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女孩考上大学,父母不送她去读,要把钱留着给她弟弟以后结婚用,她该怎么办?

木兰香丽丽


这种行为典型的是农村普遍的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总认为女儿长大之后终究是别家的人,总以为嫁出去的女儿如泼出去的水,不如儿子实在。这种思想的存生,对女孩是一种深深的伤害。

女儿考上大学,父母却不想方设法供她去读书,却想着把钱留给弟弟结婚用。这种父母思想非常迂腐,唔单止伤害了自己的女儿,由于耽误了女儿大好前程。轻则会引起女儿不满,重则会引起女儿的反目成仇。终究也会伤害到自己。

儿孙自有儿孙福,作为父母,只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让他去敢拼敢做。想方设法让他们读好书,奔个好前程。就是作为父母最好的一种选择。谁敢断言女儿将来成就了,不会帮助自己的家庭?谁又敢断言女儿不能撑起半边天?既然现在女儿考到了大学,就应该全力支持他去读书。等他大学毕业找到好的工作。兴许他在感恩的情况下,挣钱回来照顾这个家庭,还会照顾到自己的弟弟。如果父母此时把钱留给儿子结婚用。说不定还断送了儿子自力更生的能力。伤害了女儿的同时,又伤害了自己的儿子。

未来会发生些什么,谁都无法估量。但我认为作为父母应该一碗水端平。无论是女儿还是还是儿子,都是自己的身上肉。都应该一视同仁。去呵护他们成长。 为了他们好的前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不是顾此失彼。不要被迂腐的旧思想害得整个家庭。

作为女儿,不能甘于听从父母的摆布。对于自己的前程。对于自己的梦想。要执着地继续追求。为了将来能够过上好的生活。我希望你勇敢地选择去读书。你可以选择到银行去借贷,申请助学贷款。让同情自己的亲戚朋友们去借款。并且承诺毕业之后把所欠款款项还给他们。即使求学的路崎岖不平,请不要放弃。为了你的梦想,努力去奋斗吧。


小宁说生活


不请自来,我是Ada,一位专注于时事热点的生活博主,关注我,一起深入讨论吃瓜。

我来说一下我的问题,我当时家中条件因为某些原因非常的不好。我的第一笔钱是舅舅舅妈借给我妈才能付得起我大学第一个学期的学费。

后来,大学后,我立马办了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金的申请。助学贷款申请结束后,会按照每年5000给到我,国家助学金每年5000,我大学成绩还算不错,前前后后拿了学校大概1万多的奖学金。然后,自己可以去找兼职做家教,最后去公司实习的时候又攒了点实习工资,最后我大学毕业前夕就还清了助学贷款。助学贷款这四年来没有要我一分钱利息。工商银行的助学贷款,我记得很清楚,虽然大家都说国有银行都很黑很强势,但大概是因为国有银行才能响应国家号召提出无息的助学贷款。

这就是我的故事,唯一可能成问题的是大学第一年的学费问题,和父母谈一下吧,就把第一年的学费出了,后面的全都自己来。大学里面,各类兼职都去做做,其实想要读完大学不是不可能,后续有钱了还给父母。

不过邻居女孩要注意,这样的父母要留着钱给弟弟结婚使用,难保不会以后卖了她拿彩礼补贴弟弟。希望她勇于反抗,读书对她而言时唯一的出路,否则后面需要做伏地魔的地方太多了。

觉得回答的不错,点赞,分享,评论,我在这里等你~


女郎札记


这种事遇见过,原来家里兄弟姐妹多。生活上都捉襟见肘。考上大学面对昂贵的学费而望而却步的家庭大有人在。70年代的人估计都遇到过这种事情。

我的堂妹本来在92年考上了一座师范院校。当时堂叔家里生活困难,表弟到了结婚年龄,结婚要花一大笔钱。堂妹就在这个时候考上了师范学院。当年的堂叔是经过怎样的心理挣扎啊,最后偷偷的把表妹的入学通知书藏了起来,告诉堂妹她落榜了,于是过了几年堂妹就嫁人了。现在堂叔每每提起这件事就神色黯然,满脸的歉意。堂妹后来知道了这件事,虽然嘴上说不怪堂叔。但我想她的心里也会有遗憾和痛楚。一张通知书决定着不同的命运。

最近几年这种事也少了,人们的生活也比原来好多了,这样的事情鲜有发生。我想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能有个好的前程,谁也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有时真的是生活所迫。无论怎样,无论有怎样的人生,我们要敢于奋斗,向命运抗争,不要屈服,等待我们的也将是幸福人生,大好前程!


河南阿杜呀


我也在为这样的事纠结,当年中考第一志愿是委培师范,没达到分数线,当然那年学校有八个名额,老师提醒我可以走关系进去,当时我是填那志愿分数最高的,我想都没敢想,因为第二志愿花百来块钱父母都不舍,三年高中一半费用是寒暑假的生意挣的。高二出了小车祸,高三接近高考前老师说大学报名要两千多我无奈放弃了高考。这几年,父母老是说别人家的孩子给多少孝敬老人,我也觉得很委屈,我不知道我儿时生病的时候父母到哪了,想上学时父母到哪了,出车祸时父母到哪了?当然了我刚结婚生完孩子就查出癌症中晚期时父母母也给过帮助,我不知道现在与父母有隔阂该如何与父母相处,这是我第一次对外说出对父母的真实想法,纠结


包宝13


不要轻易的去责怪父母重男轻女,父母有父母的苦衷,只是你还不懂而已,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生下来就要对孩子负责,盼着孩子将来有出息,结婚生子平平安安过一生。

我考上大学的时候交通不发达,要坐两天两夜的火车,再下来转车坐十多个小时火车,再坐5小时长途汽车才到学校。家里三个孩子也没钱送谁去学校,转车以后没有座位我一个女孩子家的有时候累得站着都能睡着,有时候累得不行了就拿报纸垫着象男人一样钻凳子下面睡,脸面和矜持也不要了,一辈子想起来都觉得实在是艰苦,三天三夜呢。

现在交通发达了,高铁最多一天也能够到地方了,你可以在手机上下载一个高德地图或者百度地图,地图会教你坐什么车的,然后在淘宝飞猪或者携程网买火车票,下了火车再按地图导航的方式去学校,总之,有地图就不用担心了。铺盖行李尽量少随身携带,要么邮寄,要么到学校再买,学校都有小超市卖这些东西的。

我觉得每一次面对困难,都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锻炼和提高,不要害怕,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当你顺利完成一切的时候,你会特别开心,也会特别为自己骄傲的


gf611


我姨妈家就是这样啊,重男轻女,太严重了。好讨厌这种封建传统的礼教。想当年我表妹考上了重点大学,家里就是因为她是女孩子,不让她继续读大学。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她哥哥马上要结婚了,要建楼房,需要很大一笔钱。全家人都没有把表妹考上重点大学的好事当回事。甚至他们觉得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迟早要嫁人的,为别人生儿育女。。。。。。我看在眼里,却只能记在心里,无能为力,真的为表妹感到惋惜和不公。表妹为了这个事情,天天哭,天天闹,但也没有用,后面只能放弃了,选择出去打工了。前两年嫁人结婚生子了,生活过得都还不错。这是我唯一感到欣慰的事情。这些年表妹的心里都是埋怨父母的。朋友们,如果换成是你,你会怎么做如感想?欢迎朋友们留言评论点赞。


黄皮妹妹私房菜


在农村,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挺重的,感觉是根深地固,想要改变这些人的思想还是很不容易的,虽然最后孝顺的是女儿居多。但天秤的重心还是会偏向儿子的那一边,就像抖音上说的“爱给了女儿,家产留给了儿子”。


其实这个女孩现在可以贷款呀,大学都有助学贷款的,好多大学生都是利用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在大学期间,找兼职赚取自己的生活费这些。


我有个同学,妈妈跟本拿不出钱来让她上大学,她就利用助学贷款,然后生活费这些全是自己打工,而且她挣的钱还要供她妹妹上高中,两姐妹就是靠她一个人打工,妹妹才能读完高中的,后来妹妹读大学,也一起打工。参加工作的时候,她说还多谢大学四年让她打工呢,感觉比同龄人多四年的工作经历。


所以不用害怕父母不给钱,现在完全可以靠自己了。


婧睿小猪


导读:父母还算开明,能够深思熟虑考虑问题,女孩子是爱读书,没错。但是以后如果可以嫁个好人家上大学什么的还用的着发愁么?可是让让姐姐上了大学,弟弟没钱娶媳妇,将会毁了男孩的一生!



这个问题很棘手,没错,但必须权衡利弊!不是所谓的重男轻女,姐姐上学好是好。但最后还是要嫁人,万一嫁的远,家里老人还有未取媳妇的弟弟,想想日子都艰难!

其实父母爱孩子是肯定的,只是没有钱,太贫穷,所以只能有所舍弃!第一舍弃儿子娶媳妇,第二舍弃女儿读大学。

儿子不去媳妇了,错过了机会就很难在找到合适的了,也许一耽搁就是一辈子。

女儿不去读大学,不代表不能自学,以后还有机会,虽然看着对女儿不公平,但如果换作你你会怎么选择?不要看别人做的时候这不对那也不对。


如果你觉得不对,你可以去帮住这个家庭,提倡邻里间的帮助,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如果觉得正确就不要多想,支持对方父母就好,肯定有其的道理!

(感谢阅读,不一样的解答,欢迎讨论)


幻雨凝墨


这种事太正常了,并且女儿说服爸爸妈妈改变主意的道路绝对走不通,一是,女儿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早就被爸妈的偏心驯服了。二是,爸妈真的自有一套无坚不摧的道理支撑自己的这一结论。女孩不想认命的话,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向高中的老师、学校求助,老师和学校会很支持女孩去上学的,学校都有升学率这个脸面的,老师都希望自己的付出能有更大的价值,请他们想办法做工作,女孩会多点资源。

2.向考取的学校求助,这是一次很好的公关机会,或许学校会帮忙的。

3.拨打12345市长热线或者12355青少年保护机构热线或其他公益机构热线。

4.找有能力的亲戚或朋友帮忙。

总之,一句话,女孩没有能力抗争,也没有资源抗争,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去求助。不然就认命,不过,认命真的是下下册,现在父母为了儿子牺牲她的求学机会,以后很可能就会牺牲她的婚姻,牺牲她的家庭,牺牲她的健康,牺牲她追求幸福的所有机会。


蓝衫妈妈


严重的重男轻女,而且还是根深蒂固。她弟弟能有多大,难道是不渎书了吗,够了结婚年令就娶妻生子了吗。不能不说父母的苦心,也不能不说老人的偏心。爱之深,失之痛,现在是什么年代,靠的是知识,历练护身。你简单一个娶妻生子认为就亲了,你没有考虑儿子以后怎样生存的问题。以后的姑娘嫁娶标准会更高,排序为,人品,学历,经济基础,十年之远不敢讲,十年之内决对是标准。为什么不做到主次分明,序列有秩呢?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先供女儿上大学,毕业后有了好的工作,也可以支助家庭,也可以支助小弟上大学,最其马两个孩子都有了知识,也有了立业资本。只要孩子能成为凤毛羚角,何愁儿娶女骋,又会显的你不偏亲,老来也落的儿女孝顺。看示很简单的家务事,主次程序对了,福及全家,儿女孝顺,做反了,矛盾累积而现,你怨儿女不孝,儿女怨你无情,到哪时,吃不吃你兜上,听不听你装上,只因你糊涂一时念,受气受怨你难怨。现实是女儿现在考上大学能不能去的问题,致与儿子上学娶妻还是个未知数,你连明天干啥,吃啥,碰到什么事于人都不知道,何不解决眼下遇到的事情了。(不审,就想就打字,高人一笑,不必与心,能道清家长理短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