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的独立感培养有什么好的建议?

只为天天开心


说到对孩子独立感的培养,我深有感触,这是要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的。因为我是上班族,孩子一直是自己带,所以比较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

首先,从孩子半岁我上班开始,就有意识的锻炼她,让她自己吃饭,自己玩,再大一点就教识字,教她看书,慢慢就形成了独自干自己喜欢的事的习惯,而不和别的孩子一样,老粘着大人。

其次,养成孩子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相信她有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包括与小朋友之间的交往,有矛盾了自己去想办法沟通,但是要让她知道,我是她后盾,是他的智囊,可以帮助她。

第三,在家里实行民主制,孩子可以参与进来,特别是与她有关的事情,比如上辅导班,上兴趣班,还有小升初择校等等,让她自己做决定,我只负责给她分析其中的利弊!

这是我自己在教育孩子这些年来的经验,现在看来还是不错的,孩子一直独立性很强,我从来没有给她收拾过书包,小时候坐校车,大了自己骑自行车上学,从来没用接送过,学校的事从来都是自己解决。孩子很阳光,有担当,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也不错!这些都是我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和大家分享!



蓝桥清吟


今天说一个和儿子一起放风筝的故事。

我儿子已经读初一了,去年秋天的一个周末,补了一下午的课,我决定带孩子出去活动一下,于是想起了放风筝。

小时候倒也领他放过风筝,但一般都是我放他看。等着一点一点长大,学习任务重了,也很少有空闲时间,就再也没有放过风筝。平常我儿子就有一点动作不协调,笨手笨脚的,那天,整好有一点时间,我们一家三口就决定再去放一回风筝,虽然有点幼稚,但是还是冲满了兴趣。

来到了广场上,没有几个人,我们抓紧开始实施?我问他能放吗?他说能。我想既然孩子能做,就让他自己做好了。

于是,他的妈妈负责擎风筝,他放了线,然后沿着广场转圈跑,风筝从他妈妈的手里脱手后,仰了一头,就栽到了地上,然后就跟在儿子后面,扑楞扑楞地翻着跟头。

我先是一句话不说,就直直地看着,想看看他有没有悟性,能否在实做中发现问题,再改正过来,如果能在这样简单的小事中,悟出道理来,这就是非常有意义的事了。

可是,一连转了好几圈,他妈妈也给重新擎了好几次,仍是这种效果,他也还是用着这样的一个动作来解决起飞的问题。我觉得有点着急,都上初中的孩子了,难道他就没发现风向这个很重要的问题吗?

我忍不住了,喊停了儿子,用手抓起风筝迎着风抖了抖,风筝立马就跃跃欲飞的样子,我跟儿子说,看见没有,风筝的飞行,是要借着风向的。

儿子有点明白了,于是感觉了一下风向,就和他妈妈又放了起来。这一回他不跑圈了,沿着一个方向去跑。由于那天的风不算太大,时有时无,他跑了好几趟,也还是没飞起来。

我当时越看越着急,这么简单的事,就是悟不出名堂来,我让他们停下来,亲自给演示一下。

我也不跑,让他妈妈擎好了风筝,放了20多米的线,稍微拽紧,感觉到风起来了,就喊他妈妈松手。风筝一下子向天空冲去,我就拽一下,再松一下线,倒退着,一步一步的走,反来覆去几次,越飞越高。但是由于那天风时断时续,没风时,就又会掉下来。

我儿子有点看明白了,按照我的方法试了几次,有起色,但也没太成功,一个多小时匆匆过去,就这样我们就回去了。

又过了一周,又是同样的时间,那天风稍微有点大,我们就又去放风筝了。而这一回,终于放成功了。风筝经历了爬行阶段,最后在空中就直直的站立起来,非常的好看,儿子也终于完成了一件觉得很有成就的事。

其实,我是一个很能陪孩子玩的父亲,带他钓鱼、赶海、爬山、打篮球等等。但是城市里孩子的童年相对于我们的小时候来说,还是要单调枯燥很多,比如说放风筝,这居然是2周的时间才完成的一件事,其它的事,每年的次数也都屈指可数了。

放风筝是很多媒体被定义为父亲陪孩子必须完成的50件事之一,当然,数了数,我也完成了不少,只是一些事情,小的时候带他做了,他不懂,大了再去做,又没了时间,而许多是教给孩子必须的技能,又没有教,他没有经历过,理解力就不够,更别说自己独立的创造了。

这个假期我想在放风筝的基础上,再带孩子研究手工制作航模飞机,通过测量剪裁,完成了机身的制作。因为这场疫情,孩子去了乡下,打乱了我们关于动力零件的采购和研究,不过通过动手,孩子还是提高了一些对数据的理解。

看到很多人在说,培养孩子的独立,让他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独立完成作业,我觉得这样的方式效果甚微。

如果想培养孩子的独立感,就陪他多完成一些事情吧,给他演示一遍,他就会琢磨怎么自己去干了。但是你安排他去学习,逼着他去完成,他就会反抗了。


男孩强则国强


你也许可以为孩子提供广阔的天空,但是你无法提供他腾飞的翅膀;你也许可以给孩子提供平坦的道路,但是你无法替他奔跑。你替孩子今天所做的一切,将来就有可能是他要走的坑。所以必须让孩子学会独立,自我去成长。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独立让孩子从收拾书包开始。很多朋友都给我抱怨过,孩子上学总喜欢丢三落四。今天不是书忘了带;就是放学回家发现作业本没带回来;明天又发现某个同学借了自己的笔一直沒还;事情虽小,但也让家长有时感到很烦恼。所以家长就要让孩子学会收拾书包,清楚明了自己的书包里应该放些什么。自己缺什么补什么,差什么找什么。不要到学校发现少了,一个电话家长就赶紧给他送过去。除了非送不可以外,家长千万不要送,让孩子学会独自承担,才会慢慢走向独立。



2,学会独立,让孩子从做家务开始。学习固然重要,但基本的家务劳动还是要会。比如煮饭、扫地、洗衣。父母只能包办一时,不能包办一辈子。曾经我看某篇新闻报道里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有个孩子以高分考进了某高校,但就读不到半年却被学校劝退了。为什么呢?因为他除了学习以外,什么都不会。一点独立能力都没有,真的让人觉得有可惜又悲哀。所以说让孩子学会独立的生活能力真的非常重要。



3,家长要学会放手,让孩子独立思考,有主见,有胆识,也是培养孩子独立的一种表现。就拿分床睡觉来说吧,这其实就是培养孩子独立的最佳时机。我孩子5岁了还不愿意给我们分床睡,每次说分床他都又哭又闹,满地打滚,或装出可怜小模样。但我还是鼓励他,诱导他坚持一个人睡小床。慢慢的他的胆子就大了,我们也分床成功。



父母的终极使命就是在他离开你之前,教会他和世界相处的能力,也就是独立生存的能力,这是你对他的最大帮助和保护。


王子书童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感,在此我想谈谈我的想法。

1、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一个孩子只有学会了为自己的事情负责任,ta 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因此,我们作为父母,不仅要从小给孩子灌输“责任”的意识,而且要“狠心”放手,让孩子做ta年龄段力所能及的事情。

孩子2到3岁的时候,就可以尝试让ta自己吃饭、自己穿鞋子,自己如厕训练等等。

在孩子开始读幼儿园时,我们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日常惯例表”。我是怎么做的呢?先让孩子列出自己晚上睡觉前应完成事项的清单,例如早上起床时间、出门时间、玩耍时间、阅读时间、上床睡觉时间等等。(可参考网络图片)

制定日常惯表之后,把它贴在孩子能看到的地方,让孩子接照自己的惯例表行事,而不是由我们来告诉孩子该做什么。如果孩子确实忘了,我们只需问孩子:“按你的惯例表,接下来该做什么?”

记住,我们这么做是为了让孩子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学会自己的事情负责。当孩子做到了,觉得自己能干,受到鼓励,变得越来越有责任感,也会越来越独立。

2、及时给予孩子鼓励。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类本质里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人肯定。”

当孩子自己去做事情的时候,不可能每次都能做得很好。所以我们要耐心地观察和关注孩子的情绪,并及时给予正面的回应。

当孩子有进步的时候,及时鼓励ta的每个进步,即使十分微小。让孩子从内心深处相信自己“我能行”。当孩子逐渐树立“我能行”的信念,ta的信心随之增加,也勇于独立承担。

当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我们需要给予更多的耐心,肯定ta的努力,同时引导孩子从小小失败中思考下次会怎么做。让孩子学会在错误中成长,坦然面对错误,并承担责任。

《正面管教》一书中德雷克斯说过:“孩子需要鼓励,犹如植物需要水。”

当我们及时给予孩子鼓励,ta会变得有勇气去面对问题。同时,我们还要恰当地引导ta独立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从而培养ta批判性思维以及乐观心态。批判性思维和乐观心态是独立人格的重要条件。

3、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不管怎样,不管什么时候,我们作为父母都要相信孩子,支持孩子。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无条件的爱时,ta就敢于尝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敢于独自一人前行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路,尽管失败了也会毫无畏惧。因为ta知道无论什么时候,父母都是自己坚强的后盾,家永远都是温暖的港湾。

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ta学会为自己事情。同时要及时给予孩子鼓励和满满的爱,因为这两者是孩子独立自主的重要能量来源。



幸福充电堡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每个孩子的性格不一样,家庭氛围也不一样,对于孩子的独立自主培养:

首先,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不管孩子有多大,孩子的大小事情不要全部包揽,要学会放手,孩子才能学会独立。

个人生活方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收拾自己的玩具开始,玩好后归类原位放好;做完作业书本笔等文具用品收拾放进书包本里整理好;我家孩子6岁,自己洗澡洗袜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不麻烦他人。

学会独立,学会放手。要帮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家务入手。比如扫地,吃饭时摆碗筷,帮妈妈晾宝宝的衣服。刚开始也是说不会,晾衣服的时候叫上孩子一起做,做过几次就可以独立晾衣服了。

与孩子在生活过程中,有意识的教孩子这事该怎么做。早上起床时在叠被子,就有意识的告诉孩子被子怎么叠的好看整洁,有一天孩子说,妈妈我也要叠被子,妈妈我叠的被子好看吧!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内心会有成就感!

培养孩子独立,学会独立,要从小事做起,不要怕麻烦,不要觉得孩子做的慢还不如自己做,家长要有耐心,孩子能做的就要多使唤孩子做。在孩子的眼中什么事情都是很好奇的。

家长偶尔懒一下,孩子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糖果丹妮


一、试着让孩子自己做抉择

在我们与孩子平时的生活中,中国家长替孩子做了太多的选择,小到出门穿哪一双鞋子,大到高考填志愿选择哪一所大学,诸如此类的选择还有很多。孩子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生活,从小就没有任何选择意识,可家长不可能为孩子选择好一切,孩子总要做出自己的选择,等到孩子长大以后选择工作、选择伴侣等等,自然会出现没有经验、考虑不周的情况。

所以我们应该从很多生活小事上,就默默的培养孩子的选择意识,这会让孩子主动考虑更多,比如让孩子自己选择穿哪一双鞋子出门,或让孩子选择放学回家后就写作业,还是吃完饭之后再写作业。这些不起眼的选择,往往会给孩子提供足够多的练习机会,通过让孩子自己参与做抉择,努力让他思考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

二、正视孩子的付出

在我们大人眼中,孩子们做的事情都是小儿科,那是因为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可是对于孩子来说,大多都是第一次去做,没有丝毫经验可谈。孩子如果努力做到了,自己内心是非常开心的,可在大多数家长眼中,只是做成了一件“小儿科”一般的事情,没有什么可骄傲的,更谈不上表扬。

幼妈记得让女儿学习自己穿衣服那段时间,刚开始的时候,女儿都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才可以将衣服穿上,有时就算穿上衣服,却发现衣服皱皱巴巴,浑身别扭。当我看到女儿如此费力穿衣服的时候,会忍不住在一旁提示“把胳膊伸直、腿伸直使劲蹬”。

幼妈承认,作为一个妈妈,我看不了孩子在那里非常困难做一件事情,我非常想上去帮一把,相信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的时候,都会有这种心态,我们此时最好不要伸手去帮忙,尽量只用言语上的提示,正视孩子此刻的努力,孩子在成功做到第一次以后,就会更加努力去做第二次。

三、对十万个为什么说不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有的家长可以对答如流,有的问题可能连家长都不知道,却又不得不绞尽脑汁想出一个合适的答案。其实我们在面对孩子如此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时,并不需要立刻告诉他们答案,反而可以鼓励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或许孩子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不管是思考还是行动能力都会提高很多。

此外,除了对孩子十万个为什么说不,我们做家长的,也应该尽量减少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例如:今天在学校学的什么?今天中午吃的什么饭菜?等等等等,可能家长是出于好意的关心,可如果我们过问太多孩子自己的事情,会让孩子感觉自己的隐私被侵犯。那么我们不如不问孩子那么多为什么,孩子如果有想告诉我们的事情,乖乖等他主动告诉就好了。

四、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

幼小懵懂的孩童,对于这个世界有非常多的想法,有一次女儿告诉我,她想要当一个明星,虽然幼妈内心里知道,当明星在大多数父母眼中并不是一个什么好想法,但幼妈也没有一口否定女儿。我知道女儿是因为看到了电视里明星可以穿很多很多漂亮衣服,才想以后做个光彩夺目的明星,我告诉女儿:“当明星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梦想,那你准备好了吗?”,随后女儿便开始跟我讲述她的梦想计划:要学习舞蹈和音乐,同时功课也不能落下,因为要考上好的表演学校等等。

看着孩子满心欢喜的谈论着自己的梦想,幼妈不忍心打断,从那以后,孩子去上一些舞蹈班课程都很积极,就算很辛苦也没见她说过放弃,同时学习成绩也没有让家长操过心,她一直在为未来成为明星而努力着。等到女儿上了初中以后, 已经不怎么把当明星作为梦想了,反而对舞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表示以后更想做一个自由的舞蹈家。不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有助于孩子独立去追求自己的想法,或许在寻找的过程中,会收获更多。

五、不要总在外人面前议论孩子

对于中国父母而言,聊天的话题总是离不开孩子,更喜欢当着孩子的面公开比较:比较孩子的身高、比较孩子的学习、比较孩子的调皮等等。其实这样很容易伤及孩子自尊心,同时对于孩子内心也是一种不尊重,对于孩子来说,这些事情都属于他的隐私问题,不应该被公开说出来,甚至拿来跟别人比较。

时间一长,可能会疏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甚至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利于管教。所以尽量不要在众人面前公开谈论孩子,虽然孩子很小,但依然应该给孩子以足够的尊重。不在外人面前议论孩子,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对于孩子自身短板的进步,将更有帮助。

六、引导孩子善用外界帮助

孩子如果遇到困难和麻烦,第一时间肯定会像父母寻求帮助,这个时候我们家长朋友,不妨根据孩子的困难,给他指一条更适合他的“明路”。

“妈妈,为什么一定要吃青菜?”“下次你去医院体检的时候,可以问问那里的医生和护士”

“妈妈,为什么我要学数学?”“明天你到学校可以私下问问你数学老师”……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们家长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贪图省劲,其实是更想给孩子传达一种,除了爸爸妈妈之外,外界还有很多更准确的帮助,让孩子感觉到,只要他想找出答案,就可以找出答案。这也有助于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会第一时间思考问题本身,而不是一味的依赖父母,更有助于孩子独立。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在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都可以进行,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麻烦,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孩子自己可以处理的很好,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好了以上这些,就是日常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技巧,希望每一位爸爸妈妈都可以培养出独立的好孩子。






桂平小进


孩子的独立性不是立等可取的,而是在生活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要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父母就应该多为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不要事事包办,也不能在关键时刻舍不得放手。一般来说,孩子在两岁后,父母就应该帮助孩子逐步学会自己吃饭、穿衣、收拾玩具等,通过做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帮助孩子逐渐树立独立意识。可惜的是,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重要性,他们自愿成为孩子延长的“手”“脚”“眼睛”和“嘴巴“,不愿意放手。

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父母千万不能操之过急,不要因为孩子没有做好某件事就让孩子重新回到自己的羽翼下。对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于孩子任何独立的尝试,就要坚决放手,只要孩子付出了努力,即使结果不理想,父母也要给予及时的认可和赞许,让孩子的独立性得到肯定和加强。

另外,孩子需要一定的空间,去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和应对生活变化的能力。当一个孩子得到充分锻炼后,独立性得到提高,他就会有信心去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坦然面对生活中的风雨。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16716d98981643de8149635bdc10c9e2\

冷暖心自知66


关于孩子的独立。 确实需要家长来帮助他培养的。

一:家长放手,才能培养孩子独立

允许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即便是有一定的危险,家长也要放手让他去尝试,只要这种危险是在你的预知和管控范围之内。比如让孩子自己倒一次热水。独自到附近拿快递,甚至去常去的地方购物!


二:鼓励孩子自己交流沟通,争取自己想要的结果

家长过度的呵护一定会让孩子的独立能力下降,所以在孩子有任何要求和欲望的时候,一定是让孩子自己去做沟通,家长只是给到一些建议,做他的后盾或者军师,鼓励他做!

三:遇到困难,让他自己思考。

孩子在做作业或者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的时候,容易向家长请教,家长要给予孩子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过多的给到他引导和答案。



先懂孩子在懂教@7姐儿,关注育儿领域,分享家庭教育心得。欢迎关注评论,我们一起成长!


7姐儿


第一,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尽量把自己对孩子的要求转化成对孩子的建议。只有在孩子碰到困惑时,才给他们提建议,多进行沟通和指导,但不要把自己的某种愿望强加给孩子。当然,宽松的环境也不是说要放任孩子自己去闯,不履行适当的约束权,而是要尽量正确地加以引导。第二,在日常生活中要教孩子养成“自己想办法”的习惯。从小让孩子解决他们自己的事务,让他们明白,任何人都别想推卸自己的责任,让别人替他们收拾残局是不可能的。要让他们经过失败的考验后,自己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而不要什么事都包办,代替孩子完成任务。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反省,可以告诉他们你们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会怎么做,以帮助孩子提高判断力,但不要帮过了头。第三,要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虽然你很明白什么事该怎么做,但是你应该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学会独立做决定。他从自己的失败、错误中学的东西要比你给他的正确指导学的东西要多得多。要让孩子知道,有些事情父母可以提意见,但最后做决定的还是他自己。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自己做决定的事会越来越多。第四,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多指导,少批评。不要事事指使孩子,最好要先沟通,征得孩子的同意。当孩子自己承诺的事没有做到时,要让他知道自己负责的重要性。第五,要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不要什么都教他。让他自己去试,失败了也没关系。第六,要信任孩子。信任比惩罚更能够激起责任心。


肖学东vlog


很多家长尤其是家里的老人,现在都是孩子少,对孩子一直很宠爱,甚至溺,是不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飞了。生怕孩子受到委屈和伤害,这样的孩子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也从来没有教他们什么是独立,他们从学校来学校,一回来书包都是大人背的,现在孩子作业也多,家长也没有教他们什么才徒独立,什么才是责任,很多孩子眼中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孩子要长大要离开家长的庇护,自己也要生活在独立的社会中,家长也不可能照顾孩子的一辈子,孩子他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能力去思考,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去融入社会,适应社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