:

一、关键词一:直销

“直销”在中国已经成为比较敏感的词汇。谈起直销,人们往往想起传销。很多人分不清直销和传销,甚至出现了“谈销色变”的现象。

在这里,我简单介绍下,直销与传销的异同点:

1、合法性

2005年《直销管理条例》颁布并施行。它是为规范直销行为,加强对直销活动的监管,防止欺诈,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而制定的本条例。

《条例》的颁布,让该行业有法可依。

直销与传销最重要的一个区别是,直销是合法的,而传销是非法的。

2、产品

直销企业有比较优质的产品。以安利为例,洗洁精、牙膏、沐浴露等日常用品,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信赖,为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传销组织产品低劣,甚至没有产品,以拉人头挣钱。

3、活动场所

传销由于是非法组织,国家重点打击对象,因此活动地点比较隐蔽。直销有正规营业执照,可以光明正大地租办公室、开店等。

二、关键词二:旅游

旅游是直销企业对比较优秀的从业人员的一种奖励。

以安利公司为例,达到主任级别,1年1次免费国内旅游;达到经理级别,1年1次免费出国旅游;达到总监级别,3次机会。去的地方多为旅游胜地,比如澳大利亚黄金海岸,泰国普吉岛等。达到总监级别,公司会邀请你去总部参观,把你的照片挂在总部墙上。

总的来说,级别越高,去的次数越多,自然旅游的国家和地区越多。

后来有别的直销企业,效仿安利公司,邀请直销人员旅游。

另外,从题主的角度来说,直销人员外出培训比较多,所以会有“天天旅游”的错觉。

三、直销人员后续发展情况

这个是题主比较关注的问题。与其问“旅游”后怎么样,倒不如问直销人员后来发展情况。

1、破产

这是大多数直销人员的命运。直销的金字塔结构决定了,从事的越晚,位置越低,越不容易挣到钱。

这种营销模式往往非常诱惑人,人们在刚接触时,处于兴奋期,往往会大量投钱进去,以为这样可以一夜暴富。等清醒过来时,除了一大堆囤积的货,就是面对破产的命运。

这也是直销被诟病的原因。它成就了极少数人,却造成了更多人的悲剧。

2、从事别的直销企业

有的直销人员做一段时间后,清醒意识到,自己加入太晚,想要成功非常艰难。于是加入新的直销企业,努力做金字塔顶尖的人。

3、既得利益者,继续给别人造梦

那些从事早的直销人员,已经是金字塔顶尖的人,成为既得利益者。为了稳固自己的收入,他们会定期组织会议,鼓励后来者:“好好努力,你们也能成为亿万富翁”。

会议的效果非常有效,直销人员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继续投入到战斗中。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焱公子


这问题挺有意思,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阿拉斯加鱼油传销,就有人邀请我参加洗脑大会,这三十年来,参加过摇摆机,磁疗床,太阳神,无限极,权健火疗,酸碱平衡,还有安利净水器等邀请洗脑、吃饭、旅游等活动(一般是给他们凑人数),但是我一直什么都没参加传销直销。的确那种洗脑是很诱人的,是很有冲动的。有一次被邀请参加年终表彰大会。当宣读某人一年努力从什么级到达什么级,奖励轿车一台时,多少人心潮澎湃,连旅游途也不忘宣传产品。但是有很多人买了产品,除了卖给亲戚朋友外,大多数滞留在自己手中。我为什么没参加,就是我的发小又是同学,最早卖过磁疗床,没发财,卖出去的又得还退回,所以受人之约凑人数,去了就是玩和吃饭,就是不参加。你可以问问周边的人,传销直销的人可以说发财的不多。


岱下明珠天平湖畔153


上大学被人带去完美开会,听大咖分享,各种赚钱,什么车子,别墅!对于我们这种农村出生又想出人头地的感觉直销是最快的方式!开过会回来冷静了一个月,觉得不就是传销嘛!毕业后参加工作也很可怜,房租都快付不起。后来去男朋友店里上了几个月的班赚了点钱,又被带进无限极,阴差阳错的无限极治好了我的腰疼!就跟着做了一年多,直到怀孕五个月身体不适就停了下来!那时家人没有反对,那一年多真的让我见识了很多,我还是比较理智的,上面的老师总是让人冲业绩,拿职称,有的人碍于面子就花钱买货冲业绩,我搞死都不买,我说能力就这么大!我还跟其他几个人说,我们是来赚钱的,不是来冲业绩成就上面的老师的!看着另外几个同伴在无限极不断的投资,跟随老师很多年,生活依旧没有什么起色就开始质疑这些老师就是拿我们赚钱!还好自己自用产品都是在里面赚的钱买的,就等于浪费了一年多的青春!最近听说以前那几个老师现在各个都做的不错,但是收入一年也就十几万,好的也就二三十万!其他下面的跟随者我走了都两年多了,他们还是老样子!挺同情他们的!现在还是在用无限极的产品!对直销不排斥也不鼓励!总之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也砸不到我!脚踏实地很重要!


如梦初醒897


具体情况不是很清楚,估计大部份人也是混得不咋滴,跟打份四五千块钱的工差不多,甚至有的人连两三千块钱一个月都没有。

说到直销,相信绝大部份人都会联想到传销这个敏感词语。事实上,有些公司的确是在打着直销的名头干传销活动。

我对直销公司和品牌了解最多的是完美公司,还有就是安利,再有就是无极限,因为身边都有人做,或多或少地接触过。

在07年时,我有个大学同学在做完美产品,被他拉去过听课,第一次看到那场面啊,真的吓到了我。不过,我又很快就镇定下来,想要看看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到底是不是在搞传销,顺便把同学从“水深火热”之中救出来。

后来,我发现参加直销讲课活动的人,大多数是大学生,还有一些是中年人、老年人。他们很多人都是思想固执,或者是生活困难,抑或是情感受挫,再或者是内心孤僻,寂寞无聊的人。

每一次上课,他们都要唱歌,唱那首歌词积极向上,乐观开朗,令人精神振奋,心怀感激的《感恩的心》,而且还要配合做手语,目的旨在洗涤人的内心。

唱歌完毕,就是开始宣传直销产品的内容,其特点就是种类多,价格高,用量少,有夸大宣传的嫌疑,可与同类产品比较,确实又有些优势。比如完美芦荟胶,的确是比较好用。

接下来,讲师开始讲述拉人的套路话术,什么ABC邀请法,面对面沟通法之类的,以及讲解直销行业的巨大前景,比如做直销就是自己做老板,干传统行业就是打工,拉的人头越多,赚的钱也就越多等等。

然后,讲师让学员之间互诉衷肠,开始比惨,谁最惨就要哭得越大声,用来释放内心的负能量,以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明白做直销的意义,要知道做直销就是在等于重新做人的道理。

最终,我终于受不了了,就不再去听直销完美的课,不管我同学如何给我灌输那一套思想,我就是不去,并且劝告他不要越陷越深。

奈何,我同学要一心走到底,想要在直销行业里面闯出一片天。毕业后,他每隔一段时间就发布一些去旅游的视频相片出来,说谁谁做直销完美后喜提凯迪拉克轿车一辆,那个人做直销完美后买下一栋别墅之类的。

不过,几年过去后,我同学不再从事直销行业了,转行了。

很明显,我同学并没有在直销行业里面赚到什么钱,不过他练就了一张利索的嘴皮子,骗到了一个漂亮的美女做老婆。

所以,大家在面对直销行业时,一定要慎重。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52460130179615470"} --}

剑动天下


我有个亲戚就是做直销产品的。

亲戚家里一直都是经商的,做花卉批发生意。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在我们这边省城买房买车。一度时间成为我们众亲友里面最风光的。

做花卉批发,有时候遇到大货(大颗树木)时,需要请叉车,起重机之类的。

有一次我亲戚在起大货的时候,绳子没系紧,树掉下来,一根树枝砸到了我亲戚的脚。

虽然不算特别严重,但还是在医院出院之后在家里休养了两个月时间。

而就在这两月时间里,我亲戚接触到了一个直销产品:某美!

知道我亲戚受伤,她一个做某美产品的朋友过来探望。送了几桶某美的保健产品,顺便给亲戚讲了做某美的各种好。

特别是提到我亲戚做的生意容易受伤的时候,让我亲戚感触良多。

而我亲戚一方面是从事花卉行业太久,心生厌倦;另一方面也是正好自己受了伤(之前很多都是工人受伤)体会到了危险性。再加上她在家确实也是无聊。

于是,我亲戚就开始频繁的跟那个做某美的朋友联系。

亲戚休养完了之后,几乎都不到铺子上去了,每天都跟着她做某美的朋友参加各种“洗脑”大会。

回来之后,就跟家人、亲朋大肆宣传。说什么“清调补”,说什么“现在不养生,以后养医生”,说什么“传统行业以后统统都要倒闭,只有直销才是出路”之类的话。

刚开始,作为亲戚,我们都或多或少会买点她推荐的产品。

但时间一长,大家就开始有点反感了。每次知道她要来,我们所有亲戚都会找借口说不在家。

我们有个亲戚群,她每天都在群里推送各种关于健康、关于某美的链接。以至于整个亲戚群都不怎么活跃了。

做直销,想要“升级”,就必须要每个月卖够多少钱的货。就是类似从专员升职到主管,再升职到经理这样的。

等级越高,提成点越高;背后隐藏的,就是你卖的货越多,下线发展得也越多。

而我亲戚家里的某美产品,从保健品到生活用品一大堆。就是她用自己的钱买回来,为自己升级用的。

有时候我们会跟她说,这相当于就是在囤货,万一卖不出去岂不是亏了?

她总是回答“我们某美的产品,其实卖的不是货,而是送健康。再说了,我们自己也要吃的。”

“赚不到钱,赚健康。”这是他们所有某美人的口头禅。

随着做某美越来越久,我亲戚家里的货也越堆越多。而家里的开销也越来越大。

平时买一管牙膏,可能十几块钱。而某美的牙膏,动不动就是四五十,五六十这样。洗发水也贵的离谱。

小孩儿生病,亲戚不是第一时间送医院,而是吃某美的产品。

逢年过节给家里老人带的礼品,也是某美的产品。

开销大了,再加上亲戚又不怎么管店里,生意也越来越差。

一方面,亲戚老公是我们公认了的“懒人”,平时从来不管店里的。突然来管店里,钱收回来就拿去打麻将了。所以,生意越做越差。

另一方面,那些以前跟我亲戚做生意的客户,每次来都被亲戚推销某美产品。逐渐的,客户也越来越少。

最终,我亲戚原来的生意转让了,连货带铺一起转给了另一个同行。

家里收入断了来源,于是亲戚就全身心投入到直销事业中去。

前段时间我去她家里,都还看到一大堆某美的产品。

每每提及此事,所有亲戚都只能默默摇头。

PS:据我所知,亲戚现在还欠着一大笔贷款。有些是借的,有些是之前做生意欠的进货款,有些是信用卡。反正现在他们一家人过得极其狼狈。


职场大侠知阳


那些做直销天天出去旅游的人,其实一切都是骗局,一切都是谎言,根本就没有旅游。

直销就是传销,传销还是传销,然而,传销和直销很多人都分不清楚。

先给大家区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直销,所谓的直销就是有产品。

给了钱你立马就能得到产品,而且有面对面的服务,比如说安利的一些店面,你可以直接去店面享受一些服务。

可就是因为这些东西,许多传销洗脑人员,借助这样一些见得着的东西,吹嘘得天花乱坠把传销说成直销,让人信以为真。

做传销旅游的,是到了老总级别,曾经有过天津天狮的经历。

天狮一般分为业务员,业务代表,主任,经理,铜师。

业务员和业务代表都是吃苦阶段,主任可以做宝马车(破自行车,在自己所在的城市旅游),老总(出门打的,享受全国旅游待遇),铜师(国外旅游)

其实这一切都是骗局,人家旅游了只是嘴皮子上说说,老总每一次下来都是吹嘘。

根本就没有旅游,几遍是做到老总级别,其实跟下面差不多。

没有所谓的吃住三星级宾馆,一切都是做给下面的人看,让人信以为真。

因为都是在一个环境里,大家都相信,即便不信也不能说出来。

其实这些人也很辛苦,装逼装得累不说,而且自己还要到处借钱维持自己的开销,甚至有的还得四处打工。

(图片是一做到老总的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