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有个女孩儿,上课不学,考试不考,啥都不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是为啥?

寒石冷月


极端情况的背后必然有不寻常的原由,来源可能很多,比如生理疾病、心理创伤、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学业阶段匹配、兴趣偏好等等。


假设一个实验:如果把一个偏远山区完全正常的孩子,突然送到北京名校的优质班,是不是会展现出题目中的情况?那问题该怎么回应呢?


笔者身边还遇到过一个这更“悲惨”的案例,孩子本身学习中等,家长很关心她的成长,在政府工作,通过权力关系把孩子调剂到全省最好的学校,结果当然垫底,高考不理想,又把孩子安排进一个当地一个普通高校,大一时抑郁跳楼自杀了,😭


【家长的责任与无奈】

家长把学龄孩子送到学校读书,是国家法律规定家长应尽的义务,与学业成绩无关。如果不这么做,就是违法。出现这种情况,家长肯定需要反思,但首要问题不在“家长”。家长在这个时候,除了亲自教、报补习班这些辅助措施外,在最关键成长选择“学校”方面,基本没有选择弹性,换学校、调年级、调班级……。如果不是确定的生理或心理问题,甚至连去特殊学校的资格都没有!

【学校的责任与困境】

孩子身体成长发育都能差好几年,把孩子在智识上的成长,按年龄一个模子去套,就必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对学校而言,不是与家庭的单独契约,不需要对每个孩子负责,而是对整体进展情况负责。当代的孩子,普通学业水平放到三十年前都是绝对超级学霸。就像下面有个高赞回答中的案例故事,老师可以细心观察并给予特殊帮助,但目前学校的治理机制,并不在意、更不激励这样的行为。

【当前的解决之法】

当前的解决之道,大概率只能回到家庭层面,只要父母有一方还是爱孩子的,大致就有救。一学(家长学习如何做好家长,大概率有效果)、二补(大部分家长都是这么做的,比较竞争总会有落后的)、三调(调换班级老师或者降级,会带来触动)、四换(找到适合的理由,换到更适合的学校和年级)。在此之外,能做的就太有限了……


希望教育体制能够更有效的迭代,让更多的孩子享有成长的愉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