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最後一任知府陳兆棠

潮州最後一任知府陳兆棠



陳兆棠,字澍甘,湖南桂陽人,生於清咸豐九年(1859),出身鼎鼎大名的桂陽泗州寨陳氏家族,其父陳士傑,山東巡撫,是曾國藩重要幕僚,晚清中興名臣。宣統三年,兆棠官潮州府知府。九月,粵中黨人起應武昌,總督張鳴岐遁香港,民軍遂踞省城,設軍政府。潮州鎮趙國賢自盡死,所統防軍擾亂,守、道、知縣皆逃。士民懼,堅留兆棠收撫防軍,部署未定,二十八日,民黨糾眾攻府署,火及宅門,左右挾兆棠出。民軍懸賞購執,令輸餉十萬貸死,兆棠曰:“死則死耳,安有鉅金助爾謀反?”眾怒,縛之柱,中十三槍乃絕。陳兆棠累官至潮州知府,同時他的生命終點也在潮州——— 他以“民賊”、“屠夫”的身份被革命軍槍決於署前的照壁下。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在上海發行的第33期《時事畫報》發表了一條“圖畫新聞”,標題赫然是《惠州府草菅人命》。繪者鄭萇用圖文並茂的方式,描繪了一名惠州知府冤殺無辜的情形。圖中主角是背插亡命牌的囚犯和騎著高頭大馬的知府,死囚背後是一群悲痛萬分的親友,前面則是滿身橫肉的劊子手和手持洋槍的兵勇;知府身後則是撐起遮陽傘的下屬。這個草菅人命的知府就是本文所要講述的主人公——— 陳兆棠。在大多數人眼裡,陳兆棠正如《時事畫報》所描述的那樣,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反派人物。然而令人好奇的是,陳兆棠一生的遊宦經歷,所到之處幾乎都留下了廉能的好名聲。是什麼原因使得他嗜殺成性?而他草菅人命的背後,又是一個怎樣的陳兆棠?為了能夠清晰地認識如此充滿爭議的人物,通過搜刮大量地方文獻,力圖展現一個完整的陳兆棠供後人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