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嬴虔是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不自己上位卻成全嬴渠樑?

公子小茗


關於公子贏虔,史書沒有確切的記載,有記載的歷史只有一條:

一,贏虔是秦獻公的庶子。

二,在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期間,因為太子犯法,故而作為太子太傅的贏虔被商鞅割去了鼻子!

不過,雖然史書沒有確切的記載,卻可以從秦獻公的人生軌跡,和贏虔是其庶子這個條件裡,推測出贏虔的來歷,從而得出為何贏虔不自己繼位,主動成全秦孝公(贏渠梁)。

秦國自始祖秦非子依靠為周王養馬,在秦地立足之後,歷代的繼任者都矢志不渝的堅持一個信念:忍辱負重積蓄國力揮兵東進,與天下諸侯一爭長短!其間不論發生何種變故,局勢有多困苦,秦國的歷代繼任者都沒放棄這一信仰!但是從公元前822年秦莊公開始,到公元前384年秦獻公繼位的近四百五十年時間,中間卻有過一個時近百年的衰敗期。這各衰敗期自公元前476年秦厲共公繼位開始,經歷了秦燥公,秦懷公,秦靈公,秦簡公,秦後惠公,秦出公等六位君王。在這八十多年中,秦國的朝政一直被秦國貴族所把持,這六位繼任的秦國國君既沒有治國理政的權力,也沒用能力,有的甚至被貴族權臣所殺。

而我們問題的主人公秦獻公贏連,是公元前425年繼位的秦靈公的兒子,公元前415年秦靈公死去。按常理該由兒子贏連繼位秦王,但是當時把持朝政的貴族權臣們,卻擁立了秦靈公的弟弟贏悼子,是為秦簡公,當時年僅10歲的贏連由家臣帶著逃到了魏國,秦國繼續由權臣貴族掌控漂搖。這樣秦國又換了兩代國君,到了公元前386年秦出公繼位後,秦國國內局勢產生了變化。國內民眾和一些正直的大臣對掌權貴族日益不滿,可謂是民怨鼎沸。秦出公年幼,國政由秦出公的母親小主夫人和貴族操縱。小主夫人貪圖享受,貴族們繼續專權貪汙受賄,秦國內民眾渴望有能力的秦國王室子弟,來帶領秦國繼續前進。

而這個時候躲在魏國的贏連已經30多歲了,雖然身在國在,卻一直在關注秦國的情況。秦國朝政腐敗,正直的大臣們於是就傳信給贏連,希望他能回秦國取代秦出公,主政治理秦國。

贏連是個很有主見的人,雖然當時魏武侯派人告訴他:我可以派兵護送你回國繼位秦王!但贏連拒絕了:魏國國事繁忙,我不敢煩勞大王,想憑自己的能力回秦國。當時魏國強大,秦國弱小,魏武侯其實是想做一次奇貨可居的買賣。擁立贏連回國繼位,將來或許能給魏國帶來好處,沒想到贏連卻婉拒了。就這樣贏連順利回到了秦國,在軍隊將領和大臣的擁護下,繼承了秦王位,是為秦獻公。

秦獻公清除朝堂的腐敗貴族勢力,勵精圖治積極發展,秦國漸漸恢復了國力並大有增強。其後三次打敗韓,趙,魏的進攻,令天下諸侯和周王室側目。秦獻公於公元前362年死去,王位傳給了贏渠梁,是為秦孝公。

下面回到問題本身,秦獻公為何沒傳位給長子贏虔,卻讓贏渠梁繼位了呢?以史書推知,贏渠梁繼位時年齡二十左右,應該是秦獻公贏連回到秦國以後,再娶妻生下的兒子。而長子贏虔是從魏國帶回來的庶子,也就是說,贏連在10歲時逃到了魏國,之後在魏國娶了媳婦,生下了長子贏虔。在他三十多歲回秦國繼承王位時,理所應當帶回了老婆和兒子,史書沒說贏連在魏國娶的老婆是哪裡人,但以理推測應該是魏國人。因為年幼無助逃亡他國,肯定要找個能依靠的勢力,即使不能助其回國繼位,多個本地人老婆,也多個親戚和照應,所以贏連帶回秦國的老婆應該是魏國人。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秦國的大臣和將領雖然擁護贏連繼位,但是對於帶回來的長子贏虔,肯定是不擁護的。畢竟是外國帶回的,誰能確定其後沒有魏國的安排?所以從秦國長遠利益出發,必須再次秦獻公贏連娶個秦國的老婆,於是才有了次子贏渠梁。後來的事情就可以理解了,秦獻公病死後,秦國王位該讓誰來繼承?唯一的答案只能是贏渠梁!至於贏虔,主動讓位是最明智的選擇。否則秦國王室和臣民們絕不答應。對此,史書只含糊其辭地一筆帶過,贏虔是庶子。

這就是公子贏虔為何主動讓位給弟弟贏渠梁的真實原因。





JSDD


公子虔(生卒年不詳),嬴姓,名虔,戰國時秦公子,秦獻公之子。曾為秦孝公太子嬴駟之首傅。公孫賈為右傅,商鞅變法時,太子犯法,公子虔受刑。後因犯他法,公子虔受劓刑挖去鼻樑,隨後閉門八年不出。孝公卒,太子繼位,是為秦惠文王。他與老世族等告商鞅十大罪,秦惠王遂殺商鞅,並且滅其家。

正史上關於公子虔的記載很少,小說《大秦帝國》塑造的公子虔,其命運大致分為四大階段,其性格特徵亦表現為層層深化變異的四個階段:

第一段為統軍大將時期,威猛雄烈而偶見覆仇偏激(不是偏狹)。

第二階段為政治柱石(太子傅)時期,內明大義而偶見威猛沉鬱。

第三階段為刑治後時期,精神變異,二十年龜忍再生,是公子虔命運轉折的樞紐期。這一變異時期的性格邏輯是:私恨屈辱相聚結,既不願因一己復仇而顛覆秦國變法,又不能化解對商鞅的沉沉私仇,遂閉門自囚避開國政,終致釀出奇特的變異再生。

第四階段為孝公身死後再度復出時期,冷酷沉靜而洞察大局,既堅持復仇,又堅持護法,成為一個精神世界截然兩分的政治家,對秦惠王前期構成巨大影響。


唐明國亮


網上有很多他的說法,其實都大同小異。我就以我個人的觀點來分析下

一 虔其實是一個願意接受新事物,為人正直但心胸狹窄,以自己在國中的威望有力的支持了孝公用商鞅變法,他因縱太子犯法而受劓刑。但事實受劓刑不是,受刑是因為觸犯了其他秦法!

二 虔是一個錚錚鐵骨的好男兒!他善於帶兵,能服眾,能征慣戰,舉國皆知。但不善於政務,嬴渠梁有政才,作戰亦是驍勇,這是秦國朝堂公認的事

三 贏虔性情急躁,私心過重,性情急躁,遇事不深思熟慮,倘若作為國君,於國不利。相比之下,嬴渠梁性格內斂、持重沉穩,有君主之風!

四 贏虔不明大局,不顧魏國報復,執意要殺公叔痤為父親報仇。而嬴渠梁卻認為該放了公叔痤,還要向魏國示弱,與魏國修好。不然會引來列國攻秦,有亡國之危。事實證明,正是嬴渠梁這一英明舉措才避免了魏國報復,秦國有了喘息之機,避免亡國。

總之,他身為帝王之家,有他的過人之處,但自身也有很多缺陷!正所謂人無完人,看待一個人,我們應該多去發現這個人的閃光點!


Al地球


大家好,我是歷史愛好者,我喜歡分析研究歷史。喜歡遠古歷史,古代歷史,還有近代歷史,我對歷史深有研究並且很感興趣。以下是我的分享:\r

贏虔不爭位是假的,僅僅不傳位給他,為什麼秦獻公不傳位呢?沒有太多的原因,一個是要麼這個秦獻公不喜歡贏虔,要麼便是這個贏虔的才能欠佳,橫豎無非就這麼幾個原因。最近小編橫豎看到一位網友說了,他從三個不和剖析了贏虔為什麼沒有爭方位的原因,下面能夠一同看看。\r

贏虔是秦獻公庶子。關於秦獻公為何不傳位贏虔而傳位嬴渠梁,史書中並無記載。關於贏虔的業績,《商君列傳》記載,說他兩度違背秦國新法,第2次被處以劓刑(割鼻)。\r

以上是關於我的分享,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更好的認識這個問題。也希望大家能在閱讀當中能開心,能夠更好的去學習,去進步,能夠了解到更多的東西。謝謝大家\r


山人遲暮史海探究


贏虔雖然勇猛過人,是個值得依賴的將軍。

但是他沒有嬴渠梁那樣能夠顧全大局。

而且贏虔心胸狹窄,不能捨棄自己的利益而成全國家的利益,眼界窄,不堪大任。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贏虔是養子,而嬴渠梁才是親生的兒子。

如果是你,你會選擇誰呢?


小玻璃愛讀書


關於公子虔為何“讓位”於秦孝公渠梁這個問題,電視劇《大秦帝國》裡表現得相當“一心為公”!似乎公子虔不與秦孝公爭位完全是為了秦國的未來……那麼,事實究竟如何呢?

“撥亂反正”的秦獻公

西漢賈誼的《過秦論》中曾提及“奮六世之餘烈”,何謂六世?自秦孝公渠梁起、至秦秦莊襄王子楚,總共六代秦王是也。請注意,這其中幷包秦孝公的父親秦獻公師隰。但秦獻公是後來秦國崛起無論如何也無法繞開的一位重要歷史人物,因為正是他結束了秦國長達幾十年的內亂,真正實現了“撥亂反正”!

秦獻公在父親秦靈公去世之後被叔祖父、也就是秦靈公的叔叔悼子篡奪了大位,也就是後來的秦簡公,年僅十歲的秦獻公被迫流亡魏國近三十年!在秦簡公篡位之前和之後的很長一段時期內,秦國內亂頻頻,庶長弄權、肆意廢立秦公。因為長期內亂、政局不穩,秦國的實力也被大大削弱,當年秦穆公奪取的魏國河西之地幾乎全部被魏國收復。在魏國的強大攻勢下,秦國險些遭遇滅國之災!流亡魏國的秦獻公利用魏武侯想要在秦國建立一個“親魏”政權的心理,在魏國的默許、甚至支持下回國奪位,一舉結束了秦國長達幾十年的內亂,真正實現了“撥亂反正”。如果沒有這一大前提,別說是搞什麼“商鞅變法”,秦孝公能不能登上秦公大位,恐怕都是一個未知之數……

秦獻公為何選擇秦孝公

秦國之所以會發生長期內亂,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嚴格遵循“嫡長子繼承製”,這也是庶長們能夠肆意廢立秦公的一個大背景。秦獻公作為內亂的親歷者和“撥亂反正”者,對此是有著切膚之痛的。這或許就是秦獻公最終選擇秦孝公而放棄公子虔的最大原因,為什麼?因為秦孝公是嫡出,而公子虔只是庶長子!如果這個時候秦獻公再搞一出“廢嫡立庶”,秦國的內亂恐怕還要再次上演,即便在公子虔、秦孝公這一輩不發生,將來在他們下一代中也依然有很大可能性會發生!很顯然,這並不是秦獻公想要的結果。

公子虔其人

平心而論,公子虔這個人對他弟弟秦孝公還是相當“兩肋插刀”的!這一點我們不能因為後來他出頭針對商鞅就予以全盤否定。早年間,公子虔曾經協助秦獻公統帥軍隊,在軍中影響力頗深。擁有如此背景的庶長兄歷來都是帝王們的大忌!但秦孝公與公子虔之間居然做到了和平相處,這已屬不易了。而且,秦孝公後來還將自己的太子、也就是後來的秦惠文王交給了他大爺公子虔輔佐(公子虔為太子傅),可見秦孝公對這位曾經執掌兵權的庶長兄還是相當信任的!否則,他決計不敢如此。

在“商鞅變法”初期,公子虔對於秦孝公與商鞅主導的這次外科手術式改革也還是相當支持的,至少他沒有使絆子!直到這個時候,公子虔還屬於典型的“性情中人”,對弟弟秦孝公堪稱“兩肋插刀”。但是,後來的一件事徹底改變了公子虔的一生!太子駟觸犯了秦法、當處以肉刑,但作為儲君總不能對動肉刑吧?最終,太子駟的老師公子虔和公孫賈成了“替代品”,公子虔被處以劓刑(割去鼻子)、公孫賈被處以墨刑(面部刺字)。

在這個時候,只要秦孝公說一句話,公子虔或許就能夠保住鼻子了。但他和商鞅苦心建立的“以法家治國”很可能就要失去公信力,而“商鞅變法”的很多成果也很可能會付諸東流……最終,秦孝公並沒有公開站出來為自己這位哥哥開脫。不過,公子虔對於秦孝公還是相當仗義的,他並沒有走向秦孝公的對立面,更加沒有鋌而走險,而是選擇了默默承受。在被割掉鼻子之後,公子虔只是選擇了閉門謝客,多年未出府門半步!也算是用另一位方式幫秦孝公解除了改革的後顧之憂。作為同父異母的兄弟,公子虔做到這個份上,絕對對得起秦孝公了。

秦孝公去世之後,公子虔最終還是跳了出來。他並不是為了廢除曾經割掉自己鼻子的秦法、也不是為了與侄兒秦惠文王爭奪大位,僅僅是為了報復商鞅而已。這一點秦惠文王似乎也心知肚明,在公子虔將矛頭指向商鞅之時,秦惠文王選擇了默許。最終,商鞅丟掉了性命,死後還被處以了車裂之刑!公子虔也算是“大仇得報”了。但是,對於“商鞅變法”本身,公子虔並沒有持否定態度。在舊貴族勢力欲對新法反攻倒算之時,公子虔又一次力挺了新法,為侄兒秦惠文王當起了後盾。在公子虔的支持下,秦惠文王一舉拿下了舊貴族勢力,“商鞅變法”的成果在秦國得以全盤保留。

綜上所述,公子虔實際上是一個相當悲劇的人物,論能力和魄力,他未見得比秦孝公差多少。對於“商鞅變法”本身,他更是支持的。但卻因為無意中觸及了新法的核心利益而被割去了鼻子!他內心恨商鞅、卻又支持“商鞅變法”,後半生就在這樣一種糾結與“錯亂”中掙扎……秦孝公在世期間,為了給這位弟弟減少阻力,公子虔在遭到劓刑之後選擇了閉門謝客。在秦孝公去世之後,公子虔選擇了與舊貴族聯手逼死了商鞅。但是,面對舊貴族對新法的反攻倒算,公子虔又挺身而出、作為侄兒秦惠文王的堅強後盾,堅定地維護了“商鞅變法”的成果!公子虔到底是怎樣一個人?有句話個人認為相當精準——政治上的胸懷博大、性情上的小肚雞腸,公子虔是一位相當“扭曲”的歷史人物!作為本尊,公子虔一生的內心鬥爭想必也是相當激烈的。但這位秦國公子最終還是選擇了國家利益高於一切!這一點還是值得後世稱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