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陳輝,送你出行

送你出行


陳 輝
再也沒有比離家遠行,讓人心裡更加糾結的了。今年的出行,別是一番滋味。因為,這一個春節的假期,成了另外的一種狀況。疫情限制了我們的自由,滯留住大家出行的腳步。世事有時候就是這樣奇怪:必須做的不一定願意,願意做的不一定必須。可事關大局的事情,唯一適合做的就是服從。
以往老是天真地這樣想著:希望有一個長長的假期、能好好在家歇一歇;期盼度一回懶散的假日、能隨意到處玩一玩。誰成想一個突然的變故,了卻了大家的心願。儘管放鬆了許許多多,可也平添了一些焦慮。我們在嚴格限制的狀態中等待、在對疫情的關注與揪心裡度過,超長的假期也成了另外一種感覺,就好像嘴裡含了一顆怪味豆。
在家裡待的太久,漸漸地就不能很淡定了。畢竟,老百姓所過的日子是很脆弱的,經不了這麼長久地僵持著。雖然說現在居家小康的生活也算有滋有味,可架不住這坐吃山空一般的閒適。心裡的那個緊張抽畜,一天勝似著一天的跳動。這人啊,就是一個勞碌奔忙的命,罩不住好吃好喝的福分,也享受不了坐享其成的快活。
往年都是高高興興回家過年、輕輕鬆鬆出門工作,到了正月初八後,基本上都已經去上班了。可今年的出行時間,如同這個節後的天氣一樣,冷暖不定難以把握。節氣已經快到驚蟄,該是萬物復甦大地回春的時候了。可身上厚厚的衣服,還是減不下來。這個春天的出行嚮往,咋會就這麼的難哪。
最近隨著疫情被遏制,開始復工的消息不斷傳來,給出行務工的人們添上了喜色。這幾天,電視上可以看到,各地都在組織人員外出復工。天上、地下盡其所能,飛機、火車全都用上了。前方戰疫正酣,後方復工繁忙,一派忙忙碌碌的景象。恢復了工作狀況,就是恢復了我們對生活的希望。家國天下柴米油鹽,先把活著的路走寬了再說。
看來在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輕輕鬆鬆的事情。國家的大日子與老百姓的小生活,那一頭都要一天不停地走下去。不管有了什麼遭遇,充足的物質保障和財富支撐,是克服一切困難的硬道理。所以,人一定是要動起來才覺得踏實。就象一句笑話說的:生活、生活,人生下來就要活動一樣。
別離總是有些傷感的,今年的情形格外不同,一樣的分別兩樣的離情。新冠肺炎疫情攪亂了正常的生活、攪亂了人們的心思。說實話,這個假期雖然好長,但人們並不怎麼開心。缺少了快樂的休息,可能還不如緊張地工作來得輕鬆。此時此刻積鬱的心緒,反而需要用趕快上班來緩釋。出行現在成了一個積極的要求,更是一個顧全大局的重要行動。
雖然說要出行復工,其實也是兩難的。 畢竟疫情還沒有結束,我們還在經受著這場嚴峻的考驗。有很多的未知在等待著我們,誰也不好規劃出行以後,他的歸期是哪一天。南國的春色已經滿目秀麗、萬紫千紅。迎接了外地到來的人們,也接收了外地家裡親人們無盡的思念。從來沒有像這一次這樣,送你出行的簡單行動,讓我們所有的家庭牽腸掛肚。彷彿有千言萬語要耵聹、有無盡的疼愛要給予。誰都知道,這個非常的時期,每一個人都可能承擔極大的風險。錐心的話語一句也不敢說,只能心裡默默地祈福。因而,祝你安康、盼你無恙,成為了當下最為貼心的全民暖語。
要說咱們中國人的生活裡,並不缺少出行與團圓的反覆。當年有一個叫陳星的歌手,唱了許多給打工者寫的歌曲。引起了很大的社會共鳴,廣大的工友們也視以為心聲,可我總覺得有一點無奈與淒涼。也許,這是改革開放初期社會的寫照。就是歌裡唱的這群人,他們常年在外風雨兼程、努力奮鬥積極打拼,成就了我們今天的繁榮富強。而他們又年復一年地,演繹著出行與相聚的循環。在歡聚中享受著天倫之樂與甜蜜歡愉,也品味著離家付出的回報與成果。每一次出行,都在幸福裡憧憬著自信與力量。每一次回家,都在滿足中包含著期盼與興奮。
出行與回家,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個方式。每每往返,也有呢喃細語、也有諄諄叮囑、也有親切話別,但都不及這一次的沉重與殷切。前一天我在電視裡看到,一個地方的領導們,為出行南方的復工人員送行。那種悲壯的場面和凝重的氣氛,如同送行白衣戰士奔赴抗疫前線一樣。誰又能說,在這個特殊的時間裡,返崗復工不是走向另一個領域的戰場呢。我想這就是大局意識,不管是誰都會積極響應的。
分別總會戀戀不捨, 當車輛緩緩開動的時候,親人們向兄弟姐妹揮手道別。當車子遠去離開視線的一瞬間,送行人的心,像被緊緊揪住帶去了一樣。千言萬語還是這一句話,切切珍重、安好無恙。一定記著:在你離開的那個地方,有太多的人在惦記著。送你出行,我們守望親人歸來。等你回家,你們保證一個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