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戲》:難解的思鄉情結,魯迅先生心向神往的精神家園

回望戲臺在燈火光中,卻又如初來未到時候一般,又飄渺得像一座仙山樓閣,滿被紅霞罩著了。--《社戲》

魯迅先生的小說一般都是反映舊中國民生的劣根性,國名精神的麻木,而且小說慣用的筆觸都是冷峻而低沉的,還有幾分壓抑感,比如《祝福》、《孔乙己》等小說,《阿Q正傳》中的描寫阿Q的片段雖然有笑聲,但是都是笑中有淚,一種心酸無奈的嘲諷,可是《社戲》中卻有著難得一見的溫情。

家鄉那場社戲不僅成了先生心目中念念不忘的好戲,亦成了我們心目中心向神往的好戲,那晚的社戲雖然稀疏平常,可是那晚兒時夥伴的天真浪漫,以及當地人六一公公的淳樸和善都是先生這一生美好的回憶。當然,還有那晚吃的豆子,美麗的月色和山景。

原來,在先生心目中揮之不去的不僅是那景、那人和那情,更是濃濃的思鄉情結。

本文將分析一下小說中三次看社戲的經歷和截然不同的感受,以及魯迅先生思鄉情結背後的深層原因:對現實中的壓抑憋屈生活以及成人世界的偽善和欺騙的嘲諷和批判。

《社戲》:難解的思鄉情結,魯迅先生心向神往的精神家園

01、兒時的那場社戲縈繞心頭,家鄉人的淳樸友善是心中最美好的記憶

魯迅先生兒時在魯鎮那晚的戲,其實並沒有特別動人之處,但是魯迅先生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就連沉浸在小說中的我也被深深打動,被那種快樂和純真所感染。


①家鄉的少年夥伴充滿了童趣善良,沒有成人世界的功利思想

魯迅先生用了飽含熱情的筆觸刻畫出一個個童真少年的形象,小夥伴雙喜大聲地說:“我打保票!”活潑可愛毫不造作不禁令我們啞然失笑,還有小夥伴們一起去偷六一公公的豆時,大家商討著萬一被發現該怎麼辦,兒童的調皮和可愛也躍然紙上,還有看戲時桂生殷勤地為“我”買豆漿舀水,那種場景令先生難以忘懷。

小說中的這段描述,令我們看到了一個充滿了童趣的率真世界,毫無矯揉造作,有的只是少年夥伴的純真善良,還帶點少年的頑皮和可愛。多年以後魯迅想起來,依然覺得是那麼親切,因為這些都是成人世界難以找尋的真和美。

②家鄉人的淳樸友善,保存著人性中最本真、最質樸的一面

善良的六一公公知道了孩子們偷吃了他的蠶豆,絲毫沒有惱怒,而是一個勁地問:“豆子好不好吃,社戲好不好看。”聽到“我”誇豆子好吃,竟非常感激起來”,連忙誇“我”“讀過書”“將來一定要中狀元”,一個忠厚淳樸的形象躍然紙上。

通過對‘六一公公“這個人物形象的描述,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家鄉老百姓的淳樸善良,他們雖然處於社會的下層勞動人民,但是他們身上卻散發著最質樸最純良的本質,這也是最難能可貴的品質,這也是成人世界中最難以尋覓的品質,我們往往在追求名利的過程中丟失了人的本性。

《社戲》:難解的思鄉情結,魯迅先生心向神往的精神家園

③家鄉的自然山水美如畫自然清新,令人心曠神怡

就連那晚的月色都變得越發美麗朦朧,兩岸的水草發出的清香沁人心脾,以及豆麥蘊藻之香令人心曠神怡,更不用說那散佈在夜色之中的星星點點的漁火,還有那悠揚婉轉的笛聲。

真的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只有在這自然的環境中,人性的本真性、天性得到充分的釋放,帶給魯迅先生的輕鬆和愉快,以及夾雜其中的人性溫情都令人無限遐想。

當我們沉醉於這些溫暖的文字和繞有意境的情節中,不由發出會心一笑。

打動我們的是家鄉自然不加修飾的山水景色,當地兒童純真可愛的自然天性,家鄉老百姓淳樸和善良的本性,這才是魯迅先生心目中理想的精神家園,一種遠離喧囂都市的寧靜之地,遠離功利、偽善、自私的世俗世界,這裡的純真自然,這就是魯迅先生心向神往的世外桃源。

所以魯迅先生說平橋村“在我是樂土”,此乃先生心中所向往,又求而不得的,在那樣的時代環境之下,哪裡才能找到心中的那片樂土呢?

《社戲》:難解的思鄉情結,魯迅先生心向神往的精神家園

02、成年後的第一次看戲經歷,暗諷了成人世界中的嘈雜和憋屈

魯迅先生在成年後的第一次看戲經歷是:乘興而去,敗興而歸,令他感受到了成人世界中的那種狹窄生存空間帶來的憋屈,人聲的喧囂和無聊帶來的無趣和落寞。


①成人世界變成了名利場,你方唱罷我登場,狹窄的生存空間令人憋屈不已

帶著滿心歡喜前去看戲的魯迅先生,卻遭遇到了戲園裡刺耳的嘈雜聲,看戲的長條凳又高又窄,像刑具一般令人望而生畏,魯迅先生連戲都沒有看都落荒而逃。

這其實就是隱喻現實生活中,人們為了各自的利益早就失去了本真性,更不用說因為軍閥割據混戰帶來的那些紛擾。

成人世界的生存空間變得狹窄,真正適合生存的空間卻很小,有種無法容身的感覺,令人憋屈困頓,所以魯迅想要逃離這樣的生存環境。


《社戲》:難解的思鄉情結,魯迅先生心向神往的精神家園

②成人世界等級森嚴,那種階級分化給人帶來無盡的困擾和煩悶

小說中描寫了這麼一個場景,魯迅先生在戲院中看到有好幾個空位,於是坐上去,立即遭到呵斥:“有人,不行!”原來這些座位都是留給“成功人士”的,也許在這些人的眼中,魯迅先生太沒有眼力了,真是太不識趣了,所以魯迅先生最終只好悻悻然走了。

在那個時代中,森嚴的等級化,某些人就是憑藉著手中的權利享受著一些特權,這都是魯迅先生所反感的,成人世界的阿諛奉承表露無疑,功利思想充斥著成人世界,早已失去了人最初的善良淳樸本性,所以魯迅先生感到困擾和煩悶。

小小戲院映射的是喧囂的城市生活,置身於那個光怪離奇的時代中,為了尋求生存變得浮躁不安,變得刻薄世故,早已喪失了最初的美好。

《社戲》:難解的思鄉情結,魯迅先生心向神往的精神家園

03、成年後的第二次看戲經歷,人性中的自私和偽善顯露無疑

第二次魯迅先生因募捐得到一張戲票,鑑於上次看戲的經歷本來想打退堂鼓,可是聽說有名角前來,先生再次燃起希望前去觀戲,最後卻依然失望而歸。


①人性中冷漠和刻薄

魯迅先生在看戲過程中,因為不知道一個名角的名字而遭到一個紳士的搶白,令先生“深愧淺陋而且粗疏”,同時感到了自己與這個現實社會格格不入。

這反映出人性中的冷漠,因為太多的經歷讓我們失去最美好的本性,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冷漠,早沒有了那種和諧和友愛,彼此之間充滿了排斥和隔閡。

②人性中充滿了欺騙和謊言

魯迅先生本來是衝著名角而去的,可是眼巴巴看了一晚上的戲,卻連名角的影子也沒見著,這次終於徹底失望了,從此徹底告別了中國戲,因為魯迅先生覺得“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

看到這裡,我彷彿聽到了先生的深深嘆息,嘆息人性中的欺騙和謊言,魯迅先生在成人世界見識了太多的爾虞我詐,極盡所能的耍手段,也許這就是赤裸裸的人性,人性的真善美早已消失在這個世俗中,純真善良的人性美被成人世界棄之如敝屣。

《社戲》:難解的思鄉情結,魯迅先生心向神往的精神家園

04、心中揮之不去的思鄉情結,這是魯迅先生苦苦追尋的精神家園

小說寫了三次看戲的經歷,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童年時在小鎮看戲和成年後在北京看戲的兩次經歷留下了。成年後看的兩場戲折射了當時社會的混亂和嘈雜,人性中的自私冷漠,這與“我”兒時的那次社戲中率真和諧的純真世界形成了鮮明對照。

魯迅先生用了重彩濃墨描述了兒時家鄉的那次看社戲經歷,這是他心裡最美好的回憶,一種思鄉情結,更是先生苦苦追尋的精神家園。

我不禁想起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他向我們描述了一個虛幻但美好的世外桃源: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社戲》和《桃花源記》似乎異曲同工,魯迅和陶淵明尋找的都是一個美好和諧的精神家園。

但是魯迅先生的《社戲》中似乎更有積極作用,他所向往的精神家園更具現實感,而且魯迅先生也在文章中發出了自己的吶喊,說明他對於當時的民眾依然抱有希望,所以他將《社戲》編入了《吶喊》文集中。

《吶喊自序》魯迅先生寫道:

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於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

也許這就是魯迅先生《社戲》的真正意義所在。


總結一下:

魯迅先生在《社戲》中描寫了三次看社戲的情景,採用的是先抑後揚的手法,先用省略詼諧諷刺的語言描述了成人後進入大城市的兩次看戲場景,後用了大量溫馨活潑的筆觸描述了少年時期在家鄉看戲的經歷。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魯迅先生心中難以排解的思鄉情結,對於現實生活中的虛偽和冷漠的無情批判,以及對於民眾的聲聲吶喊,希望能夠有個更加美好和諧的世界,這也是魯迅先生心中神往的精神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