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凌准村土陶制作技艺

“一个民间艺人的逝世,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

高尔基这句话道出了活生生的现实。

非遗传承的最大问题,就在于陷入后继无人的境地。

随着生活方式的发展,手工类非遗技艺已经很难作为一种谋生手段。

这就会滋生一种“学而无用”的思想。

是传承还是糟蹋非遗,不在于形式,关键在于其独特的精神内涵是否得到了传承。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非遗,体验非遗,看看靖西凌准村的土陶制作技艺是如何传承了百年,让博大精深的传统手工艺广为流传、生生不息。


靖西凌准村土陶制作技艺


靖西凌准古龙窑庄位于靖西市禄峒镇凌准村旧窑屯,据碑文记载,凌准古龙窑建于清朝乾隆四年(1739),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几百年来窑火不熄,是靖西现存的、唯一还在使用的古龙窑。


凌准土陶介绍


靖西凌准村土陶制作技艺


凌准土陶制作技艺具有历史的悠久性、手工技艺的稀有性、生活实用性等主要特征,具有生活使用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学术研究等重要价值。


凌准土陶质地细腻、厚薄均匀,造型美观,具有壮族乡村独特风格。纯手工制作的原始土陶,能让现代人找到返璞归真的感觉,充分感受原始手工的艺术魅力。


靖西凌准村土陶制作技艺


靖西凌准村土陶制作技艺


“燃木添柴爐已青,薪火不滅代代傳。”


全村祖祖辈辈的经济来源,以依靠制作土陶维持生计,但也由于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地质条件,为制作土陶孕育了特殊土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