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三国人均寿命26岁,司马懿凭什么活到了72岁?

XSLJ736


司马懿能活到古来稀的年纪,熬死了三国大咖曹操、诸葛亮、曹丕、曹睿,真的得说是上天的眷顾了。

论司马懿的才华,真的不是最顶尖的,他和文治武功的曹操,神鬼莫测的诸葛亮,甚至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都没法抗衡,但是他特别会做人,特别识时务,这才保全了自己,熬死了主角,把自己活成了主角。

在曹操的时期,司马懿多次有性命之忧,因为他的狼顾之相,曹操多次对他起了杀心,但是考虑到还得让他辅佐自己的继承人曹丕,而且曹丕正值壮年,肯定能压制住司马家族,于是放他一马。曹丕呢,还指望司马懿帮他抵抗诸葛亮一次次的北伐,所以也不能动他,但是没想到,自己英年早逝,但是似乎麻烦也不大,自己的继承人曹睿也是才华出众,驾驭司马懿应该没问题吧。曹睿确实不负众望,别看他年纪轻轻,但是帝王之术用起来也很娴熟,把司马懿牢牢攥在手心里,需要他抵抗诸葛亮的时候他就得乖乖的出征,不需要他的时候他就得老老实实交出兵权,还不敢有丝毫的抗议,看起来也是一枚好用的棋子。

但是万万没想到啊,曹睿的寿命比他父亲曹丕还短,只活了36岁,魏明帝的英年早逝直接给了司马家族抬头的机会,因为以后立的少主年幼,大将军曹爽又优柔寡断、徒有虚名,再也没有人能克制司马家族篡逆的脚步了。

那么为什么司马懿能把这些大咖都熬死呢,当然原因有很多,可能司马懿家族有长寿的遗传基因,也可能是因为司马懿出身贵族,营养全面,医疗条件好,还有可能是司马懿学会了华佗的五禽戏,经常锻炼身体,所以身体硬朗。

但是我总觉得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他的心里没有时时刻刻装着国家,换句话说他没有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境界。

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完全是累死的,当年跟刘备创业的时候,诸葛亮就为刘备操心到家了,每一场战役的每一个细节都要亲自安排,不仅仅是军事作战,政治外交都一把抓,蜀国建国之后,诸葛亮更忙了,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刘备率领大军攻打吴国的时候,都要把作战地图送回诸葛亮过目,刘备死后,诸葛亮身负托孤重任,更是夙兴夜寐,既要治理国家还要忙着北伐,每次吃饭都只吃一点点,连司马懿感叹孔明这样能长久吗?所以千百年之后诗圣杜甫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但是司马懿就不是这样了,他活得很超然,他所做的一切就像一个高级打工仔,拿着老板的俸禄给老板干活,偶尔可能还干一些养寇自保的事情(很多人怀疑空城计其实是司马懿故意放走诸葛亮好让曹魏继续有求于自己),司马懿不操别的心,自然心理压力没有那么大,活得轻轻松松,长寿也就唾手可得了。

ps:倪大红老师扮演的司马懿很传神,而司马懿的旧主曹睿一定长得很帅,他可是洛神的儿子。



月轮皎皎


司马懿是一个被曹氏家族耽误的养生专家

饮食,作息,情绪,生活习惯都是影响人类寿命的主要因素,虽然那个年代没有现代化的知识理论,但司马懿却真真正正的做到了这些:

  • 饮食作息:司马懿对饮食是非常有研究的,虽然史料没有明确的关于司马懿饮食的记载,但我们可以从另一件事中窥测一二,《资治通鉴》记载,234年2月,诸葛亮率军北伐,据守五丈原,意欲与司马懿大军决战。当时,诸葛亮派使者到司马懿军中,司马懿向使者询问诸葛亮的最近的饮食和生活,由于不涉及军事,使者就老老实实的回答道:“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食不过九升。”司马懿就高兴的对众人说:“诸葛孔明食少事繁,命不久矣”,果然,一语成戳,没过多久诸葛亮就病死五丈原了。



  • 情绪稳定:世人都说,司马懿善于隐忍。比如,无论诸葛亮怎么辱骂羞辱(将女人的衣服送给他)以及无论曹操如何打击,蔑视他(让一个堂堂军师去喂马),司马懿都可以不动声色的隐忍。甚至在那个女人的社会地位低下的时代,司马懿还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跟自己的妻子认错。由此可见,司马懿的内心强大到了何等的地步。(都说刘备善于隐忍,跟司马懿一比,相形见绌)

  • 生活自律:在那个没有“一夫一妻”制度的时代,司马懿作为最强盛的魏国的军师,一生只娶了四个媳妇,与其他恣意妄为的三国枭雄相比,做到了严格的生活自律,不纵欲好色,因此避免了过度劳累,谨慎紊乱而患病,并且司马家族与华佗交往密切,华佗临死前将毕生绝学“五禽戏”传给了司马懿,这也是司马家族长寿的很重要的原因。(相传太平天国的领袖因为男女之事累垮了身体,最终出门都需要做轮椅)

  • 强大的长寿基因:曹操的几个儿子,曹丕,曹植,曹昂,曹彰都只活了三四十岁,曹操本人也才活了60岁,司马懿却活了73岁,他的爸爸司马防活了70岁,他的弟弟更是活到了93岁的高龄,可见一个强大的基因有多么重要。

我目前想到了这些,如有高见,欢迎大家补充。


趣史扒


这个平均寿命数据不知道怎么来的。

以三国混乱情况来说,平均寿命确实不高。其实就算所谓开元盛世,文景之治时期也差距不大,毕竟缺乏基本医疗条件情况下,人口平均寿命也只四十岁出头。就如今天中国的人均寿命72岁左右,依旧还有很多人四五十岁因疾病死亡,那么活着的人实际会达到七十八七十九甚至更高寿命。

三国时期也一样,主要就是疾病饥荒兵灾造成人口寿命减少,幼儿夭折多从而拉低了整体水平,也可能只有26岁,但这不代表士族官僚这些上层人士只能活26岁。当时贵族平均寿命达到50多岁很平常,似司马懿这样生活自律,不好女色的贵族活七十有什么问题?


四川達州


凭司马懿有一幅超越距离,超越时空的灵魂。

1.不近女色

肾脏乃男人之根本,你能想象古代一个最强大势力的军师一生只娶了一个媳妇纳了三个小妾是什么感觉吗?别的诸侯,将军,军师动不动就最少三妻六妾,后宫佳丽三千。还记得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吗,被女人折磨的连床都下不了,最终出门需要一群人抬着。

2.护体神功

司马家族与神医华佗交往甚密,华佗临死之前把毕生绝学“五禽戏”传于司马家,想必练习五禽戏是司马家的一种习惯,因此司马懿的爸爸司马防活了70岁,他的弟弟更可怕,活到了96岁,这在当时就是一个奇迹,堪称三国第一人!

3.不争不怒


纵观司马懿的一生,基本看不见司马懿生气的桥段,无论诸葛亮,曹操之流如何轻蔑侮辱于他,司马懿岿然不动,你以为就仅仅是这样吗?那你就太单纯了,我们现代人都很少有人向妻子认错的,在那个女人地位低下的封建时代,司马懿竟然向妻子认错,别以为这就是你的认知极限了,司马懿不仅认错,还跪搓衣板,是真的跪搓衣板。(跪搓衣板界的鼻祖)

其实一切都只是猜测于推论,到底是为什么,没有人知道,就像是没有人知道埃及人是怎么建造的金字塔一样。


G香蕉电竞


确实,古代人均寿命一直不高,不仅当时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20多岁,罗马帝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也只有20多!

古语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这说明古人能够活到70岁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但不要忘了还有一句古话,三十而立!因为,在古人看来,到了三十岁一个人才可能有了做一番事业的能力。

所以,虽然古代人均寿命很低,这并不代表活过26岁就值得骄傲了!

儿童的夭折率拉低了人均寿命

在古代,由于医疗水平极低,小孩子在10岁之前很容易夭折,因为小孩免疫力低,很容易生病。假如能够健康的长到少年时期,那么由于身体免疫力的增加,就很少生病了。如果不是因为天灾人祸,大多数情况下是能活到60岁的!

但是,由于前期夭折率过高,就拉低了人均寿命!

相对来说,士这个阶层的寿命更高

以春秋战国时期为例,当时有一个阶层叫做士,这个阶层是贵族的最低一级,也是平民所能达到的最高一级,只要好好读书,大学毕业后就可以成为士了!所以,这一级集中了当时社会中最大规模的精英。同时,士这个阶层的平均寿命也远超过平民阶层!当老百姓觉得活到60岁已经是小确幸的时候,士的寿命往往超过65岁,甚至80-90岁!

著名的教育家孟子活到了83岁,孔子是76岁,荀子是75岁,庄子活到了94,墨子据说也活到了90多!

长寿的原因

士这个阶层长寿的原因很简单,无非是生活水平高、自我约束能力强、适当的锻炼身体和善于疏导情绪!

  1. 生活水平高:别看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经常挨饿,但他却是食不厌精的提倡者!可见,他在大多数时候生活水平还是蛮高的。而孟子、荀子等作为当时大儒,享受各国特殊津贴补助,生活大富大贵算不上,但还是无忧的!
  2. 自我约束能力强:当时的文化人还是很有理想抱负的,所以养成了规律性的生活和自我约束能力。这让他们不至于在诱惑面前忘乎所以,过度纵欲而伤害到身体!
  3. 强壮的身体:生命在于运动,而古代教育不仅重视文化教育,同样重视身体锻炼和军事训练。孔子精通六艺,其中有两项和军事有关。精通的意思是就算他不教文化课,教军事课也会有大把的人来学习!
  4. 善于疏导情绪:情绪是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所以,不能让负面情绪影响到自己。最典型的就是庄子逍遥自在的人生观,所以他活到94!

司马懿是一位典型的士!

士首先要有一套约束内心的价值观,司马懿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赘阉遗丑”,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还是有点小性格的。

强壮的身体,常年东征西讨没个好身体是不行的。

善于疏导情绪,司马懿这个人是不会被情绪所左右的,当初曹操请司马懿做官,他不肯,曹操就对手下说:他要是再不来就把他抓起来!吓得司马懿赶紧就职。最著名的就是面对诸葛亮挑战拒不出战,其内心之强大远非常人可比。

(这就是对比)

生活水平高就更不用说了,作为高层领导,想吃什么吃什么!

所以,司马懿活到72岁真不稀奇!


历史风暴


司马懿为什么能活这么长的岁数呢?关键是他不比其它三国的枭雄,三妻四妾沉迷于酒色之中。他守礼自律,一生只有一妻三妾,既保证了生育足够的继承人,又防止陷入美色诱惑的深渊。

司马懿有超強的控制情绪的能力。例如,诸葛孔明骂他,羞辱他,甚至送女人的衣服给他穿,都能忍了。曹操看不起他,将他这个军师去当马夫,他也忍了。" 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司马懿就有这点君子的优点。

司马懿很注意饮食方面,从不暴饮暴食,生活有规律,在三国志的记载中,就没有一处记载过司马懿饮酒的字迹。比起曹操煮酒论英雄,诸葛亮的无酒不欢,唯有司马懿远离这个酒字,这就是他活的最长时间的主要原因。


老蒋闲言


90后进化论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所有回答均为个人观点,更多好的观点欢迎指点。如果可以,麻烦浪费1秒钟加个关注或转发。不定期将通过头条号“90后进化论”发放惊喜福利。


司马懿主要是寿命长,据不明史料记载他活了七十二岁,最终熬死了政敌,夺取了政权,那为什么司马懿寿命长我认为是以下几点:

身份的作用

虽然说三国时间人均寿命26岁,更多的数据是来自普通老百姓,这个时期战乱四起,不说是非正常死亡,就是活着缺衣少粮再加上医疗条件不满足,所以人均寿命低也是正常的。分析这点我们可以来看看三国时期几个国家的君主的寿命,曹操活了65岁,刘备活了62岁,孙权活了70岁。同时期的君主寿命为65岁,可以看出司马懿的寿命也不算特别的长寿,司马懿本身出生贵族,父亲司马防已经是东汉时期的高管了,自然条件不会太差。身份的原因带来物质条件的满足,自然也是长寿的原因之一。

心态的作用

我们同样来分析以下三位三国时期的君主:

刘备的死最大原因就是心态问题,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后被陆逊火烧连营击败,基本上全军覆没,刘备逃到白帝城(后又说永安)后便一病不起。这时候的刘备失去荆州与主要战将张飞、关羽,再加上夷陵战败,最终导致刘备的去世。那么有些人会问:刘备早年也常兵败,都被说成“常败将军”那为什么没有早死呢?有句话叫做站的越高,跌的越惨,刘备年轻时可以说泥腿子一个输了也不算什么。可是这个时期刘备已经时蜀汉政权的领袖了,这时候的战败将会断送整个国家的未来,所以心态变成了压力,最终压死了这个蜀汉皇帝。

曹操的死,更多的是早年的南征北战,在怎么曹操或多或少也埋下的伤病,毕竟那时的曹操已经65岁,病痛加上后继者的选拔问题,曹操自然操心的更多,费心的事多了自然身体也会更劳累。

孙权70岁才去世,这个放在现代也算是比较长寿了,但孙权早年比较压抑自己的情感,孙权晚年释放压抑已久的情感,猜忌、暴戾也对孙权的寿命又或多或少的影响。

从《军师联盟》影视剧中,我们能看到一些历史上真实的司马懿的性格,凡事隐忍,懂得胜不骄败不馁,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情感,在曹丕、曹真、曹爽的各种打击的情况下,依然能摆正心态,蓄势待发。最终一举从曹爽手上夺取曹魏最高政权。这点看来司马懿这么好的心态怎么能不长寿。

额外提一点来自《军师联盟》里,司马懿在练习的五禽戏,五禽戏是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舒展筋骨、活动关节,从而促使气血流通的一种健身操。践行的是生命在于运动的准则,自然也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华佗属于非正常死亡,但被杀时也已63岁。华佗的弟子吴普通过练五禽戏活了90多岁,而且耳不聋眼不花,牙口还好,吃东西一点不逊于年轻人。

史籍并无华佗传授司马懿五禽戏,以及司马懿习练五禽戏的记载。不过司马懿和华佗的生活年代有交叉——华佗死时司马懿30岁,而且二人也确曾有过交往。《太平御览》转引沈约所著《宋书》中说,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刚出生时眼睛上长了个瘤,司马懿“令华佗治之”。出生于官宦之家的司马懿与名医交往很正常,不排除华佗曾教过司马懿五禽戏,或者司马懿从华佗弟子吴普那里获知五禽戏的可能性。


90后进化论


  专注读书一辈子,回答你的问题:

  五丈原上,两军对垒。司马懿不肯出战,诸葛亮派使者给他送一套女人衣裳,讽刺他跟女人一样不敢出来打仗。司马懿特别奸,把使者叫进来,套他话:

  吃饭的时候,司马懿满面春风,和蔼可亲,一边给使者布菜,一边“状若漫不经心”地发问:

  “孔明先生睡得怎样啊?吃得怎样啊?事情多不多?你们要让诸葛先生保重贵体啊。”

  使者老老实实地回答:

  “哎,别提了,我们丞相每天晚睡早起,吃的东西很少,事情却很多。凡是有处罚二十军杖以上的事件,他都要亲自过问。”

  司马懿暗爽:孔明吃那么点东西,管那么多事,命长不了了。

  诸葛亮也没想到司马懿会套使者的话,使者也没想到这是司马懿在套话,否则他满可以说:我们丞相饭斗米,肉十斤,这样就把司马懿吓惨了。

  两军相斗,统帅好比异地恋的男女,相隔二十万大军,你想着我,我想着你。唯一一点区别只不过是你盼我早死,我盼你早死。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诸葛亮命丧五丈原。

  对于司马懿来说,诸葛亮之死是彻头彻尾的喜剧。

  唯一在计谋上能克制司马懿的人没有了。司马懿的小心谨慎不输诸葛,他的心大却胜于诸葛。诸葛亮是一个心重的人,凡事事毕躬亲,司马懿却抓大放小,所以他的心不累;而且诸葛亮是一片忠心昭日月,一片丹心对朋友;司马懿没有这份高风亮节,他是一个极为谨慎的自私者,一个极为小心的利己者,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诸葛亮是努力想要提挈天地,逆转阴阳,所以他活得很累,死时年仅五十四岁;司马懿则是很奸地顺应时势,顺从阴阳,就像趴浮在透明气流上的大蝴蝶,随风摆荡,所以他活得轻省。

  诸葛亮一天当一年过,所以他耗不起;司马懿一年能当一日过,所以他能忍得住。

单就这一点,他就能长寿。


凉月满天


人均寿命26岁这个不知道是怎么统计出来的,但是三国时代的寿命确实很短暂。

三国时期在《三国演义》看来的确是非常精彩,动不动就几十万大军,动不动就酒罐子。殊不知当时人口没有那么多,有些人口也被士族隐藏了。当时粮食都很紧缺,酒为粮食酿,也是奢侈品。

(《军师联盟》中华佗给司马懿的五禽戏镜头)

混乱动荡的东汉末年有很多夭折的孩子,也有战争中拼杀直接间接而死的人,最无辜者是被屠城的那些人。除了人祸还有天灾,瘟疫就显得更加不能控制。

司马懿算是比较衣食无忧的。家境比一般人家要好多了。司马懿最擅长的就是装病,但是他本身身体却比较健康,寿命也很长。因此有人表示司马懿的成功也由于他长寿。

比较好的生活条件肯定是司马懿寿命长的一个原因,性格是第二个原因。

司马懿宠辱不惊,能隐忍。这肯定比暴躁的人要来的健康。尤其是老年人,更不能动怒。司马懿晚年被曹爽排挤,他能如此清淡的行事,在内心有伺机而动,可见他非常的理性。

《晋书》记载“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帝既而告人曰:’诸葛孔明其能久乎!’说明司马懿对饮食的搭配还挺有研究,很懂养生之道。

司马懿在嫔妃之事上似乎也比较节制,这也是长寿原因之一。

在《军师联盟》中还说了另一个原因仅供参考,那就是司马懿锻炼身体,剧中描述的是与华佗有关。


泊图泊途


传说司马懿从华佗手上练得五禽戏,这是一套强身健体的体操,司马懿日日锻炼,身体倍棒,吃嘛嘛香。

但这只不过是《军师联盟》中的说法而已,可信度嘛?诸君自己判断。司马懿之所以能活到七十二岁,大概有以下三个原因。



家族条件好、看得开、深谙养生之道

首先是家族条件:司马懿父亲享年71岁、哥哥司马朗因为染病,才47岁就去世了、弟弟司马孚93岁、其余五个弟弟生卒年不详,但从这五人的子孙后代来看,司马家族无疑是三国时期的长寿家族。

而诸葛亮享年54岁,父亲诸葛珪47岁、哥哥诸葛瑾68岁,而曹操享年66岁,曹丕、曹叡都没活过40岁,曹操最长命的儿子——燕王曹宇至少活了七十岁,一直到三国统一前两年才去世,也不过才刚到司马家族的及格线。家族基因原因,是司马懿长寿的主要原因。

第二:看得开。司马懿虽然出身于河内司马望族,但他也不是一路就顺风顺水的。如他一开始以曹操为宦官之后,而不愿意入朝为官,结果曹操就说:司马懿不来就打断他的腿。结果第二天司马懿就跑去做官了。

这比起那些宁死不屈,结果抄家灭族的人,司马懿显然更适合那个时代。还有接受诸葛亮女装侮辱、装疯卖傻骗曹爽等事,这些都证明了司马懿并不是一个迂腐的人,懂得审时度势,不为士族大家的身世所牵绊。所以司马懿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能看得开,也不至于像《三国演义》中的周瑜那样被活活气死。


第三:深谙养生之道。这一点是每个长寿者都必须具备的,司马懿同样也懂得其中的奥秘。高平陵之变时,他明白自己的任务只是装傻,军队方面则交给长子司马师负责,这就难能可贵了。

毕竟在当时稍有不慎,司马懿全家就可能被灭门,在这样的环境下,司马懿都敢把最重要的军队力量交给司马师。可见司马懿不止能信人,还懂得劳逸结合。

这一点就不是诸葛亮可比的了,在北伐时,诸葛亮就连杖责二十这样的小事都要亲自过目,而且司马懿只从诸葛亮的饮食之中就能看出诸葛亮活不长了,足见司马懿懂吃、会吃,会养生。这也是诸葛亮最后硬生生地把自己熬死,而司马懿却能笑到最后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