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麼多給小朋友的興趣班,到底報哪些班對孩子的以後最有用呢?

心西北自由行


首先咱們需要探討一下什麼是有用。

有的人給孩子報興趣班就衝著有用去的,比如學什麼考幾級中考時能加分,學什麼得獎對自主招生有用,一切就圍繞著這個方面的有用轉,完全不顧孩子的興趣和感受。為了這個有用,在學習過程中,逼迫、擠壓孩子,最終也許得到了加分,卻讓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快樂,有的還造成父母和和孩子間終生無法彌補的情感裂痕。這種功利性太強的學習班,我是不贊成給孩子報的。

我女兒小時候我也給她報過一些學習班,也是報著有用的目的來做了一些選擇,比如:發現女兒坐不住,我給她報了樂器,希望能幫助她靜下來一些;發現她自信心不足,我給她報了舞蹈,希望能通過登上舞臺在眾人面前展現自己,來提升她的自信心。當然也有與學習有關的,比如:自己在家讓她做奧數題,期望藉此拓展她的數學思維;報了書法班,希望她有好的書寫。現在女兒長大了,小時候報的那些興趣班,有的喜歡就堅持下來了,有些學著學著也就扔了,但我比較欣慰的是我覺得它們在女兒的身上都多多少少留下了印記,說起來應該算是有用的。

其次,我們需要探討的就是,在孩子學習過程中,家長應該保持一種什麼樣的態度。

導致不少孩子興趣班學習失敗的原因在家長身上,家長的急功近利,家長的唯“有用”思想摧毀了孩子的興趣學習。我的建議是:給孩子報的興趣班,無論是報有些功利性的班,還是針對孩子興趣或性格特徵報的班,在孩子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家長要放平心態,淡化“有用”這個思想。比如當初讓孩子做奧數題,有時一道題孩子半天也做不出來,有的人可能會說這半天算白費了,什麼也沒做出來。但是我卻覺得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思考、嘗試,鍥而不捨,敗而不餒,比起做出一道題反而是更大的收穫!

最後,我還想說,在興趣班的學習過程中,請努力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收穫快樂,讓那些特長學習能豐富孩子的生活,喚醒孩子心靈中對美好的嚮往!


一縷陽光am


先了解一些興趣班的“用處”:

1. 歌唱類——促進深呼吸,對健康有益;有助於情感表達,改善心態、排憂解愁;提高表演能力。

2.琴箏等彈奏樂器——可培養孩子的藝術細胞和高雅的志趣和修為。

3.吹拉擊打類樂器——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協調能力,還可鍛鍊孩子的肺活量,有利於健康。

4.美術——可培養耐心細緻的品格、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熱愛生活積極樂觀的心態。

5.書法——可培養靜心的素養,可給孩子的氣質加分,書寫整潔美觀增加考試得分!

6.藝術表演類(如小主持人、朗誦、兒童劇表演)——培養孩子的膽量勇氣信心和綜合能力。

7.藝術手工類(如剪紙、剪裁、扎花)——培養動手能力,審美能力。

8.語言類(如語言表演)——鍛鍊口才,提高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能為日後走向社會奠定基礎。

9.棋類——培養動腦的好習慣,能啟發智慧,增強鬥志。

10. 體育類(如輪滑、檯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促進骨骼發育,增強體質,鍛鍊身體大腦的平衡能力。

11.武術類——能鍛鍊意志,增強鬥志,健體防身,培養正義感。

12.科技類(如航模、機器人、計算機編程、計算機繪畫等)——健腦益智,培養創新能力,擁有挑戰困難的勇氣。

13.寫作——提高觀察能力、寫作能力,有利於語文成績的提高,也是將來走向社會的必備技能。

再明確“報哪些班”的原則:

一、從孩子自身客觀條件出發,依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做選擇。當然,也可適當結合家長的培養目標,但不可太功利於“熱門、熱點”。

二、忌多忌濫,太多則成負擔,興趣容易生髮厭煩,厭煩就是無趣。

三、長期觀察,發現孩子的真正興趣。一時興起,那不叫興趣。

四、興趣也是需要不斷開掘和保持的,家長要跟蹤引導。

總之,適合孩子的就是最有用的!因為興趣能讓孩子的生活變得有趣,填補人生的許多空白和不足,有利於化解生活帶來的煩惱憂愁;將來走上社會,更能體會到有“幾技之長”的優越感;倘能將興趣發展成事業,用前途無量形容,也不為過。


浮塵微草


興趣的培養不是一簇而就的,也不是簡單的用哪個有用哪個沒用來概括。

每個興趣都有他的用處:美術培養孩子色彩、美感認知等;跆拳道、輪滑培養意志身體運動能力等;樂高機器人編程培養邏輯等等

對於孩子的興趣培養選擇,家長還是需要結合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能力優點缺點、還有家庭經濟條件等因素綜合考慮後再做選擇。

孩子今年5週歲,去年就開始去免費體驗各種興趣課程,美術、架子鼓、跆拳道、小口才、樂高、圍棋等

最後報了圍棋,考慮因素:1.費用比較合理,5-6年的學習週期費用都能接受;2.圍棋學習可以糾正孩子的不足。小朋友是男孩平時比較鬧騰、注意力不集中,也希望圍棋過程能鍛鍊專注力;3.所需器具也比較簡單,一副圍棋就30左右,在家還可以跟孩子一起當親子游戲,建立共同愛好。4.圍棋也屬於傳統的棋藝,講策略講邏輯,引導孩子思考。

總之適合孩子的,能堅持下去的興趣培養都是有用的,孩子都能從中獲得受益。





佛魔間2019


如果,真的是為孩子著想,不建議報興趣班,而是去讓孩子自己去在學習或者生活過程中逐漸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然後結合實際情況考慮要不要報興趣班。但是前面說的現在基本對於我們的家長來說不是很現實,因為所有別人家的孩子都在學習各種各樣的學習班,興趣班,所以在題主的問題下,我個人認為,興趣班不如給孩子去報一些能夠適當放鬆學生的興趣班,因為感覺孩子壓力太大了,而我們普遍的沒有系統的教育孩子的一系列方法和科學的教育,比如,鋼琴,拳擊,武術,小提琴,畫畫等以半放鬆的興趣班為主,本人是教育研究學生,希望我的建議能幫到您,有不懂的可以留言,謝謝!


睡在閣樓的熊


其實我覺得呢,興趣班當然主要是以孩子的興趣為主。家長可能一開始會報這個報那個,希望孩子擁有各種各樣的才藝,但是到最後呢,可能孩子感興趣的也就那麼一個兩個,所以我們的家長前期應該是合理配比。比如說孩子興趣班應該有一門運動,有一門藝術,其他的再合理搭配,然後在孩子小的時候呢,可以多試一試,一旦上了學,就沒有更多的時間去浪費在這個上面了,那時候可能孩子能有一項或者兩項自己特別感興趣的項目能夠長期堅持下去,就達到目的了。總之,上學以後我們是寧缺毋濫,但是在上學之前可以多加嘗試。


指南針計劃


提問者是詢問什麼興趣班對孩子未來有用。

首先要明確你報興趣班的目的是什麼,是純粹的修身養性陶冶情操還是具有什麼功利性的目的。

如果是陶冶情操,書法繪畫可以修身養性,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毅力和想象力。中國古典樂器如古琴古箏琵琶之類,古典的節奏和音律對開發大腦潛力很有幫助,還可培養孩子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西洋樂器如鋼琴小提琴,可以提高創造力。體育健體類的如跆拳道可以提高身體素質......這些對孩子的未來都是有這種要影響力的。

如果功利一點,想要以後用來考試、工作,那就可以根據高考形式來選擇。

無論是什麼樣的興趣班,興趣是第一,要讓孩子對此感興趣,並長久的堅持,才能潛移默化的促進孩子的成長。


茶杯裡白砂糖


幼兒園報興趣班我只給我兒子報畫畫!因為他就只有畫畫感興趣~因為內向!我給他報了非洲鼓!讓他學的時候開心!開朗點!但是非洲鼓我就沒多大讓他有多厲害!就是讓他玩玩!準備到小學讓他學書法~性格內向本身從出生那一刻起就已經定成!無法怎麼改變!要改變的讓小孩自信


雙米飯


我覺得,家長要看孩子的意願上選擇興趣班。我家孩子四歲開始學舞蹈,但完全是她自己強烈要求去學跳舞,我才開始給她找學校的,並且在試聽了一節課後,我提前告知她,要是學就堅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廢,否則,不能學!

一、別帶著目的去學。

有一部分家長,以相當功利的態度為孩子報名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游泳、國際象棋、英語、鋼琴等等,每天帶著孩子像走穴一般,遊走在各個興趣班之中。因為他們認為,興趣培養是晉升重點學校的敲門磚。

其實,適當的培養孩子的愛好和特長,最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升學,而是提升孩子自身修養,從而待他成年後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

我曾見過一位父親最唯美的回答是,讓女兒學習鋼琴,是為了將來有一天,孩子傷心難過,可以借音樂疏散鬱悶,一解千愁,而不是靠酒精去麻醉自己。

二、選擇興趣班,孩子的興趣必須是第一位的。

1、根據孩子的偏好考慮。比如:我的孩子對藝術感興趣,那麼舞蹈、唱歌、表演、樂器等這些課程,都可以帶她去試聽一下,然後再在其中選擇一兩樣,要學而精。

2、根據孩子的條件做到優勢互補,動靜結合。如果孩子天性好動,學學籃球、輪滑等,讓他盡情解放天性。同時也可以考慮學一些棋類相對安靜些的課程,讓孩子可動可靜,靈活自如。

3、不宜逼迫式學習。我有個朋友從小就喜歡鋼琴,懷孕時,就把鋼琴早早買回家,放到了嬰兒房裡。她說,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一定要把他培養成鋼琴大師。

現在她兒子已經六歲了,二歲就開始請家教老師到家裡上鋼琴啟蒙課,從三歲開始在鋼琴班系統的學習,但是最近我朋友很苦惱。因為她兒子已經對鋼琴厭煩到,一下也不想碰的地步。她每天逼迫孩子至少練琴兩個小時,不完成不能出去玩,非常嚴苛。但從始至終,她都沒有問問孩子是否真的喜歡鋼琴。

總之,社會上的興趣班種類繁雜,質量參差不齊,這就需要家長有一雙慧眼,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龍鳳老孃


我從小是散養長大的,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是很知足常樂,孩子的興趣班還是由孩子自己決定,之前幼兒園讓幾個興趣班選擇,我和我婆婆都希望她去朗誦班,因為從小吐字發音特別好,可是她就一定要去打鼓班,我們支持她的選擇,然後就是畫畫班是她自己選擇的,在家休息娛樂時間就自己畫畫,英語班讓她去試聽了一下,非常喜歡,每天的聽讀作業也非常主動的完成,其他的沒報,學過一次課的尤克里裡,不喜歡學不喜歡練,反覆確定了幾次決定放棄,並且告訴她是她自己放棄的,我尊重你的選擇


緣艾2018


興趣班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多報幾樣,後來看孩子對哪一樣感興趣,有天賦!就堅持下去,我感覺這樣比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