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鈺死後,明英宗讓其妃子殉葬,為何唯獨放過了汪廢后

朱祁鈺在七歲以前,一直和母親生活在宮外。他的生母吳賢妃,原本是漢王朱高煦府上女眷,後來被朱瞻基看中。因為罪臣女眷的身份不方便入宮,所以朱瞻基將她安排在宮外。

宣德三年,吳氏為朱瞻基生下一子,取名朱祁鈺。宣德十年,朱瞻基病重,他請求母親照顧吳氏母子。於是在朱瞻基駕崩後,張太后將母子倆接進宮中。

張太后一直履行對兒子的承諾,對吳氏還有朱祁鈺十分照顧,還封朱祁鈺為郕王。長大後,明英宗朱祁鎮就以長兄的身份,為朱祁鈺舉辦了婚禮。而有幸成為郕王妃的女子,就是汪氏。

汪氏家族世代為金吾左衛指揮使,出身也不算太高,但她賢德善良,是作為妻子的好人選。

朱祁鈺死後,明英宗讓其妃子殉葬,為何唯獨放過了汪廢后

汪皇后劇照

正統十四年,明英宗被瓦剌俘虜,朱祁鈺臨危受命,被群臣擁立為帝。而汪氏也由郕王妃,搖身一變,成為大明朝的皇后。

朝廷與瓦剌的戰爭,殃及了不少百姓,汪皇后不忍見到屍橫遍野,便命人為他們安葬。明英宗的妻子錢皇后,因為丈夫被俘虜,整日以淚洗面。汪皇后見狀,便常常去安慰皇嫂。

一年之後,明英宗被瓦剌放了回來。然而此時朱祁鈺被慾望吞噬,視皇兄為眼中釘,於是將英宗一家幽禁起來,這一關就是七年。

在此期間,朱祁鈺動了易儲的心思。當初于謙等人為了擁立朱祁鈺,與孫太后達成協議,保證儲君一定是英宗的兒子朱見深。可如今明朝局勢穩定,英宗也已被幽禁,朱祁鈺便想廢掉太子,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

朱祁鈺死後,明英宗讓其妃子殉葬,為何唯獨放過了汪廢后

朱祁鈺劇照

汪皇后知道此事,第一個提出反對,她說:

“若此,恐礙監國名。夫猶是祖宗之天下,已代之為帝而反其子,讓也。讓則公,公則賢名皆歸之。”

大意是說朱祁鈺登基純屬僥倖,如今怎麼能廢掉正統的太子呢。

而朱祁鈺則認為,汪皇后之所以反對,是因為朱見濟不是她所生。於是廢掉了汪皇后,改立朱見濟生母杭氏為後。就這樣,汪氏成了繼胡善祥之後,明朝第二位廢后。

景泰八年,朱祁鈺病重。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聯手,趁機發動奪門之變,擁護英宗復位。

明英宗對朱祁鈺,自然是恨之入骨,可還沒等到自己下旨,朱祁鈺就病逝了。英宗隨即廢了他的帝號,還賜了惡諡。但他怒氣難消,開始對朱祁鈺身邊人下手。首先就是清算擁立朱祁鈺的人,于謙、王文等大臣深受其害。

朱祁鈺死後,明英宗讓其妃子殉葬,為何唯獨放過了汪廢后

明英宗與朱祁鈺劇照

緊接著,明英宗下令,讓朱祁鈺的妃子殉葬。朱祁鈺的妃子不多,但都在殉葬名單中出現,包括已被廢掉的汪氏。其中最受寵愛的杭皇后,當時已經去世,明英宗氣不過,便派人去搗毀了她的陵墓。

明英宗一向不喜殉葬制度,甚至在他臨終前,也廢除了這一制度。但他在朱祁鈺死後,讓其妃子殉葬,恰好說明他對朱祁鈺的恨意。

明英宗也下定決心,要讓其活著的妃子不得善終。

然而事實上,汪廢后卻逃過一劫,最終沒有殉葬。既然明英宗下定決心報復,為何唯獨放過了汪廢后?有人或許會說,當年汪廢后勸阻朱祁鈺易儲,可能明英宗感激她,才免其一死。

其實不然,明英宗並不會感激汪氏。一來,在明英宗眼裡,朱祁鈺根本就不算皇帝。而自己的兒子朱見深,本來就是名正言順的太子,不需要汪氏求情。二來,就算汪氏曾經勸阻,可朱祁鈺還是易儲了,所以她沒有功勞。

朱祁鈺死後,明英宗讓其妃子殉葬,為何唯獨放過了汪廢后

汪皇后劇照

汪廢后之所以能夠逃過一劫,全靠平日積累的口碑和人緣。汪氏賢德,深受群臣尊敬百姓愛戴,她被廢后,大家都很同情。還有英宗的錢皇后,與汪氏交情頗深,加上錢皇后也是賢后,於情於理她都會站在汪氏這邊。

群臣可憐汪廢后,紛紛上書請求,將其名字從殉葬名單中劃去。英宗起初不肯,可大學士李賢說:

“景泰妃雖嘗為後,然旋見幽抑,生亦何有恩而死殉之。且遺二女幼,可憫也。”

就是說汪氏已經被廢,況且她的兩個女兒皆年幼,完全不必殉葬。英宗的錢皇后與周貴妃,向來不太和睦,可在這件事上,難得達成了一致。她們也都向明英宗求情,於是英宗同意,免去汪氏殉葬。

在錢皇后的照顧下,汪氏得以回到郕王府居住,她在宮中的財產,以及服侍她的宮女、太監,都被她帶回了郕王府。因此,汪氏的生活得到了保障。

朱祁鈺死後,明英宗讓其妃子殉葬,為何唯獨放過了汪廢后

明英宗與錢皇后劇照

有一天,明英宗得知自己心愛的玉玲瓏,被汪氏帶回了郕王府,於是派人去取。沒想到汪氏得知後,將玉玲瓏丟進井裡,並說道:

“七年天子,不堪消受此數片玉耶!”

明英宗知道後很生氣,隨即沒收了汪氏所有財產。這件事也說明了,明英宗從未感激過汪氏,他免去汪氏殉葬,完全是看在妻子和群臣的面子上。

不過雖然財產被沒收,但在錢皇后的照顧下,汪氏的生活也沒受影響。

明憲宗朱見深即位後,他知道汪氏曾經力保過自己,於是心存感激,對她很是孝敬。就這樣,汪氏又接連歷經成化、弘治、正德三朝,最終於正德元年去世,享年八十歲,與朱祁鈺合葬景泰陵。

(參考文獻《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