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師歧視怎麼辦?

顏言520


對於這個問題,我有幾個方面的思考:

第一,什麼叫歧視?

歧視,意思是不平等地看待。也是不尊重的近義詞。不被尊重的言行有很多,比如,不經過調查的訓斥、指責、把責任全都推給一個人、和邪眼看人的肢體行為等。

第二,被歧視的感覺是怎麼來的?

這可能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可能是你的敏感所致。比如老師的言語舉止很像你家庭中某位成員的言行舉止,而你常常感覺到那位家庭成員在歧視你,所以面對類似的言行,你也會感受到被歧視。

另一方面,老師確實在某些時候、某些事情上處理不公,沒有尊重你,讓你感受到被歧視。這樣的感受對於一個學生來說,是很難過、很痛苦的。我有過切身經歷。

初二時,我是班上學習委員,因為學習努力,成績也不錯,很受老師喜愛。自從發生一件事之後,老師的態度便來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那次,父親去武漢出差,想帶我去見識一下大城市的風采。長這麼大我從沒去過武漢,內心的高興勁就別提了。我壯著膽對班主任實話實說,想請三天假。班主任回應說:如果你是去玩,我是不同意的,如果你堅決要去,我也不反對。

初二的年紀會把事情想的很簡單,覺得老師說了“如果你堅決要去,我也不反對”,可能也是可以去的吧。結果我去了。

那一趟玩的很開心,父親帶我去了動物園,武漢長江大橋,還在橋頭給我買了一支鋼笑,筆套上刻上“武漢長江大橋紀念”的字。那個珍惜和滿足,現在想來還栩栩如生。

然而,回到學校後,發現班主任的態度完全變了,基本對我不理不睬,連正眼看我都很少。剛剛還對我的同桌一臉微笑,轉頭就對我一臉不滿意。這對我是天壤之別,我的心就像霜打的茄子——焉掉了。

我不記得那一年是怎樣過來的,但我記得當時根本無心聽課,心情憂鬱,看著班主任就緊張,不斷做錯事,各科成績都往下掉。期末時班主任給我的評價是:性格內向,學習效率不高。直到初三換了一個班主任,我的情緒才慢慢好起來。

說到這裡,回到你的問題:你感覺被歧視了,是否可以仔細想想,列出一些具體事例,看看老師的哪些言行有歧視的嫌疑?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些歧視?

第三,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被歧視?

現在回看起那件事,難受的感覺依然還能體會到。我很敬佩自己:在那個很難受的時間裡,我是怎樣挺過來的?也會重新看待那件事情:老師的情緒直轉急下是怎麼來的?其實與我沒有聽她的話有直接關係。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老師,對於這樣不聽話的學生,我可能會有兩種感受:一種是感覺到自己不被尊重,在這個學生眼裡我的話根本不算什麼;另一種感受是,這個學生竟然把玩比學習還看的重要,這樣的玩難道不耽誤學習嗎?

從這個角度,我看見了老師的用心:其實是想讓我抓緊時間好好學習。換句話說,老師會擔心,如果我的學習被“玩"耽誤了,多麼不應該。原來,她是“恨鐵不成鋼”啊!

如果當年我能理解到老師的良苦用心,或者當我看見老師的情緒後去和老師做個檢討和道歉,最好我好好思考老師的意見,不出去玩,在學校老老實實上課,老師就不會用完全不一樣的態度對待我,我的心態和成績也就不會受到影響了。然而,那個時候的我玩興太大,好奇心也太重,根本理解不到老師的用心,才招來了老師的”歧視“。

分享我的故事,只是想供你參考,面對老師的“歧視”,我們該怎麼辦?

第四,如果被老師歧視了,怎麼辦?

我覺得可以去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瞭解老師為什麼會有這種”歧視“的情緒出現?是”我“做了什麼讓老師不滿意嗎?還是有什麼事情被老師誤解了?

要解開這個謎底,就要想辦法去和老師溝通,表達自己感覺到被“歧視”的感受,同時表達自己的態度:“如果自己有做的不好的地方,還請老師批評指正,我一定注意改正。”

如果老師真的對你有意見,你以這樣的態度與他(她)交流,正常情況下他(她)應該會說出來,如果不說,同時還繼續“歧視”你,那你可以向父母尋求幫助,請父母出面與老師溝通,疏通障礙。

第二件事:多看到老師情緒背後的渴望,很有可能是希望學生好好學習,認真聽他(她)的課,而且學生以這樣的態度去學習,其實是對老師的尊重。畢竟老師的教學質量也是有要求的,而教學質量的高低,是以學生的成績來展示的。

第三件事:如果上述兩者都做到了,老師還是態度不改,繼續歧視你。那麼很有可能是老師的心理健康出了問題,導致情緒不佳。

席勒說過:不知道他自己的人的尊嚴,他就完全不能尊重別人的尊嚴。

一個不懂得尊重自己的人,是無法學會去尊重別人的。這就與你無關了,你所要做的就是不被老師的情緒帶著走,專注自己的學習,用行動告訴老師:你是有能力的,你是值得被尊重的!

當然,要做到這樣的專注學習,必須具有強大的自我管理能力。並且也需要尋找支持的力量,可以多與父母和好友溝通。

有一點我也想分享給你,就是你能做到在被歧視的過程裡還努力集中精力去專注學習,這本身就是對自己意志力的一個礪煉。從這個角度講,被歧視不一定全是壞事,有可能會是促使你獲得更大成長的好事。正所謂:危機與是轉機。



哈佛媽媽親子園


你好!我是一名老師,但我從不歧視任何一個學生。也許我還要感謝當年歧視我的那個老師,讓我更加明白對學生一視同仁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說說我當年的經歷和做法吧。那是高一的時候,我從一個小山村考入縣裡的重點高中還是重點班,在班裡我的成績也不差。有一次單元考,我英語考了125,班級前三應該是,我們班主任就是英語老師,他滿臉狐疑地問:“你也能考這個分數?”我當時真的是太生氣了,一個老師怎麼能說這種話呢?你可以懷疑我,但你不能羞辱我,對吧?反觀他對城裡的同學,說話就一臉堆笑,總是客客氣氣的。我當時就暗下決心,我一定會用實力證明我自己的。

當時是寄宿,宿舍一般11點就熄燈了,剛好我們宿舍旁邊有一盞路燈,我經常在路燈下加班加點,還經常被生管趕去睡覺,可是等生管一走,又站在路燈下背單詞背課文。不為什麼,我只為爭一口氣。“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英語成績一直都排在班級前列,儘管班主任兼英語老師還是不怎麼待見我這個農村來的學生,但我證明了自己。

那段日子已經遠去,也在我內心留下難以除去的痛,但也更激發了我學習的動力,更影響了我現在公平公正地去對待每一個學生。

所以,希望你能堅強起來,當成對自己內心的一種磨鍊,用實力去證明。實力是自信最好的表達。就像我們的國家,也曾被看不起,但我們用實力證明了自己。唯有自己強大,才能獲得尊重。烏雲過後,便是陽光!加油!



天嗨藍藍


孩子:“爸爸,幼兒園老師不喜歡我。”

爸爸:“為什麼呀?”

孩子:“開學第一天排座位就把我排到最後一排,可是我的個子是班級最矮的。”

媽媽:“上次教師節在門口其它家長都在送老師卡,你不讓送,現在每次過去送孩子上學,老師都對我們不管不問,可對其它家長和孩子卻都笑臉相迎,咱們要不要給老師和學校送送禮啊?”

爸爸:“別助長這種風氣,看看再說。”

……

孩子:“爸爸,老師從開學到現在沒有讓我回答過一次問題,但是我每次都把手舉的高高的,好失望。”

爸爸:“兒子,老師沒有讓你回答問題,那是因為咱們剛轉過來,老師對你還不瞭解,如果瞭解到你很優秀,他肯定會讓你回答問題的,你要堅持,把你的優秀的一面展示給老師,老師肯定會喜歡你的。”

孩子:“真的嗎?”

爸爸:“真的,老師都喜歡優秀的學生。”

……

孩子:“爸爸,今天老師讓我回答問題了。”

爸爸:“怎麼回事啊?怎麼這麼開心啊?”

孩子:“今天老師上課提出了一個問題,全班沒有一個小朋友舉手,就我舉手了,老師只好讓我回答了。”

爸爸:“什麼問題啊?”

孩子:“人字加三筆變成什麼字?”

爸爸:“你怎麼回答的啊?”

孩子:“上面加一橫,再加兩點,不就是一個頭字嗎?”

爸爸:“我怎麼沒想起來呢?你好聰明啊!”

……

孩子:“爸爸,老師今天排座位把我排在前面了!”

媽媽:“現在送孩子上學老師態度好多了,怎麼回事啊?”

爸爸:“如果孩子真的被老師歧視,與其改變老師,改變學校,不如我們改變自己。”





小王老師的王老師


記得我在上初中那會,屬於那種成績一般,班級排名一直都是中後的那種,人長得胖,所以無論是從成績和長相都是不討老師喜歡的那種,班主任經常在課堂上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羞辱我長得胖,每次查作業背書這些的時候,查我也是查的最嚴,每次在校園裡撞見的時候,我打招呼他也是對我看都不看直接走過去,初中中考的前一天,也可以說是初中的最後一節課,同學在寫我的同學錄,被班主任發現了,他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再次羞辱我,當眾沒收並撕掉了我的同學錄。後來中考成績下來了,不知道是老天眷顧還是我蒙的準,考上了省重點高中,拿通知書的時候,我才見到班主任第一次對我笑。但是那初中三年他對我造成的心理陰影,直到高中畢業都沒有消除。

我現在已經工作了,見過了更多的人經歷了更多的事,思考了一下,他當時歧視折騰我無非這麼幾個原因:

1、作為老師,他揹負著學校的教學考核指標

學校作為培養人才的機構,肯定會對老師有著考核要求,這直接影響到教師的評級和薪資,所以作為與自己實際利益相關的升學率,好評率,老師肯定會對學生嚴格管理。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普遍看到的老師會對好學生好臉色,而差學生基本不會給好臉色的原因了。當然,優秀的老師,從內心深處,有著教書育人的職責追求,他也希望自己的學生將來能夠各個成為人才,不希望他們將來成為社會的累贅。

2、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老師也不例外,有的老師喜歡老實聽話的,有的老師喜歡活潑機靈的,有的喜歡長得好看的。我見過成績好的,但是調皮搗蛋讓老師看不順眼的,也見過成績一般的但是老實聽話老師很喜歡的,也見過成績很差但是長得很好看的女學生,老師也得過且過不管她不罵她的。所以有時候,成績也不是判定老師歧不歧視你的唯一標準。

3、每個人的職業操守不一樣

有人的地方就有交際,有交際的地方就有社會,學校也是個社會,只不過比外面的社會稍微單純一點,這一點如果你將來進入社會,就會同意我這種說法。成年人職場上的公關和手段也會被帶入到學校,作為家長,有些會希望老師對自己的孩子照顧一點,管理嚴格一點,希望老師能把自己的孩子成績提高。那麼,有了這一點需求,就會滋生客情公關現象,講白了家長就會用各種手段拉攏討好老師。我說的不是全部家長,但是不排除會有部分家長這麼做,那麼難免就會有老師對部分家長的孩子特殊照顧。這些我也見過不少,我那位初中班主任,就是個職業操守很低的主,除非成績好的,不然學生父母不做點東西,就不會給他孩子好臉色看,而我父母也是有操守的人,整整三年,不做任何公關(面無表情的微笑)。

所以,我認為,如果你現在的老師歧視你,你可以從上面3個角度去考慮。

如果是第一個,就需要始終明白一點,學習是你自己的事,將來進入社會後,重要的是你的學習能力,可能你現在苦苦學的生物物理化學等等都用不上,這些知識我現在也可以說全忘了,你可能喜歡畫畫,喜歡體育,喜歡攝影等等,將來也可能在這些方向上大放光芒。你的學習能力才是你人生的天花板,是你能與那些富二代那些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最好的PK武器。所以,如果因為學習成績問題導致你被老師歧視,你完全不必理會,因為外面社會歧視更多,你可以當成是對自己的一次鍛鍊,做好你自己,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成績水平,把這個心理素質和學習能力練好以後,將來進入社會,你也會如魚得水。

如果是第二個,那你更不必理會,要知道,你是為你自己而活,而不是活給別人看的,如果今天張三喜歡瘦的,你就去減肥,明天李四喜歡老實的,你放下籃球去班裡裝樣子看書,那你會不會很累,這樣你會失去自我的。所以,還是那句話,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力,多去認識自己瞭解自己,把精力放在正確的事情上,而不要理會別人是否歧視你。

如果是第三個,還是那句話,做好你自己。這麼多年過去了,現在的風氣應該好了很多。不管怎樣,打造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指望一些偏門邪道,路肯定是走不長的。與其把精力放在如何討好老師上,為什麼不放在提升自己上面呢。

以上是我自己的思考和見解,希望能夠幫到你,謝謝。


迪威說


應該這樣說,老師歧視你,證明對你還有感情。老師對一個學生的愛與恨,更多的是出於對這個學生的期望。如果一個老師對你已經沒有任何感覺,那才是悲哀。我作為一名教師,雖然有教無類,但是我必須承認,對不同的學生心裡是有分別心的。徒遇良師難,師遇賢徒更難。哪個老師不喜歡天賦異稟,勤奮刻苦的學生呢?我在大學從教近10年,遇到打心坎裡特別喜歡的學生不過三五人。所以,當老師歧視你的時候,一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我們努力改進自己不只是為了讓老師喜歡,而且作為一個學生的本分。


劉楊胤祥


同學,你確定老師是歧視你嗎?我的意思是,有時候,老師特意用激將法,或者換個方式關注你,故意讓你以為他看不起你,激發你的潛能。如果是這種狀況,那你就好好的努力,不辜負老師的期望。如果他真的是瞧不起你,那你就只能自己努力讓他瞧得起咯。而且,越是他瞧不起你,不樂意搭理你,你就越要纏著他問長問短問東問西,除非他不想當老師了,否則他出於職業道德,都會給你解答。這樣,你不領學到了他的知識,還把他累得半死!挺好。

我每次跟學生說,你如果不喜歡我,想要讓我生氣難受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努力學好數學(我是高中數學老師),超過我,滅掉我!


唉喲哎喂呀


人類之所以區別於動物,是因為人類有思想、有感情,被老師歧視是當事人的一種主觀感受,他覺得自己被歧視,從老師對自己的態度和言行舉止中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歧視。那麼到底事實如何呢?我們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一)所謂的“歧視”是孩子過度敏感,自己臆想出來的。

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現在的孩子心理很脆弱,心理素質很差,在家裡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受不了冷落和打擊。生性多疑敏感,自我評價過低,所以有時候會對於老師的一些言行有過度的反應,捕風捉影,自認為不受老師待見,覺得老師歧視自己,事實上並非如此。

老師每天面對幾十甚至幾百個學生,除了備課,上課,批改作業之外,幾乎沒有多餘的時間來跟學生溝通交流,所以學生犯錯,老師往往一步到位,直接了當的批評,有時難免會過於嚴厲,但是老師也是就事論事,“嚴師出高徒”,作為學生應該知錯就改,不斷進步。對於老師的教導銘記於心,而不是去糾結老師是不是歧視自己,貶低自己。

(二)老師言行把握不準尺度,確實傷了學生的自尊,也就是言語間的確透露著所謂的歧視,這種情況也時有發生。

老師一般都是比較較真兒的性格,他的每節課都希望學生能夠認真聽講,希望每個學生都能出類拔萃,當有學生落後、甚至自暴自棄,老師自然覺得自己的努力全都付諸東流,一些落後的學生讓自己名譽掃地,影響全班的總成績。

在這樣的心理之下,老師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說出一些過激的話,可以理解為一時的氣話,就像父母對自己的孩子也是”愛之深責之切”,“恨鐵不成鋼”,有時也會說出一些傷孩子自尊的話,但父子沒有隔夜仇,過後很快就好了,那面對嚴厲的老師,我們是不是也要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呢?


(三)當然,對於一些觸犯法律的侮辱、體罰學生的老師的行為也肯定是不允許的,也不能姑息的。可以投訴、舉報,甚至可以報警。

近年來,老師體罰、變相體罰學生的案例也時有發生,遇到不公平待遇,也要勇敢的站出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遇到事情要及時跟父母溝通,尊重老師,當然也得保護自己,對於一些無視國家法律,危害青少年健康的低劣行為也要勇於抵抗。

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5條規定:“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有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未成年人保護法》第46條規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監護人有權要求有關主管部門處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總之,古人云“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作為學生,應該尊敬老師,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遇到困難及時與老師溝通,不要自我封閉和樹立敵對態度。作為老師都希望“桃李滿天下”,但是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不能完全以成績論英雄,應該全面地平等的對待每個學生。師生之間只要互相理解與包容,一定可以友好相處,共同進步。

我是小學輔導老師,每日分享小學語文、數學知識,用心回答每個教育問題,歡迎關注、留言、評論。

小學輔導老師


自然是奮發圖強,花無百日紅,莫欺少年窮!

首先你要確認清楚老師是不是真的歧視你?他又為什麼要歧視你?

記得讀書那時候成績不太好,我也認為我的老師歧視我,特別是那種眼神特別讓人難以忘記,可是後來慢慢長大,懂得道理變得多了,也開始理解老師那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他其實並不是真的歧視我,因為讀書班裡的同學都很多,老師不可能每個人都一一照顧到位,需要依靠自己的自覺性改變


如果老師真的歧視你


先找找自身的原因,是否因為某件事情讓你和老師產生了不愉快?然後去和老師私下進行交談,承認錯誤。一般的老師都不會太和學生計較,因為他們經歷過的學生是比較多的,大多數你身上有的情況他可能以前就已經遇見過了,和老師好好溝通事情也就很好解決了,不要讓這種迷惑一直困擾你影響到你學習。畢竟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好好學習,和老師的矛盾是沒有必要的


假如你自身沒有犯太大錯誤他歧視你,故意不給你好臉色讓你難堪,那麼他就是屬於心理變態,因為明智的老師對於不喜歡的學生一般都是漠視不搭理,這種變態老師根本就不用管他,他歧視你你還不能無視他嗎?他越是歧視你更要努力學習,尊嚴從來都是自己掙回來的,只有自己強大才不畏懼別人的眼光。如果他挖苦你,並且還罵你父母,這種可以直接舉報。

反向激勵法


按說大部分的老師都是善良的,他們對待學生和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都是希望他們成材。

可能由於你的行為過失或者是成績下滑讓老師感到著急,好言勸說又沒有效果。這時候老師可能採取另外一種方法,那就是用“歧視”你的做法來達到激勵你的效果,希望你可以醒悟。這種老師就會經常挖苦你,但都不會涉及到父母。經常給你一些小難堪,讓你覺得不舒服。


對於這種行為,自己要學會分辨,更要善於變通,最主要的是學習不能落下,只有自己強大,尊嚴才會存在。



老三雜談


遇到老師看不起自己和孩子的狀況,那首先得弄清楚老師歧視的原因。

如果老師是因為家長管教孩子不力,與老師教育觀念相悖,建議和老師進行溝通,一則讓老師瞭解你家庭的困難,二則自己做出改變,儘量配合老師做好家庭方面的工作。

如果老師是因為沒送禮就歧視,那你就得想想,到底你要不要送,送多少。如果周邊的環境是,大家都送只有你不送,那估計老師一定能記住你,想不區別對待你都難。如果你覺得這個環境太爛,那就轉學,到一個風氣好一些的學校。

我們學校教學質量一直不錯,教育風氣也是不錯的。十幾年前當班主任時,我比較看不上那些給我送禮的家長。因為在我看來,你的孩子如果有本事,就沒必要搞這些。如果孩子學得不好,又不想好好努力,想通過給老師送禮來拉關係,讓我來多肯定你的孩子,那是不可能的。一則我會覺得失去了自己的尊嚴,二則,那是對學生的不公平。我對學生的評價與對待,標準是統一的,不可能因為某個人改變。因為我的這份固執,在我管理班級時,出現過兩次權貴家長轉學的情況。一次家長是軍隊的高級將領,一次家長是某個私營企業大公司的老總。這些人就是這樣,你不按他的要求去做,他就會想其它的辦法達到目的。如果我當時處理問題過激,恐怕會被他們狠狠踩上一腳的。

所以不同的老師,關於教育的觀念是不同的。你要清楚老師的想法和他為人處事的方式,才能真正清楚該怎麼辦。


瞬兒老師


被老師歧視,這個問題應該深入分析一下。

首先,是真的被老師歧視了,還是家長自己的心裡感覺。可能有的家長敏感,認為老師批評了孩子,更甚至讓孩子罰寫作業,就認為是歧視。

其次,要多和老師溝通,聽聽老師的意見,不能光聽孩子的一面之詞。有的孩子為了不完成作業和家長添油加醋的說謊,這些現象都是有的,那麼家長要加強和老師的溝通,正面面對孩子的問題。

最後,教師這個行業整體還是不錯的,既然是教育工作者,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不能人云亦云,歧視有點誇張,還是換位思考,如果遇到不管的老師,自然不會有家長認為孩子被老師歧視的問題。希望善待嚴厲的老師,尊重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