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啃老,还啃的那么理所当然。大家怎么看?

粉色太阳镜


啃老,不堪的话题,又是双刃剑。

被啃的父母一辈子都在承担和承受,

啃的那位,被人瞧不起和唾弃,在该承担义务的时候,却只能用啃老依赖这种方式来生活,还没有勇敢地找到生活的突破口,真是对生命的一种很大的浪费。而家里其他的家族成员,在看到和感受到这种畸形的家庭关系时,那种痛苦纠结和恨铁不成钢的烦恼,只有经历了的人才能真正的懂得这个苦痛。

该放手时要放手,要不然错过了时机,害人又害己!

献给每一位父母!愿你们的儿女都有担当!莫做巨婴!

献给每一位成年人朋友!愿你的父母不再为你的过度依赖而彷徨和忧愁!爱你所爱,担你所应担!

建议有啃老问题困惑的朋友推荐家里人看看武志红老师的《巨婴》这本书。



平安是福YoY


正常,已经见惯不惯了。根据我的成长经历,啃得理所当然的都是儿子。但事出有因:

我老家在山区,现在己是2020年了。但那里绝大多数人的思想观念仍是:不管生几胎,必须生到儿子为止。

我娘家在小镇上,如果第一胎是女儿,第二胎怀孕几个月知道是女儿后,不少人都会去做引产手术。最夸张的是去年家对面一个媳妇怀的孩子都七个月了,仍选择引产。我自家姐弟就有五个。两个妹妹生了两胎,都是女儿,现在都面临着要生儿子的压力……

由此,儿子从小的地位就与女儿不一样,到结婚的年龄更加明显,儿子家里必备房子和彩礼,有一些比较贫困的家庭,备彩礼的时候都是民间贷款,年息18%也在所不惜。而嫁女儿时有的家庭甚至不出一点嫁妆。

那些家庭经济情况还不错,儿子又不是很争气的,理所当然的啃老。因为在孩子心目中,他并不认为是在啃老,而是家里的一切,本来就是他的。


新时代妇女


说实话我疫情期间也在啃老哦哦真是很惭愧,做了十二年的全职老妈子,突然解放了,发现自己没有工作,无家可归。到了最后还是老妈收留了我,管我吃管我喝。我是找了一份工作,一个月2000元。还了为老妈看病的债务,仅剩未几别说去租房,就是吃饭也不够,也只能吃老妈的退休金,住老妈的房子。

我问老妈我这算不算我这算不算啃老,老妈说你是我的闺女你不啃我能啃谁呢?谁还给你啃啊!


崔淇珊


我从小就不想给家里增加负担,中专毕业就出来工作,挣钱帮家里减少负担,让弟弟妹妹读书。现在,却因为我老公投资失败给家里增加了30几万负债,心里真是过意不去。就想好好挣钱还债,让父母能安享晚年。啃老只是自己习惯别人给予,不敢跨出去,自己去拼搏。当你,有一天没有依靠时候,就会逼自己去做。只是有时候,人没到绝境时候,就不那么想逼自己做。


80后小白重生记


啃老是一个近年来被重复的话题。六零后七零后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我是六零后,八十年代中期参加工作的,八七年结婚后每月工资交给母亲,一家人的开销由母亲负责,那时候不存在啃老也懂得自食其力。现代的年轻人沉迷于游戏的,不愿意吃苦的都是靠父母的收入活着,他们忘了,父母不可能一辈子帮他……惰性心里也好颓废也罢最终结局都不会好。


sunmu十一郎


虽然我也有些地方是啃老的,但我没有觉得是理所当然的。父母把我们拉扯大确实不容易,从小我都比较懂事,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不到走头无路的时候我真不愿意啃老的。那些啃老啃的理所当然的估计跟家里灌输的思想跟教育有关,养了白眼狼。


我的外号就叫墨鱼


70年代,大部分人都是和公公婆婆一起住,也有倒插门的,大家都住在一个屋檐下,在同一张桌上吃饭。一个人的工资虽然少可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看病有三联单,住房单位分福利房(不过有后门的机会多),单位都有幼儿园和食堂,上学也花不了什么钱。只要找到企业(几乎是国营单位)工作,失业压力不是很大,退休有退休金不用自己缴纳。竞争不是很激烈,因为是计划经济嘛。不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国家的生活水平几乎是一成不变的。 可是现在呢,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的需要花多少钱,看病要花多少钱。现在的孩子愿意和父母一起住又有多少,一个人在一个企业里能干几年(不是自己跳槽,就是被裁下岗),好不容易上完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找到好工作,竞争激烈,压力大。有了孩子,送孩子上下学的任务自然落到两边老的身上。现在还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规矩给上养老保险,养老保险还有一部分的自己承担。没单位的自己缴纳的担负更多。现在没有老的帮一把,自己还能怎么样。就算自己挣钱再多,家里孩子老人有事,你在花钱雇人伺候,那也牵扯自己精力。 我不是鼓励啃老,现在的社会确实有很多的无奈。家中有老,如同有一宝。家里老人身体健康也是对子女最大的帮助。

不过生活水平确实比以前还是有些提高的。那是不是说现代我们遇到的无奈社会发展的必经过程呢?


富贵牛


你好!很乐意回答这个问题。说起啃老呀,我身边的年轻人还不值一个两个……

第一种啃老的人是这样的,纯粹是游手好闲,好吃懒做,什么都不想干的人,脾气还挺大的。父母拿他也没有办法。可怜天下父母心啦。父母辛辛苦苦把他从小拉扯大,对他百般呵护,怕他冻了、饿了、受委曲了,给予他最美好的生活,供他上学读书,给他买房子、结婚,然后生子,生的娃也是父母带,他从来都不理解,不感恩,反而说父母是应该的,他们一边啃老,还一边骂父母不好。俗话说:娇儿不孝,娇狗上灶。养儿不孝如养猪。养女不孝如养驴。如果有天下的父母贪上这样的子女,大脑该醒醒了,不管他的,不要心疼他,让他去外面吃苦,去磨炼自己!

第二种啃老族是那种富家子弟,因为他们的父母聪明能干,赚了很多钱,然后孩子就觉得自己的爹妈有本事,挣了这么多钱,不给我花,给谁花呀?于是他们大手大脚的花钱,穿名牌衣服,背名牌包,开豪车,没事还找个朋友到处兜风,炫耀。名属其实的花花公子。他们拿着父母的钱花,是多么地自豪啊!我认为这样的啃老族早晚都要玩出事来,需要敲响警钟,不然以后后悔都来不及!

第三种啃老族就是那种有点小成绩考上大学的子女。父母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把他供到上大学,可他们到了大学之后,见了世面,开始嫌弃自己的父母,跟别人攀比,穿名牌,买名牌,追求不切实际的生活。一个月只要1000元生活费就够了,可他却要2000元还不 够。

醒醒吧孩子们!养儿一场不易呀!把儿培养成高端人才更不易呀!结果竟是这么个结果!记住,啃老族的子女就是一个家庭衰败的第一杀手。





励志情感王姐


拿我老妈来说,她的愿望是能活到小女儿拿到退休金为止,凭此信念渡过数次垂危。虽然不可思议,但我确实经常利用“啃老”来刺激她的生存意志。

其实并不需要啃老,现在的社会,只要有劳动能力,不那么计较劳多获少,是不会饿死的。之所以顺从父母惯着妹妹,是因为希望他们有所寄托,不要在物欲横流的世界过早损耗掉健康,连祖父母的寿数也没有。

我自己本身财运不错,经常心有灵犀得到比旁人先进的契机。而一旦得意忘形,生活就会以至亲的不幸来打击我。在父亲的病床前跟他聊天,他那时生命已在倒数,却仍顺着话题关心我职途的顺逆。那次少有的不再以冷嘲热讽刺激我的竞争意识,反而语重深长地说:“别为了一时得失丢了和气,你的缺点是太好斗,没有集体精神,这样会过很辛苦的。”

父亲去世后,我突然明白我缺的不是钱,而是陪伴他们慢慢老去的时间。我们这一代人跟父母不同的是工作与收入的机会更多,耐心生活及陪伴亲人的时间更少,甚至偶尔跟父母聚餐也是来去匆匆却让他们在食肆干等半天的。祖父母之所以能高寿,其实与经济条件无关。主要因为他们感到子女需要他们,也因为子孙有时间陪伴他们。

悔悟过来之后我终于放下工作和赚不完的钱,专心陪母亲治病,承认自己没出息好了。在住院部,听到邻床的一对老夫妇议论他们的女儿:“探病就象到动物园参观,利用边角时间看一眼就匆匆忙忙地走了,还不如不来。”而我只是给老妈送简单的一日三餐,左右病床只能独自吃医院病号餐的病人竟然觉得诱人无比。老妈自然是心情舒畅的,无需炫耀什么,已经与众不同了。

至于小妹,虽然我也以“啃老”冷潮热讽,但主要还是包容。因为只有老妈不放心她,我才有借口“逼”她复诊及定时服药、重视危险而不危急的慢性病,让老人健康长寿。


青葱光明草


有些人啃老,还啃的那么理所当然。大家怎么看?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现在在家啃老的现象其实跟他周边的社会风气和环境包括家庭教育都有很大关系!

这个社会压力现在是越来越大,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刚进入社会倍感迷茫,赚钱难,只要有点困难就轻易的拿出了父母这个底牌。

周边的小伙伴跟自己差不多,甚至比自己还要差,大家相比半斤八两,无法激发自己的斗志。

这个人没有什么追求,现在家庭也就1到2个小孩,父母看的比较金贵,非常心疼自己的小孩子,什么都不让他做,这种做法反而让自己的小孩从小就养成了一种懒惰的习惯,而且现在这个社会不愁吃穿的,只要有得依靠就依靠,并没有未来做太多的打算。

我有个同学,13年在广州上班才一年时间就买了一套房子,基本上都是父母给的钱,这个房子现在价格翻了几倍,所以眼界很重要,花父母的钱好吃懒做只能坐吃山空,父母那一辈都吃过很多的苦,来钱并不快,赚钱不容易,靠自己才是真正的靠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