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告誡孩子:一定要找到適合的路,不高估自己,也別低估自己


巴菲特告誡孩子:一定要找到適合的路,不高估自己,也別低估自己

“我們周圍許多人都明白自己在人生中應該做些什麼事,可是卻遲遲不拿出行動來”——巴菲特

巴菲特教育孩子們一定要找到自己適合的路。雖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是如果我們更好地瞭解自己,站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上審視自己的人生,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常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就是說既不高估自己也不低估自己,對自己有正確而客觀的認識。認識到這一點容易,但要做到這一點,卻非人人能及。

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有一位叫傑克的年輕的小夥子,他足夠機智,在幾樁投資生意中,都表現得非常優異。很快,不少獵頭公司看中了他,都來慫恿他跳槽,這位小夥子一直視巴菲特為偶像,於是他決心誠心誠意的聽下巴菲特的意見。

巴菲特看到面前這位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心裡湧起一股暖流,他決定好好指點一下這個年輕人,因為他一畢業就來到自己的公司,自己太瞭解這個孩子的優勢和劣勢了。

巴菲特告誡孩子:一定要找到適合的路,不高估自己,也別低估自己

他告訴傑克,他認為傑克應該繼續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待上一段日子,因為他覺得傑克雖然很優秀,但缺乏大買賣時必備的心理素質,因為在公司裡有很多前輩可以給他當定心骨,制定一個大方向,但是他去別的公司自己做主,可就沒有這麼容易了。

聽完巴菲特的諄諄教誨,年輕人陷入了沉思。巴菲特接著給他講一個故事,一隻覓食狐狸的故事。

狐狸欣賞著自己在晨曦中的身影說:“今天我要用一隻駱駝作午餐呢!”整個上午,它奔波著,尋找駱駝。但當正午的太陽照在它的頭頂時,它再次看了一眼自己的身影,於是說:“一隻老鼠也就夠了。”

狐狸之所以犯了兩次截然不同的錯誤,與它選擇“晨曦”和“正午的陽光”作為鏡子有關。晨曦拉長了它的身影,使它錯誤地認為自己就是萬獸之王,並且力大無窮、無所不能;而正午的陽光又讓它對著自己縮小了的身影妄自菲薄。


巴菲特告誡孩子:一定要找到適合的路,不高估自己,也別低估自己

像這隻狐狸一樣的人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對自己認識不足,過分強調某種能力或者無根無據地輕視自己。這種情況下,千萬別忘了上帝為我們準備了另外一塊鏡子,這塊鏡子就是“正確評價”,它提醒我們反觀自我,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真實的自己

巴菲特接著告訴年輕人,傑克,如果你繼續鍛鍊幾年,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獨立支撐起一個公司。

擁有開闊的思維,更好的定位我們自己,將更有助於我們的成功。定位概念最初由美國營銷專家裡斯和屈特於1969年提出,即商品和品牌要在潛在的消費者心中佔有位置,企業經營才會成功。隨後,定位外延擴大,大至國家、企業,小至個人、工作等,均存在定位的問題,事關成敗興衰。

巴菲特告誡孩子:一定要找到適合的路,不高估自己,也別低估自己

一個人成就的大小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自己對自己的評價,這種評價有一個通俗的名詞——定位。你對自己的定位是什麼,你就是什麼,因為定位能決定人生,定位能改變人生。

定位是對自己的一種期盼與要求,一個人能否給自己正確定位,將決定其一生成就的大小。志在頂峰的人不會落在平地,甘心做奴隸的人永遠也不會成為主人。你可以長時間賣力工作,創意十足、聰明睿智、才華橫溢、屢有洞見,甚至好運連連——可是,如果你無法在創造過程中給自己正確定位,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是什麼,一切都將徒勞無功。

所以說,你對自己的定位是什麼,你就是什麼。

巴菲特小兒子彼得對父親的這個觀點十分支持,因為他周圍就有活生生的例子,他的一位朋友邁克爾在從商以前,曾是一家酒店的服務生,替客人搬行李、擦車。

有一天,一輛豪華的勞斯萊斯轎車停在酒店門口,車主吩咐道:“把車洗洗。”邁克爾那時剛剛中學畢業,從未見過這麼漂亮的車子,不免有幾分驚喜。他邊洗邊欣賞這輛車,擦完後,忍不住拉開車門,想上去享受一番。這時,正巧領班走了出來。“你在幹什麼?”領班訓斥道,“你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你這種人一輩子也不配坐勞斯萊斯!”

受辱的邁克爾從此發誓:“我不但要坐上勞斯萊斯,還要擁有自己的勞斯萊斯!”這成了他人生的奮鬥目標。許多年以後,當他事業有成時,果然買了一部勞斯萊斯轎車。

巴菲特告誡孩子:一定要找到適合的路,不高估自己,也別低估自己

如果邁克爾也像領班一樣認定自己的命運,那麼,也許今天他還在替人擦車、搬行李,最多做一個領班。由此可見,人生的定位對一個人是多麼的重要啊!

在現實中,總有這樣一些人:他們或受宿命論的影響,凡事聽天由命;或性格懦弱,習慣依賴他人;或責任心太差,不敢承擔責任;或惰性太強,好逸惡勞;或缺乏理想,混日為生……總之,他們遇事逃避,不敢為人之先,不敢擔當,不敢定位自己的人生。也許,成功的含義對每個人都有所不同,但無論你怎樣看待成功,你必須有自己的定位。

尼采曾經說過:“聰明的人只要能認識自己,便什麼也不會失去。”正確認識自己,才能充滿自信,才能使人生的航船不迷失方向。正確為自己定位,才能正確確定人生的奮鬥目標。只有有了正確的人生目標,併為之奮鬥終生,才能此生無憾,即使不成功,也無怨無悔。

巴菲特告誡孩子:一定要找到適合的路,不高估自己,也別低估自己

古希臘時,有同村兩個人,為了比高低,打賭看誰走得離家最遠。於是同時卻不同道地騎著馬出發了。

一個人走了十三天之後,心想“我還是停下來吧,因為我已經走了很遠了。他肯定沒有我走得遠。”於是,他停了下來,休息了幾天,調轉馬頭返回家鄉,重新開始他的農耕生活。

而另外一個人走了七年,卻沒回來,人們都以為這個傻瓜為了一場沒有必要的打賭而丟了性命。

有一天,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向村裡開來,村裡的人不知發生了什麼大事。當隊伍臨近時,村裡有人驚喜地叫道:“那不是克爾威遜嗎?”消失了七年的克爾威遜已經成了軍中統帥。

他下馬後,向村裡人致意,然後說:“魯爾呢?我要謝謝他,因為那個打賭讓我有了今天。”魯爾羞愧地說:“祝賀你,好夥伴。我至今還是農夫!”

暫時滿足的心態只能使你低人一等,生活中有多少人都是這樣了啊!一個有生氣、有計劃、克服消極心態的人,一定會不辭任何勞苦,堅持不懈地向前邁進,他們從來不會想到“將就過”這樣的話。

傻瓜常常對他人說:“得過且過,過一把癮吧。”“只要不餓肚子就行了。”“只要不被撤職就夠了。”有這種想法無異於承認自己沒有生機。他們簡直已經脫離了世人的生活,至於“克服消極心態”那更是想也不必想了。

巴菲特告誡孩子:一定要找到適合的路,不高估自己,也別低估自己

巴菲特認為,瞭解自己是成功的第一步,只有瞭解自己,你才有可能突破自己的人生難關。

打起精神來!對自己一個合適的定位,並用它思量你的人生!它雖然未必能夠使你立刻有所收穫,或得到物質上的安慰,但它能夠充實你的生活,使你獲得無限的樂趣,這是千真萬確的。

巴菲特曾經給子女們講過一個笑話:

幾個人在岸邊岩石上垂釣,一旁有幾名遊客在欣賞海景之餘,亦圍觀他們釣上岸的魚,口中嘖嘖稱奇。

只見一個釣者竿子一揚,釣上了一條大魚,約三尺來長。落在岸上後,那條魚依然騰跳不已。釣者冷靜地解下魚嘴內的釣鉤,順手將魚丟回海中。

圍觀的眾人響起一陣驚呼,這麼大的魚猶不能令他滿意,足見釣者的雄心之大。就在眾人屏息以待之際,釣者漁竿又是一揚,這次釣上的是一條兩尺長的魚,釣者仍是不多看一眼,解下魚鉤,便把這條魚放回海里。

第三次,釣者的漁竿又再揚起,只見釣線末端鉤著一條不到一尺長的小魚。

圍觀眾人以為這條魚也將和前兩條大魚一樣,被放回大海,不料釣者將魚解下後,小心地放進自己的魚簍中。

遊客中有一人百思不解,追問釣者為何舍大魚而留小魚。

釣者經此一問,回答:“喔,那是因為我家裡最大的盤子只不過有一尺長,太大的魚釣回去,盤子也裝不下……”

舍三尺長的大魚而寧可取不到一尺的小魚,這是令人難以理解的取捨,而釣者的唯一理由,竟是因為家中的盤子太小,盛不下大魚!

巴菲特告誡孩子:一定要找到適合的路,不高估自己,也別低估自己

在我們的生活經歷中,其實也存在許多類似的例子。例如,很多時候,我們有一番雄心壯志時,就習慣性地提醒自己:“我想得也太天真了吧,我只有一個小鍋,煮不了大魚。”因為自己背景平凡,而不敢去夢想非凡的成就;因為自己學歷不足,而不敢立下宏偉的大志;因為自己自卑保守,而不願打開心門,去接受更好、更新的信息……凡此種種,我們畫地為牢、故步自封,既挫傷了自己的積極性,也限制了自己的發展。

那些人生篇章舒展不開,無法獲得大成就的人,大多是沒有大格局的人。所謂大格局,就是以長遠的、發展的、戰略的、全局的眼光看待問題,以博大的胸襟對待人和事。對一個人來說,格局有多大,人生就有多大。那些想成大業的人需要高瞻遠矚的視野和不計小嫌的胸懷,需要“活到老、學到老”的人生大格局。古今中外,大凡成就偉業者,他們都是一開始就從大處著眼,一步步構築他們輝煌的人生大廈的。

巴菲特告誡孩子:一定要找到適合的路,不高估自己,也別低估自己

如果把人生比做一盤棋,那麼人生的結局就由這盤棋的格局所決定。在人與人的對弈中,舍卒保車、捨車保帥、飛象跳馬……種種棋著就如人生中的每一次拼搏。相同的將士象,相同的車馬炮,卻因為下棋者的佈局而大不相同,輸贏的關鍵就在於我們能否把握住棋局。要想贏得人生的這盤棋局,就應當站在統籌全局的高度,有先予後取的度量,有運籌帷幄而決勝千里的方略與氣勢。棋局決定著棋勢的走向,我們掌握了大格局,也就掌控了大局勢。

通過規劃人生的格局,對各種資源進行合理分配,才可能更容易地獲得人生的成功,理想和現實才會靠得更近。人生每一階段的格局,就如人生中的每一個臺階,只有一步一步地認真走好,才能夠到達人生之塔的頂端。

巴菲特告誡孩子:一定要找到適合的路,不高估自己,也別低估自己

所以,擴大自己內心的格局,對於前景,去構思更大、更美的藍圖。我們將會發現,在自己胸中,竟有如此浩瀚無垠的空間,竟可容下宇宙間永恆無盡的智慧。

有什麼樣的人生格局,就有什麼樣的人生結局!


巴菲特告誡孩子:一定要找到適合的路,不高估自己,也別低估自己

巴菲特告訴孩子,對自己的定位越是精確,你的人生格局就越敞亮。上帝希望每個人都成為獨立的自我,每個人按照自己的道路成長,所以,我們必須為自己規劃,為自己定位。由於很多原因,不少年輕人身陷自己並不喜歡的職業,但是,由於這些職業為他們提供了謀生的手段,因此他們通常缺乏足夠的勇氣與之脫離,並在一個較低的起點上重新開始,去從事自己喜愛的事業。

我們有責任找到自己真正的職業歸屬,這不僅是對自己的責任,也是對自己天賦的一種負責,在各種形形色色的浪費中,有那一種會比天賦和才能的浪費更令人痛惜呢?

巴菲特告誡孩子:一定要找到適合的路,不高估自己,也別低估自己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歡迎您在留言區交流。您的認可和鼓勵,是我們精進的最大動力!懇請您把今天的內容轉發給您的親朋好友。不勝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