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曹妃甸:打渔人锅碗瓢盆忌讳翻着放


「原创首发」曹妃甸:打渔人锅碗瓢盆忌讳翻着放


禁忌,和一个地方的群众生产、生活、信仰是相互关连的。由于职业和信仰不同,对禁忌也有不同见解。

渔民有许多禁忌:在海上行船,不许人的两脚伸出船外,否则,替死鬼容易把人拖进海里淹死;在船上的人不许吹口哨,否则,会引来暴风骤雨;上船的人不能在船头撒尿;在船上吃鱼,不能把鱼翻转过来等等。

在渤海湾行船打渔的船家中,也有一大忌讳,船上使用的锅碗瓢盆,绝对不允许倒着放,说是倒着放就翻船。

为啥有这个说道呢?这其中有一段故事。

常年下海打鱼的渔民都知道,连接渤海湾深海处有一个东西走向的沙坨子,叫漕泊甸。因为这里是渤海的最深点,海龙王把水晶宝殿就建在了这坨子的海底下。漕泊甸的沙坨子上有座海神庙,庙里住着一个和尚,和尚辛辛苦苦照看着这座庙,风暴天气挂灯指航,为过往商船、渔船添加淡水。过往商船都要给和尚留下点粮食,渔船都要给和尚放点鱼虾,他们之间处得非常好。

漕泊甸周围,暗沟纵横,浪虽平而涌却急,如果晚上遇上风天雨天,方圆十几里的渔民们就倒楣。不是遇到暗涌毁船,就是碰到浅滩伤人,商船遭难败了家,渔船遇险把命搭。

漕泊甸是海上通道,也是古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商运船队躲也躲不过去。漕泊甸以西是天然渔场,尤其盛产对虾,是附近渔民的"聚宝盆",渔民们冒死也要闯。但这个地方却常常毁船伤人。

人们叫苦连天,把希望寄托给海神,每次出海前,第一件事就是去海神庙里祈求龙王开恩,护佑众生。和尚经常见到船家遇难的事,心里十分不安,他也是日夜烧香,和大伙一块祈求海神保佑。

整日香火不断,海龙王被虔诚的人们感动了,就私自给了和尚一颗夜明珠,让和尚晚上挂在庙前的旗杆上,给行船的人们指航引路。

和尚面善心肠软,拿到夜明珠后,不论风天雨天,每天傍黑早早就把夜明珠挂在旗杆上。那些赶上行夜船的人们,都直奔夜明珠而来,他们到漕泊甸上住上一夜,跟和尚聊上半宿,躲过风雨,第二天再走。

自从有了夜明珠以后,很少再有船只碰涌搁浅毁船伤人的事了。

后来,不知过了多少年,山挪了,海退了。渤海湾北岸北向南推进了有一百多里,漕泊甸这儿的海域越来越浅,水晶宝殿离海面越来越近,海龙王在这个地方也呆不了啦。他急忙来到天庭凌霄殿,急忙禀奏玉皇大帝,请求玉皇大帝想办法止住山挪海退。

玉皇大帝眯着双眼,摸着胡须盘算着,他沉吟了一会儿,有点无奈地说:"此乃天意,我也没办法呀!看来我们也只好顺呼潮流,顺其自然吧!"

海龙王发愁的问:"我那水晶宝殿该怎么办?"

玉皇大帝也拿不出更好的办法,说:"上天自有定数,天意不可违。眼下我已无力回天,如你等实在没办法,且先搬一搬吧!"

玉皇大帝拿不出更好的办法,海龙王能有什么好办法? 海龙王回来后,坚持了不到三年,选新址造龙宫,最后从漕泊甸将水晶宝殿向南搬走数百里。

水晶宝殿搬走了,漕泊甸还在,和尚没走,他还是照常挂夜明珠,给船家引路,还是风雨不误。

有一年的夏季,忽然有一天,狂风夹着暴雨,一下子下了七七四十九天,上游洪水猛泄,海遭大潮奔涌,大潮遇狂风,渤海湾就象热水开锅,那大浪头都有三间房那么高,一个紧挨着一个,一浪比一浪大。漕泊甸这个小沙岛被大浪冲走了有一半还多,漕泊甸上的海神庙地基也给冲塌了,地基塌了庙也毁了,和尚没能逃出来,也给砸死了。

海龙王知道,如果他的水晶宝殿不搬走,如果他的水晶宝殿还在,这件事也许就不会发生,慈悲和尚也不会死,他越想越难过。

海神庙住持和尚与事无争,心善修行,护佑过往渔民,饱受苦难,最终为了下海人的安全,为了守护海神庙,竟和庙宇同归于尽了,海龙王感动不己。为了纪念和尚的善举,海龙王找到玉皇大帝,为和尚讨了个一字并肩王的封号,那意思是在渤海湾,和尚可以和他平起平坐。

以后,船家们来到漕泊甸上,把和尚按佛家习俗葬了,把和尚的锅碗瓢盆等捡走,留在船上使用。说来也怪,这些东西在船上只许平放,不许倒着放,一倒着放就起风浪,起风浪就翻船伤人。

有人说,这是海龙王让人们不要忘了和尚,不要忘了和尚引航指路的善行,锅碗瓢盆倒着放,就是对他和和尚最大的不恭,不敬就会受到惩罚。

庙毁人亡后的许多年,当船家晚上在漕泊甸遇见风暴天遇大浪时,海神庙址上还有灯光引航指路。人们都说,还是那个海神庙的和尚,他当了一字并肩王也没忘给船家引航。

从这以后,渤海湾曹妃甸的渔民忌讳锅碗瓢盆倒着放,慢慢将这事形成了一种忌讳,一种习俗,一直到现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