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能说”到“善说”

人长一张嘴,一般一岁多就学会了说话。小时候,即便是傻里傻气的话,也被视为“童言无忌”,成为大人逗趣的话题。然而,长大成人以后,嘴里说出来的话未必句句讨人喜欢了。这时,要从“能说”过渡到“善说”,也就是说话要讲究艺术。

从“能说”到“善说”

亲人之间说话要和气。古语云:亲亲敬长。意即尊敬自己的亲人、长辈。表达尊敬,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色孝”,即与亲人说话时,要和颜悦色,不可粗暴蛮横。有的人有一个误区,认为对朋友、同事等“外人”态度要好,对自己的亲人则可以很随便,张口便说,甚至以伤害亲人为乐,以求解气。他们认为,人有两幅面孔,在外人面前彬彬有礼,太累了,回到家就要脱下面具,我行我素。其实,“亲亲敬长”这个古训,早就告诉我们,对亲人说话也要态度好。

从“能说”到“善说”

朋友之间说话不可硬气。朋友相聚,本是为了欢愉。如果言语不和,那何必相聚呢?动辄板起面孔对朋友教训一顿,轻则伤了和气,重则离间了朋友。比如有一次,我和朋友聚餐,席间谈到一个晚辈对我不尊敬,其中一个朋友马上义正词严地教训了我一顿,说我对晚辈缺少威严。我本想说出不愉快的事,得到朋友的一点安慰,没想到反而吃了一顿数落,颇感扫兴。

同事之间说话要委婉。看《红楼梦》,许多人叹息晴雯之死,“寿夭多因诽谤生”。仔细想来,晴雯的死与得罪了“同事”袭人有关。晴雯知道袭人的人生理想是做个姨太太,便嘴不饶人。当袭人偶然说出“我们”(指她和宝玉)时,晴雯立马尖刻地回应:“正经明公正道的,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袭人怀恨在心,去“领导”王夫人那里告状。最后,晴雯逃不掉“死路一条”,也在情理之中了。

从“能说”到“善说”

当然,还有在领导面前说话的艺术,在陌生人面前说话的艺术,等等。总之,说话要谨慎,要讲艺术。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的“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未必是过时之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