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巾帼铿锵 不负芳华

三月风暖,女人如花。在全市上下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的特殊时刻,第110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如约而至。

她们柔肩担起重任,巾帼不让须眉。她们有智慧,有力量,有担当,奋战在发展一线,为我市的经济发展、脱贫攻坚、产业振兴等贡献力量,取得了非凡业绩。

柯小汝:端好茶园“聚宝盆”

3月3日上午,歙县溪头镇桃源村高山茶园里,村民在除草,柯小汝也在其中。

在溪头镇,1970年出生的柯小汝小有名气,组织茶叶合作社,开办家庭农场,带动一方村民增收,曾获省“五好家庭”、市“最美家庭”、镇优秀村组长等荣誉,去年在“谢裕大”杯毛峰茶大赛中拔得头筹。

“茶园要修剪、追有机肥,追肥麻烦。我们这里,一出门就是大山,肥料一袋40公斤,要扛上山。”她告诉记者,茶园的路、水池等基础设施都要完善,先从面积大的地方做起,资金够了再铺开。

除了茶园,她还张罗茶叶加工厂的事,打扫卫生,维修机器,联系客户等。“目前订购了两台加工设备,马上从县城运来。也跟金融机构谈好,收购资金没有问题,但是今年行情不好讲,一些客户在观望。雇工正在落实,主要是外地的,包吃住。”柯小汝说,去年行情好,她让女儿、女婿上网销售,做广告,加上获奖、朋友介绍,一些客户自驾找上门,每天供不应求,去年的茶叶早卖完,销售收入约400万元。

作为桃源村东风组组长,她始终不忘带动村民尤其是贫困户共同增收致富。茶叶加工厂里有4位贫困人口,平时干活每天100多元,茶季每小时20元。2016年以来,她召集村民培训茶叶知识,管中饭,还赠送礼品。今年防控疫情,为避免人员聚集,她暂时未开展,但做好了各方面准备。对今年的茶叶生产,柯小汝希望行情好些,届时可适当提高收购价,让茶农多增收。 ·黎小强·

余春风:做好准备迎复苏

阳春三月,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在春光映射下更加撩人。但黟县西递景区受疫情影响,仍未开门迎客。身为西递旅游公司导游主管助理,余春风不能闲着。卫生防疫、导游培训,疫情结束后旅游高峰的评估和准备,处处能见她的身影。

今年47岁的余春风,宏村人,1994年成为西递旅游服务公司第一批招入的员工,她把人生最美的芳华献给了西递旅游事业。一路走来,她见证了西递景区旅游由村办、集体企办、再到国有独资公司的蝶变。干过讲解,表演过“抛绣球,选女婿”的民俗,协助景区导游、讲解员管理及培训,在每一个岗位上,余春风都留下了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身影。由于在工作中肯学肯钻,表现突出,她个人先后荣获黄山市金牌导游、黟县“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这次疫情对旅游的影响非常明显,全国各地的景区景点都遭受严重损失。但是,冬天必将过去,我们要做好迎接春天的准备。”余春风告诉记者,群众因疫情困在家里,出行的强烈欲望将在疫情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持续爆发,此次疫情的“寒冬”过后,全国各地的旅游事业将迎来一个“暖春”。因此,当前我们既要抓好卫生防疫,又要抓紧时机自我学习提升、储备旅游服务能力,重点做好旅游从业者、关系行业相关培训和服务准备,确保在疫情结束后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优质的服务为景区加分,把所有来到西递游玩的旅客服务好。·钟 伟·

丁虹:精彩人生磨砺出

伴随着机器轰鸣,时而左手摇动,时而右手翻转,时而左右开弓……3月5日,在黄山市三佳谊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成型磨车间内,技术工人丁虹有条不紊地操作着精密机床。

2005年12月,丁虹进入三佳谊华公司,在磨床车间干磨工。“只有掌握很高技艺的磨工,才能磨削出精密的工件。”那时,丁虹每天埋头苦干,有时一天一站就是10来个小时。高技术、精密度、高强度的工作,让同期参加工作的女工打了退堂鼓,选择换岗或辞职。但丁虹却还在坚持。

由于表现突出,2008年她被调入成型磨车间。“成型磨可以说是精密磨削中对技术要求最高的技术活儿,哪怕是—个细小失误都有可能造成价值昂贵的产品报废。”丁虹告诉记者,自那以后,精密机床成了她朝夕相处的伙伴。在她的工作字典里镌刻着“开拓创新 精益求精”,经过不断钻研、探索及老师傅的帮助,她悟出了—套成型磨代替光学曲线磨的加工方案,加工精度正负公差可以被严格控制在0.001mm左右,企业的机械加工技术由此不断得到创新和进步。现在她的磨削超精密加工技术已达国际水平,并多次受到国外专家的称赞。

“成绩永远属于过去,我会倍加珍惜公司给的平台,通过不懈努力,为企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一流产品。”丁虹说道。 ·姚大盛·

张家侠:“植保医生”护茶园

作为安徽省农科院茶树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团队负责人,张家侠的手机、微信铃声经常响起。3月5日,她告诉记者,最近通过电话、微信咨询茶园病虫害调查方法、害虫种类识别与鉴定以及防控措施的茶企、茶农比较多。

茶园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张家侠的主要研究方向。工作10年来,她几乎跑遍黄山的茶山茶园,热情为茶企、茶农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和咨询服务。她带领团队开展全面调查,基本掌握三区四县茶树病虫草害种类、病虫害发生程度、田间消长动态等情况。并在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每年对主发虫害开展观测监测,掌握发生规律和发生程度,提出防控措施和防治适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促进茶叶丰产、茶农增收。

日前,我市出台《黄山市茶产业提升行动实施意见(2020—2022年)》。作为我市茶产业发展专家组成员之一,张家侠积极参与,提供技术支撑。她认为,黄山茶产业发展正处于品质提质增效和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她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培训和指导;优化集成绿色防控新技术、新模式,在黄山地区广泛示范与推广应用;制(修)订相关技术标准和规程;建立生态茶园病虫害预测预报监测点,制定综合性防治计划,加快黄山生态茶园建设,推进黄山茶业高质量发展。

张家侠说,黄山地区生态优美、名茶众多,是全国著名茶区,也是我省最重要的茶生产基地。今后,她将带领团队加强科研和技术攻关,广泛宣贯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着力解决黄山特色农业、精致型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推动形成茶叶绿色发展方式和生产模式,引领广大茶农、茶企认同认可绿色发展,让黄山大地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许 晟·

李顺姣:抓实经济富乡村

3月2日,屯溪区奕棋镇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顺姣匆匆吃过中饭,就赶往村部,召集村两委成员商议村集体经济发展事宜。村里要议的事不少,比如准备拆除老村委会办公楼,利用交通便利的优势,投资五六十万元新建保鲜库;结合去年以来开展的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争创市级美丽乡村;改变一家一户蔬菜种植分散模式,打造规模化基地;介绍村民到九龙工业园区务工等。

3月3日,李顺姣按照前一日会议分工,上户了解土地归属权相关情况,力促尽早解决遗留问题。“要做的事不少。村里有一口水塘,自然环境很好,2016年将路也修好了,可以发展农家乐、立体农业、特色农业。现在水塘租期已到,我们想招商引资,通过股份制形式合作,盘活村集体资产。村里还有一处老厂房,有人租用生产臭鳜鱼,每年租金5万元。我们准备进一步改造,为集体多增收。”她告诉记者。

疫情期间,防控不可松懈。她除了每天摸排情况,宣传防控知识,也不忘帮村民解决实际困难。1998年,她学习立体养殖技术,回来后养鸡、养鱼、种植果树,效益明显,在她带动下,村民土鸡养殖规模逐步扩大。疫情发生后,鸡和蛋的销售却成了问题。为此,她联系有需求的附近村民和熟人,牵线搭桥,帮助村民们售卖。九龙工业园靠近江村,企业复工复产需用工,村民就近务工也需鼓励。李顺姣遂挨家挨户送去企业招工信息,仔细介绍,供村民参考。

李顺姣曾获市巾帼建功标兵、区“三八”红旗手等荣誉,但她说,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多做实事。 ·黎小强·

王靖:汗水洒满扶贫路

3月3日一早,王靖走进徽州区石岗村居家就业扶贫基地,查看疫情防控和扶贫项目复工复产情况。当天,她还整理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相关材料,走访贫困户,了解疫情对他们的务工和产业发展的影响情况,了解学龄儿童线上教育教学开展情况,协助解决问题。

王靖是市直单位唯一一名女扶贫干部。2018年4月4日,她来到石岗村,担任村党总支副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

石岗村是革命老区,是我市第一个中共党组织——小练支部诞生地,现有人口563户、1649人。根据初始数据,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59户118人。2017年底,作为省级贫困村,石岗村实现贫困村出列;2018年,贫困户全部脱贫。2019年,村集体收入增至35.08万元。

扶贫工作期间,王靖克服农村工作经验不足、语言交流困难等不利因素,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面对面、心贴心,和群众打成一片。她坚持全覆盖、高频率走访贫困户,详细核实、掌握贫困户致贫情况,有针对性制定并落实扶贫政策和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精准脱贫。

近两年来,石岗村的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扶贫车间、扶贫采摘园项目、小练红色旅游等一批产业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拓宽了贫困户和其他村民的收入渠道,走出了一条老区脱贫攻坚的新路子。村中道路从3米拓宽成6米,从水泥路面变成漂亮的沥青路面,村党总支荣获“市级基层党建标准化示范点”。

因工作成绩突出,王靖被评为2019年度“黄山市最美巾帼脱贫攻坚人”。她表示,将结合美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带动石岗村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经营性收入稳步增长,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许 晟·

朱寅:真诚服务保飞行

巡查、指引、分流、提醒……3月4日,朱寅一如往常,忙碌在黄山屯溪国际机场候机大厅。作为机场候管部服务室副主任,她已经在机场服务岗位工作了12个年头。多年来,凭着真诚、细致入微的服务,她留给无数旅客美丽的“黄山印象”。

“我们的工作并不是服务员那种概念,如果把黄山的经济和旅游发展比作高速行驶的列车,那么我们就是这座列车上的一条重要纽带,旅客对我们印象的好坏,可能直接影响到他们对黄山的城市印象”。朱寅介绍。

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朱寅和同事本应享受假期,回家陪父母、照顾孩子,但他们却主动放弃了休息,纷纷请战回归岗位。自疫情防控以来,朱寅按照排班,更加细致地做好本职工作,同时注重对旅客的安全提醒、心理疏导等,给旅客力所能及的帮助,营造安全、放心、舒适的出行环境。

“我们服务室员工年龄最大的47岁,最小的22岁,平均年龄30岁左右,大家都有家庭、小孩需要照顾,但在关键时候,大家却一致视岗位为战位,及时返港投入到服务乘客出行当中”。朱寅表示,随着全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大家紧张的心都得到了一定舒缓,想着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但3月开始,黄山机场与各城市的航班逐步恢复,朱寅和同事们又将投入到下一场保障出行的战斗中。 ·钟 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