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毒攻毒(滿灌療法):做最懂孩子的父母

  • 01.

我有一個學生,他父母離異,後來父母都重新組建了家庭。他被判給母親,但是母親經商特別忙。父母商量後決定,他一週在父親家住,一週在母親家住。

男孩很自卑,他覺得自己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所以,他的性格也越來越叛逆。

男孩天天和母親對著幹,母親的話根本聽不進去。找過很多輔導機構,上過很多課程,依然學不進去。

以毒攻毒(滿灌療法):做最懂孩子的父母

有一天,他母親找到我,希望我能幫助他。

男孩向我暼了一眼,繼續玩著手機。母親從後面拍了一下男孩的後背,男孩不情願的放下手機,嘴裡嘟囔著:我看你這次找的老師有多厲害,我就是不學。

話音剛落,母親氣得從凳子上站起來,走到他面前說:“你現在給我坐好了,再說一句廢話,你的手機我就馬上沒收,別想再玩了。”

男孩氣的纂緊拳頭,一拳打到桌子上,咣一聲,大喊:你除了威脅我,還會什麼?母親的臉氣的通紅,拿著包就出去了。

男孩一句話不說的低頭玩著手機,渾身上下都融入進遊戲的世界。那一刻,他很快樂很放鬆。

我坐在他的旁邊,對他說:“如果你的母親把手機拿走了,我可以把我的手機借給你;如果遊戲中需要翻譯,我來幫你助陣;如果你相信我,我可以幫你打敗你母親的乾兒子。”

男孩停下來,盯著我說:“你說的話,算數嗎?不要騙我。”我微笑地說:“我很堅定的想和你站在一個隊伍,你信我嗎?”看男孩沒有絲毫回應。

於是,我坐在他的對面,我拿出自己的手機,和他一起玩遊戲,找到他的賽區,主動和他打招呼:“你好,隊友,我來了,我們一起並肩作戰,衝啊……”

他被我突如其來的角色轉變驚呆了,他突然停下來,然後說:“你還真和我玩遊戲啊?我母親賺錢很辛苦,咱們還是上課吧。”

母親和他的溝通方式,不經意地刺痛了他的心;父母離異缺失家庭溫暖、母親生意繁忙更缺乏陪伴;所有父母眼中別人家的孩子及各種對比,永遠是他心中不能接受的事實。

在他無助迷茫難過的時候,他不會和母親傾訴,因為母親根本不懂他。

遊戲讓他覺得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成就感,是手機陪伴他度過每一個無眠的夜晚。

後來,經過共同努力,他的英語成績突飛猛進,逆襲考到班級第一名。

我心裡暗暗地笑:以毒攻毒,哈哈。因為我知道只有他自願放下手機,才會主動學習。只有心結打開,彼此之間地信任才會建立。

02.

以毒攻毒(滿灌療法),是採用對抗條件作用,對同一可引起恐懼的刺激用新的反應(放鬆)來替代舊的反應(焦慮緊張)。

以毒攻毒(滿灌療法):做最懂孩子的父母

使恐懼刺激逐步升級,直至最後給予最強的恐懼刺激時患者仍然做出放鬆反應,從而達到了治療目的一種治療方法。

其實幾乎每個孩子都會有叛逆期,只是反應大小不同。反應比較大的孩子,有時候就會被說成“問題少年”。

當家長髮現孩子出現一些問題的時候,很多家長頓時亂了方寸。甚至,把孩子送到行為矯正機構學校等。其實,我們應該先冷靜下來,再有勇有謀的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

03.

有一次,奧巴馬女兒瑪利亞的某一科考試,只考到前15的名次,對於成績一向優異的女兒來說,這是一次不小的挫折。回到家後,女兒心情沉重,悶悶不樂。

以毒攻毒(滿灌療法):做最懂孩子的父母

奧巴馬沒有選擇劈頭蓋臉的訓斥女兒,而是選擇了坐下來心平氣和地和女兒聊聊,他問女兒成績不佳的原因,瑪麗亞說自己沒有按要求複習也沒有大量的做題,是自己的原因。

他沒有立刻揪住錯誤不放,而是問女兒,那你覺得接下來怎麼做比較好呢?瑪利亞說自己以後會做學習計劃,有規律的學習,而且養成複習的習慣。

當週圍的同學開始流行紋身,瑪利亞也心動了也想嘗試一下。

奧巴馬知道後,第二天就跟她說,“瑪利亞,我幾天前看到一個紋身廣告,圖案很漂亮,我決定要去紋身!”女兒傻眼:“總統可以紋身嗎?”

奧巴馬攤手,說:“沒人規定總統不能紋身啊!我不僅要自己紋,還要帶你和母親一起紋,最後我們拍一張全家福放到FB上。”這招“以毒攻毒”的技巧,讓瑪利亞打消了念頭。

04.

那麼如何利用以毒攻毒(滿灌療法)給予問題孩子一些解決對策呢?

以毒攻毒(滿灌療法):做最懂孩子的父母


001.首先,要懂他

很多家長對待問題孩子想到的是武力鎮壓,強制解決,孩子迫於壓力不高造次。

但是,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他們有了自己的認知和思想,我們再用武力解決,他們會嘴服心不服。

所以,我們應該研究他,研究他的需求,懂他、理解他。

也就是說,遇到問題孩子的問題行為,我們需要冷靜一下,思考一下他為什麼要那樣做?動機是什麼?背後的需要是什麼?

懂孩子比罵孩子更能解決問題。我們要努力的接受其問題行為,接受其背後的心理需要,並且和孩子不斷的交流這些看法和感受。

因為,只有你懂他,他才能和你透露更多的信息,你才有可能去幫助他。

002.其次,要發現他,根據其表現出來的特長,讓其有價值感。

我們要努力發現他的優點,並且在給他創造一個優點發揮的平臺,做出的成績和業績,能夠不斷的激發孩子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無論是班級還是家庭發展是一個立體的模式,需要各種人才。我們不可能把問題孩子都轉化為學習成績好甚至優秀。

但是,我們可以幫助他找到自己的方向和領域,在班級中發揮其才幹,在家庭中扮演小大人的角色。

我們只需要做得就是創造各種平臺,參與到其中,及時評價反饋其行為所帶來的積極影響。

這樣,他就會有一種被需要的感覺,就能找到存在的價值,就會極大的減少問題行為,就會朝著我們所期望的方向慢慢發生變化。

003.最後,發展他。利用其心理發展的優勢發展他。

問題孩子的心理,大部分都是敏感、自我覺察能力強、獨立意識強,有想法與主見,在認知、情緒、態度、性格方面都比其他好學生相對比較成熟。這些優勢都是我們可以發展他們的突破口。

有想法、主見,在一些大型活動上,家庭聚會上、班級活動策劃上、班會策劃上、班級棘手問題解決上,我們都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他們往往會給我們意外之喜。

根據不同的活動,讓不同的孩子參與,給予他們發展的空間,慢慢成長為我們所期望的那樣。

寫在最後

問題學生的解決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長時間的堅持,並且我們的這些行為不一定會得到認可,會面臨一些壓力;

我們的這些方法也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孩子,我們需要做的是因地制宜、以毒攻毒、投其所好、以不變應萬變,無招勝有招。

  • END


作者簡介:錢笑笑(曾用名:微笑的力量),此刻人生低谷,努力後,相信世界都願意寵愛這樣的我!

  • 關注我@錢笑笑,每天分更多正能量的教育、育兒、親子、職場等知識,讓我們一起在親子、家庭、夫妻、職場的路上修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