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厚甜—楷書學習概述

在中國書法幾千年的發展史上有一支非常重要的藝術風格形式就是楷書。楷書起源於漢代末期,到北魏和唐代進入了楷書發展的高峰。我們學習楷書就是要圍繞對楷書的觀照、分析、解讀,讓我們大家有一個清晰的思路、科學的理念、正確的方法。大家都知道,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如何去正確解讀歷史上優秀的範本。我們今天來對書法進行學習、進行研究,它的本源就是我們對這些古代的優秀書法家所創作的優秀範本,和他們在創造這些範本的過程中,書法家成長過程中的一些重要的事件裡面的關係進行深入的研究、發掘、探討。

書法 | 洪厚甜—楷書學習概述

對楷書的學習一個是理論的學習,一個是實踐的學習。理論的學習就是我們通過理論的書籍對書法的發展的一些歷史記錄、闡述和分析。另外一個學習就是對歷史上優秀的範本進行觀照、研究、解讀,然後對它進行生髮、昇華,研究他們中間的內在規律,研究構成這種藝術風貌的重要的技術內容和支配這些內容的一些理念。我們每一個書法藝術的學習者、踐行者要使我們自己的能力有所提高,觀照古人的法帖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渠道,而且是不二法門。我們真正有志於在書法藝術上有所建樹、有所創造,能夠在這個學術領域裡奉獻我們自己的才智,你第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學習古法帖,瞭解古人在創造這個法帖的過程中他的知識儲備、他的學術淵源,還要了解這個優秀的藝術家他的藝術思想、他的藝術作品對後世的影響,他的作品孕育了哪些優秀的藝術家,這些藝術家又在這個主幹上生髮出了什麼新的東西,創造了哪些東西。人類這種學術就是要講淵源,我們明白了這種淵源就知道我們作為一個當代的學習藝術、踐行藝術的個體應該做什麼,應該學什麼。

書法 | 洪厚甜—楷書學習概述

我們知道楷書是漢代孕育的,漢代在文字的發展史上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有一個非常特別的文字發展現象叫“隸變”。就是從篆書這個象形文字、古文字體系進入隸書這樣一個再次抽象的純粹的文字符號體系,在這個“隸變”的過程中孕育了草書、行書和楷書,那麼我們在學習楷書的時候就知道是要從隸書裡面吸收非常重要的技術養分,草書和行書在生成的過程中也為我們楷書點畫的刻畫、楷書的這種書寫順序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技術元素。隸書的書寫更多的是橫的排列、豎的排列,楷書的書寫是由一個點畫到一個點畫的書寫過渡的技術形式。這個源於行草書發展的技術成分。作為楷書的學習,它不是一個孤立的板塊,它是和其他書體有非常密切的內在邏輯聯繫,任何一個僅僅是想通過楷書的學習要想讓自己的學習進入到一個比較深、比較高的層面都是不現實的,也是和我們的科學學習、理性學習、借鑑前人的學習這樣一個大的前提和宗旨不相符的。

所以說我們對楷書的學習一定要有一個宏觀的視野,就楷書、就哪一種書體,哪一種風格來學楷書都是一個誤區,學習就是要敞開視野,對楷書的學習是建立在對篆隸書的研究、對行草書的研究的基礎上才可能對楷書有深入的研究,那種一輩子沒有寫過篆隸、一輩子沒有接觸過行草的人,他的楷書也肯定不會好到哪裡去,他在楷書這條路上也走不遠。所以我首先要提醒的是大家在學習楷書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寬闊的胸懷,開放的視野,敬業的精神,既要查淵源流變,還要知道它這門藝術形式在歷史上發展的兩個重要的時期,即北魏和唐代。

書法 | 洪厚甜—楷書學習概述

北魏是楷書走向成熟的第一個輝煌時期,隸書通過演變到了北魏時期孕育出了成熟的楷書。成熟的楷書是指具有完善的語言體系,它包括點畫的書寫技巧和完整的字的結構系統和它的章法。楷書的每一個點畫具有獨立形態的這個特徵在北魏時期是完全成熟的,楷書的結構方正、點畫與點畫之間的相互相生的關聯、局部與局部的這種構成關係都是完成了楷書最重要的組合形式。然後我們看從北魏時期的墓誌,碑板,造像,摩崖都有不同的風貌和完善的系統。我們可以說楷書到了北魏時期真正的進入了第一個高峰,完全是擺脫了在外在的形式上隸書對它的影響,在點畫的書寫上、點畫的表達上,每一個點畫的獨立存在在北魏確立,我們章法的構成關係,北魏時期的楷書也和漢代隸書的排列方法、組合關係發生了本質的變化。

北魏時期是我們學習楷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北魏時期的楷書儘管是從隸書裡面脫髮出來形成了它獨立的系統,但是北魏時期更多的是表現了一種雄強之勢,由於我們書刻的過程中從以前隸書的單線條進入到一種點畫的表達的時候,輪廓更加分明。也就是說在北魏時期的主題風格是雄強之勢,在這個系統裡面表達的最有特色的、最充分的一個體系就是龍門造像。我們一說到魏碑就是雄強的風格,實際上魏碑裡面它也有一小部分是有那種很雅緻的、很典雅的風格,但是這種雅的東西、精密的東西在魏碑裡面不是主流,就好像我們在對漢碑進行藝術風格的定位的時候是以博大、雄渾、質樸來定位的,但是它裡面也有特例,比如《曹全碑》,《曹全碑》在隸書的這個雄強之勢、質樸厚重的這裡面顯得格外的優美,但是它本質上還是具有漢代的一種基礎氣質的。

書法 | 洪厚甜—楷書學習概述

如果我們把學雅緻的這一塊主要精力通過魏碑去學習,那麼無疑是一個錯誤,書法藝術通過北魏然後到晉,到隋的這種演變,尤其是在晉代“二王”出現以後,這種雅緻、流美、流便、精密的行草書影響下,我們整個文人都參與這一塊,把書法藝術的書寫、楷書的書寫往一個陰柔之美的方向,更加具有內涵的這個發掘上做了更多功夫。所以經過隋以後到了唐代,又出現了一個高峰。唐代楷書因為有了這一時期,它的精美就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但是唐代楷書也有一個它發展的變化,從初唐到中唐,顏真卿的出現把唐代楷書從一個小的範圍裡面,又推到了一個跟盛唐文化相吻合、社會審美需求相吻合的一個雄強,又是一個新的雄強書風,一個博大、厚重的書風,這就是社會的審美需求,一個國力強盛文化繁榮的時期,需要有顏真卿這樣博大、雄強的書風來作為這個時期的一種文化象徵,顏真卿楷書就順應了這個時代。

所以唐代的楷書是繼北魏的楷書以後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期,裡面群星璀璨。初唐就有歐、虞、褚,書風是以瘦、硬為主,是我們必須要觀照的一個板塊,但是僅僅觀照初唐也是不夠的,還要對中唐的楷書,尤其是以顏真卿為代表的這個板塊進行深入的研究學習,而且還要以這幾家為主,然後再放開視野對他們進行觀照,比如說在歐體的深入上我們可以再深入到對歐陽通的學習,歐陽通是歐陽詢的兒子,年輕時就寫出了《道因法師碑》這樣優秀的楷書作品,他是對他父親那種精美的、縱向取勢的歐體楷書的一個突破,它結字更加自由,把縱向的勢變成了一個橫向的勢,讓這個字左右的關聯,左右的氣度以及整個字的格局發生改變。虞世南把楷書寫得那麼典雅、內含、雍容華貴,這些都是在楷書裡面把“二王”書法的一種精神得到了非常重要的體現。

書法 | 洪厚甜—楷書學習概述

王羲之的精神是什麼精神?就是文人風骨,把它寫得非常的雅緻,再由虞世南到褚遂良。褚遂良正好和歐、虞相反,歐陽詢和虞世南在對楷書的表達上都很內斂,只有褚遂良在楷書的表達上很有姿態。這種姿態,第一,表現在點畫的書寫過程中的細節技術都很外露,很豐富;第二,結字很自由,很活潑,但是它的整體章法排列又讓你感到很靜默,它就是局部的活和整體的靜又達到了一個相反相襯,所以說對褚遂良的學習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板塊。再往中唐出現了顏真卿,學習過書法史的都知道顏真卿是跟褚遂良和張旭學習的,那麼顏真卿是褚遂良這個技法體系的非常重要的傳人,而且對褚遂良的楷書進行了發展。我們歷史上就有人說“顏真卿是引篆籀入楷”,也就是說把大篆的筆法、篆書的筆法直接引入楷書的書寫,如果說褚遂良時期還是大量的隸書意味進入楷書的話,那麼顏真卿是在他們的基礎上又把它往前推,引篆籀入楷。他的點畫更圓潤更厚重,結體更寬博,顏真卿的學習無疑是我們對唐楷進行研究的非常重要的一個板塊。

所以說當我們對初唐的褚遂良、中唐的顏真卿進行一個徹底的研究之後,其他的書體就是一種風格性的延續,所以我們的課程安排是分三個板塊來安排的。褚遂良的楷書、顏真卿的楷書和孕育唐代楷書前期的隋代楷書,我們選擇了《龍藏寺碑》、智永的《千字文》和《董美人墓誌》。在魏碑的學習裡面我們又核心的關注了三個板塊,墓誌、造像、摩崖。摩崖視覺的衝擊力和它的自由書寫性和它作為氣勢雄強的這樣一種書風,碑板和造像是一種雄強,在書寫的過程中充分展示陽剛之美。《張猛龍碑》這些碑板都是這種,方正、緊闊、厚重的這樣一種書風。我們對北魏研究的時候,北魏裡面變化豐富、變化最大的就是墓誌這一塊,對墓誌的研究學習,對我們自己風格的塑造,對書法上很多很多新的書法形式語言的開拓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資源。

書法 | 洪厚甜—楷書學習概述

當代的書法創作,楷書是一個非常薄弱的環節。楷書藝術的發展是從唐代以後進入了一個漫長的低谷,宋代的楷書、元代的楷書、明代的楷書、清代的楷書和我們民國時期的楷書都沒法和唐代輝煌時期相比,大量的書法家沒有以楷書作為自己的審美追求。所以說唐以後行書、草書都有很多很多非常有特色的藝術作品出現,但是唐以後楷書上少之又少,我們現在看見的就是一個趙孟頫。所以說我們現在來學習楷書要有充分的自信,什麼自信?我們要知道,只有我們這個時期的書法藝術成為了一個獨立的藝術學科,我們書法在二十世紀是完全的從實用書寫退出了。當代的書法已經形成了初級、中級、高級教育的完整教育體系,和古人相比,我們這一代人對楷書的研究有什麼優勢呢?

第一,對書法史的觀照。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沒有我們現在梳理的學術化、規範化。我們現在對書法史的研究,有很多是非常具有成果的。以個人寫的書法史,以集體創作的書法史,我們現在都有完整的梳理。第二,印刷技術的昌明。現在我們的印刷可以說是跟拿到墨跡一樣。我們和古人相比,面對以前歷史時我們的優勢在哪裡呢?第一個我剛才說了,是我們能夠從書法史的角度完整的、從學術的視角上來關注中國書法史,反過來說,唐代人和我們相比,沒有完整的北魏時期的書法在他們面前呈現,他們每個人都是實用書寫,都是師傅帶徒弟,他們不可能像我們今天這樣觀照書法藝術,這樣去完整地瞭解一個書法史,而且大量的北魏時期的東西,墓誌啊這些都埋在地下並沒有出土,所以他們看不到一個完整的北魏時期的書法。

我們現在既能夠了解完整的北魏時期和它的淵源,還能瞭解到唐代整個楷書體系的發生、發展,由它從高峰走向低谷的這樣一個過程。還有一個就是我剛才說的從唐代以後書法進入的這樣一個漫長的,因為實用和政治需要、科舉需要,進入到一個僵化的過程。跟我們當代人的書法藝術、楷書藝術的更加爛漫的創造對比,他們是一個漫長的低谷,所以說我覺得我們這一代人真正是能夠在楷書上有所作為,有所創造。作為一個國家的文化形象,書法藝術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藝術形式,我們大家都知道,只有書法是中華民族獨特的創造。書法要成為國家的文化形象,絕對不是把它寫的歪歪扭扭的,肯定是需要一個盛大氣象。對能夠充分的反映中國現在在世界上的這種形象和國家形象相匹配的一種書寫形式。我覺得楷書藝術的創造,應由整個我們這個時代真正的文化精英和書法上優秀的作者來共同完成這一個壯舉,所以我們對楷書的學習、對楷書的研究、對楷書的深層次的創造充滿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